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山海昆侖 黃帝懸圃
作者:不醜不怪      更新:2020-02-29 15:19      字數:3210
  山海經之三子傳說最新章節

  “好!諸位道友:前兩日,我兒去那縉雲山砸毀了那黃帝的軒轅觀,並又趕走了那力牧。那力牧一定到昆侖山告狀去了,我料黃帝他必不會善甘罷休,所以在此神國初創之際,還請諸位道友多加協防。”

  “大神盡管放心,若黃帝膽敢興兵來此,我等誓與他決戰到底。”長斨老怪道。

  “對!我等誓與他決戰到底!”眾妖魔齊聲高和。

  “好!鍾山安危,從今往後,就仰仗諸位道友了。”燭龍高興道,“來!諸位道友,請再飲一杯!”

  “大神……請!”

  “大神請……”

  眾妖魔紛紛舉杯,開懷暢飲。

  一時間,燭龍父子、費天君以及眾妖魔一個個推杯碰盞,山吃海喝起來,直吃至深夜,方才相互攙扶著,醉醺醺散去。

  自此時起,燭龍父子和費天君率領一十三位妖魔在鍾山大興演兵,積極備戰,準備重建龍之神國。

  山海界·昆侖山??懸圃。

  昆侖山懸圃乃是軒轅黃帝君臨山海界的駐蹕行宮,方圓八百多裏地,高乃七八千丈,有八隅之險岩,有南淵之美泉,有三千之弱水……其宮門開有四麵,每一麵又分九重,皆為開明族神祗鎮守,實是巍峨雄偉無倫比,三界神宮稱翹楚。

  軒轅黃帝自向紫霄宮借來十二道金符鎮住十二座神山以後,便就遵奉鴻鈞老祖之命,暫居在昆侖山懸圃,以觀察山海界內各處動靜。

  曆經十餘載,山海界內神魔未動,平安無事,軒轅黃帝深感欣慰。

  卻不料這一年,十二座神山不曾出現亂子,反而鍾山發生了禍亂,原來是那鍾山燭龍竟然掙開了紫霄宮的金符,脫離了九陰之地。

  鍾山附近眾山神的奏折恰如雪花般紛紛呈報上昆侖山來,一時間就慌亂了軒轅黃帝,此實是他沒有預料到的事。

  軒轅黃帝急忙召集文武百官商議對策。

  文武百官都建議盡早征討鍾山燭龍,以靖山海,但誰也不願提兵前往征討,這一者是懼怕鍾山大神燭龍的威名;二者是各自管轄之地也有妖魔蠢蠢欲動,如果要抽調兵馬征討,又擔心管轄之地的妖魔出來為禍。

  商量數日,無計可施。

  最後,昆侖山守山大神陸吾提議:速將鍾山之變呈報給紫霄宮老祖,請他老人家拿個對策。

  於是,軒轅黃帝親自去了一趟紫霄宮,但鴻鈞老祖不知所蹤,遂又派出四丁力士四處尋找,尋找了一年有餘,也沒有尋找到鴻鈞老祖。

  所幸的是:鍾山燭龍也並沒有興風作浪,暫時三界之內太平無事。

  其實彼時,鴻鈞老祖正在施展至聖功德之法,將靈台山從西賀牛洲搬運往無為道界的途中,準備在混沌虛空裏給靈台山找個落根之地,如此四丁力士自然尋找不到老祖,而軒轅黃帝更是無從得知。

  此日,軒轅黃帝正在宮中愁悶不樂,忽然殿值官來報:陸吾大人與力牧大人正在金鑾殿外候駕,請陛下宣見。

  軒轅黃帝聞報暗驚,不知又發生了什麽事,便急命殿值官擊鍾鳴鼓,傳文武百官金鑾殿覲見。

  霎時間,鍾鼓齊鳴,聲播九霄。

  昆侖山陪侍文武如倉頡、陸吾、飛廉、屏翳以及巫彭十巫等眾大臣,紛紛來至金鑾殿下,分兩廂而立,恭聽天音。

  在宮娥羽扇搖搖,氤氳飄飄中,軒轅黃帝升坐蟠龍寶座。

  文武百官,舞蹈山呼,行罷朝禮,退下靜立。

  軒轅黃帝徐徐開口問道:“力牧,你不在縉雲山看守香火,來這昆侖山作甚?”

  “啟稟陛下:那燭龍二子,近日出世,跑到縉雲山來,吃拿人族,大鬧道場。微臣率四位護法正神與之爭理,不料連四位護法正神也遭他兩個捉拿吃了。幸虧微臣逃得快,才留下一條殘命,因此前來向陛下稟報。”力牧出班,跪伏在殿下,戰戰兢兢地稟奏道。

  “什……麽?”軒轅黃帝聞奏,頓生不悅,陰沉著臉道,“鍾鼓和虹光有那麽大的膽嗎?”

