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惡戰前夕 香火傳世
作者:不醜不怪      更新:2020-02-29 15:21      字數:3167
  山海經之三子傳說最新章節

  不薑山恝山。

  當日曲易率領族大軍通過浮雲關的時候,神去正在恝山東部巡邏。

  猛然間,他聽見恝山山下大石滾滾,訇訇作響,就往山下看去,卻見數千人扛著旌旗,飛奔疾行,不由大吃一驚,慌忙高聲呼叫商渠:“渠爺!渠爺……浮雲關下來了妖人了!”

  商渠正在祠廟中打坐,聞到呼喚,既飛身出來,朝浮雲關下觀看,果見無數妖人扛旗飛奔,忽而似人,忽而似虎,端的唬人魂魄,於是道:“莫管它們!八成是去攻打臨江郡的。”

  “攻打臨江郡!這夥妖人如此凶猛,臨江郡肯定是守不住了?不行,我得去幫幫他們!”神去火燎眉毛一般,一抖鋼叉就準備下山。

  “臨江郡守不住,管你何事?”商渠慌忙拽住神去。

  “臨江郡守不住,那山下的百姓可不就都遭了殃了?”神去一邊掙紮,一邊咋呼。

  “那臨江郡的百姓們就算遭了殃,也歸不得你管,自有人主去管!跟你說了多少遍了,還不長記性。”商渠沒好氣色道,“難道你是那得了龍馬神槍的主兒?”

  “不是。”神去不知商渠臭哄他,憨厚答道。

  “既然不是,那你急的是哪門子事!”商渠嚴肅道,“提防對麵的神來,才是你最要緊的事!你如今傷勢剛好,如果你再受了傷,神來趁機來搶奪恝山,看你還有什麽蹦勁!”

  神去倒沒想到這一層危機哩,不禁嚇出一身冷汗:“我去殺妖人,救百姓,他神來卻來搶我的恝山?不會吧?”

  “防人之心不可無!況且現在正是解救神王的關鍵時刻,你就省省心吧。”商渠道。

  “哦……這樣說,那我就不下山了。”神去猛然想到了厲害關係,遂就垂了頭,喪了氣,蔫不拉嘰,隻眼瞅著曲易率領著族大軍翻過了浮雲關,直奔臨江郡而去。

  不薑山蒲山。

  就在石關和商渠說話的同時,蒲山的神來和鍾諸也發現了浮雲關下的人扛著大旗,飛奔而行。

  神來與神去脾性相乃,所說的固然也是要下山殺妖救民之類的言語。這可又急壞了鍾諸,拉扯了多時,最後抬出古橫和“神規”才將神來唬住。

  神來憤懣不平,把鐵蒺藜骨朵一扔,嘟嘟囔囔地掉身轉入祠廟內,倒頭大睡,不去巡山了。

  鍾諸雖然也有下山救民之心,但一者神規早有規定:神不得幹預人界之事;二者也擔心神農族眾神趁機搶奪山頭,因此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鍾諸心懸著臨江郡的安危,次日大清早的就巡邏到北界上來,觀察山下戰事。

  果然不出所料:這一次眾將士就守不住鐵索橋了,被那些妖人輕而易舉的攻占了臨江郡。

  鍾諸數次想衝下山去相助,但又硬生生的拽回了腳步,畢竟神規森嚴啊!敲碎二十五塊脊梁骨卻不是鬧著玩兒的事哩。

  如此忽忽過了月餘。

  這日,鍾諸和神來又巡至北界,往那蒲山下看去,當瞥見山下的光景時,不禁大吃一驚,麵麵相覷。

  原來蒲山北麵怨氣淤積,昏昏慘慘,已有百十丈高哩,早先雖也發現,卻不似今日這般陡增。而在那怨氣籠罩之下,無數百姓在淘煉金沙,提取黃金,一個個麵黃肌瘦,衣衫襤褸,苦不堪言。

  “鍾爺,你看看!你看看……”神來滿麵憤怒,手指向烏沙江鐵索橋北岸。

  鍾諸定眼細看,隻見鐵索橋北岸停放著一排裝屍車,正有數十名兵來來往往地抬運著屍體,往江中扔去。自不必細說,那些百姓都是淘煉黃金,日夜不輟,勞累致死的了。

  鍾諸覷見,好生難過道:“這山下臨江郡的百姓可真遭了殃了啊!”

  “這山下的百姓遭了殃,卻不準老子們去救,這究竟是什麽狗屁神規!”神來憤懣不平道,“平日裏也受了山下百姓不少的香火和供奉,到他們落難時,我們這些山神卻裝聾作啞,不管不問,真是氣死老子了。”

  “你說的有理,隻是人界的事人界管,輪不到我們神界管啊!也不知那‘龍馬神槍’之主、什麽時候才能出現?”鍾諸頗有同感。

  “要等到那‘龍馬神槍’的主兒出現,恐怕這山下的百姓都死絕了。”神來怒氣咻咻道,“鍾爺,這回你就莫管咱了,老子要下山去!”

