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章 夫人訓教 小化來曆
作者:不醜不怪      更新:2020-02-29 15:22      字數:3222
  山海經之三子傳說最新章節

  三人如乘夢舟,恍惚天際,忽而驚醒過來,隻見皓月當空,流銀滿地,原來宛陵地帶並沒有下雨哩。

  大家各自歡喜不已,文基遂踏著月光,走上石階,叩響門環。

  不多時,門仆阿福提著燈籠,迷迷糊糊地走至大門後,待問明白話來,急忙打開大門。

  文基、燕靈和小化一同進入了大門樓子,而阿福早已轉身報告管家劉二去了。

  一時間,譚府各處燈火陸續點亮起來,如同白晝。小化東張西望,甚是吃驚。

  三人繞過照壁,路過院中大石榴樹,大廳輒出現在眼前。

  隻見公映夫婦業已坐在中堂,小雨在右,管家在左,侍立一旁。慧女也坐在客座上,鳳凰站立在後側。

  快步走入大廳後,文基攜燕靈跪將下來;小化緊挨著燕靈,亦屈膝跪下。

  文基磕頭道:“孩兒回來了,孩兒給爹娘請安。”

  燕靈和小化隨之磕頭在地。

  周夫人瞥了一樣文基,心中不悅道:“基兒,這是怎麽一回事兒,出去了這麽多日也不給家裏捎個話兒,你眼裏可還有父母?”

  “孩兒讓爹娘擔心了,孩兒知錯。”文基不能如實稟報,情願一人擔當。

  “你們看看自己,這臉上身上都弄得髒兮兮的,哪像個有家教的!”周夫人嚴厲道,“說: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

  “嬸娘:不關定之哥哥的事,都是靈兒的錯,請嬸娘不要責怪定之哥哥。”燕靈叩頭道。

  “好……靈兒,那你說說:你有什麽錯啊?”

  “靈兒不該負氣出走。”燕靈老實認錯。

  “曉得便好,那你為何負氣出走啊?”

  “靈兒要為爹娘報仇,嬸娘不允許,所以就負氣走了。”

  “現在想通了沒有?”

  “想……想……想通了……”燕靈弱弱地回道,其實她口頭雖然如此說,但心裏依舊放不下對九天的仇恨,隻是她不願意讓文基母子為難而已。

  “唉……靈兒啊,這俗話說:冤家宜解不宜結,得饒人處且饒人。如果你殺去她殺來,她殺來你殺去,殺來殺去,必然沒有一個了時,如此將來必會禍及子孫。你與基兒成親之後,將來有了孩子,難不成你還希望仇人每日惦記著你的孩子?這仇恨啊總得有一方先放下,那麽這仇呢,咱們就先放下吧。”

  周夫人一席話頓時令燕靈胸襟豁然開朗,尤其聽到“你與基兒成親之後,將來有了孩子”的那話,更是觸動了她女性內心深處最為溫柔的部分,好叫她繾綣酥軟,心馳神往。

  於是她柔聲回道:“嬸娘的話,靈兒都記住了,靈兒聽嬸娘的。”

  此前文基在土地廟裏已經開導過一次,現在周夫人又語重心長的教導一番,因此燕靈深為觸動,便伏身磕頭致謝,不料她懷裏的兩塊饅頭早有鬆動,這上身一伏,腦袋一磕,兩快饅頭就“撲撲”兩聲,先後掉落在大廳的地毯上,連滾了幾個筋鬥才停住不動。

  大廳裏眾人都吃一驚,定眼睇看,原來是兩塊饅頭,而且有一小塊饅頭啃得坑坑窪窪的哩。

  燕靈刹時慌了張亂了神,難為其請,慌忙撿起兩塊饅頭,鼓著小嘴呋呋呋地吹了幾下,複塞入懷裏去了。

  周夫人見此景,好奇地問道:“靈兒,你把那兩塊髒饅頭揣在懷裏幹什麽?”

  “靈兒留著吃呢。”

  “留著吃?這是什麽話,難道基兒這一路上沒有帶銀子,讓你們每日都吃這饅頭?”周夫人難以置信的說過,沉著臉色喚文基道,“基兒:這又是怎麽一回事啊?”

  “嬸娘!不關定之哥哥的事,不關定之哥哥的事……是…是…是靈兒的錯……”燕靈急忙搶話說道,但自知理虧,說著說著聲音又弱了下來。

  “靈兒,怎麽又是你的錯?你又犯了什麽錯啊?”周夫人驚訝不絕。

  “靈兒……靈兒把定之哥哥的銀子都花光了,現在隻剩下……隻剩下這兩塊饅頭了。”

  “看你也沒有添什麽衣裳,買什麽首飾,半個月給你花滿了也不過五七兩銀子,怎麽就落到這步田地了,靈兒你究竟花了多少銀子啊?”