  “陛下如若不信,可親自看一眼縉雲山,便知微臣所言。”

  “好……我這便看它一看。”軒轅黃帝說過,龍袖一揮。

  一道金光穿殿而去,萬裏長雲如有神使、一層層地兩廂移開,縉雲山便緩緩地呈現出來。

  隻見那軒轅觀隻剩下瓦礫廢墟,一片狼藉,四周殘存些血跡和人骨,實是慘不忍睹。

  文武百官亦都看得清楚,一個個觸目驚心,惶惶不安。

  “好哇!這兩個惡子!果然囂張,連我的道場都敢砸,還把我這黃帝放在眼裏嗎?”軒轅黃帝收了法,震怒道。

  “陛下息怒:這兩個惡子一定是依仗了燭龍的神威,才敢做出這等大逆不道的事來。以臣之見:討伐燭龍,已刻不容緩!”力牧道。

  “臣等讚同力牧大人之議。”陸吾等眾臣附議道。

  “討伐燭龍,在一年前就已經討論過,奈何山海界內各處神魔大動,無有合適人選,怕它牽一而動百;三家掌教沒有紫霄宮老祖的口諭,也是不敢輕易興伐。茲前,你等也建議請紫霄宮老祖彈壓此事,但派出四丁力士尋找了一年多,也沒有尋找到老祖,因此才一直拖延至今。”軒轅黃帝頗為無奈道。

  “陛下:此前尚可容忍燭龍,如今卻不可容忍他了。他縱子砸毀陛下的道場,如果不聞不問,三界之內,陛下顏麵何存?將來各處神魔都效仿那兩個惡子,山海界內豈不大亂?亂世行仁,盛世行罰,討伐燭龍,已是勢在必行,請陛下三思。”陸吾道。

  “陸卿說得極是,我何嚐不知此理,但派何人統兵前去征伐?以目下局勢來看,也唯有陸卿可以統兵前去。如果派陸卿前去征討,陸卿自認有多少勝算啊?”

  “這……微臣毫無勝算。”陸吾慚愧道。

  眾臣聞此言,你瞅瞅我,我瞅瞅你,緘口不語,麵如死水。

  軒轅黃帝環視眾臣,忽然道:“我看,還是我親自領兵征討去吧。”

  “不可不可……陛下千萬不可……”聞聽此話,眾臣唬得全部匍匐在地,惶恐不迭。

  過有片刻,十巫之首的巫彭進諫道:“陛下:如今之計,隻有叫四丁力士加大尋找力度,務必盡快找到老祖,然後請他老人家統籌大局,料他燭龍這一時半會、也折騰不出什麽大浪來。”

  “嗯。”軒轅黃帝微微頷首,複問群臣道,“各位愛卿,你們覺得如何啊?”

  “臣等讚同巫首之議。”陸吾、力牧等眾臣齊聲附和。

  “好!就按此計而行,去叫四丁力士加大尋找力度,務必盡快找到老祖。”軒轅黃帝說過,又對力牧道,“力卿,縉雲山之事暫且就不要管了,你暫住在懸圃,等找到老祖後,自有安排。”

  “遵旨。”

  “今日就到此吧,大家先都散了去。”

  “臣等恭送陛下回朝。”眾臣伏地,紋絲不動。

  一時仙樂奏響,羽扇招搖,軒轅黃帝徐徐下了蟠龍寶座,在宮娥的簇擁下,返回後宮去了。

  力牧在懸圃一住便是十多日過去了。

  十多日內,力牧不是同倉頡識識文字,就是陪飛廉下下棋,再不然隨同陸吾出懸圃四處走走,好生鬱悶無奈。

  此日,力牧與陸吾又行出北宮門來,一邊散步聊天,一邊觀賞昆侖山的雄偉景象。

  聊著聊著,力牧不禁長歎一聲:“唉……”

  陸吾忙問道:“力兄,為何發歎?”

  “唉……昔日我等衝鋒陷陣,生龍活虎,何懼生死!如今反倒做了縮頭烏龜,不能替陛下分憂,這心中好生煩惱。”力牧道。

  “力兄不必為此煩惱,陛下自有定計。”

  “定計定計……不就是等紫霄宮老祖嗎?四丁力士在三界之內找了一年多都不曾找到,也不知他老人家躲到哪裏去了?”

  “我曾聽陛下說過:此番劫數乃是罍山崩塌,煞靈逃逸所致,本不在無為道界劫運之中,變化無常,難以掌控,所以老祖這才親自出麵打理。或許他老人家正在尋找化解之法,我等小神又怎能知道他老人家的行蹤。”

  “說來也是。隻可恨那虹光,陛下也曾救過他兩次,一次為貳負所殺,一次為宗布大神所殺。如果說陛下第一次救他,是逼於形勢無奈,那麽第二次救他,確是誠心實意。不料他竟然不思報恩,反而來砸毀陛下的道場。”

  “既為世仇,何來報恩之說?”

  “唉……是啊……這鍾山龍族與我人族有萬世之仇,怎麽可能會化幹戈為玉帛?鍾山禍起,百姓遭殃啊。”力牧大為惆悵,仰天浩歎。

  卻忽見北邊天空裏有一道青光掣電般飛來,力牧尚未觀看清楚,那道青光已然飛落在他二人跟前。

  青光氤氳,倏然散開,現出一位身姿綽約的女子來。

  隻見她外罩天青戰袍,內穿黃金鎧甲,足下踏一雙遊龍軟靴,肩後背一柄日幹長劍,端的是神態高貴,英氣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