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荊州戰事(十)
作者:貝洛克      更新:2021-05-09 22:07      字數:2353
  周瑜見孫策不願舍棄江夏,他頓時在心裏歎息了一聲。

  這個時候,西陵縣外的薛禮也收到了斥候的稟報。

  當他得知有吳軍進入西陵時,他當即沉思起來:‘這股進入西陵的吳軍到底是什麽來頭?’

  ‘難不成是主公在荊南大勝導致孫策逃亡而來?’

  想到這裏,薛禮卻不敢確信,但事實卻的確是薛禮所猜想的那樣。

  之後,薛禮暫緩了攻城。

  孫策見夏軍停止進攻,他則要求吳軍士卒休整了起來。

  過了一段時間,王凱這邊終於率部進入了江夏郡內。

  然後,王凱派人聯係了薛禮讓其調派渡船為大軍擺渡。

  薛禮收到王凱的消息後,他立馬派出了劉仁軌。

  劉仁軌奉命之後迅速前往了水軍駐紮的地方。

  很快,劉仁軌便帶著水軍趕到了長江南岸。

  緊跟著,劉仁軌派出了士卒前去聯係王凱。

  隨著王凱與水軍士卒碰麵,他當即率部跟著水軍士卒前往了水軍停靠的地方。

  劉仁軌見到王凱的大軍出現,他連忙上前向王凱行禮起來。

  王凱回了句免禮便讓劉仁軌開始擺渡大軍。

  經過兩個時辰的擺渡,王凱大軍全部被運到了長江北岸。

  隨後,王凱率領大軍跟隨劉仁軌前往了薛禮的營地。

  待王凱部抵達大營之外,薛禮也是帶著麾下眾將迎接了王凱。

  隨著王凱部進入大營,王凱立即召集了麾下群臣,並向薛禮詢問起了西陵的戰況。

  薛禮隨即答道:“啟稟主公,西陵縣於前幾日來了一支援兵,末將不明身份便暫緩攻城了。”

  “仁貴,你說的應該是孫策的兵馬。”

  聽到這,薛禮也是恍然大悟。

  “恭喜主公,如此說來,荊南四郡應該已經平定了。”

  “仁貴,你說的沒錯,吾如今前來便是要徹底擊潰吳軍。”

  眾將聽後也是紛紛響應了起來。

  隨即,王凱下令讓將士們休整一下。

  與此同時,西陵縣內的孫策也收到了王凱大軍抵達的消息。

  緊跟著,孫策立即召集了麾下群臣。

  “諸位,斥候來報,就在前不久,王凱的大軍抵達了城外的夏軍大營,能否守住荊州這最後的領地就在此一舉了。”

  眾將聽後頓時紛紛響應起來,但周瑜卻是十分憂心,因為王凱進攻荊州完全是有心算無心,東吳的準備根本就不怎麽充足,再加上荊南四郡的丟失,荊州失陷也隻是時間問題。

  一夜之後。

  王凱當即舉兵向著西陵縣強攻了起來。

  孫策見狀後則親自指揮起了守城戰。

  就在這個時候,曹操收到了荊州那邊的消息。

  當曹操得知孫策竟然已經丟掉了荊州大部時,他終於如夢初醒過來。

  “不好,吾中計了,這廣陵的形勢必定是受到夏軍挑撥。”

  想明白的曹操當即召集了麾下群臣。

  待群臣到齊之後,曹操當即說道:“諸位,吾收到消息,我們攻打廣陵的時候,西夏王凱已經奪取了荊州大部,吾以為廣陵之局應當是王凱從中作梗,吾有意即刻與孫策議和,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突然聽到曹操這麽說,群臣頓時議論紛紛起來。

  過了一會兒,司馬懿進言道:“主公,臣以為不妥。”

  曹操一聽頓時追問起來:“仲達有何見解?”

  “主公,廣陵郡本就是東吳趁機奪走的,我們收複此地並無不妥,且廣陵郡正好在長江和淮河的正中央,拿下此地,我們可以更好的威脅東吳。”

  還沒等曹操回話,荀彧站了出來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主公,臣不讚同司馬軍師之言。”

  “文若,你怎麽看?”

  “主公,西夏實力僅次於我們,但他們卻雄踞各路關卡,若讓王凱占據荊州,他便能從容的積蓄實力,到那時,我們要想擊敗他便會更加困難。”

  “臣以為,與其讓王凱繼續坐大,我們倒不如扶持孫策讓其與王凱鷸蚌相爭,隻要孫策能守住荊州,那王凱、孫策必定會在荊州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而我們卻正好積蓄實力以圖後效。”

  聽到荀彧的發言,曹操立馬便明白了荀彧的意思,他認為三分天下才是最好的選擇。

  這個時候,司馬懿插話了。

  “主公,臣有話說。”

  “仲達但說無妨。”

  “主公,荀令君的計謀雖然可行,但我們卻要將希望放在孫策的身上,若孫策與王凱議和,那我們麵臨的形勢隻會更加的險峻,臣以為我們應當趁著王凱進取荊州的時候攻打揚州。”

  “到那時,我們便可專心與王凱決出勝負。”

  曹操聽後也是頻頻點頭,因為司馬懿的計謀也算行得通。

  緊跟著,曹操開始沉思起了荀彧和司馬懿的計劃。

  荀彧的計劃簡而言之就是隔岸觀火,而司馬懿的計劃則是趁火打劫。

  這兩種計劃曹操都比較中意。

  待曹操苦思半天,他卻無法做出決斷了。

  隨即,曹操向自己的長子曹昂詢問起來:“昂兒,你怎麽看?”

  曹昂見曹操詢問自己,他頓時站了出來回道:“啟稟父王,孩兒以為荀大人和司馬大人的計劃都有可行之處,但亦有一些弊端。”

  “昂兒繼續說下去。”

  “父王,荀大人的計劃用一個詞來概括便是隔岸觀火,此計的好處在於我們不用出一兵一卒,但弊端很明顯,那就是王凱會因此繼續坐大。”

  “而司馬大人的計劃用一個詞來概括便是趁火打劫,此計的好處在於我們可以聯合王凱徹底覆滅東吳,但弊端也很明顯,那便是東吳孫策有可能會因此倒向王凱。”

  曹操聽到這裏也是露出了讚許的笑容。

  “昂兒,你既能說出荀彧和司馬懿二人計劃的利弊,那你認為哪一種更適合?”

  “回父王,孩兒比較認同荀大人的計劃。”

  “哦?你且說說理由吧!”

  “是,父王。”

  “如今天下三分之勢已經形成,一時半會兒要想覆滅任何一方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孩兒以為要想結束亂世仍需徐徐圖之。”

  曹操聽後當即稱讚起了曹昂。

  荀彧此時也是出聲附和起來。

  但司馬懿的心中卻是起了漣漪。

  緊跟著,曹操說道:“諸位愛卿,昂兒剛才的意見可還有人反駁?”

  聽到這話,群臣紛紛表示沒有異議。

  曹操見狀當即又說道:“既如此,那吾這就傳令讓曹仁出兵。”

  群臣聽後當即附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