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長孫晟計退魏軍
作者:貝洛克      更新:2021-04-11 20:06      字數:2354
  長孫晟見魏延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他當即給魏延布置了任務。

  魏延得令之後立即點齊了一萬五千人離開了新野。

  之後,長孫晟又對張須陀說道:“張校尉,魏軍恐怕要不了多久便會合圍進攻新野,此時,魏軍大營必定空虛,吾希望你率領三千人出城待命,待魏軍合圍進攻新野之時,你便奇襲魏軍大營,如此,魏軍必退。”

  張須陀聽後當即便答應了下來。

  待長孫晟完成一係列的部署後,他便在城內開始設伏。

  再說魏延領兵出城之後,魏軍斥候迅速將此消息匯報給了曹仁。

  曹仁得知長孫晟分兵的消息,他頓時感慨起來:“荀軍師之計果然奏效了,接下來隻需等荀軍師率部歸來即可。”

  過了一日。

  荀攸和越兮半路折返朝著新野而去。

  隻用了半天的時間,荀攸和越兮便率部殺到了新野的北門發起了奇襲。

  當曹仁得知越兮、荀攸已經在北門發起了進攻,他立即率部在東門發起了進攻。

  麵對曹軍的兩麵夾擊,長孫晟留在了東門指揮防守,因為北門那邊他早已做了布置。

  待越兮、荀攸在北門攻打了一個時辰,魏延終於帶著兵馬歸來向著魏軍發起了進攻。

  荀攸得知身後竟然遭到夏軍的進攻時,他馬上便反應過來長孫晟並未中計。

  隨即,荀攸連忙傳令全軍停止攻城。

  魏軍將士撤回來後,荀攸讓越兮帶兵前去迎戰魏延。

  這個時候,長孫晟故意露出破綻讓魏軍攻入了新野縣。

  曹仁見將士們殺進了城內,他頓時欣喜的跟著入城了。

  可就在魏軍入城之後,城內埋伏的弓箭手們突然從民房的屋頂上現身,並朝著魏軍放箭了。

  猝不及防的魏軍將士瞬間被射死了大片。

  曹仁看到這個情況十分震驚的說道:“城內怎麽會有伏兵?”

  待曹仁緩了緩,他連忙下令撤軍了。

  這個時候,張須陀也帶著三千兵馬靠近了魏軍大營。

  張須陀見魏軍大營內的防備十分鬆懈,他立即率部突進了大營內。

  大營內留守的魏軍突然遭到襲擊時頓時方寸大亂。

  張須陀見狀當即便順勢掩殺了起來。

  很快,魏軍大營內的士卒便四散而逃。

  張須陀帶著部眾找到魏軍存放糧草的地方後頓時下令放火了。

  不一會兒的功夫,魏軍大營便燃起了熊熊大火。

  撤出城的曹仁看見魏軍大營的方向突然冒起了火光時,他的心裏更加震驚。

  還沒等曹仁緩過來,長孫晟便帶著城內的兵馬追殺起了曹仁部。

  曹仁突然遭到長孫晟的追擊後,他連忙招呼著兵馬撤離。

  雖然如此,但曹仁部最終還是散亂的逃走了。

  擊潰曹仁之後,長孫晟和張須陀迅速合兵趕往了北門。

  隨著長孫晟和張須陀率部加入戰團,荀攸和越兮最終也敗退了。

  待荀攸和越兮率部撤離,長孫晟、張須陀和魏延也開始打掃起了戰場。

  完事之後,長孫晟這才帶著部眾返回了新野縣。

  至於曹仁、荀攸、越兮他們則帶著殘兵向著比陽撤軍。

  再說長孫晟這邊。

  待長孫晟統計了一下戰果,他當即派人將新野戰報給王凱送了過去。

  兩日後。

  曹仁、荀攸、越兮的敗兵終於逃回了比陽縣。

  荀攸得知曹仁也逃回比陽的時候,他當即前去麵見了曹仁並請罪起來。

  曹仁見荀攸請罪,他連忙回道:“荀軍師不必自責,此次我軍大敗皆在於我們沒有對那長孫晟提高警惕,沒想到王凱麾下的一個小小副都督竟然也能識破荀軍師的計謀。”

  荀攸聽後隻覺得羞愧難當。

  緊跟著,曹仁又說道:“荀軍師,如今我軍遭遇大敗,吾認為我們還是繼續按兵不動。”

  荀攸聽後隻得讚同了下來。

  這個時候,王凱也收到了長孫晟傳來的戰報。

  當王凱得知長孫晟將計就計擊退了魏軍的進犯時,他很是高興的稱讚起了長孫晟。

  隨後,王凱召集了麾下的參軍們將此好消息告訴了大家。

  眾人得知長孫晟擊潰了魏軍時,大家也都稱讚起來。

  王凱見狀當即提議道:“如今南陽的魏軍恐怕無力再作惡,吾打算調南陽兵馬協助我軍擊退吳軍,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眾位參軍聽後紛紛表示讚同。

  隨即,王凱當即下令開始準備調兵。

  就在王凱的信使離開雲杜之後沒多久,孫策這邊也收到了南陽的消息。

  當孫策得知曹仁領銜的魏軍竟然被擊敗時,他立即找來了周瑜並將此消息告訴了他。

  周瑜聽後也是十分震驚。

  待周瑜緩了緩,他當即向孫策進言道:“主公,若此消息屬實,臣以為我們應當撤離雲杜。”

  “撤離?”

  “正是,少了南陽魏軍的牽製,夏公便能集結優勢兵力對我軍進行圍剿,雖然我軍步卒並不差,但我部將士終究架不住夏公的人多,臣以為我們應當退回安陸縣再輔以水軍與夏公對峙。”

  孫策聽後十分不情願。

  周瑜見狀繼續訴說起了利弊。

  “主公,爭奪荊北三郡決不能急於一時,還請主公切莫意氣用事。”

  孫策沉思了一下後最終還是鬆口答應了。

  很快,孫策便點齊兵馬連夜撤離了。

  翌日清晨,王凱得知孫策撤兵後,他當即率部追擊了起來。

  孫策率部撤到南新市縣後,周瑜當即提議不能在南新市縣逗留。

  最終,孫策率部直接向著安陸縣而去。

  王凱率部追到南新市縣發現吳軍並未在此停留時,他也沒有再深追下去,因為安陸縣緊靠長江支流,他現在還沒有辦法應對東吳的水軍。

  之後,王凱陳兵在南新市縣按兵不動,而孫策在撤到了安陸縣後也沒有更進一步的舉動。

  一時間,江夏的戰事進入了僵持。

  雖然王凱陳兵在南新市縣沒有行動,但他還是不斷召開軍機會議商討接下來的戰略部署。

  經過幾次軍機會議後,劉仁軌也終於就任了江夏太守。

  之後,王凱又安排劉仁軌前去接管來護兒、文聘率領的水軍。

  待劉仁軌來到竟陵之後,他當即接過了水軍的指揮權。

  然後,劉仁軌向來護兒、文聘詢問起了吳軍的情況。

  當劉仁軌得知吳軍有一種名為鬥艦的戰船時,他也感覺十分棘手。

  待劉仁軌苦思冥想了數日,他當即寫了一份報告給王凱傳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