  “我?我……花了有……有……有小二十兩銀子……”燕靈囁囁嚅嚅道。

  “啊?小二十兩銀子!”周夫人驚倒在座椅上,不敢相信耳畔所聞。

  眾人也頗為吃驚,俱覺不可思議,二十兩銀子可不是小數目哩。

  周夫人正要責備燕靈兩句,跪在一旁的小化解圍道:“稟夫人,燕靈姐姐雖然亂花了許多銀子,可是她現在已經很後悔了,曾說過以後再也不亂花銀子了。”

  “不錯不錯……這小姑娘說得不錯。”此時默然不語的公映忽然開口說道,“夫人你看啊:現在靈兒連兩塊髒饅頭都舍不得丟棄,可見她真的已經懂事了。這人啊,在青春年少的時候,誰還沒有一個胡亂花錢的日子。夫人,我看你也別責備靈兒了,就當她‘吃一塹長一智’吧。”

  “嬸娘:靈兒真的知錯了,靈兒以後再也不胡亂花銀子了。”燕靈俯首認錯,聲細如蚊子。

  看著燕靈可憐巴巴認錯的樣子,周夫人歎道:“唉……老爺說得沒錯,這年少不知柴米貴,當家始知油鹽難,就當靈兒她‘吃一塹長一智’吧。靈兒啊,嬸娘也不責備你了,以後千萬要記住今日的教訓,不要等到身無分文的時候才知道勤儉。”

  “是……嬸娘,靈兒知道了。”聞聽嬸娘原諒了自己,燕靈終於如卸重負,感覺渾身舒爽。

  周夫人此時才注視著小化問道:“靈兒啊,這位小姑娘又是誰啊?我看她倒是比你懂事得多。”

  不待燕靈抬頭回話,小化叩首答道:“夫人:我叫小化。”

  “哦……小化?小化啊,你是哪裏人啊,怎麽和靈兒在一起了?”

  周夫人一聲柔聲關懷譬如母親的話語響徹在耳畔,小化不禁淚珠倏然滾落,於是認認真真地向周夫人敘說起自己的遭遇來。

  原來小化出生時,家鄉遭遇瘟疫,父母遂就攜帶著她一起逃難在外。後來小化父親依仗著上輩傳下來的熬糖手藝,擺了一個糖點路邊攤,沒日沒夜的熬糖謀生。經過數年的辛苦努力後,掙下不少銀子,便開始買家產,置糖坊,雇工人,家道逐漸興旺,也能請得起私塾先生教授小化文字典章和各種禮儀了。

  但因為數年的辛苦勞累,所以小化的母親患上了羸病,請來許多大夫都難以治愈,就連道士和尚做法驅邪也無濟於事。

  這一來小化的母親常年臥床不起;二來生的且是女兒;三來小化的父親正值中年;四來家中也有了許多閑錢,因此小化的父親就嫌棄起她母女來,在外麵養了粉頭。卻未卜料那粉頭居然生了一個男兒,小化的父親便敲鑼打鼓地娶回了府上。

  那粉頭心狠手辣,為當正室,獨占家產,暗地裏毒死了小化的母親,而後又來殘害小化。

  府中老管家憫憐小化,便尋了一個時機,於深夜偷偷用馬車將她送出府來,並給了一些銀兩,叫她自謀生路,逃得越遠越好,總比在府中等著被害死要強。

  從此以後,小化淪為乞丐,起初也是亂花銀子,畢竟年歲太小,之後雖明事知理,但銀子卻早已花費殆盡,所幸她聰明伶俐,把自己弄得醜八怪也似,因此才保命至今。最後得遇燕靈,結下這場緣分。

  小化哭哭泣泣地說完遭遇,大廳內眾人無不落淚紛紛,哀歎小化可憐。

  周夫人含淚道:“小化啊,你這命好苦啊,可知你家在何處?”

  “小化並不記得了,也不想回去。”

  “唉……這該怎麽辦啊,你還如此年幼。”周夫人哀歎不已。

  “夫人:小化雖然年幼,但小化會鋪床掃地抹桌子,如果夫人不嫌棄,就讓小化給燕靈姐姐做個丫頭吧。”小化說完,砰砰磕頭。

  “這怎麽成?你年紀如此之小,我們怎麽過意得去?”周夫人道。

  “如果夫人不願收留小化,小化便隻有討飯去,請夫人發發慈悲,收留下小化吧。”

  “這……小化啊……”周夫人可憐小化年幼,一時不知如何安置她,因此猶豫起來。

  這時公映建議道:“夫人,你也不用糾結了,就留下小化陪靈兒吧,正好靈兒身邊缺少一個體己的丫頭。她能做的便做,不能做的還有其他丫頭,終歸慢慢來,府中也不多她一口飯吃。”

  小化聞說此話,大喜不已,連連磕頭道:“謝謝老爺!謝謝老爺……”

  “唉……好吧,就如老爺所說,就這麽定了吧。”周夫人說道,“這天也快亮了,大家就各自回去休息吧。小化啊,你今夜就和燕靈姐睡吧,明日再作安排。”

  “謝謝夫人!謝謝夫人……”小化感激零。

  眾人皆大歡喜,一時離座,各自陸續散去。

  慧女準備詢問兩句,但夜已太深,不好意思打攪,隻得與文基燕靈略略見過禮,回房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