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魏吳決戰(六)
作者:貝洛克      更新:2021-07-09 20:26      字數:3403
  隨著孫策的軍令傳出,北門的魯肅很快也收到了消息。

  ??緊跟著,魯肅當即下令開始撤軍了。

  ??周泰得到魯肅的軍令後,他很不情願的帶著吳軍將士開始撤退起來。

  ??城外的張郃發現吳軍的抵抗開始鬆懈的時候,他當即下令讓魏軍將士進擊了起來。

  ??很快,北門的魏軍便突破了吳軍防線殺進了城中。

  ??與此同時,孫策這邊也帶兵開始後撤。

  ??曹操見吳軍撤退了,他當即下令讓麾下的大軍追擊了起來。

  ??隨著魏軍全麵殺進城中,吳軍頓時且戰且退向著南門突圍。

  ??經曆一場激烈的廝殺後,吳軍最終徹底退出了廣陵縣。

  ??拿下廣陵縣的曹操隨即召集了麾下群臣並說道:“諸位,如今吳軍已經退出廣陵縣,收複廣陵郡已經是指日可待。”

  ??眾將聽後紛紛表示認同。

  ??這個時候,司馬懿進言道:“主公,如今我軍攻克廣陵縣,拿下廣陵郡隻是時間問題,臣以為我們可同時派兵支援曹仁將軍奪取九江郡。”

  ??“隻要再克九江,我們便可順勢進攻廬江。”

  ??“到那時,長江以北、淮河以南的區域便將由我軍占領。”

  ??曹操聽後十分讚成這個提議。

  ??“仲達所言甚合我意,可將士們剛剛奪取廣陵縣,吾需讓他們稍事休整。”

  ??司馬懿一聽也表達了讚同的意見。

  ??魏軍進行休整的時候,孫策則帶著敗兵撤往了江都縣。

  ??隨著各路人馬回到了江都,孫策召集了麾下群臣並說道:“諸位,如今廣陵縣已失,廣陵郡的核心已經被魏軍掌控,不知大家有什麽建議扭轉敗局?”

  ??聽到這話,魯肅當即進言道:“主公,臣以為,魏軍拿下廣陵縣後勢必會兩麵夾擊進攻九江郡,我們應當即刻趕往九江布防,若是九江再失,廬江恐怕也將不保,到那時,我東吳就隻能偏安一隅進行自保了。”

  ??“子敬所言甚有道理,待將士們稍事休整,吾便帶兵趕往九江。”

  ??隨即,孫策下令讓將士們開始休整起來。

  ??趁著這個時期,孫策為韓當立了一個衣冠塚,畢竟韓當為江東基業嘔心瀝血,他值得孫策為其緬懷。

  ??三日之後。

  ??孫策帶著敗兵撤離了江都縣並向著九江郡而去。

  ??與此同時,曹操這邊也是召集了麾下眾將準備部署接下來的戰略目標。

  ??待眾人到齊之後,曹操開口說道:“如今將士們已經休養完畢,我部兵馬將兵分兩路,一路進取九江,另一路則收複廣陵。”

  ??群臣聽後紛紛表示讚同。

  ??緊跟著,曹操開始部署起來:“陳登何在?”

  ??“臣在。”

  ??“吾命你留守廣陵縣統管收複廣陵郡事宜,畢竟你乃徐州名門,由你出馬,收複廣陵郡應該能事半功倍。”

  ??“臣謹遵曹丞相之命。”

  ??然後,曹操又對朱靈、臧霸二人說道:“朱靈、臧霸上前聽令。”

  ??二人聽後當即站了出來回了一句末將在。

  ??“吾命你二人聽候陳登調遣收複廣陵。”

  ??二人聽後又同時說了一句末將遵命。

  ??安排完畢後,曹操當即下令讓其餘眾人隨他一起向著九江郡進兵了。

  ??在行軍途中,司馬懿向曹操進言道:“主公,九江重鎮有二,其一是壽春,此地瀕臨淮河乃抵禦我軍南下的第一道防線,如今曹仁將軍正在攻打此地,我們可暫時不必理會。”

  ??“這其二便是合肥,此地乃九江中樞,臣以為我們隻要攻克合肥,壽春守軍必將撤退,到那時,九江郡也將落入我們之手。”

  ??曹操聽後很是認可。

  ??隨即,曹操下令讓大軍向著合肥進軍了。

  ??這個時候,孫策身邊的魯肅也是向孫策進言道:“主公,我們現在可是在去往壽春的路上?”

