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謹慎一些好
作者:滴水世界      更新:2020-08-17 08:15      字數:2210
  “報告林組長,我們在侯家附近的垃圾池裏發現了這個。”

  天黑以後不久,邵紀軍匆匆回來報告。

  他手上,提著基本完好無損的中藥包,而不是藥渣。而最新的那一提,應該就是侯明剛剛扔掉的。

  “什麽?”林創一看這種情況,一下子愣住了。

  這說明,第一,侯明有病是假的;

  第二,“回春堂”根本沒有用藥包傳遞消息。

  也就是說,侯明去“回春堂”,根本就不是去與上線接頭。

  “嗯,這是怎麽回事呢?”田碧瑜看了看林創,感覺有些匪夷所思。

  “是啊,怎麽回事呢?侯明去一趟‘回春堂’,難道就為了取三副中藥然後扔掉?他圖嘛呢?”林創喃喃地說道。

  “林組長,會不會我們懷疑‘回春堂’懷疑錯了?或者,我們對他采取的行動,讓他有所警覺了呢?”邵紀軍問道。

  “警覺的可能性不大。若真是驚了他,他不會把藥隨手扔掉,更何況還有原來扔掉的幾提呢。”田碧瑜分析道。

  “不,‘回春堂’一定有問題!”林創想了一下,堅定地答道“本來,我們對一切與侯明有聯係的可疑人員進行調查,都隻能算是全麵撒網,而侯明取藥扔藥的怪異行為,卻進一步說明了回春堂有問題。那麽,我們下一步,就要重點捉魚了。”

  “可是,劉丕印和王恒德好像疑點不大啊?”朱曉光道。

  “是,我今天下午就在回春堂,就近觀察也沒有發現侯明與他倆之間有何值得懷疑的交流。這說明不了什麽,也許他們就是因為有我這個陌生人在場而取消了接頭,也許,侯明就是為了去回春堂而去回春堂。”林創道。

  “什麽意思?什麽叫為了去回春堂而去回春堂?”田碧瑜聽糊塗了。

  “我的意思是說,有可能侯明去回春堂隻是障眼法,在回春堂到下白分局的路上,就已經接到了某種信息。”林創進一步解釋道。

  “林組長,這個可能性不大。我們一路跟蹤他過去,沒有看到他停車,更沒有去過別的地方。”邵紀軍道。

  “不一定非要下車,有些信息也許他看一眼就能得到。比如,袁佐才那個案子,他與上線聯絡的信號就是在巷口牆上畫一個十字,他的上線隻須在巷口走過就能看到。”林創道。

  “對,有道理。林組長,那我們沿著侯明走過的路線去街兩邊看看有沒有十字或者其它什麽特殊記號?”朱曉光道。

  田碧瑜、邵紀軍也點了點頭,表示理解了林創的想法。

  “不用,那個法子太笨了。也許不在街上,就在回春堂裏邊也說不定,這個範圍太大了,不好確定。我們假設侯明已經看到了某種信息,也就是說,他已經得到了上線的指示,那麽,他接下來會怎麽辦?”林創問道。

  “他會采取行動。”田碧瑜道。

  “是,他會采取行動,會采取什麽行動呢?大家好好想一想。”林創問道。

  “組長,按照日本人的習慣,他們應該會設置一個死信箱。侯明與他上線之間是不是也會有一個死信箱存在?”邵紀軍問道。

  “那可不一定。以侯明的身份地位,就是用電話聯係,或者直接上門都不會引起別人的懷疑。”朱曉光道。

  “曉光,你說的不對。日本人非常嚴謹,有時候嚴謹得近乎刻板。比如死信箱這一條,實踐證明對上線和同組其它間諜的保護是行之有效的手段,日本人不會因為侯明的身份特殊,就采取別的方式進行聯絡。雖然與侯明來往的人多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如果采取打電話這種方式,一旦侯明暴露,聯絡人暴露的危險也是很大的,所以,我認為死信箱很可能還是侯明與上線聯絡的主要渠道。”林創道。

  “這一點我同意。南京城有很多日本電台,他們與上海聯係的時間也是固定的,一般都是每隔半個月,在固定時間進行聯絡,平時是不聯絡的。這一條也充分說明了日本人的刻板,說好聽點是嚴謹。”田碧瑜從自身專業角度,力挺了林創的觀點。

  “那照你這麽說,日本人可就太刻板不懂變通了。還有一個問題,若按這個說法,日本人之間聯絡是單向的,隻是上線向下線下達指令。如果下線有緊急情況匯報,難道就不能主動與上線聯絡嗎?”朱曉光問道。

  “你提的這個問題不錯。從袁佐才案分析,日本間諜可以跟上線聯係,但他還是被動的,見不見麵,還是由上線決定的。”林創道。

  “那麽,還是回到侯明這個案子,林組長,侯明奉命殺了範一統,按照常情,他一定會向上線匯報的。那麽,他如何向上線發出信號呢?”邵紀軍問道。

  “你說的這事可不一定。範一統當街被殺,其實就等於宣告行動成功,侯明無須再進行匯報。”林創道。

  “那,你這話就有些自相矛盾了,他既然無須向上線匯報,就不會主動跟上線聯絡,那豈不是證明他今天的回春堂之行沒有問題了嗎?”田碧瑜不解地問道。

  “田少尉這個問題提的好。我可以告訴大家,範一統這個事,在侯明那裏應該已經成為過去了,他應該又在籌劃更大的行動。”林創道。

  “什麽,更大的行動?”田碧瑜、邵紀軍、朱曉光一聽這話,都露出驚喜的神色。

  敵人籌劃更大的行動,就意味著他們將會立更大的功勞。

  “是的。所以,大家多辛苦一些,等收網的時候,你們就會發現,網裏的魚可不是一條兩條那麽簡單。”林創道。

  他沒有把傅生提供的消息說出來。

  除了郝立剛、田碧瑜和吳良策,林創誰也不相信,多個心眼總是必要的。

  多一個人知道就多一份泄密的危險,如非必要,就連吳良策、田碧瑜他都不想告訴,更何況邵紀軍和朱曉光呢。

  所以,沒有必要擴大知情麵。

  最主要的,林創顧忌的是傅生的另外一個身份,地下黨將來如何鏟除他還不知道,或許明天傅生就暴屍街頭呢。

  在這種敏感時刻,還是謹慎一些,不要讓更多的人知道他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