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子熙止殺 夜離登基
作者:不醜不怪      更新:2020-02-29 15:21      字數:3204
  山海經之三子傳說最新章節

  富辛伯、朵頤等文武大臣都緊隨淩空子之後奔出了太廟,擁擠在廊簷之下,觀看師徒二人大戰。

  當看見國師將夜離打落下宮脊時,一個個喜形於色,紛紛鼓掌歡呼,但是未過須臾,局勢驟變,夜離竟然出其不意打殺了國師,又一個個驚恐萬端,不知所措,而此時間遠遠覷見夜離氣勢洶洶地一步步朝太廟走過來了,眾文武大臣都發聲驚呼,紛紛往太廟大殿內躲避去。

  大殿內靜靜悄悄,眾文武大臣除了咚咚的心跳聲,就是呼哧呼哧的急喘聲,而大雨之中的腳步聲越來越近,越來越響……仿佛震碎了整座太廟,整個蒼茫茫的大地。

  夜離抬步邁進大殿,從濕漉漉的披頭散發間,瞥見眾大臣都蜷縮在一起,恐懼萬分,便瘋吼道:“富辛伯,你給我出來!”

  “老夫在此!”富辛伯站在群臣前麵,昂首挺胸道。

  “國師是不是你請下山來的?”夜離嚎吼道。

  “正是!”富辛伯自知難逃一劫。

  “你為什麽要請國師下山?”夜離吼破了嗓子,仿佛要將殺師的罪名全算在富辛伯的頭上。

  “還用老夫說嗎?隻恨老夫手無縛雞之力,否則豈勞國師親自動手!是老夫害了國師啊!”富辛伯悲蒼地說過,索性指罵道,“你這個惡魔,殺兄弑父,欺師滅祖!定然不得好死!”

  “哈哈哈哈……”夜離憤恨大笑道,“我不得好死?我先叫你死!”

  話未落,夜離身影一閃,已至富辛伯麵前,一掌就拍碎了他的天靈蓋。

  可憐老宰副富辛伯迸裂,身軀晃了晃就仆翻在地,含恨而死。

  眾臣都嚇得魂飛魄散,莫敢出聲。

  “你們都該死!你們都該死!”夜離餘恨未消,憤怒狂吼,便要大開殺戒。

  “住手!夜離住手!”卻在此時,殿外傳來一聲清喝。

  夜離與眾大臣都向大門口看去,但見子熙披著雨氅,緩緩地走進了太廟。

  本來子熙在靈堂守靈,並不知太廟這邊的事,但過了大半晌仍不見夜離和眾臣前來添早香拜祭,就生了疑心,傳人出去一問,才知國師昨夜下山來了,正與大臣們在太廟會聚。

  子熙一想:國師既然都沒有進靈殿吊唁,料必定有更重要的大事,而且一定與夜離有關,因此她急衝衝趕來太廟,但畢竟來遲了一步:國師淩空子已死,宰輔富辛伯也丟了老命。

  子熙走進太廟,低眼就瞥見富辛伯橫躺在大殿地上,迸裂,鮮血四流,不由驚怒萬分道:“夜離!你為何如此殘忍,不僅殺了你師父,而且連老宰輔也都殺了?”

  “誰叫他們都說我殺兄弑父!隻要他們說我殺兄弑父,我便殺他們一個不留!”

  夜離忽見子熙進來,話語盡管說得凶狠,但氣焰已然弱了三分。

  “難道你以為殺光了他們就能堵住這天下悠悠之口嗎?”子熙冷眼直逼夜離。

  “我?我……”在子熙麵前,夜離仿佛無力反抗。

  “你殺不殺兄,弑不弑父,天下人自有公論。”子熙冷冷道。

  “難道天下人都說我殺兄弑父?難道就沒有一個人為我說一句公道話?”夜離哀怨地凝視著子熙,目光裏憧憬著子熙可以諒解他。

  子熙不知如何回答,將目光側到一邊去了。

  霎時間,大殿內靜寂無聲,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令人窒息喘不過氣來。

  “難道這天下當真就沒有一個人為我夜離說一句公道話嗎?”夜離直視子熙,怒吼一般地追問了一句。

  子熙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

  此時從殿柱後忽然爬出一個人來,連珠炮地回答道:“有!有有有……小臣就能替二王子說一句公道話。這大抵是伯陀奪愛在前,大王子又奪愛在後,所以二王子才一時失怒、失了手兒。如果酌情來看,實在不能全怪二王子您啊。”

  孰料這天下還真有一個人為夜離說一句公道話,而且恰好說在時間點上哩!

  夜離聞聽此話,感動得欲要落淚,定眼細看,那說話的人卻正是副宰輔朵頤,遂仰天感歎道:“這天下畢竟還有為我夜離說一句公道話的啊。”

  “小臣這也是實話實說。”朵頤一邊伏地獻媚,一邊向殿內眾臣偷遞眼色。

  眾文武大臣自然揣測出意思來:還是先離開這裏保住性命要緊哩。

  於是眾文武大臣呼啦啦全部跪倒在地,一起叩頭道:“朵大人說得極是,我等也都為二王子鳴冤。”

  夜離俯視群臣,冷笑道:“哼哼……我夜離豈不知你們在欺騙我?”

