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七章:留芳名 回家府
作者:不醜不怪      更新:2020-02-29 15:20      字數:3243
  山海經之三子傳說最新章節

  “小姑娘,你跪在我腳下幹什麽?快起來,快起來……”陟宮一手執著火把,一手慌來扶起小姑娘。

  “小女謝過壯士救命之恩。”小姑娘梨花帶雨,連磕仨頭,這才站起身影來。

  玄姬舉著火把走將近來,小姑娘便又屈膝欲跪,但玄姬拉住不允。

  陟宮道:“小姑娘:我們已經剿滅了這烏龍寨,你現在平安無事了,可以回家去了。”

  小姑娘低下頭,默然無語。

  玄姬責備道:“這黑燈瞎火的,你叫人家小姑娘怎麽回家去?”

  “哦,這倒是。”陟宮拍腦袋道,“小姑娘:你是哪裏人氏?看你這麽瘦弱,等天亮了以後,我送你回家去吧。”

  陟宮此話一出,玄姬在旁邊生生氣得半死:剛才我求你,你還推三阻四的呢,現在竟然主動送人家小姑娘回家!

  於是她酸溜溜道:“小姑娘,你這又漂亮又瘦弱的,人家公子擔心你半路上又被搶劫了去,要送你回家哩,你就快快說出家中地址吧。”

  小姑娘聞說,吧嗒吧嗒滾下淚珠來:“我本是這附近張家村人,今日出嫁,不料遇見山匪,家人已全被山匪殺害,現在孤苦伶仃,無依無靠。”

  “啊?這這……這我把你往哪裏送去啊?”陟宮急得直抓耳撓腮,卻是未料到竟然出現這種情況。

  “我看啊:你就把這小姑娘帶在身邊吧,反正我感覺你兩個還是蠻般配的。”玄姬恨恨地調侃道。

  “姑娘不要胡說,不要胡說……”陟宮囧得滿臉通紅,著急道,“小姑娘,你好好想想,好好想想還有沒有別的親戚。”

  “小女還有一個姨娘,大約離此地有一百多裏地。”小姑娘道。

  “好好好……就是兩百裏三百裏也無妨,等天亮了以後,我就送你去!”陟宮如獲大赦,他還真擔心這小姑娘無依無靠,粘上了自己哩。

  此事議定後,二人繼續點起火來。

  小姑娘則一直跟在陟宮左右,寸步不離。

  玄姬每次多瞥一眼,心中就多一分不爽,恨恨地將火把猛戳猛點火。

  二人從山頂一直點火燒下了烏龍寨,整座風涼山仿佛起了一堠堠的烽火,或在山巔,或在山腰,火光衝天,甚是壯觀。

  天色也在火光交輝中漸漸明亮起來。

  當火把點到山寨第一道寨門時,天色已然大亮。

  所幸白馬還係在那棵樺樹下,玄姬便去解了韁繩,走到陟宮麵前,雖然心中明明已有了答案,但仍然忍不住問他道:“你準備去哪裏?”

  “我已答應了人家小姑娘,送她去她姨娘家。”陟宮答道。

  玄姬禁不住芳心微微震顫:“那我呢?你先答應我的呢。”

  “姑娘你有一身本事,自然可以自己去歸州府,不比這小姑娘孤單可憐,我必須送她回去。”

  哼!難道我就不孤單可憐嗎?玄姬說不岀酸溜溜的恨意,但又覺得陟宮說的在理。

  於是她索性把馬韁遞給了陟宮,柔聲道:“那你快去快回,我在歸州府等你。”

  “姑娘放心:我送回這位小姑娘後,就去歸州府找你。”

  陟宮說過,翻身上馬,又伸手把那小姑娘輕輕提上馬背後,雙手帶住韁繩,雙腳猛一磕馬肚。

  那白馬吃疼,前蹄高高揚起,發出一聲嘶溜溜的仰嘶,猛然落地,撒開四蹄,旋風般疾馳而去,一陣黃塵飛揚起來。

  玄姬忽然心生難過,雙手喇叭似地罩在嘴邊,大喊道:

  “喂!陟宮,你還不知道我的名字呢!我叫:趙―玄―姬――你一定要記住這個名字,到歸州府趙府找我啊!”

  “知道了!姑娘一路保重!”

  餘音縈繞處,陟宮駕馭白馬已然消失在下山的山道上。

  玄姬心中好生失落,悵悵地望眼欲穿。

  但見群山綿延,峰回路轉,早已不見了陟宮的蹤影,隻剩下馬蹄噠噠聲,踢踏在心房,響徹在耳畔,漸去漸遠。

  此地一為別,蕭蕭班馬鳴。

  玄姬惆悵凝望許久。

  晨風呼吹寒意,她才一哆嗦回過神來。

  陳伯已去,陟宮離開,玄姬孑然一人,便欲禦風去歸州府,但又不認得來去路徑。思之無奈,她便徒步下山,尋找到一座小鎮,買了一匹黃驃馬,問了通往歸州府的大道,一路快馬加鞭而歸。

  沿途之中,玄姬問過三次路徑,在晌午時分已然到至歸州府。

  進入城後,打聽到趙府府邸,徑來到大門樓前,在拴馬樁旁拴好馬匹,玄姬便一邊興奮地叫喚著爹娘,一邊噔噔噔地快步撿階而上。

  老管家陳元已死,誰個認識她?

