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東吳定戰略
作者:貝洛克      更新:2021-09-14 23:48      字數:2280
  拒絕了眾將的請纓後,孫策立即下令讓麾下部眾撤回了宛陵縣。

  與此同時,王凱則率部撤回了春穀縣,因為水軍的戰船還在那邊。

  再轉向曹操這邊。

  經曆一場大潰敗後,曹操帶著殘兵敗將逃往了秣陵縣。

  在逃往秣陵的路上,曹操遇見了從宛陵逃出來的魏軍士卒。

  頗為意外的曹操立即派人將那些士卒抓到了自己的麵前。

  那些當了逃兵的魏軍士卒看到曹操出現時,他們都嚇的打起了哆嗦。

  曹操見狀則質問起來:“你們是哪位將軍麾下的部署?”

  這些士卒見曹操發問,他們最終顫顫巍巍的說出了他們的來曆。

  當曹操得知這些敗兵是隸屬於夏侯言的時候,他徹底明悟了。

  ‘這些敗兵既然是夏侯言的部署,那就說明宛陵縣被奪去了,難怪我會在小山裏遭遇伏擊。’

  想到這裏,曹操立即召來了司馬懿共同探討起來。

  司馬懿聽完曹操所言,他立馬開動腦筋思索起來。

  過了一陣,司馬懿向曹操進言道:“主公,若臣所料不差的話,襲取宛陵縣的應該是東吳的兵馬,而且伏擊我軍的也很可能是東吳。”

  曹操聽後也十分認可這個答案,因為他也是這樣認為的。

  這個時候,曹操也是歎息了一聲,畢竟遭遇一場大敗的他已經很難守住丹陽郡了。

  司馬懿見狀也沒有再多說什麽。

  隨即,曹操帶著麾下的殘兵敗將繼續向著秣陵縣而去。

  說回宛陵縣這邊。

  隨著東吳兵馬回城,孫策立即召集了麾下群臣開始商討接下來的戰略目標。

  待群臣齊聚,孫策隨即開口道:“諸位,如今我們已經大敗魏軍,曹賊猶如喪家之犬一般逃離,接下來我們該如何行事?”

  群臣見孫策發問,他們頓時也是思索起來。

  過了一會兒,魯肅向孫權進言道:“主公,如今丹陽郡的魏軍主力幾乎全滅,臣以為我們應當求穩,先逐步收複丹陽各縣再集結優勢兵力進攻吳郡。”

  孫策聽後也是思索了起來。

  還沒等孫策做出決定,孫權又提出了一個不同的建議。

  “主公,臣以為魯子敬的方法欠妥。”

  “權弟有何想法?”

  “主公,魯子敬的方法看上去十分穩妥,可等我們集結完優勢兵力,曹賊隻怕也已經派出了援兵南下,到那時,我們還是不是優勢兵力也尚未可知。”

  孫策想了想覺得孫權說的也沒錯。

  這個時候,魯肅也有些後悔提出建議了,因為他自己也覺得自己的方法欠妥。

  緊跟著,孫策詢問起了孫權:“權弟,你既然看出了子敬的不足,那你可有更好的辦法?”

  “回主公,臣以為我們應當即刻發兵進攻吳郡。”

  孫策一聽頓時猶豫了起來。

  孫權見狀則開始解釋道:“主公,如今丹陽郡的魏軍幾乎全滅,曹賊方的軍心勢必已經跌至穀底,我們此時乘勝追擊方能徹底將魏軍趕出東吳領地。”

  孫策考慮了一下總覺得有那麽一些激進,畢竟北魏的實力已經不是東吳可以比擬的,他很害怕操之過急再導致一敗塗地。

  周瑜看出孫策有些為難,他立即站了出來進言道:“主公,二公子的建議也有些欠妥。”

  孫權見狀立即將目光投向了周瑜。

  不僅如此,魯肅、孫策二人也看向了周瑜。

  周瑜隨即解釋道:“主公,魏軍此時屬於哀兵,如果我們追的太緊,很容易讓這些士卒迸發出極強的求生欲望,到那時,我們現在的這點兵力根本就不足以戰勝魏軍。”

  孫策聽後也是頻頻點頭。

  而孫權見狀立即提出了疑問:“公瑾,那你覺得最優的辦法是什麽呢?”

  “回二公子的話,最優的辦法就是綜合你與子敬的想法。”

  孫權聽後一時間有些語塞。

  很快,孫權便回道:“公瑾,你這回答就相當於沒有回答。”

  周瑜跟著又解釋起來:“二公子,你誤會我的意思了。”

  “那公瑾的意思是?”

  周瑜見孫權刨根問底,他隻好繼續說道:“二公子,我所說的意思是先穩住丹陽郡,然後再與夏軍合力一起將魏軍驅逐出吳郡。”

  孫策聽到這裏更加迷茫了。

  隨即,孫策搶先問道:“公瑾,你說的與夏軍合力是什麽意思?”

  “夏王不是已經說他要南下助西夏兵馬一臂之力嗎?”

  “主公,此言非虛但也不能盡信。”

  “這是何意?”

  “主公,夏王派遣到豫章和會稽的大將乃荊州都督薛禮,此人不僅武藝高強還精通謀略,以山越那些粗鄙之人根本就沒辦法擋住西夏大軍的進攻,夏王借口南下馳援不過是一個借口而已。”

  “借口?”

  聽到這裏,孫權和魯肅漸漸有一點理解了,但孫策仍然有些不理解。

  “公瑾,你說這話到底是何意,你且細說一下。”

  “諾。”

  “主公,我們伏擊魏軍的計劃夏王是知道的,可他卻在得勝之後不願與主公相見,臣以為隻有兩種可能。”

  “哪兩種可能?”

  “第一種,夏王覺得幫助我們已經夠多了,所以他想坐山觀虎頭看我們與魏軍決戰,一旦我們與北魏兩敗俱傷,得利最大的就隻有夏王莫屬了。”

  聽完這話,孫權立馬大怒起來:“好一個人麵獸心的王凱王新豪,他這是想致我們東吳於死地呀!”

  “二公子說的沒錯,但我認為這一種的可能性不大。”

  “這還不大嗎?那王凱可是讓主公割讓了豫章和會稽二郡,他還有什麽幹不出來的?”

  孫策見孫權還在對割讓一事耿耿於懷,他卻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

  這個時候,周瑜卻反駁了孫權的話。

  “二公子此言差矣,如果夏王真的是第一種打算,那他就不會出兵助我們一臂之力。”

  孫權想了想也覺得的確是這個理,可他還是對王凱持懷疑態度。

  周瑜見狀也沒有再解釋什麽,他直接說出了第二種可能。

  “這第二種可能那就是夏王擔心夏軍遭受損失,所以才會止步不前。”

  孫策聽後突然覺得周瑜這是說出真相了。

  “公瑾,我認為你的猜測最有可能,畢竟西夏對普通士卒的性命看得極重,更何況是西夏的水軍將士。”

  周瑜見孫策附和了自己,他頓時又說道:“主公,如果是第二種可能,那我們隻需說服夏王便能得到一支強有力的援軍。”

  “公瑾說的在理。”

  魯肅和孫權見孫策讚同了周瑜所言,他們二人也先後表達了認可,因為他們仔細想了想也覺得這個可能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