  “我等確實是這樣這想的,隻是懼於富辛伯,才萬不得已與他同流合汙,請國師下山也都是他一手策劃,與小臣們實無相幹。”朵頤誠惶誠恐道。

  “正是正是……”眾臣們明知朵頤信口雌黃,但無人反駁,還是保命要緊哩。

  “哼哼……”夜離冷笑兩聲道,“殺了你們也髒了我的手,這次就看在熙兒的份上饒過你們,都給我滾!”

  “是是是!”

  “是是是……”

  見夜離果真放過大家性命,眾文武大臣一個個磕頭如搗蒜,而後連滾帶爬地死裏逃生去了。

  片刻間,大殿裏空空蕩蕩,靜靜寂寂。

  子熙幽幽歎了一聲,徑往殿外走去。

  “熙兒,我們離開這裏吧。”夜離忽然攥住了她的纖臂,柔聲道。

  子熙冷漠地乜了一眼,複掃視那些七倒八歪的神位和富辛伯的屍體,“你如今幹下了這些勾當,難道就想一走了之嗎?”說過,摔開夜離的手臂,快步走出了太廟。

  夜離獨自站在滿地狼藉的大殿中央,愣愣傻傻,悵然若失。

  天地間大雨傾盆,電閃雷鳴,仿佛進入了世界末日一樣。

  子熙走出了太廟,一邊喚宮侍把太廟整飭一番,一邊吩咐殯儀司收殮了淩空子和富辛伯,一個送往言京山落葬,一個送往宰輔府邸。

  兩具靈柩行過大街,天都聖宮一片轟動,流言鼎沸,從此再也無一個了時。

  宮廷內群龍無首,猶如一盤散沙,眾文武大臣一個個觸目驚心,多有去意。子熙隻好勸說大家:待伯陀喪禮大典之後,再作計較。眾文武大臣無奈,暫且都留下了,以盡君臣最後之禮。

  唯有元戎飛揚自言京山歸來,知道了此事,便與三王子正靖暗中商議決定:速去貝機國北界金骨峰百裏鍾將軍那裏避禍。因此趁著混亂之際,元戎飛揚護著三王子正靖,率兩府親信將士大約一千餘人悄悄出離了天都聖宮。

  時光飛逝,轉眼間傲奢的喪期百日已到,眾文武大臣就一路嚎哭著將伯陀送入貝機國王室陵園安葬了,殉葬的有麗和三百宮女宮衛。原本梵西努也要一同陪葬的,但他早已趁亂溜之大吉了也。

  按照王室舊製,熙夫人(子熙)也是要殉葬的,但一者她是克京英侯的女兒;二者夜離早已傳出話來,不得傷害子熙,百官都懼怕他的凶威,不敢造次,因此就保住了子熙一條殘命,從此閉宮守孝三年,足不出戶。

  喪典既畢,大臣們陸續而去者十有七八,留下的都是些貪圖官爵和富貴的小人,其中以朵頤為第一。

  朵頤本性狡詐貪婪,善於見風使舵,遂趁此機率領了一群臣子共同商議且擬定了一份奏折,懇請夜離繼承貝機國伯陀之位,以保全他們的權勢。

  夜離自誅殺了師傅淩空子,每夜噩夢頻乃,精神恍惚,但因愛戀子熙的緣故,所以不舍離宮而去。

  這時朵頤等大臣建議他繼承伯陀之位,卻不是正中下懷:一來可以繼續留在宮中,與子熙朝夕相見,二來也可以借助伯陀的權威,兌現當年的諾言,即為子熙建造一座黃金台,那可是一直縈繞在他心中的夢啊。於是他毫不猶豫的答應了朵頤等大臣的懇求。

  古語道:家不可一日無主,國不可一日無君。朵頤等眾臣就匆匆忙忙地為夜離擇選了登基大典的吉日。

  到了那日,按照貝機國的祖製,先祭了天地宗廟,又詔告了天下,最後行了君臣大禮,夜離從此就登上了貝機國的至尊伯陀之位。晉封朵頤為首席宰輔;各州郡的文武百官進爵一級;天下大赦,普天同慶。

  一朝天子一朝人,那殺兄弑父欺師滅祖的話題,自此有誰還敢隨便提起?

  夜離登基繼位後的第一樁大事,就是兌當年諾言,起造黃金台,以討子熙歡心。

  但此事工程浩大,又交給誰去辦呢?夜離思想多日,滿朝文武之中並無一個滿意人選。

  這日夜離正在宮中躊躇茫然時,宮衛忽然來報:宮外有兩個怪人求見。

  夜離聞聽一驚:滿朝文武多離我而去,這時竟然還有人敢來見我,一定是非同尋常之人。於是急傳入見。

  不多時,兩位奇貌異服的江湖客快步進入宮來,見到夜離,二話未說,納頭便拜。

  其中一人道:“家奴火南拜見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