  門衛便攔路盤問。玄姬自報了姓名,又拿出老管家交付的書信。門衛看罷大喜,飛奔入府稟報。

  趙大人夫婦得知女兒歸來,喜出望外,雙雙迎將出來。

  闊別一十四年,一朝相見,三人擁作一團,喜極而泣。過了良久,大家才相互半依半摟地入了趙府大廳。

  原來當初金華夫人和玄姬父母說好的,學藝十五年方可下山,半途不準回家,如果不是家遭巨變和“九陽逆劫”之數,玄姬依舊會在青城山九室洞修道學藝哩。

  夫人格外激動,伸手輕捏玄姬的左耳輪,仔細觀看,泣不成聲道:“是…是我姬兒,是我姬兒……這耳根下的楓葉胎記,一眼就認得出來,這一眨眼的功夫,我姬兒竟然就長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家了。”

  原來玄姬出生時,左耳根下有一片豆蔻般大小的楓葉形狀的朱砂胎記,夫人一直牢記在心裏哩!

  玄姬輕輕撫去夫人的清淚道:“師父她老人家說過,一定要在青城山住夠十五年,才能幫姬兒度過劫難,因為家中遭變,所以這才遣姬兒回來了。從現在起,姬兒可以天天陪在娘的身邊了。”

  “姬兒呀,你回來了就好。也不知哪一世造的孽,你爹爹被厲鬼纏上了身,常是昏昏沉沉,神誌不清,這到底該怎麽辦喲!”夫人傷心啜泣道。

  “娘不要怕,姬兒已經知道此事了。姬兒在青城山學的就是降魔除妖的本事,如果厲鬼再來糾纏爹爹,孩兒一定打他們個灰飛煙滅。”

  “姬兒呀,這可不是一兩個鬼啊,那後院的聽風閣裏有十多個惡鬼哩。”夫人心裏擔心夫君,迫不及待地盼望女兒玄姬將鬼驅走。

  趙大人聞說,埋怨道:“夫人:姬兒一路勞頓疲憊,這才剛回來,你就嘮叨個不停,我看還是先讓女兒休息好了再說不遲。”

  “老爺:你看這日頭快要偏西了,那厲鬼馬上就又要來了,我這心裏頭、是一點踏實都沒有啊。”夫人歎道。

  趙大人聞聽此話,不禁悚然一驚,潛意識地朝大廳外覷了一覷。

  除過大門前投射的一大片陽光外,剩餘的就是從花格落地窗上穿進來的陽光,把一排排落地窗的影子淡淡地印在水磨地上一動不動,而花格子裏漏入的道道陽光,朦朦朧朧,毛毛乍乍,仿佛其中流動著一種說不出的詭譎和恐怖。

  “爹爹莫要怕,就是有三五十個厲鬼,女兒也能對付得了。”玄姬瞥見父親滿臉驚懼之色,便出言安慰道。

  “嗯。”趙大人故作鎮定,然後轉移話題道,“姬兒:怎麽沒見老管家回來?”

  “這……”玄姬猶豫片刻,弱弱道,“陳伯他…他已經被山匪殺害了。”

  “這是怎麽回事?”趙大人大為震驚。

  “事情是這樣的……”玄姬一聲說過,便一五一十地將她下山所遇之事說了一遍,包括桃花村鬥匪和剿滅烏龍寨。

  趙大人聞說,長歎一聲道:“爹怕厲鬼知道此事,這才暗地裏派年邁的老管家叫你回來,好讓它們不防備,不曾想……唉……姬兒呀,陳伯可是趙家的老功臣啊,從今以後凡是逢節祭祀,你可別忘了燒些紙錢給他。”

  “是,孩兒知道了。”

  “你路途勞頓,先休息去吧,稍晚再來敘話。”趙大人說道,“夫人,姬兒才回家中,各處還不熟悉,你就送送姬兒去吧。”

  “是,老爺。”夫人答著話,站起身來。

  剛要領玄姬離去,她突然麵色慘白,驚恐大叫起來:“鬼來了!鬼來了……”

  話未落,夫人直撲入玄姬的懷裏,好似驚嚇壞了的小孩。

  趙大人聞呼,也嚇得麵如土色,哧溜一聲就鑽入桌子底下,抱頭趴地,渾身顫抖不停。

  “鬼在哪裏?”

  玄姬右手一把摟緊夫人護定,左手忽自肩後刷地抽出寶劍來。

  “我剛……剛看見它……到…到院後聽風閣子裏去了。”夫人戰戰兢兢道。

  “來人啊!”玄姬大聲叫喝。

  呼聲才落,慌慌張張奔進來十多名家兵,雖然手拿刀槍,但各個手腳打顫,好似風抖帆篷一般。

  玄姬便命令眾家兵保護父母,然後取鴛鴦雙劍在手,喚一名親兵前頭帶路,直奔後院聽風閣而來。

  值時不過日昳,陽光依舊明亮,灑落在地上,晃花人眼。

  但見後院內沉沉寂寂,隻有樹蔭搖風的窸窣窸窣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