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燭龍逃遁 怒劈凹凸
作者:不醜不怪      更新:2020-02-29 15:19      字數:3219
  山海經之三子傳說最新章節

  原來他是山海界北方大帝,又稱玄帝或黑帝。

  山海界內共有五位大帝:中央軒轅黃帝、東方伏羲青帝、南方神農炎帝、西方少昊白帝、北方顓頊玄帝。

  古時候有黃帝四麵的傳說,其實這“四麵”指的就是四方大帝。

  其中玄帝顓頊因為眾神與黎民百姓雜糅相居,不分尊卑且無秩序,所以施展功德之法以絕天地相通。自此以後,神族和人族分化,眾神居於天,人族居於地,人族以香火祈禱通神,可以獲得保佑。但後世人族多有不敬天之眾神,人族也就漸漸地失去了眾神的護佑。

  而始作俑者,正是顓頊帝也。

  因此人族千秋萬代,不自省褻瀆眾神,反而多有詆毀顓頊帝,一直以來不怎麽待見他。

  燭龍之所以投奔顓頊帝,也正是因為人族不待見他的緣故。

  那話間,燭龍已行過數萬裏,到了顓頊帝的疆域邊界。

  又行過三千裏漠澤,遠遠看見一帶城池,隱約在雲蒸霧繞之中,燭龍心下暗喜,便加快了腳步,疾奔而來。

  但見那座城池上高高懸掛一麵黑色大旗,上麵繡著五爪金龍的圖騰,迎風飄展,呼呼作響。此時,那厚實城門早已關閉嚴實,護城河上的吊橋也高高懸起。城牆上守備將士,把槍執戈,來回走動。

  堪堪之間,已行到城池前,燭龍暗籲了一口氣,對著城門上高喚道:“守城的將士聽著:鍾山燭龍特來拜訪顓頊大帝,請速速打開城門!”

  那話音剛落,城牆上突然架起數百具雲弩,巨箭全扣緊在弦上,箭鏃鋒利,殺氣騰騰。

  城門樓下忽然現出一員大將來,肩上斜背著一張大弓,正是顓頊帝座下四猛之一凹凸。隻見他身高九丈有餘,巨頭碩睛,一副虎狼之姿,那長臂恰如城樓圓柱般粗,兩隻拳頭比城垛子還要大哩!

  凹凸覷見來者正是燭龍,便抱拳高聲道:“大帝已關閉界門,敕令任何人等不得入內!大神還是請回吧!”

  那話語仿佛一瓢三冬冷水潑將下來,燭龍刹時掉入萬丈冰淵,心裏涼透了大半截。他沮喪地問道:“難道連我燭龍也不準進去?”

  “正是!任何人等都不準進入城內!”凹凸粗聲大氣回答道。

  原來顓頊帝早已知道鍾山燭龍作亂,如果戰敗必來北界,因此宣旨下來,關閉界關,息事寧人。

  凹凸由來強/暴/蠻橫,這話從他嘴裏說出來,便沒了和氣,硬鏘鏘得似鋼錐紮耳。

  燭龍聽罷,怒氣衝天道:“果真如此?我卻不信,待我親自問問大帝去!”

  話音落處,燭龍挾風卷雲直撲城樓上來,此時燭龍已是走投無路,萬不得已才要硬闖關隘。

  “燭龍!你敢硬闖大帝的城防?真是膽大包天,活得膩了!”凹凸見燭龍硬闖關隘,大怒道:“弓箭手:準備!射!”

  凹凸話落,大手猛然往下一按。

  頓時間,數百具雲弩箭矢齊發,密集如雨,飛射而來。

  燭龍勃然大怒,一邊驅雲霧直闖城門,一邊用兩隻巨手拔打飛箭,轉眼間已接近城樓。

  凹凸發了急章,摘下大弓,搭上長箭,微挫腰板,拉弓射箭。

  那箭杆大約有六米多長,鏃鋒一尺餘,加上凹凸膂力無比,三箭連發,一連氣射出二十四支巨箭,前後相繼,帶動風聲,嗖嗖飛來。

  燭龍被打得連連倒退了數十步,猛然抓住兩根巨箭,如握兵器在手,拔打箭雨,一路雲霧滾滾直闖上城樓來。

  那些將士猝不及防,紛紛舞戈挺矛,狂呼呐喊圍將上來。

  燭龍已是十分震怒,早就動起手來。

  那些將士好似沙包一般,被燭龍擰在手裏,亂扔亂甩,摔死的,撞死的,捏死的不計其數,一片哎喲慘叫聲不斷。其餘的招架不住,紛紛丟了戈矛,抱頭鼠躥。

  “你這反賊,竟然跑到我北界上撒野來了!”凹凸巨目怒瞪,挎了大弓,握兩柄板斧砍殺上來。

  燭龍並不把凹凸放在眼底,徒手迎鬥。

  不過二十回合,燭龍兩條巨臂渾似鋼筋鐵骨,凹凸的兩柄板斧全砍卷了鋒口,仿佛鋸齒一般。

  凹凸呸呸晦氣地扔掉板斧,揮城垛般大小的拳頭來與燭龍赤手相搏。

  刹時間,城牆轟轟轟塌陷,樓閣隆隆隆傾倒,瓦飛柱折,塵飛土揚。那些將士們滿臉驚駭至極,躲閃出老遠,不敢靠近前來。

  隻鬥了十多合,燭龍便把凹凸打倒在城牆邊上,右腳踩在他的肚臍眼上,一雙大手抓住了他的右大腿。

  凹凸上身倒掛在城牆外,腦袋吊懸,兩條胳膊在空中亂舞亂劃。他的眉骨已遭打裂,大鼻梁也被打斷,滿臉花花綠綠,血不拉嘰,好像開了一個雜醬鋪子。

  但凹凸依舊嘴硬道:“燭龍,你這反賊,快放了爺爺!”

