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章 死寶活寶 再見黎山
作者:不醜不怪      更新:2020-02-29 15:23      字數:3200
  山海經之三子傳說最新章節

  燕靈再次分發水果蜜餞時,老大女孩已捧著一碗熱騰騰的泡鍋巴,慢慢地走過來了。

  那些弟弟妹妹看見,紛紛跑過去,舉起手中的水果蜜餞叫道:

  “姐姐:給你吃橘子。”

  “姐姐:給你吃柿餅。”

  “姐姐姐姐……吃我的吃我的吃我的……我的蘋果又香又甜。”

  “姐姐:還有我的糕呢,也好好吃喔。”

  老大女孩微側了身子,生怕弟妹們碰翻了她手中的海碗,略屈腰肢,低首張嘴,一個一個地咬吃弟妹們手中遞送上來的水果蜜餞,不過蜻蜓點水而已,然後道:“真的都好吃呢,弟弟妹妹你們先讓開,讓姐姐把這碗泡鍋巴送給客人去。”

  眾弟妹紛紛讓開道,一起跟隨在老大女孩身邊。

  老大女孩將海碗捧放在八仙桌上,抽開長凳,擺放穩當,複回廚房捧來第二碗泡鍋巴,最後取來兩雙木筷和一碟鹹蘿卜幹兒。那鹹蘿卜幹兒水瑩瑩,黃燦燦,令人頓起食欲。

  老翁請二人入坐就餐。

  盛情難卻之下,老吳和燕靈各自入座,開吃起油鹽開水泡鍋巴,就著鹹蘿卜幹兒下肚飽腹。

  雖是極簡單的飯菜,但吃起來卻有另外一番風味!

  燕靈居然感覺這油鹽開水泡鍋巴比在屠府中的山珍海味要有味道的多哩,事後才發覺:原來屠府的飯菜少了一道人味,而這具有人味的飯菜才是天下最好吃的飯菜!

  夜色漸深,山河沉寂,漫天的星光仿佛往天外連接而去,顯得山野的燈光愈加渺小和幽冷。

  老大女孩收拾碗筷後,又幫弟妹們洗了手腳,一同熱熱鬧鬧的先自安睡去了。

  難得有客人上門,老翁的精神變得格外矍鑠,毫無一絲睡意。既然主人無意早睡,那麽作為客人的燕靈和老吳也不好意思叫睡,二人便同老翁坐在火塘邊,一邊烘火,一邊閑聊。

  閑聊片刻,這才知這老翁的兒女也是不少,方圓百十裏地已經都是他們家的地盤了,而這屋裏的主人排行老三,因為最近種植的的蘿卜白菜遭到野豬糟踐,所以夫妻倆夜裏看守菜地去了,準備打殺了野豬。

  聊著聊著又聊到了有關孩子的事情,老吳關心道:“老人家,你家裏有這麽多孩子,或怕是不好生養吧?”

  “好養生好養生……這些孩子都是老天賜的,個個健康茁壯,潑皮得很。”

  “可是這麽多孩子,便是一日三餐都會叫人操碎了心啊?”

  “無事無事……野地裏的孩子,吃些粗茶淡飯就好,這生養孩子不能嬌慣,嬌慣的孩子經不起風浪。”

  “這倒也是。這麽多孩子,真是辛苦賢夫婦了,如果隻有一兩個孩子,這討生活應該會更容易一些吧?”

  “客官此話不妥,自古以來,這兒孫是越多越好。”老翁即刻否定老吳道,“近日我家阿五的媳婦懷了二胎,那不孝的阿五居然說不要,用歪理對我老漢說:一張餅一個人吃好,還是兩個人吃好?一個人吃,便是一張整餅;兩個人吃,便要將餅一分為二。”

  “嗯,有道理。”老吳頷首。

  “看似有道理,其實是無稽之談。”老翁激動道,“如果隻生養一兒,不說發展家業,說不定哪一次遭遇天災就斷了子嗣,縱使家有萬貫也全都給了別人;如果多生兒女,雖然孩子們小時艱苦一點,總歸是有辦法的,這活人還能給尿憋死了,但孩子們長大後可就不同了,遍地開花,不僅家業有繼,而且更能壯大家勢,說不定兒孫之中還能出一兩個成器的光耀祖宗。”

  “嗯……這也有道理。”老吳依舊附和。

  “正因如此,老漢才將阿五好好地教訓了一頓。後生崽子,年紀青青能知道什麽,隻圖眼前安逸,不知老來淒涼,那財物隻是死寶,這人才是活寶!你是要活寶多,還是要死寶多?死寶沒有,可以慢慢掙來;這活寶要是沒有了,可就什麽都沒有了。”

  “老人家高論,一席話令鄙人茅塞頓開。”

  “這不是什麽高論,這是自古以來的真道理。”老翁理直氣壯道,“老漢我深有此感,當年老漢避難才到此處,僅僅單門獨戶,經常受人欺負,經過這幾十年的努力,方圓百十裏都是我老漢的兒孫,如今再無人敢來欺負我老漢一家,欺負老漢這裏兒孫,那裏的兒孫過來幫忙;欺負老漢那裏的兒孫,這裏的兒孫又去幫忙,這便是兒孫多的好處,回頭再看看那時養生兒女的辛苦,那還算得了什麽!家如此,國也如此,若非我漢人人口眾多,當年早就給那北方五胡給亡種滅族了。”

