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和尚定計 夜離扮傻
作者:不醜不怪      更新:2020-02-29 15:20      字數:3200
  山海經之三子傳說最新章節

  多賴和尚接過手來,仔細一看,頓時虎臉變了色,便將琥珀墜子交還給夜離道:“你隨灑家來。”

  話落處,多賴和尚大步走在前麵,將夜離領進了一間靜室,請他坐下後,急切問道,“你如何有這物件?莫不是子熙叫你來尋灑家的?”

  “大師果然明白,在下夜離,正是奉子熙公主之命,準備請求大師助我救出英侯。”夜離雖然不知多賴和尚與子熙公主有何淵源,但他看過一眼就說穿了海底眼,便就打開天窗說亮話。

  多賴和尚蹙眉歎道:“這事可比登天還難!城中大牢如同銅牆鐵壁,並且又有重兵層層把守,就是連一隻蒼蠅都休想飛出去,更不用說救人了。灑家早些時候去過一趟,之後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在下知道此事極難,這才先來問個路徑,然後再想辦法救出英侯。”夜離堅定道。

  多賴和尚見他勢在必行的架式,便道:“也罷,多說你也不信,灑家就先帶你去走一遭,叫你知道灑家所言非虛,回去也好給子熙有個交代,叫她最好還是另想辦法。”

  說罷,多賴和尚自去取了一件斑斕袈裟披上,又戴了一頂毗盧帽,手拄了一根錫杖,儼然高僧大德的模樣。

  夜離十分吃驚道:“難道馬上就去大牢?這大白天的,恐怕會被人發現!”

  “嗬嗬嗬嗬……便是在夜間,你也休想摸進大牢半步。灑家自有主張,這便去向素坤話道話道。”多賴和尚說過,又道,“你也要換一身破舊衣裳,扮著我的跟班,不許說話,否則叫他們起了疑心。”

  夜離不明多賴和尚究竟意欲何為,但畢竟救英侯要緊,便將斬妖刀先暫寄在廟內,隨多賴和尚去尋了一件破舊皂直綴子穿在身上,又被多賴和尚在臉上了兩把鍋底灰,扮成了一個麵目愚陋的啞巴跟班。

  多賴和尚便喚廚子用齋籠盛了幾份素齋,叫夜離提在手裏,兩人一前一後就出了蘇諦廟。

  素坤被幾名臣子抬回了九鼎樓,傳喚來巫醫看治。

  那巫醫神靈活現地剝剝眼皮子,扒扒舌根子,又推捏了筋絡一番,就噙了一口冷水往素坤鼻孔裏一。

  咦?這手段還靈驗哩!

  素坤身體抽筋似地抽了幾下,就醒將過來了。

  巫醫幹了素坤臉上的水漬,又取了幾枚黑丸,叫研碎了和水吞服,病則可愈。乃去。

  素坤醒了過來,卻是神誌迷糊,口內不斷嘟噥著胡話,實是喪子痛絕也。

  眾臣如煎似熬,惶不安。

  此時彌敦走將進來,眾臣好像遇見了主心骨,都圍將上來,打聽戰事。

  彌敦就把拿英弘作人質的事說了一遍。眾臣聽說子熙公主已經退兵,都以手加額,各自慶幸。但見素坤依舊夢魘似的滿口囈語,大家又都懵然相對,欷不已,一時不敢離去,俱陪著度過了一夜。

  次日早上。

  素坤漸漸清醒來,把藥給喝了,又進了些淡粥清湯,精神略振。

  他抽起身來依在象牙床頭,卻見彌敦在側,邊羞愧道:“悔不聽副祭司的話,這才叫我兒喪了性命。”說著,老淚吧嗒,甚揪人心。

  眾臣也頗為傷感。

  彌敦勸道:“事已至此,主公節哀,如今還是以大局為重。小人暫時用英弘嚇退了賊兵,但不是長久之計,那丫頭定會另謀他計。主公還是修書一封,速叫大少主回師馳援。”

  素坤猶豫了片刻,道:“早些時候,快馬討要軍糧來報:大少主正與傲奢在古同郡大戰,傲奢已連敗了兩陣。如果攻克了古同郡,就可以長驅直入,直打到天都聖宮去了。此時如果叫大少主回兵,豈不是前功盡棄,功虧一簣?老夫實是於心不忍啊!”

  素坤言語分明,彌敦知道主公無有回師的念頭,肅立一旁,默然不語。

  素坤抬眼巡視眾臣,問道:“大家可還有什麽別的良策?”

  眾臣們縮頸聳肩,綠豆眼對著王八眼,王八眼對著綠豆眼,一轉不轉,沒個應聲。

  素坤長歎道:“隻可惜老夫還沒有調馴好那八頭小貘人,否則……又有何憂?”

  素坤自慨歎,眾臣閉囗如鉗。

  偌大的寢宮沉寂得如一口枯井,仿佛連日光穿進花頁窗台,也能聽見噠噠的聲音。

  值此時,忽然門外侍衛傳報:蘇諦廟的多賴大師求見。

  眾臣們聞報,都悚然一驚,神色緊張起來。

  彌敦慌忙勸道:“多賴此時又來,必定心懷詭計,主公還是不見為好。”

  “誒,老夫倒覺得他這回來得正在節骨眼上。大家既然都想不出好主意,老夫何不趁此機會,叫他再去勸勸老匹夫,或許能叫老匹夫改了念頭,這也未可知啊!”

