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天君奉命 邀請十會
作者:不醜不怪      更新:2020-02-29 15:19      字數:3183
  山海經之三子傳說最新章節

  魃公主率領昆侖大軍直進攻至鍾山山門下,但龍族早已設下結界,一時難以四處攻進,隻在山門牌樓下往來廝殺。兩軍全都舍命拚戰,真個一片片地倒,一層層地堆,屍積如山,血流成河。

  這邊玄女與燭龍大戰約有二百多回合,漸漸不支,被白焰珠打中胸窩,差些就從鳳凰神騎上摔落下來,急忙拍騎而走。

  燭龍欣喜若狂,收了六陽元珠,仗赤虹劍,飛身追殺。

  魃公主準備從高處打開結界之門,無奈那結界卻是龍族苦心孤詣經營數萬年的基業,恰如一座巨大的半圓透明建築罩在鍾山上空,光不溜秋,軟如海綿,任魃公主使盡法力也是打它不開。

  無計可施之下,魃公主便從高空飛落下來,準備仍舊從鍾山山門攻打進去,但忽瞥見玄女吃敗,她慌忙轉身飛來助戰,徑自燭龍身後,揮日幹長劍砍去。

  燭龍欲報當年被玄女打敗,禁在九陰之仇,一心一意要去打死玄女,不曾留意身後。等聽到那劍氣如狂飆般卷來,他卻早已躲閃不及,驚慌裏急一控背,將頭往前伸去。

  日幹長劍淩厲而至,一尺多長的劍鋒著著實實地在燭龍脊背上劃了一劍,僅差百十米便削到了他的腦袋。

  那日幹長劍也是魃女修煉了數千年的利刃,且燭龍又惡戰了多時,頗是消耗了不少元氣和精神,因此燭龍受不了此擊,咆哮一聲,化出龍身,痛得在空中翻絞著身體。

  天空驀然昏晦無光,風起雲湧,一陣陣鮮血如雨般飛灑下來。

  魃公主偷襲得手,複衝上來助戰。

  玄女見狀,也拔轉鳳凰神騎,仗鳳羽劍來殺。

  燭龍痛疼難當,一時難以招架二人夾攻,巨吼一聲,一掉頭,一擺尾,風卷殘雲一般直鑽入鍾山去了。

  玄女、魃公主隨後趕至鍾山山門外,指揮昆侖將士竭力攻打。費天君、鍾鼓、虹光等眾妖兵魔將不能招架,引殘部退入山門內。

  忽聽一聲巨響,猶如霹靂當空,燭龍已關閉了鍾山九陰聖府的結界之門。

  玄女、魃公主率領眾將士殺盡未及撤退的妖兵魔將後,竭盡全力攻打結界許久,最終無濟於事。

  於是,昆侖大軍撤下鍾山山門,移兵北岸安營紮寨,圍困住了鍾山九陰聖府。

  鍾山與昆侖山一開戰便是一場惡戰,都想一戰擊敗對方,結果兩敗俱傷。鍾山傷亡十三位道友,二萬多妖兵魔將,燭龍也被打傷。而昆侖山則被活捉走了七員神將,傷亡萬餘將士,玄女和陸吾也都受了傷。

  兩家暫時罷戰,各自謀劃,以備再戰。

  燭龍敗回九陰聖府,清點了傷亡將士,並設靈堂祭奠了五命八靈。

  而後,他就在九陰聖府中施展六陽神通,自行運功療傷,過有數日,劍傷就漸漸好轉過來。

  這日,燭龍心情頗好,就走出寢宮,四處走走,冥想應敵對策。

  費天君、鍾鼓、虹光隨侍左右。

  燭龍蹙眉不展,興歎道:“不料我燭龍才剛起事,就被打得如此狼狽不堪。如果能有幾位山海大神前來助我,共舉大事,那就不會落到如此下場了啊。”

  費天君恭敬道:“大神所說的大言山大神犁靈,山大神祖狀,還有天櫃山大神九鳳等,小神都曾去聯絡過,可惜全部被鴻鈞老祖給鎮壓了,一個個都自身難保,如何來相助大神?”

  “哎……是啊……如果其中有一位大神前來助我,我燭龍今日也就不會敗在她玄女和魃女手上了。”燭龍悶悶不樂道。

  鍾鼓和虹光聞言,雖麵有不服之色,但唯有垂手恭聽,不敢多語。

  費天君也頗為惆悵,畢竟他最終的目的是想找到諾那佛祖的靈元,然後再借助鍾山罩護,來暗中修煉。

  沉默片刻,費天君忽似想起什麽,突然興奮道:“我怎麽把他們都給忘了呢!大神,你剛才一說,倒叫小神想起他們來了。”

  “他們?他們是誰?”見費天君滿麵驚喜的樣子,燭龍疑惑不解問道。

  “亞猛風府十兄弟!”費天君喜滋滋道,“小神當年奉大神之命,去拜訪大言山大神犁靈的時候,在雲齊山遇見了這十位道友。他們聽說大神要重建龍之神國,將與昆侖山和紫霄宮開戰,一個個手舞足蹈,願與大神共同起事。現在他們正在煉一座大陣,準備煉成之後,就來鍾山助陣。因為這次事出突然,所以才沒來得及叫齊他們,一起前來。”

