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再起烽煙
作者:貝洛克      更新:2021-06-01 21:24      字數:2374
  魏軍連續強攻了三日,潘璋、陳武、徐盛三人也發現了他們步調不一致的問題。

  隨即,三人聚到一起商討了起來。

  還沒等三人商議出結果,魏軍再次向著淮陰縣發起了進攻。

  無奈之下,三人隻得返回了城樓迎戰起來。

  待魏軍又進攻了一陣,吳軍的防線出現了明顯的鬆動。

  夏侯淵察覺到這個情況後,他當即下令讓魏軍士卒加強攻勢。

  臧霸、朱靈、張郃三將得令之後,他們迅速增加了攻城的人數。

  陳武、潘璋、徐盛三人頑強的抵擋了一陣,魏軍終於還是撞開了城門。

  大驚之下,徐盛、潘璋、陳武三人頓時不敢留在淮陰縣了。

  很快,三將便領兵撤離了淮陰。

  魏軍一路掩殺了一陣,淮陰縣終究落入了夏侯淵之手。

  不僅如此,被囚禁的張遼也落入了夏侯淵的手上。

  待魏軍徹底驅逐了城內的吳軍之後,夏侯淵當即命人將張遼押到了自己的麵前。

  緊跟著,夏侯淵出聲說道“張將軍別來無恙啊!”

  張遼見是夏侯淵,他立馬回道“吾不幸落入你們之手,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張文遠將軍,如今我們已經奪下淮陰縣,廣陵郡已經暴露在我們的眼前,你繼續抵抗下去也於事無補,不若就此投降魏王另謀他路,孫策滅亡已是必然的結果。”

  “汝休要再言,吾張文遠豈是那貪生怕死之輩。”

  夏侯淵一聽更加欣賞張遼了,故而他隻是讓士卒將張遼囚禁了起來。

  之後,夏侯淵召集了麾下諸將並說道“諸位,如今我們已克淮陰,接下來吾打算兵分三路一舉奪回廣陵郡,不知大家以為如何?”

  聽到夏侯淵這麽說,眾人絲毫沒有異議。

  緊跟著,夏侯淵安排陳登、朱靈鎮守淮陰,而他則與臧霸、張郃各領一路兵馬開始攻打廣陵各縣。

  再說陳武、潘璋、徐盛三將逃離了淮陰之後,他們很快便匯合到了一起。

  然後,潘璋說道“陳將軍、徐將軍,我們丟了淮陰勢必引起主公震怒,吾認為我們應當統一口徑將責任推到張遼的身上,不知你們以為如何?”

  聽到潘璋的話後,陳武、徐盛二人完全沒有異議。

  隨即,三人迅速帶兵撤往了平安縣。

  與此同時,臧霸帶兵兩萬殺往了東陽縣。

  夏侯淵帶兵兩萬殺往了平安縣。

  張郃帶兵兩萬殺往了射陽縣。

  轉回平安縣這邊。

  吳軍三將入城之後,他們一麵加固城防一麵派人去向孫策匯報了軍情。

  這個時候,陳登也寫了一份戰報送往了钜鹿縣。

  沒過多久,夏侯淵便兵臨平安縣了。

  城內的吳軍三將得知魏軍追擊而來時,他們當即湊到一起再次競選起了主將之位。

  最終,陳武放棄了自己推薦了徐盛。

  潘璋見狀後也隻得服從了。

  之後,徐盛開始調度起了兵馬準備守城。

  再說夏侯淵這邊。

  當夏侯淵得知淮陰縣的敗兵都在平安縣時,他並未下令攻城,因為他麾下的兵力並不算多,貿然攻城隻會留下破綻。

  徐盛見夏侯淵陳兵不動,他也沒有輕舉妄動。

  兩軍僵持的時候,臧霸、張郃卻是已經攻打起了東陽縣和射陽縣。

  麵對魏軍的進攻,東陽、射陽的吳軍很快便棄城而逃。

  隨後,臧霸、張郃向著平安縣進軍了。

  沒過多久,舒縣之內的孫策收到了徐盛他們的書信。

  當孫策看完書信內容後,他一臉的不可置信,因為他對張遼十分的信任,他根本就不相信張遼會暗中勾結魏軍獻城,可事實卻是淮陰縣失守,魏軍已經打開了南下的大門。

  隨即,孫策立即召集了麾下群臣並將廣陵郡的軍情告訴了他們。

  群臣聽完孫策的話後,以張昭為首的士族勢力紛紛表示孫策錯信於人了。

  這其中隻有少數幾人在為張遼辯解,因為孫策對張遼的偏愛引發了江東群臣的集體不滿。

  孫策見眾人全都在罵張遼背信棄義,他的心裏也是十分的難受。

  太史慈見狀終於站了出來進言道“主公,末將以為張文遠將軍絕不會做背主求榮的事情,還請主公明察。”

  江東群臣聽到太史慈這話,他們齊刷刷的理罵起了太史慈。

  太史慈因為與張遼深交過,所以他毫不畏懼的據理力爭起來。

  眼看著大堂變成了菜市場,孫策終於喝止了他們。

  緊跟著,孫策說道“吾也不相信張文遠會背叛與我,傳我軍令,吾要即刻出征廣陵。”

  江東群臣見孫策已經打定了注意,他們也隻得聽從。

  隨後,孫策集結了五萬大軍並帶著太史慈、程普、黃蓋、韓當四將向著廣陵郡進發了。

  十日後,孫策的大軍進駐了廣陵縣。

  這個時候,钜鹿縣的曹操也收到了陳登傳來的書信。

  當他得知夏侯淵竟然攻下了淮陰縣時,他馬上便明白這是一個收回廣陵的最佳機會。

  緊跟著,曹操召集了麾下群臣商議向廣陵增兵的事情。

  群臣得知淮陰縣被夏侯淵拿下時,他們也是紛紛向曹操進言讓其收複廣陵。

  曹操見群臣都很讚同,他頓時說道“既然大家都讚成往廣陵增兵,那吾此次便親自南下。”

  群臣聽後卻並不讚成,畢竟西麵的王凱不得不防。

  曹操考慮了一下最終還是決定親自出馬,因為他打算一勞永逸徹底滅掉東吳。

  群臣見曹操的心意已決,他們頓時不再勸阻,畢竟做出決定的曹操根本無法勸說。

  隨後,曹操立即點將準備南下征討東吳。

  與此同時,王凱也不斷收到了錦衣衛指揮使李儒的匯報。

  當王凱得知孫策和曹操正在往淮河一帶增兵時,他頓時心想‘看來這孫策、曹操終究會有一場大戰,也許吾可趁此機會一統天下。’

  就在王凱構思如何從魏、吳大戰討取好處的時候,西羌那邊又發生了新的變化。

  先零羌首領葛德鋒和燒當羌首領南承烈連續爭鬥了幾年後,他們終於再次達成了和解,因為他們已經知道當年是王凱挑撥離間才讓他們爭鬥起來的。

  化幹戈為玉帛的兩位羌人首領隨即達成了一致意見,他們決定合兵一起進犯西涼。

  隨著西羌不斷集結兵力,草原上的錦衣衛暗探立馬將消息傳往了長安。

  當錦衣衛指揮使李儒收到西羌錦衣衛傳來的紅色信件時,他立馬拿著書信前去求見了王凱。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