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平定黃巾(三)
作者:貝洛克      更新:2020-07-14 01:21      字數:2310
  官軍突然偃旗息鼓後,廣宗縣內的張梁懷疑是皇甫嵩使詐,便下令全軍日夜監視官軍的動向。

  就這樣過了數日,官軍還是沒有什麽動靜,執行監視任務的黃巾士卒們頓時產生了懈怠的情緒,畢竟時刻緊繃著神經實在是太累了。

  張梁發現士卒們開始偷懶後,他並未指責,因為就連他自己也覺得官軍應該不會再強攻縣城了。

  隨著黃巾士卒們懈怠下來,皇甫嵩趁著夜色秘密調遣了王凱所部繞到了廣宗縣的北門。

  與皇甫嵩匯合後,王凱當即對著他說道:“師傅,您的計策奏效了!黃巾賊寇們完全失去了警惕之心。”

  “新豪,破城之時便在今日,你且率部攻上城樓。”

  “末將遵命!”

  緊跟著,王凱便讓秦瓊率部朝著廣宗縣的北城門發起了突襲。

  架起雲梯後,秦瓊身先士卒帶著將士們攀爬了起來。

  行至中途,巡邏的黃巾士卒們終於發現了官軍的蹤跡,並敲響了敵襲的警鍾聲。

  見行蹤暴露,秦瓊加快了攀爬的速度。

  不一會兒,秦瓊便率先登上了城樓。

  看到官軍有人登上了城樓,守城的黃巾士卒們立即向著秦瓊包圍了過去。

  秦瓊見狀,毫無懼意的揮搶廝殺起來。

  隻是交戰了一會兒,秦瓊的身邊便出現了幾十具黃巾軍的屍體。

  餘下的黃巾軍將士們見秦瓊猶如殺神一般,頓時都怯懦的遠遠看著。

  趁著秦瓊吸引了大部分黃巾賊寇的注意力,王凱麾下的官軍將士接二連三的登上了城樓。

  隨著官軍將士的不斷登城,守城的黃巾士卒們沒能等到援軍便已潰退。

  秦瓊隨即帶著一部分兵馬打開了北城門。

  看到城門已開,皇甫嵩和王凱帶著餘下的兵馬殺入了城內。

  再說張梁得知北門遇襲的時候,他當即便率部趕去馳援,可是走到半路便得知北城門已破。

  自知硬碰硬不是官軍對手的張梁,隨即便傳令全軍往下曲陽縣的方向撤離。

  得到張梁軍令後,黃巾軍主力頓時朝著下曲陽縣的方向撤離。

  皇甫嵩見到黃巾軍不戰而逃,他很快便猜出了張梁的小心思。

  緊跟著,皇甫嵩把王凱叫到了身邊並對其說道:“新豪,張梁想逃往下曲陽縣,若張梁率部與其弟張寶匯合,我軍便很難徹底平定黃巾賊寇,你且速速帶領三河騎兵前去堵住張梁的去路,我親率大軍追擊張梁。”

  “末將遵命!”

  王凱領命後,立即點齊了三千騎兵開始急行。

  而皇甫嵩則是率領步兵主力一路掩殺黃巾賊寇。

  黃巾軍的將士們先是失去了張角這個主心骨,然後又跟著失去了廣宗縣這個據點,士氣已經跌落穀底,在麵對官軍的追殺時,絲毫提不起任何的反抗意識,結果戰場成了一麵倒的屠殺。

  張梁見士卒們死傷慘重,他雖然痛心疾首但卻毫無辦法,因為黃巾軍的單兵素質遠遠比不上官軍精銳。

  官軍一路追殺了一天,王凱率領的騎兵隊也是終於趕到了黃巾軍的退路之上並列陣以待。

  當張梁見到前路出現了漢軍騎兵的時候,他頓時心如死灰。

  而王凱在見到張梁所部出現之後,他立即舉槍高呼道:“眾將士聽令,隨我衝殺敵陣。”

  話音一落,王凱一馬當先,秦瓊緊隨其後,騎兵隊的將士們則跟著二人發起了衝鋒。

  響徹的馬蹄聲頓時成為了壓垮黃巾軍的最後一根稻草。

  刹那間,黃巾軍的士卒們開始四散潰逃,不管張梁如何呼喊,其麾下的士卒們都毫無反應。

  不一會兒的功夫,王凱與秦瓊率部衝入了黃巾陣中並大殺特殺起來。

  看到官軍的衝鋒勢頭勢不可擋,張梁頓時縱馬獨自逃跑了。

  看到張梁想要逃跑,王凱立即大呼道:“叔寶,賊首要逃了,你速去拿下張梁。”

  秦瓊得令後,立馬折道朝著張梁衝了過去。

  因為秦瓊的馬快,張梁騎著馬還沒有逃出多遠便被秦瓊追上了。

  看著張梁的身影越來越近,秦瓊頓時大呼一聲道:“賊將休走!秦叔寶來也!”

  聽到近在咫尺的大呼聲,張梁很是詫異的回頭看了一眼。

  就在此時,秦瓊的長槍從張梁的脖頸處劃過,隻見張梁的人頭頓時衝天而起。

  斬殺張梁後,秦瓊立即舉槍大呼起來:“張梁已死,爾等還不快速速歸降?”聽到秦瓊的呼喊,黃巾士卒們頓時跪地求饒起來。

  與此同時,皇甫嵩率部也是終於殺到,並與王凱率領的騎兵隊合兵一處了。

  見到皇甫嵩後,王凱立即向其說道:“師傅,賊首張梁已被徒兒麾下的軍候秦瓊斬殺,黃巾賊寇已經成不了大氣了。”

  “甚好!如今張角、張梁都已身死,黃巾賊寇也已經元氣大傷,隻待拿下下曲陽縣的張寶,黃巾之亂也就算徹底結束了。”

  聽到皇甫嵩的感歎,王凱並未發表任何意見,因為他的心裏十分清楚,黃巾之亂隻是三國亂世的開端,之後的情況隻會比黃巾之亂更加的複雜,他現在迫不及待的想要謀求一處立身之地以待時局變幻。

  平定了張梁部後,皇甫嵩立即率部返回了廣宗縣,並派人挖出了張角的屍體,然後割下了張角的頭顱準備送往京師。

  在得知皇甫嵩準備派人前往京師,王凱當即主動向皇甫嵩請纓。

  皇甫嵩見王凱主動要求運送張角的頭顱,他頓時問道:“新豪,黃巾賊寇尚有張寶餘孽,你為何此時想要離開戰場?若是此時離開,你的功勞就會少上些許。”

  “師傅,徒兒年紀尚幼,不愁沒有獲取軍功的機會,若是晉升太快,難免不遭人嫉恨,此時若徒兒代替師傅把張角的頭顱送回京師,一方麵可以宣揚師傅的豐功偉績,另一方麵,徒兒也可以潛心研究兵法繼續成長。”

  仔細的推敲了一下王凱的話後,皇甫嵩撫須回道:“也好,新豪你的想法沒錯,如今宦官勢力當道,就連盧植盧大人都遭受過迫害,你雖然現在成為了我皇甫嵩的徒弟,但也很難鬥得過那些宦官,此時的軍功足以讓你獲封一郡太守,你去單獨磨礪一番也有助於你的成長,這護送的任務我就交給你了。”

  “多謝師傅成全!”

  隨後,王凱讓秦瓊點齊了一營兵馬。

  待將士們集合完畢,王凱立即護送著張角的頭顱朝著京師洛陽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