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五章 眾神跪謝恩 方慶隱應戰
作者:不醜不怪      更新:2020-02-29 15:20      字數:3217
  山海經之三子傳說最新章節

  “殿下!那方慶隱好似早有準備,不知從哪裏招去數萬鬼兵,布下一座大陣。三千兵士前去,恐怕給他們塞牙縫都不夠,望陛下三思。”五明王趴跪地上道。

  “數萬鬼兵?那方慶隱居然招去數萬鬼兵?這一定又是那孟婆幹得好事!娘希匹,她孟婆真是成心要加害我等兄弟啊!”森羅王又驚又怒道。

  眾閻王聞聽此話,麵麵相覷。

  過有片刻,宋帝王主動請嬰道:“大哥: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就讓小弟親自帶領兵馬去滅了他們,以除後患。”

  森羅王正準備添兵,聽說這話,正中下懷,便頷首道:“好!三弟親自去!五明王、三位地獄鬼王也都由三弟統領,再拔給你五萬兵馬,一定要將他們鏟除幹淨。”

  “是,請大哥盡管放心。”宋帝王高聲應命,離席與眾閻王告辭,與五明王急速退出了森羅殿後宮。

  宋帝王徑往十八層地獄提調三位地獄鬼王以及五萬鬼兵,在五明王的引領下,起駕鳥戰車,黑雲迷霧地出了沃焦石下,直朝北界而來。

  幽冥北界蘆鳴島。

  方慶隱在招魂台上踏罡步鬥,不斷地念咒打令。

  那二十二人都按五行九宮八卦定位,就先把那二十二道妙氣招了回來(此乃伏羲大帝的陣圖的玄妙),隨後又將二十一人的魂魄漸漸招至周圍。

  據佚聞所傳:這陽人死後,魂歸天,魄歸地;待轉世之後,魂魄又重歸附身。無論轉生多少劫數,身為何物,其魂魄始終相依,以俾某劫之中有朝一日,諸善鹹集,既證不生不滅的光明大道,此正是所謂應陰陽二氣所生的萬物“根諦”也是佛教所雲“萬物皆有佛性”的道理。相反,如果三魂七魄無依附之體,則永歸於塵土虛空之中,千秋萬世,以翼緣來。

  二十一人的魂魄被方慶隱招得回來,宛如流磷飛螢一般,滿天空裏飄飄蕩蕩,忽明忽暗,一時三刻間,三魂七魄紛紛飛入諸人靈竅之中,各歸原主。

  瞬息間,眾人宛似夢中遽醒,陸續躍將起來,一個個如龍似虎,精神抖擻,都聚在一起,相互探長問短,恍如隔世相逢,喜極而泣。

  田真人道:“我等魂魄歸竅,重定陰身,全仗方先生相救,我們還不一同前去謝過再造大恩?”

  關元應道:“正該如此……請大家隨我來。”

  眾人皆是正善義烈之士,滴水之恩都當以湧泉相報,何況是再造的大恩,如同生身父母,於是紛紛應諾,隨關元直奔招魂台上來。

  田真人帶頭推金山,倒玉柱,拜在方慶隱腳下。其餘眾人也都忽啦啦跪倒在招魂台上。

  田真人叩首道:“三界四生六道之中,我等二十一人根諦已斷,原不指望還有重生的機會,不料竟得到先生搭救,此恩重如泰山,深如東海,請受田等三拜。”

  “請受鍾萬三拜。”

  “請受尚婉三拜。”

  “請受玄姬三拜。”

  “請受陟宮三拜。”

  “請受譚忠三拜。”

  “請受鍾極三拜。”

  “請受朱榷三拜。”

  ………………

  其餘二十人隨同田真人紛紛舒袖展臂,聲響一片,向方慶隱恭敬叩首致謝。

  眾人魂魄已歸,各個生龍活虎,方慶隱看在眼裏,歡欣無比。

  此時忽見眾人行如此大禮,他也慌忙屈膝跪在台上,施禮道:“大家都是為民除鬼的好漢,黃金案的苦主,鬼劫的冤魂。慶隱無功無德,還因吃酒誤了大家的大事,心中實在有愧。

  幸有忘台孟婆暗留性命,又得皇祖伏羲大帝布陣招魂,大家才得以重返陰身,如果大家要謝,就謝這兩位慈主吧。”

  話音落處,方慶隱轉身向朝東方天空拜了三拜,而後又轉身朝南方大海拜了三拜。

  方慶隱如此禮讓謙卑,眾人都心生敬佩,又聽說孟婆和伏羲大帝前來護持,更是喜出望外,因此一個個都隨方慶隱轉動身軀,向東向南虔誠地拜了三拜。

  大家行過大禮後,方慶隱便把眾人一一扶將起來。

  然後他道:“伏羲大帝曾吩咐,要演練好這座五行九宮八卦陣,既可凝魂定魄,又可禦敵,隻要過了七日,大家魂魄自然安定,便可恢複陽身,重返人界,請大家先來看看此陣圖,然後依圖演練。”

