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雪亭轉世 投身譚府
作者:不醜不怪      更新:2020-02-29 15:19      字數:2555
  山海經之三子傳說最新章節

  “何事?”鴻鈞老祖問道。

  “鍾山已被燭龍設下龍族結界,徒孫等法力微弱,隻怕……”

  “你不必多說了,我同你去一趟鍾山便是,你速前頭引路。”

  “是。”普賢應諾,轉身前頭引道去了。

  風雪亭不敢駕座,引著金頭碧麒麟,跟隨老祖朝鍾山而來。

  不多時,已至鍾山,那紫金缽盂依舊倒扣在那裏,金光閃閃。

  鴻鈞老祖吩咐普賢道:“你速收了那紫金缽,我來打開鍾山結界,等清理鍾山之後,你二人就速速轉世投身去吧。那人界五行八風九陽正氣也已動了,任府眾神應劫當現,你二人都要好自為之。”

  普賢俯首應命,手撚蘭花指,默念南無咒,那紫金缽徐徐升起,最後化為海碗大小,落在大士手中。

  鴻鈞老祖施展至聖功德之法,右臂連連拂動廣袖,就見整座鍾山搖晃不停,雷聲轟響,霹靂大作,磅礴的蒼氣滾滾翻騰,一陣陣朝虛空之中四處散開,轉瞬間化解了鍾山數萬年的龍之結界。

  “結界已經打開,其餘之事,你們自己處理去吧。”老祖整理廣袖,轉身欲回靈台山。

  “老祖:徒孫還有一事稟告。”

  “你還有何事?”

  “此次鍾山雖已平定,但玄女師叔陣亡,元神也不知落向哪裏去了?還請老祖明鑒。”普賢稟報道。

  “你那玄女師叔乃是混元大羅金仙,道身雖毀,但元神不滅,已然落入紅塵,自行修回道身去了,她自己的事由她自己了吧,你就不必管了。”老祖說著那話,微微瞥了一眼風雪亭。

  “是。”普賢恭敬應道。

  “你二人速去打點軍務,我也要回靈台山去了。”老祖說罷,左手內托著燭龍的元神,一道紫光閃爍,已然消失在雲波浩渺的西南蒼空。

  普賢和風雪亭跪送老祖聖駕。

  等老祖走了多時,二人這才站起身來,替玄女傷感一回,雙雙落下鍾山,直進入昆侖大營。

  尚婉和鍾萬迎接二人入帳落座,並詢問都昂山戰事。

  當聽說燭龍已被鏟除,鍾山叛亂已定,眾將士欣喜若狂,相互擁抱祝賀,而後又聽說三教無量大護法玄女以及許多將士陣亡,又一個個感世傷生,唏噓不已。

  普賢一邊命風雪亭去都昂山報信,收兵返程,一邊命尚婉和鍾萬查封鍾山,剿除餘孽,隻待兵會一處,返回昆侖山。

  不一日,風雪亭、巫彭率領都昂山眾將士回到鍾山大營,魃公主傷勢仍重,被安置在後營養傷。

  尚婉和鍾萬也已掃清鍾山,包括燭龍的侍劍奴在內的鍾山妖魔無一幸免,並引七員昆侖山懸圃神將而歸,卻不知暗裏早逃走了那花臉獾(花臉獾在後書中有敘,因為小角色,所以不作細注)。

