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九章 欲見方慶隱 打坐徐燕靈
作者:不醜不怪      更新:2020-02-29 15:23      字數:3222
  山海經之三子傳說最新章節

  “去見一個人?什麽人?他竟然如此神通廣大,不怕得罪宗布大神?”鍾馗愈加驚愕。

  “此人便是紫霄宮老祖新授的弟子——方慶隱方先生。”

  “方慶隱方先生?!”鍾馗震驚不已,“小神曾經聽大帝說過此人,說他是什麽《靈台榜》上的任府尊主,當年這位方先生曾在陰陽界南邊的蘆鳴島大戰十殿閻王,但最後戰敗,所率部曲全軍覆沒,自己也身負重傷,被一位不知姓名的神祗救往陰陽界裏去了。”

  “你說的不錯,這位方先生正是紫霄宮老祖親封的《靈台榜》任府尊主,據說是應此次山海幽冥劫數而生,當年牟尼佛祖從紫霄宮回到靈山後,就親自召見了大教主交代了此事,而後大教主又回來告訴了老爺我。既然這位方先生是應這次山海幽冥劫數而生的主,我們何不將此事轉由他來化解。”

  “此法聽起來不錯!不過蘆鳴島大戰至今也將近二十年了,這方先生到底是死是活,誰也不知道啊。”鍾馗表示無奈。

  “方先生雖然在蘆鳴島大戰中身負重傷,但已經被神祗救往陰陽界去了,既然有神祗相救,自然是不會輕易喪命的,更何況他乃是紫霄宮老祖親封的《靈台榜》任府尊主。”

  “就算方先生沒有喪命,可那陰陽界和幽冥界自古以來兩不相幹,屬下又怎麽能見到他?”鍾馗為難道。

  “你攜帶此珠先去蘆鳴島,然後照直往北行走,到時候便會看見一座關隘……”

  “那關隘小神知道,名叫崇崤關。”鍾馗接過話茬道,“屬下這兩百多年來、經常巡遊兩界的各處邊境,曾經追拿惡鬼到過那裏,與那守關的向化胤向將軍也有過幾麵之緣。”

  “嗯,如此很好。”酆都大帝頷首道,“你攜帶此珠到了崇崤關後,便告訴守關將士你是方慶隱方先生的故交,有極其重要之事求見,如果守關將士能開關放行最好;如果不能開關放行,你就隻有見機行事硬闖崇崤關了,隻要不丟掉性命,能見到方先生,便是大功告成。”

  “好!無論能不能見到方先生,此事都勢在必行!”鍾馗浩氣烈烈道,“舍得一身剮,能把皇帝拉下馬!我鍾馗豁出去了,這便攜帶金珠前往陰陽界。”

  “不可不可……你就這麽帶走金珠,十殿閻王一定知道你是受老爺我指使的,不說宗布大神要來問罪酆都,便是森羅王也要向老爺我發難,如此幽冥地府依然難逃此劫。”

  “那——那該如何行事?!”鍾馗急得跺腳,腦門冒煙。

  “你且上前來,我自授你一計,須如此如此方好行事。”酆都大帝叫喚鍾馗貼耳上來,在他耳畔咕嚕了一番。

  鍾馗神色凝然,頻頻點頭不止。

  酆都大帝授計完畢,囑咐道:“此計隻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切不可讓第三人知道。”

  “大帝囑咐,屬下明白,屬下一人擔當便是,便是死也不會走漏半點風聲。”

  “此事攸關幽冥安危,你明白就好。”酆都大帝讚許道。

  “請大帝盡管放心,如無其他之事吩咐,屬下就暫行告辭先回長安街去了,冬至述職大會屬下再來相見。”鍾馗行禮告退,悄悄離宮而去。

  酆都大帝鬱悶半晌,才禁不住傷歎道:“宗布大神將那費天君引薦到幽冥地府,卻又不發來引薦信,估計八成是為報私恨,想要引發幽冥動亂而又不願落下把柄。看來這山海和幽冥的劫數果然即將來臨,如今大教主閉關不出,森羅王又蠢蠢欲動,為了轉移這起幽冥禍事,我也隻有借助鍾馗行一回險道了,雖然有些於心不忍,但舍一人而能保全大局,這或許是不幸之中的萬幸了啊。”

  暗自設下計謀,酆都大帝卻是憂心忡忡,沒有一絲高興之色,畢竟這計謀充滿了難以掌控的變數,一切還待冬至那日的述職大會後才能一見分曉。

  按照幽冥地府舊製:冬至之日,酆都大帝、五方鬼帝、十殿閻羅、十殿明王【已全數為任府眾神所滅,事見本著《血濺幽冥》卷】以及醧忘台的孟婆和陰陽兩界巡遊判官鍾馗等各殿判官都要參加幽冥地府的一年一度的述職大會,齊聚在翠雲宮向幽冥大教主地藏王陳述本年的行政業績,便如陽界官府的官員向上司述職一般。

  因為地藏王在中土九華山閉關,所以述職大會就暫時交由酆都大帝在酆都明生殿主持。

  為何幽冥地府的年度述職大會選定在冬至之日呢?

