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聖母送偈言 清明思雙親
作者:不醜不怪      更新:2020-02-29 15:21      字數:3336
  山海經之三子傳說最新章節

  隻見燕靈一步一回首一步一回首地走出了山門,右肩上掛著一件藍綢包裹,右手裏握著一條紅綢劍套,其中卷裹著她的兵器分雲刺(這是遵從聖母吩咐:兵器不要輕易外露,免得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隨後,在數名仙女的陪伴下,聖母拄著拐杖,亦慢騰騰地走出山門來。

  聖母穩住身影,微閉雙眼道:“靈兒……你今日便要下山了……師父……也隻送你到此了。”

  “師……父……”燕靈一聲呼喚,跪倒在地,淚水盈眶。

  “靈兒莫要傷感……這天下無有不散的宴席,你…速去吧……”聖母說過,輕喝一聲,“山神何在?”

  聖母話音剛落,值日山神現身而出,左膝跪地稟道:“小神在此,敬聽聖母法旨。”

  “燕靈相公家乃在南唐國宛陵郡華陽鎮譚家莊,離這黎山甚遠,就有勞你送她一程吧。”聖母吩咐道。

  “喏!”山神領命,起身對燕靈道,“燕靈姑娘,請隨小神來。”

  “師父,您多保重……徒兒去了……”

  燕靈聲帶哽咽,淚珠滾落,砰砰砰地連磕了個響頭,就被山神攙扶著升起在空中。

  “靈兒!”聖母眼見燕靈即將離去,忽而有些不舍,便又喚住了她。

  “師父……”燕靈回過頭來,站在雲層之上,梨花帶雨,楚楚可憐。

  “靈兒,下山之後,與人為善,切不可輕易動武。”

  “是,師父……”

  看著燕靈梨花帶雨,聖母不禁心生疼憐,便又道:“師父再送你一偈吧:‘姹陰失,飛影滅,鴛鴦侶,莫牽絆’,靈兒……你可記住了?”

  “師父……徒兒都記下了……”

  “去吧……去吧……”聖母略撇首,揮揮錦袖。

  隨著燕靈一聲悠長的道別聲,那朵行雲早已轉離山峰,飄飄蕩蕩飛向了東南天際。

  廣袤的黎山漸離漸遠,漸遠漸小,最終消失在蒼蒼莽莽的山海之間。

  燕靈同山神騰空乘雲,一邊往東南地界飛行,一邊沿途向當坊山神土地打聽、南唐國宛陵郡華陽鎮譚家莊的行址,行至日暮時分,已然到了譚家莊的上空。

  山神在空中徘徊了片刻,擔恐自家的凶惡麵孔驚嚇了行人,遂就在一處無人的道上降落了下來,告知了燕靈前麵便是譚家莊了,若尋人打聽去,自可尋到譚府。交待妥當後,山神便與燕靈行禮辭別,駕雲返回黎山複命去了。

  燕靈目送山神離去,失落感刹時湧上心頭,環眼四顧,一片茫然。

  待定了心情,她就順著黃土道向前走去,走過半裏之遙,忽有一陣煙氣飛卷而來,空氣之中充滿了燃成灰燼的草紙味,澀喉刺鼻,十分難聞。

  燕靈聳了聳鼻翼,抬眼朝那煙氣飛卷處看去。

  暮色暝暝中,卻見遠處有兩個人影正在一座土包前燒紙,火光瑟瑟,煙氣陣陣,那難聞的氣味正是從那兒飛卷過來的。

  “巧哩,那邊有人哩!我便去向他們打聽打聽譚府的路徑。”燕靈暗喜,遂就撩開步,踏過道旁草叢,走到那土包之前。

  隻見那土包高隆在草坡上,似一具蒸籠蓋兒,上頭的荒草已刈除幹淨,有新土覆蓋,而且土包前豎有一塊長方石塊,高有三尺,打磨得十分整齊,石塊上刻有字跡,不知所雲。而在長方石塊前,不僅焚了香燭,而且還擺列了幾個碗兒碟兒,碗兒裏添有濁酒,碟兒裏盛有菜肴和果子,

  那兩個人影原是一女一男,女的約三十餘歲,男的隻有十多歲,一看便是母子。母子二人卻正在一邊燒化著黃裱金錠、白紙銅錢,一邊嗚嗚咽咽的啼哭著,聲音悲切,不忍卒聞。

  燕靈見此光景,莫名奇妙,本是來打探路徑的,卻一時觸動了惻隱之心,就走上前去:“阿嬸,你有什麽傷心事,為何要對著這土包石頭哭泣?”

  那婦人忽聞身後說話,唬得一驚,磨轉身,淚眼看,卻是一位妙齡道姑,便氣呼呼道:“你這小道姑,好不識禮!這哪是土包石頭,這是墳墓!這墳墓裏安葬著小婦的亡夫,孩子他爹。這清明節到來,便帶著孩兒來給亡夫祭墳,敬些酒食,化些紙錢,也好讓亡夫知道我母子倆還惦念著他。”

  咦,原來是清明節來至!

