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皇陵
作者:灰小可      更新:2020-07-13 13:02      字數:2341
  因為臨近的關係,月淺寧與龍颯竔已經在太監的攙扶下下了儀仗,站在皇陵的入口。

  那些常年居住於皇陵侍候先王的奴仆們也已經在入口通道處井然有序的跪下,恭迎北坤帝王帝後。

  月淺寧落後於龍颯竔半步,隨著龍颯竔進了皇陵。如果說皇陵外還有嘈雜的夏日蟬鳴聲,那麽陵墓之中卻是安靜的可怕。隻有彼此的呼吸可聞。

  到達內室,先帝們的牌位都被擦的一塵不染供奉在高位上,隻有明明晃晃的長明燈在室內搖曳,使得環境有些昏暗。

  龍颯竔先是走上前,來到奴仆們準備好的蒲團上,膝蓋一彎,直直跪了下去,鄭重的拜了幾拜。口中喃喃道,“先皇們,兒臣幸不辱命,這萬裏江山交於兒臣手中,兒臣將它治理的繁榮昌盛。前兩日,皇後為兒臣誕下一對雙生子,兒臣後繼有人,這萬裏江山,定當一直安定下去!”

  見龍颯竔已經祭拜完先皇,起了身。皇陵中的奴仆便將打造好的龍將臣,靈初以及寧太妃的牌位端端正正放在合適的位置,然後退後幾步,也是恭恭敬敬對著牌位做了幾個大輯。

  龍颯竔站在原地,微微頷首,表達自己的敬意。

  此時,外麵的喪長鳴,大太監拉長了聲音,高聲喊道,“宣:追封龍將臣為北坤親王,靈初為北坤親王妃,寧太妃為北坤皇太妃,欽此!”

  隨著喪鍾的聲音傳出好遠,這詔書也傳遍全國各地。得知這件事情的老百姓們俱是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市井一片熱鬧,人們議論紛紛。

  “咱們這皇上也真是大度,不但將這幾位遷回皇陵,還追封了諡號。”

  “怎麽?這其中有什麽說法嗎?”

  “嗐,你還不知道吧,這龍將臣王爺啊與寧太妃涉嫌謀反大罪呢,還險些害了咱們皇後的性命,後來逃入南疆,竟然在南疆丟了性命。要是旁的皇帝啊,才不會管他們的死活呢,也就是咱們皇帝顧念手足親情!”

  “原來還有這麽一段秘辛,今個兒也算開了眼界了!要這麽說,咱們皇帝也真是好皇帝呢!你忘了嗎,上上個月因為皇後喜誕雙生子,咱們皇帝大赦天下啊那是,簡直就是千古明君。”

  “是啊就是啊。”

  “...”

  附和之聲不斷響起,市井小民的嘴巴最是厲害,控製了他們的言論就相當於掌控了全國的言論風向。

  這其中有多少是皇帝的耳目,有多少才是真正的圍觀群眾,誰又知道呢,誰又介意呢?

  話說先前對龍颯竔多少有些不服氣的寧太妃舊部以及月時舊部,自從失去倚仗以後一直想辦法給龍颯竔找不痛快。故意延遲朝會時間,在朝堂上執與龍颯竔相反的意見,龍颯竔讓他們往東他們就往西,又或者是言官逮著龍颯竔專寵皇後冷落後宮這件事不放等等,不勝枚舉。

  雖然說這些事不能給龍颯竔造成什麽實際影響,但是也夠讓龍颯竔惡心一陣子的了。所以晚間回到月淺寧的寢宮,龍颯竔總是一邊讓月淺寧伺候著換了衣服,一邊與她抱怨起那些人。月淺寧總是掩唇笑,眼睛裏一絲狡黠,提醒龍颯竔道,“要不皇上把他們全部抓起來殺掉?”

  見龍颯竔皺眉看向自己,月淺寧方才又笑嘻嘻的繼續道,“皇上也知道不能,對這些人,皇上隻能慢慢收服,急不得的。”

  龍颯竔的大掌摸摸月淺寧柔軟的頭發,歎一口氣,說道,“還好有你在朕身邊。”

  不過今日卻是與往常都有一些不同,往常借口家中急事總是晚來那麽一會兒的大臣們今日竟然都來的頗早,整整齊齊恭恭敬敬的位於大殿兩側,見到龍颯竔來了,也是恭恭敬敬的跪下,直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龍颯竔皺了皺眉,走到龍椅上坐下,拿起折子翻了兩頁,嘴角甚是玩味的挑起一抹笑。

  將折子放下,龍颯竔直起腰,開口聲音渾厚便點了往常一個甚是活躍的言官的名字,見言官顫顫抖抖的站出來,龍颯竔道,“往常你不是每天都要參朕一本嗎?今個兒卻是稀奇,竟然也會說朕治理有方,是天下皇帝的典範了?”

  那言官猛地就要下跪,心中後悔萬分,本來他是打著為寧太妃伸冤的想法想煽動群眾情緒,沒想到龍颯竔打出這一手親情牌卻是亂了他的計劃,現下除了投靠龍颯竔,謀一個全家平安,似乎也沒有什麽春秋大夢可做了!

  於是言官頓時老淚縱橫,聲情並茂的說道,“皇上,前些日子是老臣昏了眼,求皇上看在老臣服侍了一輩子先皇的情形下,給老臣一個寬大處理吧!”

  龍颯竔皺了皺眉,他生平最煩別人借資曆倚老賣老,而且還是在這種情況下。龍颯竔在心中冷笑了一聲,這些牆頭草是看自己對寧太妃不薄,又贏得民心,終於坐不住了,來討巧賣乖了?這隻是個開頭,若是處理不好,隻怕往後朝中風向難以掌控。

  這樣想著,龍颯竔也未急著回答,隻是伸出五指在龍椅邊上敲著,眼睛似睜非睜,倒像是在認真考慮。

  底下站著的那些朝臣都是人精,見有人被單拎出來,也不急著上前幫腔,他們也想看看,照他們這種情況,哪怕真的投靠了龍颯竔,會不會落得一個兔死狗烹,隨著寧太妃他們去了...

  龍颯竔睜眼,地上跪著的那個言官心思也已千回百轉,額頭上直冒冷汗。龍颯竔聲音不高,卻是一字一頓,擲地有聲,他說道,“朕念在你勞苦功高,不將罪降於你。隻是你年紀也大了,朕也不舍你每日在朝堂這麽辛苦。這樣吧,北方有一個縣,風調雨順的很,也不需如何如何治理,你便去那掛一個閑散官職如何?也是朕讓你在青山綠水之地養老。”

  言官心下幾驚!一驚為皇上這話定是將自己降職了,而且還連降多級。二驚為皇上竟然沒有將自己趕盡殺絕,這樣也算是全了自己的臉麵。三驚為,當今皇上果然不簡單,寧太妃的舊部與月時的舊部他定是不會再用了,免得落人話柄。用這種看似適當的理由將朝臣紛紛調離京都,讓他們遠離政治中心,免得留下隱患。

  這樣一想,言官心下了然,長歎一口氣,磕頭謝恩道,“臣謝過皇上恩典,即日便處理了京都中的一些來往,攜妻子兒女去縣城安度晚年。”

  見此情景,底下的那些朝臣好有什麽不懂?也是紛紛歎氣,了然自己的結局,斷了那些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