  此時子熙公主正圖謀攻城,眾臣又無人獻出良計,而且長子素勇與傲奢酣戰未艾,難以回師,正可謂是三把火在素坤的屁股下燒燎,令他坐立不安,忽聽見多賴和尚來訪,素坤就想出這個辦法來。

  彌敦等眾臣聞說,果然有道理,便都紛紛點頭。素坤便傳多賴和尚來見。

  不多時,多賴和尚拖著錫杖,大步而入。

  夜離尾隨其後,唯唯諾諾,甚是惴惴不安,畢竟懼怕被人識破哩。

  眾臣見了多賴和尚,都麵目肅然,彎腰施禮。

  多賴和尚坦然接受,也不回禮。

  眾臣多不曾留意夜離,隻當跟班而已,唯有彌敦多了一個心眼,時不時冷眼上下打量,這叫夜離背脊上涼颼颼的,佯裝鎮定地站立在和尚身後。

  素坤命侍座畢,問道:“大師不在廟宇裏清修,又來鄙舍作甚?”

  多賴和尚將錫杖交付夜離拿著。

  夜離膽戰心驚,一時沒拿穩,錫杖就敲在了頭上,他一邊搖搖晃晃地把住錫杖,一邊摸著額頭,皺眉眨眼,惹得眾人哈哈大笑,一時都放鬆了警惕。

  多賴和尚一邊朗朗大笑,一邊大咧咧坐下,回道:“灑家在廟中聽說,大祭司與子熙那小丫頭正在交戰,但這戰事一起,死的可都是克京人的兒郎啊!灑家一想到此,哪裏還能清修得住!”

  “大師果然消息靈通,卻不知大師要幫哪一邊啊?”素坤道,“當年斯圖城破,大師可是寧願出家當和尚,也不願做傲奢的臣子啊!這種高風亮節,實是我克京人的榜樣。老夫如今也正是繼承了大師的夙願,隻是你兄長英侯不知天時人和,一味向傲奢屈膝獻媚,把個克京人弄得餓殍遍野,怨聲載道,老夫這才揭竿而起,為民請命。大師如果真悲憫克京人,就應該去勸勸你兄長英侯,叫子熙那丫頭撤了兵馬,我們共商大業,重振克京人的家國。”

  多賴和尚朗笑道:“灑家那兄長生性懦弱,目光短淺,不及大祭司氣宇宏闊,高瞻遠矚。灑家這回來,正是本著‘我佛慈悲,普度眾生’之願,想去勸勸他。如果兩家能化幹戈為玉帛,這是克京人的福址,也是灑家的功德一件啊。”

  素坤這時正如風箱裏的老鼠兩頭難挨,焦頭爛額,這番話卻不正中下懷?

  因此他大喜過望道:“大師果然心懷大義,與老夫不謀而合。如今子熙那丫頭在斯圖城外虎視眈眈,事態瞬息萬變,還請大師速去大牢,勸勸英侯,好早日化去兩家兵戈。”說罷,迫不及待地傳喚侍衛速引多賴和尚去大牢勸解。

  多賴和尚暗自竊喜,起身謝禮,遂隨侍衛大搖大擺出了九鼎樓。

  夜離這時才知道多賴和尚的計謀和氣魄來,於是提著齋籠,悶聲不響,緊隨後頭而去。

  彌敦旁邊細聽,多有疑竇,見多賴和尚離去,就湊近身來道:“主公,他與英弘本是同父兄弟,哪有老鷹啄自家眼的?此去一定不懷好意!他往日也沒帶個跟班,這跟班雖是笨拙,卻也有幾分可疑,主人千萬不可慢怠。”

  素坤略喘了幾口氣,奸笑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老夫姑且一試。若想救人,哼哼!城中大牢就如同銅牆鐵壁,連個蒼蠅都飛不出去,他們又能怎樣?副祭司就把心放入肚裏去吧,還是要多加提防城外動靜。”

  彌敦聞言無奈,晦著臉色訕然退下。

  眾臣本是隻有腦子並無主見的主兒,唯有點頭附和而已。

  多賴和尚和夜離被兩個侍衛帶領著,徑來到了斯圖城大牢外。

  兩個侍衛交了差事,就扭身回去了。

  牢頭識得多賴和尚,不敢慢待,點頭哈腰引著二人朝大牢內走去。

  大牢裏果然鐵欄道道,機關重重,越走到裏麵就越黑咕隆咚,伸手不見五指,真個叫一步一個凶險,無怪素坤不曾派人盯隨哩。

  牢頭在前頭帶路,火把亮光愈來愈小,漸漸地僅照出兩米開外,而腳下的爛泥滑不溜湫,踩得嘰咕嘰咕作響。

  夜離這才知道和尚所言非虛,心中恰似一麵破鼓在咚咚胡亂敲打,早已沒有轍了。

  約摸走過半裏來路,牢頭就在一間牢房前停下了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