  說過,方慶隱取出河洛書圖,展鋪在台上,請眾人來觀看陣圖,並指定各人位置,約定以清虛鐧為號,指引演陣。

  眾人聽說,各個歡天喜地,紛紛圍將上來,把陣圖細觀良久,默記於心中。

  一時間,在方慶隱的指引下,二十二人回歸本位,都以清虛鐧為號,或進退誘殺,或分合圍繞,開始演練起大陣來。

  眾人才演練了大半日,正是大汗淋漓有些倦怠哩,忽見南方一陣陣陰風呼嘯,烏雲黑霧鋪天蓋地的席卷過來。

  眾人隻道刮風涼快哩,待抬頭看看,一個個個大驚失色。

  但見南方天空裏盡是刀槍劍戟,密密麻麻;戰旗兵幢,飄飄揚揚。陰兵鬼將們驅騰著滾滾黑霧,一個個張牙舞爪,殺氣騰騰,端的如一座兵山壓將過來了。

  “幽冥果然發兵來了!大家速回陣位,準備應戰!”方慶隱在招魂台上,早已覷看清楚,急忙對眾人大呼道。

  眾人聞呼,都驚醒過來,急急入陣就位,準備迎戰。

  在狂風亂霧中,眾人紛紛各歸本位,隨著方慶隱的一聲號令,便把那五行九宮八卦大陣擺開,盾牌手在前,長矛手在後,嚴陣以待。

  幽冥五萬大軍橫空過海,殺氣騰騰地停駐在蘆鳴島上空。

  宋帝王早已覷見下方陰陽界的邊境上,聳立著一座大陣,殺氣隱約衝射,足足有數百丈高。

  他遂按住鳥戰車,觀敵陣。

  但見方慶隱屹立在招魂台上,手裏提著清虛鐧,一副安然從容的樣子。

  宋帝王心中頓時不快,驅鳥戰車上前,責問道:“方先生!我幽冥地府一向不曾虧待於你,你卻為何要與這幫惡鬼勾結,布下此陣,與我幽冥作對?”

  方慶隱也早已覷見宋帝王,便朗聲應道:“幽冥地府確實不曾虧待我,不過以我之見:這些人正是我要找的二十二路正善義烈之士,怎麽會是惡鬼?隻怕是壞了你們的好事,才被誣陷為惡鬼吧?”

  “方先生:此事並非三言兩語就能夠說得清楚,本王勸你還是不要是非不分,多管閑事,請速速將他們交付本王。若不聽勸,大軍開殺,玉石俱焚,豈不毀了你的一番造化?”

  “哈哈哈哈……我方慶隱如果正邪不識,是非不分,還說什麽造化?三殿下要想帶走他們,就先問問我這清虛鐧答應不答應了!”方慶隱說罷,便把清虛鐧照空中一指。

  一道金光宛如流星趕月一般,直射入蒼穹去。

  刹時間,招魂台下大陣滾滾運動起來:八門敞開,盾牌如浪,刀槍似潮,呐喊四起,驚天動地。

  宋帝王覷見大陣運動起來,冷笑道:“好好好……你方先生有能耐啊!依本王看它,不過是一座小小的八卦陣,待我破了它,你就別後悔莫及了!”

  說罷,宋帝王將鳥戰車徑馳將下來。

  五萬陰兵緊跟著卷到陣前,一字長蛇陣布開。

  宋帝王一來隻想滅了田真人、鍾萬、鍾極等眾人,也不敢得罪方慶隱,畢竟他是紫霄宮的人;二來他提領的是幽冥精銳之師,甚是輕視方慶隱和這群烏合之眾;三來隻認定方慶隱布下的不過是座兵家常陣,並不知道陣內大有玄機。

  因此他欲想以多勝少,以強壓弱,便號令五明王、惡毒鬼王,多惡鬼王、大諍鬼王各率一萬鬼兵從乾、巽、兌、離四門攻入陣中,毀掉招魂台。

  一聲令下,五明王、惡毒鬼王,多惡鬼王、大諍鬼王領命,各揮斷頭大砍刀,引陰兵鬼將風卷殘雲一般,徑闖陣來。

  五明王求功心切,首先橫衝直撞殺入乾門。那陣門恰如一張虎口,瞬息將來犯之敵吞入其中,就轉動起來。外圍俱是盾牌手操盾,奔走似陀螺飛轉,恰如滾動的銅牆鐵壁。

  三位鬼王也狂囂嚎呼地領鬼兵鬼將直殺進三門,朝招魂台殺去。

  須臾之間,金光射空,陣門既失,將來犯的四萬陰兵鬼王全部卷入陣中去了。

  那些陰兵鬼將一入陣中,兩廂盾牌手按位走勢,奔走如雷動,合開如巨鉗,不一刻,將陰兵陷入死門,霧氣紛湧,四下無光。陰兵身子擁擠著身子掙脫不開,兵器磕碰著兵器舞不周全,被長矛短刀亂戮亂砍,慘叫連天,一批一批地倒將下去,全都白送了鬼命,化見而去。

  那招魂台分明就在幾裏之遙,四個鬼王引兵舍死拚殺,就是殺不過去。

  但見大陣之中,雲騰騰,霧滾滾,遮蓋了九霄。刀兵交撞聲,呐喊廝殺聲,霹靂驚雷一般滾動四野。天空中並有數十道光氣在交織來去旋轉哩!數萬陰兵衝殺良久,陣勢依舊嚴如鐵桶,風透不進,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