  鍾山山神和土地共有七八位,因數千年來服侍燭龍盡心盡職,隻被囚於山洞,所以不曾罹難,為眾將士所救,後來依舊守護鍾山,行施守土和護佑人族之責。

  兩處眾將士相見,劫後餘生,恍如隔世,相擁喜極而泣。

  諸事處理完畢,已過數日。

  魃女傷勢略有好轉,便打點精神吩咐大擺酒宴,犒賞三軍,又招魂奠祭鍾山大戰中陣亡的眾將士,包括盡數戰歿於此戰中的十大洞天三十六靖廬七十二福地的散仙、護法以及道人。

  並造軍功冊,記載各部將士軍功包括陣亡的全部道士,陳稟昆侖山,以資論功行賞。普賢和風雪亭婉言謝絕,並不求功。

  又過兩日,昆侖將士拔營起寨,大敲得勝鼓,凱旋兵返昆侖山,來時五萬精兵強將,回時不過數千將士而已矣。

  魃公主與普賢、風雪亭揖別,回昆侖山複旨。尚婉和鍾萬也來辭別行,徑返人界去了。

  鍾山戰事曆經數月,以昆侖山大獲全勝告終,燭龍被鴻鈞老祖拘往靈台山,督導屬部眾神五命八靈六麵十會,服勞行役,以贖前罪。

  目送昆侖大軍浩蕩而去後,普賢這才長長地舒一口氣:此刻燭龍叛亂終於塵埃落定,鍾山地界恢複人族平安。

  他對風雪亭道:“現在我二人可以去那南唐國宛陵郡華陽鎮譚家莊轉生護法去了。雪亭,你先行一步,我回靈山複命之後便到。”

  “這……”風雪亭搔搔腦袋,猶豫起來。

  “雪亭,你有什麽難處?”普賢不禁問道。

  “人界地域寬廣,那南唐國宛陵郡華陽鎮譚家莊,我不知它在何處,一時如何尋找得到?”風雪亭為難道。原來他道行不高,天眼未開,而他之所以能夠屢建奇功,不過是因為全憑大成府的法寶而已。

  “嗬嗬……也罷,那我就送你一程吧。”普賢淡笑道。

  “如此最好,有勞大士了。”風雪亭欣然於色。

  於是,普賢引領風雪亭離開了鍾山,一路祥雲飄飄行至南唐國宛陵郡,拔開雲層,打開天眼,朝下界尋找。

  尋找多時,那宛陵郡南界上的華陽鎮譚家莊譚府便呈現在眼前。

  譚府之內,假山曲池,樹木花卉,曆曆在目,清晰可見。

  此時後院中正有一位姣麗纖瘦的少婦坐在陽光裏讀書,頭頂有一尺來高的金光隱約閃爍,正是已嫁入譚府的周幼儀,諾那佛祖靈元的轉世之身。

  “就在那兒了,那院中所坐的女子便是諾那佛祖的轉世之身。”普賢手指下界譚府道。

  “多謝大士指引。”風雪亭行禮道,“不過我此去投生,我這坐騎和寶劍要放在哪裏才好?”

  “你就先交付給我吧,來日我再交還給你。”普賢道。

  “有勞大士。”風雪亭甚喜,就伏在金頭碧麒麟耳畔叮囑一番,然後又解下同光劍,一並交付給了普賢。那大成府文武硯乃是通靈如意之寶,可大可小,風雪亭就攜帶在身上。

  普賢接收了兩物,複道:“你且閉緊了雙眼,不要睜開,待我助你一臂之力。”

  風雪亭不明白原因,便就把雙眼閉緊了,忽覺普賢輕輕搡了他一把,便昏昏沉沉地朝雲層下墜落去。

  不知過了多少時候,風雪亭感覺到周身濕漉漉的溫暖和窒息,欲要啟開眼睛時卻已昏昧無知了,其實他已經轉世投胎,被周幼儀孕育在懷。

  普賢注視著風雪亭降世而去,微微鬆了一口氣,自言自語道:“萬物緣來皆造化啊!我這道友竟然得到這兩個大成府的寶貝助修。”

  話落處,他從袖口內取出白象的元神道:“道友,我現在把你禁在這同光劍內,二九之數後,你方可出來找我。”

  “是,主人。”白象的元神跳了兩跳。

  普賢遂撚了一個“禁”字訣,就把白象的元神封印在同光劍劍柄之內,又來封印了金頭碧麒麟的泥丸宮,頓時化作兔子大小,僵硬不動。然後他手撚蘭花指,口頌十願,將金頭碧麒麟和同光劍一起擲下人界去了。

  過不多時,一聲巨響,驚天動地,離譚家莊地界直行三十多裏處,平空拔地而起兩座山峰,一座宛如大象,一座仿佛麒麟,兩相迎對,雲蒸霧繞,瑰麗非凡。

  普賢觀望許久,方才催動祥雲,徑赴靈山交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