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山聖母
作者:不醜不怪      更新:2020-02-29 15:21      字數:1329
  山海經之三子傳說最新章節

  在民俗裏,好像黎山聖母就是“女媧娘娘”。

  持有這種觀點的大有人在,因為幾乎出自同一個地方驪山,而且言之鑿鑿。

  如《路史》上說:“女媧,立治於中皇山之源,繼興於驪”;《長安誌》亦有“驪山有女媧治處,今驪山老母殿即其處”的記載。

  再如《漢書律曆誌》將驪山老母稱為“驪山女”,也是因其生活在驪山一帶之故,“驪山女亦為天子,遂以為女仙,尊曰老母”。驪山乃老母煉石補天之座騎奉命而化之。

  至於“驪山聖母”最後演變成“黎山聖母”,大約出自《西遊記》和《反唐演義全傳》,或者《白蛇傳》等。

  但是也有人持反對意見,說:黎山聖母就是黎山聖母,女媧娘娘就是女媧娘娘。

  如:《太平廣記》中記載:唐代李筌好神仙之道,在嵩山,得黃帝《陰符經》,抄讀數千遍,但不曉其義。在驪山下,遇一老母,為李筌說《陰符經》玄義。講畢,為時已久,母曰:“觀子若有饑色,吾有麥飯,相與為食。”因自袖中出一瓢,令筌於穀中取水。水既滿,瓢忽沉泉中。筌回原處,老母已不見,隻見麥飯數升,筌食麥飯後,絕粒。後入山訪道,不知所終。

  按《太平廣記》裏所描述,黎山老母有三個特征:一、住在驪山;二、形象為一老婦人;三、喜歡施舍。

  從這三點來看,與一些傳說中“黎山老母就是女媧”的判斷不相符合,因為女媧是蛇身人首的形象,而且施舍粥飯也不是女媧娘娘的一貫作風。

  但怪怪也有自己的判斷。

  這判斷從哪裏來?

  就從黎山聖母教授的徒弟來判斷!

  大概喜歡看演義或神話的讀者親們,都知道黎山聖母曾教過三個徒弟:一、鍾無豔;二、樊梨花;三、白素貞(蛇妖)。

  鍾無豔,本就極醜,四十歲還嫁不出去,狂言非嫁王侯不可,可是她有天大的才和膽,敢進諫齊宣王,最後被王封為皇後。

  樊梨花,主動示愛薛丁山,但後來又逼著自己的老公又跪又拜地請了三次罪。

  白素貞,更不簡單,一個蛇妖要和人結婚,開車,生“小猴子”。

  親們有沒有發現,這三位皆是女子之身,但走的都不是尋常女子的應有之道,有點異類,不與傳統妥協,仿佛就是活生生的造反派。

  這就讓怪怪想起《封神演義》中的截教,截教的弟子絕大多數是禽獸,奇醜無比,是不被正派闡教看得起的,但卻個個都活得光明磊落,更符合人性。

  這三位女性所秉承的難道不像截教弟子的行事作風嗎?

  因此,怪怪斷定:黎山聖母是截教弟子。隻有這樣的師父,才能教出這樣的徒弟!

  和怪怪有相同意見的網友也有不少。

  而且有人說:黎山聖母就是無當聖母,即通天教主【《封神演義》中截教教主】四大首席弟子之一。

  怪怪深以為然:黎山聖母就是無當聖母,而不是女媧娘娘。

  因此在《山海經三子傳說》中三大女主角之一燕靈的拜師學藝,就是通過這一段傳承來描敘的。

  當然,小說畢竟是小說,有真實有虛構,但虛構的部分希望能站穩腳跟,獲得讀者親們的同意。

  因為可能有讀者親們讀到《我本如來》卷中有關“燕靈”的故事存有疑惑,所以特此發文佐證。

  喜歡這部小說的讀者親們,還請多多支持,點讚、推擠、收藏、訂閱。

  如果書中有不合理處,或字或句或語法錯誤,也請多多指教。

  不一樣的怪怪,一定要寫不一樣的怪書,給讀者親們不一樣的閱讀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