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山海禍臨 奔赴鍾山
作者:不醜不怪      更新:2020-02-29 15:19      字數:3234
  山海經之三子傳說最新章節

  公映夫婦瞥見,雙雙撲入洞中,長跪不起,嚎啕大哭,聲嘶力竭,真個兒哭倒了邙山一般。

  胡三也接到消息,早已趕回,此時見鼇祥公溘然長逝,怎肯相信?昔日音容笑貌曆曆在目,宛然如生,不禁哭得死去活來,昏厥過去。

  來尋找者,大約也有三五十多人,一個個麵容哀傷,落淚滾滾,有的啜泣,有的抽咽,有的縱聲哀嚎……皆念起鼇祥公往日恩情也。

  千山披孝兮,奠哉鼇祥公。

  長歌當哭兮,思哉鼇祥公。

  萬古流芳兮,偉哉鼇祥公。

  嗚呼哀哉兮,鼇祥公去也。

  公映夫婦哭夠多時,才在眾人的勸解下,商議起後事來。

  此後,公映夫婦請來工匠把山洞修飾了一番,然後等雪融化之後,又把此處辟為廟宇,供奉三人遺容,是謂“肉身菩薩”,最後請來遊方僧人濟悲主持廟中事宜。

  那山從此以後喚作“雪封山”,以鼇祥公送供奉時遭大雪封山之故,而後世之人喚得白了,便喚作了“雪峰山”。

  廟宇則喚作“朝天洞”,以那朝天的山洞得名,或喚作“老虎洞”,以當初有老虎居住之故。

  鼇祥公和智安智忍被尊為“三祖師”。

  朝天洞三位祖師乃是肉身證道,道場非凡,凡來祈福消災之人,人人得見靈驗,因此朝天洞一時香火鼎盛,聲名遠播江南各地,經千年而不朽,至今香火依舊不絕。

  公映夫婦安居在譚家莊,一邊供奉朝天洞寺廟的香火,一邊與胡三經營宛陵的木號,行善積德,自然不在話下。

  話說那日,青藤在括蒼山山神廟內暫時住了下來,打坐運功,逼出蜃毒,然後準備恢複了元氣,再作打算。

  忽忽之間,二十多日過去,青藤業已將蜃毒逼出體內,但元氣尚未全部恢複。

  這日子夜,青藤突然心血來潮,輾轉不能入睡,遂坐將起來,撚指掐算。

  卻忽見廟外星光月輝紛紛退隱而去,夜空中紫氣萬裏,大地一派詭譎陸離,一道五彩光芒流星也似飛落下來。

  青藤見狀,急奔將出來,仰天觀看,不禁大喜過望:“鳳凰?是鳳凰!師尊來了!”

  果然,那道五彩光芒徑落在山神廟廟後,而廟中的土地和山神兀自酣睡,渾然不知哩。

  隻見五彩光芒散去,一匹神采奕奕的聖鳥現出身影來,原來是九天玄女寄在紫霄宮中的鳳凰神騎。

  一位古稀老道從鳳凰神騎上飄然而下,正是“天地玄黃無量身,洪荒內外第一尊”的紫霄宮主人鴻鈞老祖。

  “弟子玄女拜見師尊。”青藤欣喜之餘,急忙跪地,行叩拜禮。

  “徒兒,你變成這般模樣,倒是叫為師好找啊。起來起來……快起來吧。”鴻鈞老祖微微抬手示意。

  “師尊說笑了,弟子的藏身如何瞞得住師尊。”青藤一邊答話,一邊站起身來。

  爾後,她恭敬地稟報道:“弟子自離開紫霄宮,先去了西天靈山,傳了師尊旨意,奈何諾那佛祖定要轉世為人,修證菩提,弟子隻得告辭。

  隨後弟子又去八景宮和玉虛宮拜訪了兩位師兄,便降落到這紅塵之中,一邊降妖除魔,行善積功,一邊尋訪諾那佛祖的轉世之身。

  近日才在江南地界上遇見了諾那佛祖轉世的女子。正要護法左右,不料遭一夥妖魔搶奪,徒兒便與它們惡戰了一場,雖然護住佛祖,但徒兒也傷了元氣,因此暫歇在這山神廟內恢複元氣,還不知佛祖安全與否?”

  “這一趟真是辛苦你了。”鴻鈞老祖道,“那諾那佛祖由譚氏先賢相助,已在譚府立身,將有三個羅漢為她護法,暫時無妨。”

  “如此,弟子便放心了。”

  “不過那諾那佛祖靈元中的魔氣十分難除,非數十年之功可以除之……也就是說:即便諾那佛祖的轉世之身費盡此生功夫,或怕也難以消除靈元中的魔氣。”

  “那……那該怎麽辦啊?”青藤吃驚道。

  “唯有化魔氣為魔精,化魔精為魔血,續而通過分娩之功,將那魔氣帶將出來,然後通過行善積德之法,證回菩提。”

  “這可不是大有麻煩了!有誰將前去助法?”