  話落處,神來一擺鐵蒺藜骨朵,雲腳一沉,就準備下山。

  “不可魯莽!”鍾諸慌忙扯住神來的胳膊道,“依我看,咱們還是先去南漂山一趟,向古爺說明此事,如果古爺答應了,咱們再一起殺下山去不遲,你看如何?”

  神來知道鍾諸不首肯,斷然難以下山,於是嘟噥道:“就聽鍾爺這回,去南漂山!”說過,遂與鍾諸徑往南漂山行來。

  不多時,二神行至南漂山,進入祠廟,拜見了古橫。

  鍾諸便將妖人占領臨江郡和臨江郡百姓遭受的種種慘狀敘說了一遍。

  古橫聽罷,一時默然無語。

  過了片刻,神來就忍不住寂靜,開口嚷道:“古爺,那山下臨江郡的百姓們現在可都在受苦受難啊!我們去殺那些妖人,解救黎民百姓,又是犯了哪一門子神規啊?”

  古橫微翻白眼,沉聲道:“臨江郡的黎民百姓受苦受難,這都是天意安排,命運如此,我們作神的豈能亂改天命?何況,神馬龍槍已經出現,不日便有人主蕩平妖人,你就少操這份閑心了。”

  “古爺!臨江郡被那一夥妖人霸占,慘如地獄,黎民百姓每日都有大量死亡,隻怕那人主還沒有出現,黎民百姓就都要死絕了。”鍾諸終於忍不住臨江郡百姓受苦,第一次說出了自己的主見。

  古橫沒料到鍾諸也摻和著絞杠子,不禁怒道:“就是臨江郡的黎民百姓都死絕了,我們也不能管,這是神規!如果神什麽事都管,還要人界幹什麽?還要人主幹什麽?這是天命,誰敢違抗?”

  “古爺,這人都死絕了,誰還會來供奉我們,誰還會來給我們添香火?”神來十分不服,頂嘴道。

  原來仙神的道行,不僅依仗自己修煉,而且也依仗人界的香火。仙神的香火受得愈多,他的道行和功德也就愈高,這就如同器皿刷漆鍍金一樣的道理:多刷一層漆,或者多鍍一層金,器皿就會多一層保護和牢固。

  而受到供奉的仙神固然會庇佑他們的信奉者,以繼續增加香火,因此人界與仙神界的溝通就在那一柱香上頭,這也正是人界設立廟宇、道觀和祠堂的緣故。

  如若仙神失去了人界的信奉者,那麽也就失去了常住人界的意義,而隻有依靠自己的苦修勤煉,才能達到道化虛空的圓滿,但這比重立一座道場還要難上萬倍之多。

  神來所表達的意思正是如此!

  古橫固然知道人神互通的道理,沉默了良久道:“沒有你們說的那麽嚴重。就是有那麽嚴重,臨江郡的事也有神農族眾神的一份,他們都不急,你們急的什麽?如果你們隨意下山,出了紕漏,誰能擔當得起這個責任。”

  古橫的弦外之音,話外之意,鍾諸和神來自然都能聽得明白,於是俯首,黯然無詞。

  古橫又告誡道:“如今人界大亂,山海大亂,各路妖魔蠢蠢欲動,黃帝陛下正在鍾山用兵,勝負未分,事態不明,你們兩個隻要把蒲山守好了,就是大功一件。如果不聽我言,捅出什麽簍子來,神規絕不輕饒!”

  二神聽說此話,愈發老實。

  “去吧,守好蒲山,防範神去,少要惹禍上身。”古橫說過,示意二神退下,合目靜坐,再不言語。

  神來和鍾諸相覷一眼,甚感憋屈,卻又不敢多話,遂就辭別古橫,鬱悶不樂地返回了蒲山。

  常言道:有話則長,無話則短。

  時光荏苒,轉眼之間,又到了烏沙江流域各族的隆重的大節日烏答節。

  這烏答節就如同漢人的春節一樣。

  按照習俗:這一天,百姓們都要喜氣洋洋的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例如:供犧牲,奉花果,焚燭香,表演節目等等,這一來是感恩祖先神靈的庇佑,二來是祈求來年的祝福。

  但今年的“烏答節”卻與往歲不同,家家戶戶都清鍋冷灶,毫無動靜,各地的祠堂、廟觀也都冷冷清清,寒磣致極。原來烏沙江流域的百姓俱已淪為了人的奴隸,都在日夜淘煉黃金,再無自由可言。

  直到此日的後半夜,監督的兵都打起瞌睡鬆懈了,各族的百姓才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悄悄的趕往各處的祠堂、廟觀,舉行祭祀儀式,以表達對祖先的景仰與追思。

  因為祭祀倉促,所以就沒有什麽體麵的犧牲,無非一捧糈米,數支香燭,幾束鮮花而已,但百姓們對祖先的虔誠之心絲毫未變。

  你道烏沙江流域各族所供奉的祖先神靈都是哪些神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