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揚州之戰(二)
作者:貝洛克      更新:2022-02-25 23:48      字數:2226
  張郃派出信使之後,他當即找來朱靈、朱濤並對他們說道:“二位將軍,你們接下來打算怎麽辦?”

  聽到張郃發問,朱靈當即回道:“我等既丟了丹陽,接下來自然是應該整頓兵馬阻止夏軍北上,一旦讓夏軍渡過長江,九江、廬江和廣陵三郡都將處於危險的境地。”

  張郃聽後也十分讚同。

  這時,朱濤說道:“西夏的水軍十分強勁,而這長江又十分寬廣,我等很難判斷夏軍北上的路線。”

  朱濤說完後,朱靈和張郃二人也是麵帶愁色,因為朱濤說的很有道理。

  過了一陣,張郃說道:“夏軍北上的路線確實很重要,如果我們不清楚,那麽最後也就沒辦法阻止他們。”

  隨即,張郃命人取來一張地圖開始和朱靈、朱濤觀察起來。

  “這長江沿岸好像也並沒有多少可供夏軍登陸的城池。”

  聽到張郃這話,朱靈、朱濤二人也深以為意。

  這時,朱靈說道:“張郃將軍,從地圖上來看,夏軍最可能登陸的地方有三個,其中兩個在廬江郡,分別是襄安縣和臨湖縣,還有一個則是九江郡的曆陽縣。”

  張郃聽後頓時點了點頭。

  “從地圖上來看,這三個地方的確是夏軍主攻的目標,隻是我擔心這西夏大將不按常理出牌,如果是那樣,我們就會處處受製。”

  朱濤一聽頓時接道:“不排除這種可能性,但若是考慮這麽深,隻怕我們根本就顧不過來。”

  張郃想了想也覺得是這個道理。

  “也對,如果考慮太多,我們根本就守不過來。”

  緊跟著,朱靈說道:“那我就去守曆陽縣吧!”

  聽到朱靈這麽說,朱濤和張郃並無異議。

  然後,朱濤說道:“既然朱靈將軍守曆陽,那我就去守襄安縣和臨湖縣吧,這兩縣臨近長江,也有利於我麾下的水軍作戰。”

  張郃見二人自告奮勇,他當即便表示了讚同。

  隨後,朱靈、朱濤二將各自領兵離開了合肥城。

  再轉回丹陽郡內。

  隨著丹陽各縣被徹底拿下,薛禮當即在宛陵召集了麾下眾將。

  待眾將齊聚,薛禮說道:“諸位,如今我們已經拿下丹陽,雖然這比預期的時間晚了一些,但好歹也算是拿下了,吾打算即刻出兵北上攻打合肥城。”

  聽到薛禮這話,眾將頓時興奮起來,因為有仗打,他們才能建立功勳。

  這時,周瑜開口道:“薛將軍,你剛才說要攻打合肥?”

  “沒錯。”

  周瑜確認之後頓時在心中感慨起來,因為他一眼便看出了攻打合肥的好處。

  薛禮見周瑜沉默不言,他頓時詢問道:“周將軍對此可有不同的意見?”

  周瑜聽到薛禮發言,他這才回過神來並答道:“回將軍,末將並無異議,末將認為攻打合肥城簡直就是神來之筆。”

  “哦,周將軍也認為應該攻打合肥嗎?”

  “沒錯,合肥城乃九江郡的核心,拿下此城,西可進取廬江郡,北可拿下壽春連成一片,東可進取廣陵郡。”

  “末將認為,拿下合肥之後,我們便可同時威脅淮南三郡。”

  薛禮見周瑜看明白了自己的打算,他頓時誇讚起了周瑜,而周瑜則謙虛了起來,畢竟他的身份比不上薛禮。

  和周瑜交談了幾句,薛禮頓時詢問起來:“諸位可還有什麽意見?”

  眾將一聽並無異議。

  “既然大家沒有意見,那就這麽定下了。”

  就在這時,周瑜提出了一個問題。

  “薛將軍,我軍將士皆是步卒,我們該如何進攻合肥城呢?”

  聽到周瑜發問,薛禮立即答道:“周將軍問的好,吾打算讓楊將軍麾下的荊州水軍載我軍過江。”

  “為此,我軍主力需先趕往春穀縣。”

  周瑜聽後再也沒有問題了。

  隨即,薛禮傳令全軍向著春穀縣進軍,而來到宛陵參加會議的楊素則立即趕回了春穀縣,準備擺渡西夏大軍。

  不到三日,薛禮帶領的大軍便趕到了春穀縣內駐紮了下來。

  而後,薛禮派人聯係了大將楊素。

  楊素收到薛禮的軍令後,他迅速帶著荊州水軍來到了春穀縣。

  薛禮見楊素領兵前來,他立即命楊素率部擺渡大軍。

  楊素得令後很快便帶著一支陸軍向著襄安縣而去。

  當楊素麾下的水軍趕到襄安縣時,此城附近卻遍布北魏水軍。

  見此情形,楊素並不敢貿然出戰,因為船上的大多數都是陸軍,水軍將士則被留在了春穀縣。

  無奈的楊素跟著便下令撤退了。

  北魏水軍發現楊素部後,他們的斥候追了一陣便撤了回去,因為他們害怕是夏軍的陷阱。

  待北魏水軍斥候回城,他們立即將夏軍入侵的消息傳到了朱濤的耳中。

  當朱濤得知有一支夏軍殺至襄安縣時,他頓時感慨起來:“沒想到夏軍來的這麽快,還好我已在襄安縣布置好了防線。”

  感慨之後,朱濤親自來到了襄安縣靜候夏軍來犯。

  再說楊素無奈撤軍後,他很快便回到了春穀縣內。

  當薛禮得知楊素帶著兵馬回來時,他立馬率領眾將趕到了楊素的麵前。

  緊跟著,薛禮詢問起來:“楊老將軍,你怎麽又把兵馬帶回來了?”

  “回將軍,我軍渡江之後便一路向著最近的縣城襄安縣而去,可這襄安縣內布有大量北魏水軍,末將無奈隻得率部歸來。”

  “什麽,襄安縣竟然有大量北魏水軍,若是如此,我軍兵馬要想上岸恐怕得費些功夫了。”

  聽到薛禮這麽說,周瑜頓時站了出來進言道:“將軍,末將有一個提議不知當講不當講。”

  “周將軍且說。”

  “將軍,這長江北岸隻有三個地方可供上岸,其一是九江郡的曆陽縣,餘下兩個則分別是廬江郡的臨湖縣和襄安縣,若吾所料不差的話,北魏兵馬應該早已在渡口布下重兵了。”

  “周將軍,你這意思是說我軍很難北上了?”

  “非也,其實長江北岸除了這三個明麵上的渡口之外,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小渡口。”

  “哦?那是哪裏?”

  “回將軍,此處名叫樅陽,這個渡口是我秘密打造,除了我知道這個地方,其餘人皆不清楚。”

  “那這樅陽通往何處?”

  “回將軍,這樅陽渡口臨近居巢縣,但我們可不去往居巢縣,隻要大軍能安然渡江,到那時要想進攻哪裏,還不是將軍說了算嗎?”

  薛禮一聽頓時沉思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