第130章 局中局(4)
作者:袖唐      更新:2020-07-15 10:54      字數:2378
  次日,崔凝早早去了崔玄碧那邊配他一起吃早飯。

  崔玄碧見她穿了常服,問道,“今日不去官署?”

  “是我沐休的日子,不用去的太早。”崔凝給他盛飯。

  “嗯,不要太緊著自己,來日方長。”崔玄碧對崔凝的一切動向了如指掌,她自從入了監察司就沒有休息幾天,節假沐休都在忙案子。

  崔凝笑嘻嘻的道,“那是,我還念著和朋友們一起玩呢。”

  這並不是哄騙崔玄碧的話,她年紀不大,又生性貪玩,怎麽可能會不惦記玩耍?隻是每次一想起師門,立刻就收起了其他心思。

  祖孫兩人落座吃飯,便沒有再說話。

  直到飯罷,漱口之後,崔玄碧才道,“再兩個月你就十三了,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你婚事並不怎麽著急,但祖父瞧上眼的幾個年齡都不小了,符長庚和魏長淵之間,你更中意誰?”

  崔玄碧從來不無的放矢,他會這麽問,是因為把崔凝對這兩個人的態度看在眼裏。

  崔凝心裏一跳,不知道他為什麽忽然又提起此事,“祖父不是答應我,不⊕▼,急著把我嫁出去嗎?”

  崔玄碧話說的很白,“如今我也不放心早早把你嫁出去,什麽時候嫁還是你說了算,但這兩人年紀可都不小了,你若中意誰,祖父做主先幫你提早定下來。”

  他一麵說一麵觀察崔凝的反應,見她縮著腦袋。並沒有像往日那樣火急火燎回絕,心裏便有數了。

  “我還是暫時不想這件事。”崔凝道。

  崔玄碧點頭,“行了,去玩兒吧。”

  崔凝如蒙大赦,行了禮便歡歡喜喜的退出去了。

  崔玄碧倚著靠背,沉思了片刻,吩咐身邊的小廝,“拿我我帖子送到魏祭酒府上,就問他何時有空,我請他吃酒。”

  魏潛的父親正是國子監祭酒。育有四子。長子都已是而立之年。他的年齡比崔道鬱大很多,差不多可以和崔玄碧稱兄道弟了。

  小廝拿了帖子,飛快送去了魏府。

  魏祭酒當值並不在家,帖子便被遞到了書房。

  而魏夫人那邊立刻得了信。

  前一刻她還在發怒。此時一聽說崔尚書來了帖子。忙招了接帖子的小廝來問。“你可知道崔家因何事來帖子?”

  “送貼的小廝隻說,問郎君何時有空,崔尚書想請郎君吃酒。”那小廝答道。

  魏祭酒與崔玄碧也就是點頭之交。並不相熟,肯定不會無緣無故的請酒,魏夫人想到崔凝,頓時高興起來,令那小廝退下,對貼侍候的侍女道,“還是崔尚書有慧眼。”

  魏潛這麽大年紀還沒有成親,魏夫人著急的厲害,原覺得魏潛和崔凝有希望,但等來等去也沒有個動靜,心想崔凝到底是年紀太小,門第又高,這樁婚事怕是沒有什麽把握,於是便私下裏找了娘家的嫂子給留意一下好姑娘,結果半個月下來,娘家嫂子委婉的告訴她,合適的好姑娘多的是,就是人家都有點擔心魏潛那方麵不行,險些把魏夫人氣出個好歹來。

  魏夫人前麵三個兒子都成家立業,長孫女都十多歲了,中饋也早交給了長媳,家裏相當和睦,她平時無大事,一門心思的操心魏潛的婚事,整日裏心情好壞大都係於此。

  這會兒聽見有崔府的帖子過來,氣都順暢起來。

  侍女心想人家也未必是奔著婚事來的啊,不過她嘴上可不敢這麽說,“奴婢看四郎君對崔二娘子也頗為上心,如今崔家也有意,那是一準成的了。崔二娘子出身好,又是江左謝氏親自教導出來的娘子,配咱們四郎君再好不過了。”

  “若是能成,我定日日茹素感念菩薩保佑。”魏夫人歎氣,“四郎攤上這樣的運數,怎麽能讓人不操心。”

  魏潛是幼子,魏夫人本身就十分偏愛,每次再一想到他經曆的事情就更加心疼了,恨不能事事都由著他。

  且魏潛並不是那眼高於頂的人,看看他之前中意的那位娘子就知道了!魏夫人恨死那家子了,她絲毫不覺得兒子踹飛一個爬床的婢女有什麽不對,潔身自好還有錯了?!

  想起來又是一頓氣。

  侍女又是好一通勸慰。

  監察司中。

  崔凝到了四處,發現大部分人都在,隻有魏潛的位置上是空的,心裏奇怪。

  最近所有人都為著司氏案忙的腳不沾地,平時這裏沒有幾個人。

  崔凝走到自己位置上,看見案上如往常一樣擺了一個精致的點心盒,轉眼又見易君如端著茶盞,正悠閑的嘬著,不禁問道,“大人,案子都查完了?”

  易君如派崔凝去左府致使她險些慘遭毒手,心裏頗為後怕,因此對她格外和藹,“魏佐令讓查的消息基本查了,證據也都交上去,總算閑著了。”

  “案子破了?!”崔凝不敢置信,一晚上的功夫就發生了這樣的變化,“難不成姬玉劫招了?”

  “沒破,隻是陳五吐了點東西。”易君如笑道,“昨晚李佐令與魏佐令一並審案,鬥智鬥勇的,那陳五又不是鐵打的人,怎麽能不招?”

  “您跟我說說吧!”崔凝殷勤的給他添水。

  易君如很受用,“你也坐,不必如此客氣。”

  崔凝從善如流,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

  “據陳五說,陳家並沒有參與滅門案,司家莊出事的那晚,陳家二房的郎君正好就在青山縣……”

  陳二名叫陳癸,打從十八歲便在外遊曆,每兩年才回來一趟。

  無巧不成書,他那日一大清早途徑青山縣,便坐在郊外一個路邊茶館裏歇歇腳,聽聽來往行人閑談。

  因昨夜裏剛剛發生駭人的慘案,茶館老板便說與眾人聽,許多有過耳聞的茶客便議論起來。陳癸聽的起勁,不知不覺喝了一壺茶,忍不住跑了兩趟茅房。待第二次從茅房裏出來的時候,發現三個衣著襤褸的少女,其中一個還從頭到腳的裹得嚴寒實施,隻露出幾根欺霜賽雪的手指頭。

  三人見到陳癸,如驚弓之鳥,急忙避開。

  這裏距離司家莊也不過就是十多裏路程,陳癸想到關於司言靈的傳說,再看那裹的嚴嚴實實的小娘子,心裏便覺得八成是從司家逃出來的人!

  他對司言靈的神通很感興趣,裝上這等好事,豈能放過?

  陳癸模樣長得頗能入眼,早年也考過秀才,雖然沒考上,但身上卻有幾分書卷氣,他這些年走南闖北,憑著一張嘴翻雲覆雨,哄騙三個涉世未深的小女孩實在是手到擒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