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各方動態
作者:貝洛克      更新:2020-07-14 01:21      字數:2292
  程普在魯陽縣等了幾日,黃蓋和韓當先後來到了魯陽縣與程普匯合了。

  又過了幾日,孫堅也是回到了魯陽縣。

  得知孫堅歸來後,程普、黃蓋和韓當三人立即趕到了城門處與孫堅匯合了。

  而袁術在得知孫堅歸來後,他也是趕往了城門處。

  正在與程普、黃蓋和韓當三人交談的孫堅見到袁術出現後,他立即停止了談話,然後怒氣衝衝的來到了袁術的麵前質問道:“袁將軍,您為何不出兵支援我?又為何斷我軍糧?”

  “文台息怒,此事我已查明,是吾麾下幕僚嫉妒文台的軍功,所以才瞞著我扣下了文台的軍糧,我得知此事後立馬便令部將押糧前來,可惜卻晚了一步,之後我立馬將那個宵小之輩貶出了我的軍營。”

  聽到袁術的解釋後,孫堅雖然看出這是個漏洞百出的謊言,但是他並未戳破,因為他不想過於得罪袁術,畢竟他現在沒有一兵一卒,他想靠袁術重新擴編。

  隨即,孫堅回道:“袁將軍,如今吾損兵折將已經是孤家寡人一個,還望袁將軍準許末將回鄉募兵。”

  一聽這話,袁術以為孫堅不想伐董了,他頓時著急的說道:“文台,你此去可還回來?”

  “袁將軍,新兵成軍起碼也得一年之久,我想那時董賊想必已經敗退了,我就沒有必要再回來了吧!”

  “不行。”

  孫堅見袁術否決了,頓時假意詢問道:“為何不行?”

  “這......”

  袁術想了想當即回道:“文台,我相信你是第一個打敗董賊部眾的人,若是失去了你,董賊恐怕難以被平定了,難道文台就忍心讓董賊一直這麽囂張下去嗎?”

  “袁將軍,末將慘敗而歸,已經沒有一兵一卒了,吾如何去討伐董賊?”

  “文台,不就是沒兵了嗎,我借你三千兵馬,讓你到豫州募兵,你看如何?”

  “袁將軍,這樣不妥吧!”

  “有何不妥?文台是怕指揮不動我的部隊還是怕招募不到精壯?這都不是問題,隻要我打一聲招呼,這些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孫堅見袁術誇下了海口,他假裝猶豫了一下然後回道:“若是如此,末將懇請袁將軍給我三個月的時間,三個月之後,吾必揮師再攻伊闕關。”

  “好,文台,我就給你三個月的時間,讓你募兵操練。”

  “末將謝袁將軍大恩!”

  “文台不必如此,這都是為了消滅董賊造福天下百姓!”

  而後,袁術立即便征調了三千軍馬交於了孫堅讓其到豫州募兵。

  孫堅領兵之後,當即帶著程普、黃蓋和韓當三人朝著豫州而去。

  至於袁術,他在分給了孫堅三千兵馬後便在魯陽縣繼續按兵不動。

  至此,盟軍與董賊都是陷入了停戰狀態。

  說回函穀關這邊。

  王凱與蓋勳在函穀關待了一段時間後發現函穀關內的西涼軍遲遲未有動靜時,蓋勳當即找到了王凱並對其說道:“王將軍,這函穀關內的西涼軍未免太平靜了吧,這都多久了,竟然與我們一場仗都未打,難道董賊已經不再函穀關了?”

  “蓋大人,你管董賊作甚,我們隻要一天陳兵在此,董賊便一天也不得安生。”

  “王將軍,我倒是不擔心這個,我是擔心諸侯聯軍的情況,萬一諸侯聯軍遲遲沒有什麽進展,那我等豈不是白白浪費了消滅董賊的良機?”

  “蓋大人的意思是?”

  “我想,我們既然封住了董賊的去路,何不派出信使與盟軍之主袁紹聯絡一下然後共同出兵,我相信董賊就算兵力雄厚,但若是麵對兩個戰場的話也一定會捉襟見肘的。”

  “我明白蓋大人的意思了,隻是與盟主袁紹的聯絡有些困難啊,我們的信使必須繞路才行。”

  “王將軍,此事好辦,隻需遣兩名善於走山路的士卒即可,我知道一條從山中穿過的路線。”

  “山中?蓋大人是何意啊?”

  “王將軍,洛陽四關俱是依山而建,雖然大軍難以通行,但若是隻有兩人,隻需走山路便能繞過關卡。”

  “原來如此!”

  “王將軍,那您麾下有擅長徒步的士卒嗎?”

  一聽這話,王凱頓時心想:‘聯絡袁紹啊,關東諸侯都是各懷鬼胎,史書上記的清清楚楚的,董卓遷都長安後,諸侯們便各自攻伐了起來,我若是派人去邀袁紹共同出兵,一旦真的消滅了董賊,諸侯混戰恐怕有可能不會發生,那我君臨天下的目標怎麽辦?’

  見王凱陷入了沉思,蓋勳以為王凱是在想合適的人選,所以他便沒有發聲。

  過了一會兒,王凱終於回道:“蓋大人,此去聯絡袁盟主路途遙遠,我覺得還是沒有必要了吧!”

  “王將軍,我等雖然響應袁盟主出兵,但並未與袁盟主聯絡,我覺得聯絡上還是更好一些,難道王將軍一點兒都不擔憂天子的安危嗎?”

  “這怎麽可能,我的師父可是鼎鼎大名的皇甫將軍,身為其徒肯定有一顆忠君愛國之心。”

  “那王將軍還有什麽可猶豫的呢?”

  一時激動說出了無法反悔的話後,王凱隻能無奈的回道:“那好吧!吾這就選派兩名士卒去聯絡盟主袁紹。”

  “如此甚好!”

  隨即,王凱當著蓋勳的麵挑選了兩名善於走山路的士卒。

  緊跟著,王凱立即便令二人帶著書信踏上了去往盟軍大營的路上。

  與此同時,當袁紹得知孫堅先勝後敗時,他頓時感覺到了自身的壓力,因為袁術麾下的大將已經奪下過一次關隘了,雖然最後還是拱手讓回,但也比他一直對虎牢關束手無策要好的多。

  終於,袁紹再次召集了眾諸侯商討攻打虎牢關的事情。

  眾諸侯歇了許久後已經無法推諉了,最終還是答應了袁紹的要求開始出兵。

  這一次,袁紹已經不敢再令麾下諸侯進行鬥將了,畢竟呂布之勇深入人心。

  再說虎牢關內的董卓在得知盟軍終於再次出兵後,他想了想還是沒有派呂布出戰,而是自己指揮將士進行守城戰。

  一時間,虎牢關變成了人形絞肉機,董卓麾下的西涼軍和盟軍將士都是大批大批的死去。

  見此慘狀,董卓和盟軍都是在咬牙支撐著,畢竟誰先撤兵誰就有可能一蹶不振。

  連續大戰了數日後,董卓和盟軍還是未能分出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