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五章 再供佛祖 思念悠悠
作者:不醜不怪      更新:2020-02-29 15:23      字數:3242
  山海經之三子傳說最新章節

  鍾馗一言說罷,便將費天君擄奪諾那佛祖元靈、遭譚文基追殺、以及宗布大神推薦費天君來幽冥地府之事、先講敘了一遍,然後又將自己在幽冥述職大會上搶奪諾那佛祖元靈、逃往陰陽界,以及遭森羅王費天君和府長府亶追殺,最終得向化胤解救之事、也講敘了一遍。

  但自始至終,鍾馗都沒有提及酆都大帝的涉事部分,因為當日接受“半途搶奪金珠”之計時,他就決定獨自一人扛起此事,下定了舍車保帥之心。

  在座三人聽完鍾馗的講敘,俱是義憤填膺,怒不可遏。

  陰陽王嬴政道:“本王自從得知‘道有長生,佛有涅槃’以來,便對佛門心生十二分敬仰,叵耐那妖道,居然要煉化諾那佛祖的靈元,以助己功!此等妖道,若讓本王遇見,非將他五馬分屍不可!”

  “那費天君著實可惡,五馬分屍不足消弭其罪,但此事聽起來還有些蹊蹺啊。”方慶隱沉思片刻道,“傳說宗布大神也是大有功德於三界的山海正神,明明在宗布神宮就可以誅殺那費天君,卻為何不僅不誅殺,反而將他推薦到幽冥地府來?鍾爺,你可知道其中有什麽緣故?””

  “據鍾某推測:宗布大神昔日本是幽冥大教主,後來被佛門地藏賢王替代奪走香火,因此一百多年來,他一直耿耿於懷,此次正好借助山海大亂之際,地藏賢王閉關不出之時,想先來攪亂幽冥地府,然後再就中取事。”

  “哦……原來有這麽一回事,如此推測倒是有幾分道理。”方慶隱頷首道。

  “這也隻是鍾某推測之詞,真假有待考量,但鍾某不忍幽冥地府大亂,諾那佛祖靈元罹難,這才搶奪了諾那佛祖的靈元來陰陽界避禍。大約二十年前,鍾某就聽說過方先生的大名,乃是紫霄宮老祖的親授弟子,應這場山海幽冥劫數的任府尊主,所以甘願冒死來拜見方先生,尋求庇護,慶幸蒼天有眼,向將軍成全,終於得成此願。”

  “在下受師尊鴻鈞老祖點化,來應這場山海幽冥之劫,但自從進入了陰陽界以後,虛度之日不算,也整整度過了十八個春秋,至今也不曾為山海幽冥兩界盡一點心力。現在幽冥變數,佛祖罹難,正是在下應該盡力之時,就請鍾爺將佛祖靈元托付給在下,如果有人膽敢來搶奪,便要先問問在下方慶隱答不答應了。”

  “正是!如果有人膽敢來犯,也要問問我陰陽王答不答應!”嬴政甕聲甕氣道,“鍾馗,你速將佛祖靈元托付給方先生,保管佛祖靈元萬無一失!”

  “是。”鍾馗應諾一聲,站起身來,從左袖中徐徐取出那顆金珠。

  三人亦起身而立,皆合十行禮,神色敬穆,以示敬佛也。

  當金珠呈獻過來時,方慶隱左手運法托於掌中,右手急畫一道混元風雲符,加持了諾那佛祖的靈元。

  陰陽王見狀,驚訝道:“方先生,你為何如此急急地封印了佛祖的靈元?”

  “大王:非是封印,乃是加持。”方慶隱解釋道,“陰陽界雖有老祖敕授的混元珠祭在大碣宮的主宮脊頂,調理陰陽,生化萬物,但始終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如今佛祖靈元失去血肉依附,難以自調,恐為陰氣所威脅,因此在下先用一道混元風雲符加持,然後再供奉香火,鞏築靈元。”

  “原來如此,甚好甚好……方先生準備將佛祖靈元供奉在何處?”

  “這羽陽殿乃是大王昔日修道之處,也是在下現今的修道之處,簡潔清靜,供奉佛祖靈元最為合適。”方慶隱話落處,右手五指撚決化出一座祥光繚繞的法龕。

  然後他將金珠供奉在法龕之內,徑走到大殿寶座前,施展風雲術,懸法龕於寶座上空,周有和風醺漾,下有祥雲托護,複恭敬行佛禮,緩緩退將下來。

  陰陽王歡喜道:“佛祖靈元已經供奉,待本王再派二三十侍從前來供守香火。”

  “佛祖喜歡清淨,不喜喧雜,侍香者二三人即可。”

  “方先生:既然如此,那就讓鍾某侍奉佛祖吧。”鍾馗請命道,“鍾某已經做下此事,一時半會也回不了幽冥地府,就請方先生暫時收留鍾某,在此侍奉佛祖。”

  “這……”方慶隱猶豫片刻道,“如此也好,那就有勞鍾爺了。”