  原來這冬至日乃是一年之內陰陽轉化的關鍵之時,此日白晝極短,而黑夜最為漫長,利於幽冥地府舉辦大型事務的會議,並且此日陽界的帝王和百姓也會舉行祭天拜祖的儀式,因此無論是陰界還是陽界,都十分重視冬至之日,“冬至大如年”之說正因此故。

  時光流逝,如水淙淙,轉瞬之間就到了冬至之日。

  暫時放下幽冥地府冬至前後發生的事不表,且說說中土南唐國宛陵郡華陽鎮譚府。

  冬至此日,譚府老爺公映在兒媳燕靈、丫鬟小雨和管家劉二等人的陪同下,去雪峰山朝天洞上了香拜了祖,因為心思重重,所以並未在山廟中過夜,返回譚府後已是華燈初上之時。

  公映在拜祖時想到家業後繼之事,不免心中萬分糾結難過:這一者是文基離家一個多月仍然杳無音信;二者是燕靈與文基洞房花燭夜後,至今也沒有什麽懷孕的跡象。如若文基發生意外而譚府又後繼無人,豈不是萬貫家業都做了風雲流散,那又有何麵目去見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呢?

  因此當晚公映鬱悶不安,便喚小雨進入書房來,詢問道:“小雨,少夫人這些日有沒有反常的舉止?”

  “稟報老爺:自大公子離府後,少夫人每日都在房中練習打坐,比以前安靜了許多,並沒有什麽反常的舉止。”小雨回稟道。

  “我問的不是此事。”

  “老爺問的是何事?”

  “這……”公映沉吟須臾道,“比如最近少夫人有沒有感覺到惡心,或者嗜睡……”

  “哦……老爺原來問的是此事,小雨明白了,小雨這就向少夫人打聽打聽去。”小雨雖是未婚女子,但耳聞目睹的世事很多,因此公映一說出那話,她便明白其中話意話,遂就施一福禮,輕腳輕步地退出了書房。

  小雨轉遊廊,走花徑,步屐匆匆,片刻之間便來到了燕靈夫婦的新房。

  新婚洞房的走廊上依舊懸掛著大紅燈籠,門口依舊鋪墊著大紅地毯,門上依舊張貼著大紅囍字,一片紅紅火火,喜慶不減當日。

  小雨才邁步跨過門檻,在外室的小化抬眼便覷見了。

  她正在小心翼翼地給足爐灌熱水(準備給燕靈晚睡焐腳哩),於是連忙放下手中的足爐,高興地叫道:“小雨姐,你來得好,快陪我嘮嘮嗑吧,我家少夫人現在每天都像菩薩一樣打坐在床上一聲不吭,我都快憋悶死了。”

  “唉……”小雨輕歎一聲道,“少夫人一天到晚的這麽打坐,也不知道她心裏到底在想什麽。”

  “還能想什麽?想修煉成仙唄。”小化表示不滿道。

  “切!對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這修煉成仙的事兒說來玩玩還行,若是當了真豈不是笑掉了人家的大牙。”小雨啐道。

  “我也是這麽想呢,總是勸少夫人別折騰了,她倒好,反而說我是小屁孩什麽都不懂。小雨姐,你幫我勸勸少夫人吧,這才吃的晚飯呢,她又在床上打坐不動了。”小化愁眉苦臉道。

  “嗯,我這便去勸勸少夫人,你忙吧。”小化一邊答著話,一邊朝內室走來。

  輕輕掀開門首外麵的珍珠掛簾,又掀開門首裏麵的紅綢遮簾,小雨微鞠著身子走進了燕靈的臥室,抬眼朝裏麵打量去,果然看見燕靈垂放兩臂,挺拔腰姿,亭然不動地打坐在床上。

  隻見她頭頂挽著少婦端莊的高椎髻,身穿著紅裙和狐毛滾邊的夾襖,吊稍雙眼微微合閉,銀盤花容靜如止水,宛然超塵脫俗的入定仙子一般。

  瞥見這番光景,小雨不禁抿嘴一笑,暗自揶揄道:這打坐委實還當了真呢,每日如此正襟危坐,難不成還真修煉成仙了?遂就輕移腳步走將過去,輕喚道:“少夫人?少夫人……你……睡著了嗎?”

  “沒有睡著呢。”燕靈忽然睜開吊稍眼,依舊保持著打坐的樣子,抱怨道,“這別人家祭祖都在家裏,我們家祭祖偏要去那朝天洞,這一趟陪公公走下來,又不能快,又不能慢,更不能跑,直走得我腰酸腿疼的,哪裏還能睡得著覺?”

  “少夫人不許胡說,鼇祥公的金身如今還供奉在朝天洞寺廟裏呢,這祭祖的規矩在老爺當家時就定下來的,以後大公子繼承家業,自然也不會改變。”

  “好好好……我不胡說,我錯了我錯了……小雨姐你找我有事嗎?如果沒有事的話,就別打擾我打坐了。”燕靈一心一意想打坐哩。(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