  這清明節乃是大唐開國以來的重要風俗,若細溯根源,怕是在周朝時便是有了。凡在清明節來臨的前後三日,陽界之人都要清掃墓地,祭祀先祖,旨在告誡後人:篤行純孝,慎終思遠,勿忘先人。

  燕靈自小在黎山長大,對塵世人情風俗知之甚少,從未見過清明節,也不知那土包就是墳墓,隻當婦人傷心,想安慰幾句,不曾料卻反被婦人教訓了一頓。

  但婦人一番教訓,忽讓燕靈想起已亡的雙親,值此之際,卻不正是祭奠父母的時候,可父母的墳墓又在哪裏呢?

  燕靈思之傷感,不禁往草地上一蹲,嗚嗚地傷心哭泣起來。

  那婦人見了,就覺奇怪:“小道姑,你在這裏哭個什麽?”

  “我也想給我父母祭墳哩。”

  “啊,原來你父母雙亡了……可憐……但你要祭墳便祭墳去,在這裏哭泣有個什麽用?”

  “我不知道父母的墳墓在哪裏呢。”想到此,燕靈愈加哭得傷心。

  “啊,原來你這小道姑是個孤兒呀,連父母的墳頭都不知在哪裏……可憐,可憐,實在可憐。那……你來這裏作甚?”

  “我……我……”燕靈忽想起問路的事來,抹淚道,“我是來找人的。”

  “找人?這兒十裏八裏的都沒個道觀,你來找誰?”

  “我來找基基哥哥。”

  “基基哥哥?”

  “是文基哥哥。”燕靈也不笨哩,說出她基基哥哥的大名。

  “文基哥哥?哦……我想起來了:那譚府裏倒有個文基大少爺?不知你是不是找他?”

  “是是是……正是找譚府的文基大少爺。”燕靈連抹淚水,破涕為笑。

  她正愁尋人問路哩,不料歪打正著,在這道旁就遇見了,豈不高興?但其實,譚府在華陽鎮這一帶令名遠揚,這婦人又是譚家莊附近的人,自然知道清楚。

  燕靈先是一哭,後是一笑,表情秒變,神經兮兮,倒叫婦人丈二金剛摸不著腦袋。於是,她疑道:“你這小道姑是譚大少爺的什麽人?你找他作甚?”

  “我……我……我不告訴你。”燕靈被婦人這麽一問,嬌羞滴滴,嫵媚動人,“隻要你告訴我譚府怎麽走就行了。”

  “隻是小婦人多嘴一問,才不想知道你是誰呢!你就順著這條道兒往前直行,遇見人,再打聽一下,就能找到譚府了。”婦人用手指路道。

  “謝謝阿嬸!”燕靈歡喜地道了謝,摸了一把那小男孩的腦袋,跳著輕盈的步伐遠去了。

  燕靈扭動著腰肢蹦跳而去的行止,與那一身道姑的打扮極不相符,顯得十分滑稽可笑。

  那婦人覷見,忍不住吐了一句:“這小道姑,神經兮兮,八成腦子兒有病。”

  清明前後,天氣易變,當天空全部暗淡下來時,竟然飄起了毛毛細雨。三五處掃墓的人家,收拾了祭祀之物,匆匆散去。

  燕靈向掃墓人打聽到了譚府的住址,一邊把紅綢劍套囊遮在頭上擋雨,一邊腳步飛快的朝譚府走來。

  剛轉過幾間民房,一座院落驀然出現在眼前,緊閉的大門頭上懸掛著一塊扁額,在兩盞紅燈籠的照映下,依稀可以覷見顏體寫著“譚府”兩個楷字。

  燕靈猶豫了片刻,緩緩地走上了石階,篤篤篤地叩響了門環。

  過了片刻,大門徐徐打開,走出一位年近五旬的長者,正是譚府的管家劉二。

  燕靈見有人出來,行道家禮,問道:“大伯:這是譚府嗎?”

  “不錯,正是譚府,請問你找誰?”劉管家上下打量了一番燕靈,一臉疑惑。

  “我找文基哥哥。”燕靈甜甜道,臉上流露出一絲嬌羞。

  “大少爺不在府上。”

  “那……文基哥哥到哪裏去了?”

  “大少爺他……”劉管家待要回答,忽然警惕起來,“你這小道姑左一聲文基哥哥,右一聲文基哥哥,可我老漢從來沒有看見過你這位大少爺的妹妹,你究竟是何人?”

  “我……我是徐燕靈。”

  “徐燕靈?”劉管家聞聽此話,震驚不已,又仔仔細細地打量了一番,問道,“莫不是十五年前、被大和尚抱走的徐家燕靈小姐?”

  “正是呢。”燕靈笑盈盈答道。

  “你說你是燕靈小姐,但可有大和尚當年送給你的那塊龍佩?”劉管家問道。

  原來十五年之約將到,公映夫婦每日都嘮叨著當年文基燕靈定親之事,期盼著燕靈早日歸來,因此劉管家也早知道燕靈有一塊與文基定親互換的龍佩。

  “有!在這兒哩。”燕靈聞說,就飛快地從玉頸上、摘下了那枚龍佩,遞將過去。

  劉管家接過細看,果然是一塊白玉龍佩,與夫人描敘的一般無二,不禁又驚又喜:“果真是燕靈小姐!你等等……你等等……等老漢先去稟報老爺夫人去。”

  話未說完,劉管家轉過身,一邊往院內跑去,一邊激動不已地高喊起來:“老爺!夫人!燕靈小姐回來了!老爺!夫人!燕靈小姐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