  ??“沒錯!子敬有何疑問?”

  ??“主公,臣以為我們不應去往壽春。”

  ??“這是何故?”

  ??“主公,若我是曹丞相身邊的軍師,我會讓他進攻合肥。”

  ??“合肥?”

  ??“正是。”

  ??“子敬且詳細說說。”

  ??“主公,壽春乃九江郡的北大門,如今公瑾正帶兵阻攔,我們前去無非是錦上添花,而合肥則不一樣,此地乃九江郡的中樞,若是丟掉此地,壽春城內的公瑾將會麵臨孤軍作戰的窘境。”

  ??孫策聽完魯肅的分析後,他也是頻頻點頭。

  ??“子敬所言頗有道理,吾這就傳令讓大軍改變行軍路線。”

  ??就這樣,孫策的兵馬也是向著合肥趕了過去。

  ??再轉向壽春這邊。

  ??隨著曹仁部搜集到了足夠多的大型商船,曹仁當即命人開始構建連環船。

  ??吳軍斥候打探到這個消息後,他們迅速返回了壽春向周瑜匯報了這個情況。

  ??當周瑜得知魏軍正在組建連環戰船時,他頓時感慨起來:“連環船雖然能讓士卒如履平地,隻可惜它卻十分怕火攻。”

  ??“如今正值夏季,淮河風向俱是北風,隻要魏軍敢用連環船渡河,吾就能讓你們燒的片甲不留。”

  ??說完,周瑜便傳令讓丁奉率領的水軍做好隨時出征的準備。

  ??當丁奉收到周瑜的傳信後,他立馬傳令各部做起了出征的準備。

  ??再說魏軍這邊。

  ??用了五日時間,大型商船終於用鐵索連在了一起。

  ??隨後,曹仁帶著麾下眾將開始上船操練。

  ??因為有鐵索連環,魏軍將士在商船上的確是如履平地。

  ??看到這個情況,曹仁當即對身邊的荀攸說道:“荀軍師,你的提議真是太棒了,有了這鐵索連環船,我軍必能渡過淮河進取壽春。”

  ??荀攸聽後卻是回道:“曹仁將軍切不可太過於自信,這鐵索連環船雖然有諸多利好,可是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

  ??“哦?是什麽缺點?”

  ??“鐵索連環船懼怕火攻,所以我們要有所提防才是。”

  ??“火攻?”

  ??感慨了一句,曹仁頓時觀察起了風向。

  ??當曹仁發現河麵上吹的都是北風時,他當即說道:“荀軍師,這河麵上吹的都是北風,這叫我們如何渡河?”

  ??“曹仁將軍不必憂慮,吾已有應對之法。”

  ??“荀軍師快快說來。”

  ??“曹仁將軍,鐵索連環雖懼怕火攻,可隻要河麵上不吹北風,那我們就能渡過淮河。”

  ??“這...,難道荀軍師還有改變天氣的能力?”

  ??“曹仁將軍說笑了,天氣變化乃上天注定,凡人又豈能逆天改命?”

  ??“那不知荀軍師的意思是?”

  ??“回曹仁將軍,吾已尋了一位淮河之上的老漁民,他對這淮河的天氣變化了如指掌,隻要我們在刮南風之時進行渡河,那麽淮河便阻攔不了我們了。”

  ??“原來是這樣!”

  ??隨即,曹仁讓荀攸帶他去尋那位老漁民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