  “你這廝,山海界裏便是有你這樣卑躬屈膝的賤骨頭,那黃帝才敢作威作福!”燭龍怒罵一聲,雙手一用力,便將凹凸的右大腿給劈斷下來,隨手丟下城樓。

  “嗷!嗷嗷嗷……燭龍!你這反賊……嗷……”凹凸下體血流如注,痛得渾身顫抖,嗷嗷怪叫。

  “賤骨頭!我叫你罵!我叫你罵……”燭龍氣得上下雙眼亂翻,又抓起凹凸的左大腿來劈。

  眼見凹凸另一條大腿也保不住了,突然天空中傳來急切的請求聲:“大神住手!大神息怒!”

  燭龍聞聲一怔,回頭看去,卻正是玄帝屬座大神禺強趕來了,他便隻好撒手抬腿,放過了凹凸,但雙眼裏依舊噴火,憤恨不已。

  原來那逃命的將士早去玄冥宮稟報了消息,禺強這才及時趕到。

  禺強命眾將士把凹凸抬下去,然後恭敬鞠躬道:“凹凸奉旨行事,大神又何必牽怒下人?”

  “難道大帝真不願見我燭龍?”燭龍言語充滿失落。

  “大神:這實是大帝的旨意,小神等隻有按旨行事,還請大神見諒。”禺強言語卑恭,頻頻行禮。

  燭龍聽說此話,驀然搭拉下腦袋,失去了往日的威風。忽然他仰天長歎道:“不料我鍾山燭龍竟然也有這走投無路的一天啊!”

  “大神不必傷懷:山海如此之大,何處不能容身。”禺強安慰道。

  “喔―哈哈哈……你說得沒錯:山海如此之大,何處不能容下我燭龍。”燭龍悲蒼大笑道,“是我燭龍一時失怒,傷及無辜,在此致歉了。”

  “不敢不敢……”禺強小心鞠躬道,“是下人魯莽,衝撞了大神,還請大神海涵。”

  “喔―哈哈哈……喔―哈哈哈……”燭龍仰天狂笑,狂笑聲中充滿了悲傷,悲傷而且失落。

  驀然間,他一轉身,騰空而去。

  禺強有理有節,果然令燭龍知難而退。

  禺強暗自慶幸,命眾將士清點傷亡人數,死者大約七百餘人,傷者大約二百餘人,也隻有苦歎一回,向顓頊帝陳稟去了。

  北冥大神禺強也是山海界內有名的戰神,況且還有顓頊帝坐鎮北界,這兩位都不是好招惹的角色。燭龍雖然神勇威猛,但而今失勢,已成了孤家寡人,如何再爭?人家持禮相勸,已是給足了天大的麵子哩,因此燭龍隻好借坡下驢,走離了北界。

  返途之中,燭龍暗思道:我若投東方青帝去吧,他卻是人族之祖,與昆侖原本一夥;我若投南方炎帝去吧,又有昆侖大軍阻擋;我若投西方白帝去吧,他不僅是黃帝的玄孫,而且還隔著昆侖山,更是去不得。

  山海如此之大,果然沒有一處可以投身避難!

  燭龍思來想去,仿佛沉溺在無邊大海中的落難者,抓不到一根救命的稻草。他一時黯然傷神,萬念俱灰,恰如孤魂野鬼一般遊蕩在山海之間。

  正所謂:人是家鄉親,月是故鄉明。

  燭龍潛意識裏忽然念起鍾山來,腳下雲程就不由自主地往西南界上奔來了。

  行不多時,正巧玄女踏著七彩祥雲,風雪亭駕著金頭碧麒麟匆匆趕來,雙方迎麵撞了一個滿懷。

  玄女猛然瞥見燭龍,定住祥雲,揮鳳羽劍指喝道:“燭龍!我看你今日還能往哪裏逃!”

  燭龍陡然看見玄女,赤鱗倒攢,每一根骨頭都似硬將起來,上下雙眼瞪得日月般大。他化赤虹劍在手,怒吼道:“玄女!你欺我燭龍太甚,今日我燭龍便是豁出這條老命,也要跟你把新帳舊帳一起算清了!”

  話音未落,燭龍跳將近來,赤虹劍直取玄女。

  玄女嬌軀一閃,揮劍劈刺。

  風雪亭也緊促金頭碧麒麟,仗劍來助玄女。

  刹時間,三把寶劍,來往如電,交殺在空中,華光亂濺,聲響大作。

  燭龍前無救將,後無援兵,隻剩得光溜溜光杆一根,越戰越心虛,腳程不由自主地奔鍾山而來。

  等趕到鍾山,那紫金缽盂依舊罩在天地之間,金光映射,殊勝非凡,真個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斷絕了燭龍的念想哩。

  而此時玄女和風雪亭早已緊追不舍地追殺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