  “方先生、大王:鍾爺既然留下,此事也算圓滿,末將也該回崇崤關去了。”向化胤道。

  “嗯,向將軍,你射殺宗神宮門下也是將士該有的守土之責,此番回崇崤關要多加小心提防,提防宗布大神興兵來犯,一有異常情況,就速速回報在下與大王。”方慶隱提醒道。

  “末將遵命!末將告辭了!”向化胤環施一禮,撩戰甲,邁大步,匆匆離去。

  陰陽王也辭道:“方先生,本王先回宮準備一下,稍後再來給佛祖敬香。”

  “大王:請讓鍾某隨大王一同前往,這日後少不得要打擾大王。”鍾馗請道。

  “嗯,也好。”陰陽王頷首同意。

  二人剛欲行禮告辭,方慶隱忽然叫住鍾馗道:“鍾爺且慢,在下有一事相問:剛才在鍾爺的講敘中,聽到‘譚文基追殺費天君’的話,可知這譚文基是何方人士,他又為何要追殺費天君?”

  “此事詳情鍾某不知,曾聽酆都大帝提及過此人而已,難道方先生認識這譚文基?”

  “並不認識,隻是聽見這‘譚’字倍覺親切,就讓在下想起故鄉譚家莊,想起一位有恩於在下的長輩,在下已經有整整十八年沒有回故鄉了。”

  “說來也是,天下人無不熱愛自己的故鄉,但同姓之人頗多,這譚文基未必就是方先生的老鄉。”

  “是啊……天地之大,山海之廣,怎麽會有這麽巧的事?”

  “未必未必嘛……天下巧事多得很呐。”陰陽王接話安慰道,“這譚文基追殺費天君成是為了佛祖靈元,而現今佛祖靈元正在陰陽界,說不定方先生會有巧遇那譚文基的一天,到時候可以問一問他。”

  “大王分析有理,但願如大王所言吧。”方慶隱悵然若失道。

  見方慶隱黯然失神,陽陽王作揖道:“方先生少歇,本王先行告辭了。”

  “鍾馗告辭。”鍾馗緊跟道。

  方慶隱回禮道:“兩位慢行。”

  陰陽王和鍾馗拱了拱揖,一前一後走離了羽陽殿。

  方慶隱目送二人離去,暗自嗟歎道:“這是時也運也,還是命也?這十八年來,我一直專研《道藏》,修煉道法,近日才有所成功,正準備回譚家莊探看美娘,不曾想今日遇見這起禍事,真是叫人無可奈何啊,不過在這離譚家莊十萬八千裏的地方,能聽見一個“譚”字,也是堪慰人心啊。

  美娘吾妻,你可知這十八年來我一直都在思念你,無時無刻不想回譚家莊陪你,可是人以守信為本,我受紫霄宮師尊囑托,肩負著山海幽冥兩界的完劫使命,隻好先將你珍藏在心底,如今陰陽界禍起邊關,或怕將有劫數來臨,我也隻好暫時打消回譚家莊的念頭了,待我完成使命後便回譚家莊,與你一起經營‘五裏香’酒坊,到那時你我夫妻家中釀酒,村頭賣酒,從此再不分離。”

  悠悠思念,情深意切,方慶隱含淚欲滴。

  他想起遙遠的譚家莊,想起夢魂縈繞的嬌妻美娘,不禁抬起左手看了看。

  左手無名指上戴著那枚與美娘訂婚的金戒指,正是方慶隱十八年來的思念所寄之處。

  那枚金戒指仿佛倏然變成了一麵神奇的銅鏡,鏡麵如洗,流光飛彩,慢慢浮現出美娘嬌美如花的笑容,但越是笑得燦爛,越是令人心兒破碎。

  崇崤關下,府亶遭射殺,府長受箭傷。

  森羅王和費天君各自提攜起一人,逃離箭陣,一路狼狽地飛離了崇崤關。

  頓飯功夫,已然返回到幽冥地府酆都大殿的殿門外,雙雙落下雲腳,直奔大殿內而來。

  此時酆都大帝、五方鬼帝、九位閻王和孟婆等正一個個端坐在大殿裏,等候消息哩。

  森羅王快步走入大殿,前腳剛踏入殿內,就倉惶地叫喊道:“大帝!不好了,大禍事來了,大禍事來了……”

  “有何大禍事來了?”酆都大帝早已看見森羅王步入大殿,拔身而起,俯瞰殿下問道,“森羅王!鍾馗呢?鍾馗他現在何處?!”

  “大帝:鍾馗已經逃入陰陽界去了,但現在鍾馗逃入陰陽界是小事,亶爺被射殺在崇崤關下才是大事啊!大帝請看!”森羅王懊喪說罷,疾走幾步,徑將府亶提至殿案前放下。

  但見府亶瞪大兩隻銅眼,僵直直地坐跪在大殿下一動不動,身前射滿箭矢,猶如刺蝟一般,殷紅的鮮血依舊流淌不止。

  猛然看見這等慘烈景象,五方鬼帝、九位閻王和孟婆無不震駭驚絕。

  酆都大帝正為得知鍾馗進入陰陽界的消息而感到欣慰哩,忽見府亶被箭矢射殺的模樣,頓時感覺五雷轟頂,天轉地旋:這還得了!這還得了!這如何向宗布大神交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