  “哦……不錯不錯……亞猛風府十兄弟!”燭龍恍然大悟,以手加額道,“天君曾用龍晶鐲子,讓我與他們見過麵。據說他們是昔日金鼇島十天君門下,與闡教眾仙有殺師之仇。三千多年來,他們一直暗中修煉,等待時機,想替他們的師父報仇雪恨。”

  “正是正是……”費天君道,“大神記得好仔細。”

  “好!現在我這裏正是需要人才之際,就請天君速速請他們來鍾山。”燭龍大喜不已。

  “小神遵命。小神這便去。”

  “天君稍等片刻,待我親寫一封書信,請他們來會鍾山。他們的殺師大仇,自然也有我燭龍的一份!”燭龍說道。

  “謹遵大神之命。”費天君應諾。

  於是燭龍快步回宮,書寫了一封書信,交由費天君攜帶,去請亞猛風府十兄弟。然後,他親自從北麵打開鍾山結界之門,在昆侖眾神不知不覺中放出費天君。

  費天君攜帶燭龍的親筆書信,騰雲駕霧直奔雲齊山去了。

  燭龍送走費天君之後,吩咐鍾鼓和虹光巡視各營,穩定軍心,他則返回寢宮,一邊運功調養元氣,一邊等侯好消息。

  轉眼之間又過去幾日,交戰雙方依舊都沒有什麽動靜。

  這可急壞了二太子虹光,原來他的仇人已經趕到鍾山來了哩。

  你道虹光的仇人是誰?

  不錯,正是與靈台山守界大神畢蒙一起來的疏屬山危哉!

  當初人族誕生,繁衍迅速,四處蠶食龍族領地,彼此經常發生小規模的武力衝突,而人族有紫霄宮各路神仙相助,因此龍族戰敗十有七八,而領地也就逐漸逐漸地縮小起來。

  因為人族越來越強大,所以燭龍總是一忍再讓,不願挑起大規模戰爭,但二太子虹光不服,便去找人族說理,結果被貳負和其大臣危哉誘殺。

  軒轅黃帝得知消息後,大發雷霆,為示人龍兩族友好,就將危哉梏於疏屬山,桎其右足,反縛兩手與頭發,拴吊在巨木上,任風吹雨打,以示懲罰,此實是鍾山與昆侖山構怨之始。

  黃帝為了化解兩族之怨,又親自將虹光遺體運至昆侖山,命巫彭等十大巫神煉製不死之藥救他。最後虹光複活,性情大變,狂躁暴虐,一不小心落於溺水之中,變成了窫窳獸。直至數百年以後,因窫窳獸殘害人族,又為宗布大神所殺。黃帝為安撫在九陰服役的燭龍,複又救活了虹光。

  虹光第一次被殺害時,鍾鼓一直銜恨在心,要為其弟報仇,便在昆侖山懸圃南方斬殺黃帝大將葆江。軒轅黃帝得知大怒,親自帥軍追殺鍾鼓,最終在鍾山東邊追上,將其斬殺於瑤崖。

  從此人族和龍族爆發全麵戰爭,大戰數百年,最終人族大獲全勝,而龍族眾神死的死,降的降,逃的逃,拘的拘,從此分崩離析。

  直至四千年後,燭龍脫離九陰,虹光才現身大荒,返回故土鍾山。

  這次危哉來到了鍾山,正是虹光報仇雪恨的絕佳機會。

  那日在混戰之中,虹光就已與危哉殺得死去活來,可惜偏偏鍾山兵敗,虹光孤掌難鳴,隻好隨軍撤回了鍾山。

  鍾山已然設下結界,而虹光卻不知結界之門就出不去,所以每天都度日如年,如坐針氈:一來是想著報仇雪恨,二來是擔心危哉離去。雖然他也曾數次向父王燭龍請命出鍾山,但燭龍都未答應。

  虹光好生憤懣,常是吃酒解悶,有時爛醉如泥,丟魂失魄一般。

  這夜,他又邀請鍾鼓聚在一起,吃酒銷愁。

  吃過五六盞,虹光就吐起苦水來:“哥耶:如今危哉來到鍾山,正是老天要叫我報那當年之仇,可是父王卻關閉了結界,叫我出不得鍾山,報不得仇!若讓他危哉溜走了,我豈不是悔青了腸子也沒有用了。”

  “阿弟,哥勸你多次了:現在兩軍交戰,我軍失利,切不可冒然行動,我看還是等天君請回來那十位道友再說。”鍾鼓勸道。

  “唉……哥耶:眼見著仇人就在眼前,卻報不得仇,我虹光活著還有什麽意思!”虹光說完,舉起酒壇猛灌一氣,委實頹喪之極。

  鍾鼓見弟弟每日丟魂失魄,終於心頭不忍,於是道,“阿弟莫煩,哥知道……”

  鍾鼓欲說又止,猶豫起來,頓時叫虹光丈二和尚摸不著腦袋。

  “哥耶,你知道什麽?有話就說,吞吞吐吐作個什麽?”虹光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