  “西天如來因為此佛來南瞻部洲證回菩提,所以一向看護仔細。此一辦法正是如來權衡再三,才向為師開口提出,他正準備遣普賢前去轉身出世,助諾那佛祖化出靈元中的魔氣。”

  “哦……莫非是叫普賢前去投胎轉世,通過佛祖靈元之身懷孕在腹,然後在她體內奪化那魔氣,再自分娩而出?”

  “正是。為防萬一,我又叫大成府孔聖人助法,命他也遣一名弟子同去轉世,消那魔氣。天道無痕,循善而為,這儒釋道總歸也是一家。”

  “好好好……如此更好。”青藤歡喜道。

  “但為師來此,並非隻為此事。”

  “還有什麽重要的事,定要叫師尊您老人家親自來一趟?”青藤滿麵驚愕。

  “唉……這還得從‘罍山坍塌,煞靈逃逸’說起。”鴻鈞老祖歎道,“當日,你去之後,黃帝就來到紫霄宮,稟報山海異象,原來山海界內的眾神魔、被那煞靈之氣所誘,蠢蠢欲動。經檢點之後,共有一十二路神魔反應尤為激烈。為此,我敕了一十二道金符給黃帝,這才鎮住了那一十二路神魔。”

  “幸虧師尊及時出手,否則山海界內不知又會發生什麽禍亂。”

  “唉……禍亂已生也。”

  “啊?師尊:發生什麽禍亂了?”

  “這山海界內,各處神魔,以係昆山蚩尤、鍾山燭龍和天櫃山九鳳最為凶狠。蚩尤有魃女親自鎮守;九鳳也已用金符重新鎮壓;隻有這燭龍,我當他兢兢業業服役四千多年,已有悔改之心,所以當時並沒有再施金符鎮壓於他,卻不妨他反心一直未死,現已震開了我的金符,正在鍾山召集天下妖魔,準備逆天行亂。”

  “啊?”青藤委實吃驚非小,“弟子卻一點不知,師尊是如何發現的?”

  “為師將靈台山運至道界之時,便發現鍾山惡氣衝天。好在這燭龍雖出離九陰,但尚未形成有效實力,因此為師特來命你,速去鍾山,降服燭龍。”

  “啊?師尊:燭龍本是山海大神,龍族至尊,他道法高深,神鬼莫測,我……”

  “嗬嗬嗬嗬……”不等青藤把話說完,鴻鈞老祖一陣朗笑道,“徒兒:你自古以來,以武證道,封授‘三教無量大護法,九天飛罡斬祟仙’,難道你還怕了它燭龍不成?”

  “師尊:非是弟子怕它燭龍,實是戰法有雲,能知敵我之強弱,乃用兵第一要義。弟子舊傷未複,今又有新傷,隻怕難以勝任。”

  “嗬嗬嗬嗬……你不要擔心,為師早有安排,已命你原始師兄時刻關注山海界動態,而且此去鍾山,並非隻有你一人。”鴻鈞老祖胸有成竹道。

  “哦,有原始師兄關注,弟子也就放心了。”青藤道,“但不知同往鍾山的道友共有多少位?”

  “佛門有普賢;儒門也有一名弟子將去,仲尼正在物色人選之中。”

  “便是為諾那佛祖助法的二人?”

  “正是,待平定了鍾山之後,他二人即前去轉世投身。另外,我已與黃帝定了計,或許此時早已兵出昆侖山了。”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青藤這才放下心來。

  鴻鈞老祖又道:“此劫乃是劫外之劫,不在無為道界劫運之中,有無數變數,難以掌控,因此為師才萬不得已親自主持此劫。此次鍾山禍亂便是個奇數,連為師也沒有料到。

  為師已向菩提借來靈台方寸山,輾轉經年,近日才在紅海找到了落根之處,並立下了《靈台榜》,收錄此次入劫神魔。你此去鍾山,且要多加小心。”

  “是!弟子謹遵師尊吩咐。”

  “好了……靈台山雖然安厝在紅海之上,但依舊飄搖不定,為師還須想個法兒,穩定了它才是。為師要去靈台山了,你也速去鍾山吧。”鴻鈞老祖說罷,腳底瑞彩湧起,已然升起在空中。

  “弟子恭送師尊。”青藤跪地,虔誠相送。

  鴻鈞老祖轉身欲走,忽又定住雲腳道:“徒兒,有一事,為師差點忘記告訴你:昔日金鼇島有十門徒,或將與燭龍勾結,你要多加小心才是。”

  “是,師尊。”青藤俯首應命。

  待青藤抬起頭時,鴻鈞老祖已催動雲腳,頓時霞光萬道,映耀夜空,飄冉冉隱入蒼穹深處去了。

  青藤恭敬送走了師尊鴻鈞老祖,徑入山神廟中,欲與土地山神辭別,但見二神酣睡正香,遂不忍打攪,輕腳輕步地走出廟來,飛身坐上了鳳凰神騎。

  那鳳凰神騎與青藤耳鬢廝磨親熱一番,忽然張開金色的雙翅一搧,飛起在空中,再一搧,五彩繽紛,如有煙花飛散。

  青藤一拍鳳凰神騎的頸項道:“走!咱們去鍾山吧。”

  那鳳凰神騎引頸清唳一聲,雙翅複一搧,劃一道五彩光芒,徑朝鍾山方向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