  “是是是……是是是……”老吳畢竟借宿人家,不便反駁老翁的意思,隻好頻頻點頭。

  見老吳有敷衍之意,老翁遂訕然道:“老漢我年紀雖然大了,但這性情也沒有改變多少,有時說起話來不中人聽,客官隻當閑聊,切莫放在心上。”

  “哪裏哪裏……老人家的話發人深思,鄙人受教了。”老吳認真道。

  “老漢這也是一時興起的話頭,還請兩位客官不要見怪,看這天色也不早了,就請二位隨老漢前去歇息去吧。”老翁話盡興滅,又見二人已有倦態,遂用幾塊石頭壓了火塘殘火,複取了油燈,領頭走出去了。

  老翁與老吳閑聊,燕靈一直旁聽,三分明白七分糊塗,也就沒有插嘴,但認定老翁說得比較在理。

  此時老翁請二人安歇,燕靈就同老吳跟隨在他的身後,小心走出了茅茨堂屋。

  次日大早,天氣依舊晴朗清冷。

  二人早起,打點完畢,吃過些粗茶淡飯後,便與老翁一家道別,至於簞籃便連同水果蜜餞一起留給了孩子們。老翁一家男女老幼熱熱鬧鬧地將二人送出蓬門,紛紛搖手示意道別,稚嫩的歡送聲響徹天地。

  燕靈也在後車窗裏頻頻揮手,隨著馬車顛簸徐徐離去,但那送別的溫馨畫麵卻早已深深地印在了腦海裏。

  馬車轉上官道,在山川河穀間一路行馳,一時快,一時慢,馬蹄噠噠,清響不絕。

  燕靈睜大吊稍眼,一眨不眨地觀看著沿途兩邊的風景,心情既歡愉又激動,仿佛好久沒有回娘家的小媳婦,恨不得插上雙翅立即飛到黎山。

  果然卯時過後,在幾聲悠長的嘶鳴聲中,馬車徐徐停駐了下來。

  但聽老吳回首叫道:“姑娘,黎山已經到了,請姑娘下車吧。”

  “真的,黎山到了?這麽快啊!”燕靈一手提了包裹,一手取了紅綢劍套,急忙忙鑽出廂篷,跳下車來。

  一座連綿蒼翠的大山橫亙在眼前,群峰錯落,殿宇隱約,不遠處三間四柱的漢白玉牌坊高高矗立,當中橫額上楷書寫著“黎山聖境”四個鎏金大字,端的氣勢非凡,/莊/嚴殊勝。

  “黎山!我回來了!我回來了!我回來了……”燕靈掩飾不住熱淚盈眶,展開雙臂仿佛要擁抱黎山一樣,一邊深情地大聲呼喚,一邊跳躍旋轉起來,一如調皮的孩子在母親的懷抱裏盡情嬉戲。

  “姑娘:鄙人就送姑娘到此處了,請姑娘自己上山去吧。”

  “吳叔,你也上山去遊玩遊玩吧,這山上有許多好玩的地方哩。”

  “鄙人還有生意要忙,不上山去了,就在此與姑娘道別了,姑娘一路保重。”老吳在馬車上略一稽首,揮起馬鞭,準備打馬轉程。

  “吳叔慢走,我還沒有付你車錢呢。”燕靈急忙要付車資。

  “哈哈哈哈……姑娘不必了,車錢早已付過,鄙人告辭了!”老吳哈哈大笑,一抖馬鞭,驅車轉離。

  車輪滾滾,震動山道,馬車漸去漸遠,最終消失在風塵飛揚中。

  “車錢早已付過了?誰付的?我付的,還是屠公付的?暫時不管了!反正這一路上是遇見好人了,我還是趕快上山去拜見師父吧。”燕靈悵望馬車行離,暗自喃喃,忽然回過神來,遂就急急邁開腳步,直奔聖境山門。

  時值冬至前後,千山萬壑已然呈現出蕭條的景致,唯有滿山的蒼鬆翠柏依舊煥發出生命的蔥蘢。

  燕靈進入黎山聖境,沿著長長的石階,一路歡快地飛奔上山。

  原本以為途中會遇見師姐,可是直奔過了兩道山門,也沒有看見她們的身影,燕靈心裏未免產生了一絲焦躁不安,愈發加快腳程,一直奔到內山門前(正是十五年前文殊廣法天尊攜她降臨之地),這時才瞥見一位身著綠衣的師姐正在打掃門階前的枯葉。

  燕靈興高采烈地走到那綠衣師姐麵前,打訊道:“師姐,燕靈稽首了。”

  綠衣師姐抬頭見是燕靈,並無喜色,淡然回禮道:“燕靈師妹回來了。”

  “嗯。”燕靈歡快地應道,“師姐:可知道師父現在哪裏?”

  “師姐是外院弟子,不知師尊現在哪裏,燕靈師妹若要問,可去聖殿裏問問司儀大師姐。”綠衣師姐說過,依舊掃起落葉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