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墨鼓帷幔 智慧無雙
作者:不醜不怪      更新:2020-02-29 15:19      字數:3215
  山海經之三子傳說最新章節

  正平府投毒案在押的嫌疑犯大約有兩百餘眾,熙熙攘攘地捅擠在鬼判殿下,一個個衣衫黴爛,形容枯槁,蓬鬢亂發都已變成灰白色,或者棕綠色,可見羈押之久。

  秦廣王高坐在殿上,大喝道:“今日申明:此人如果破了本案,除那真凶外,其餘一律發往好去處;但如果破不了本案,你們就再無投生之日!此人也將受盡地獄各種刑罰,永不超生!你們如果答應,便立即交付他來審問。”

  鬼判殿下,眾鬼犯都聽出曆害關係來,有的抖抖瑟瑟,有的嘀嘀咕咕,有的欲打退堂鼓……群情騷動,嘩然一片。

  忽然,那壯鬼大呼道:“我們早已是無望之鬼,今天玉皇大帝派來天使審查此案,又不嚴刑逼供,為何不能信他一次,置於死地而後生?”

  眾鬼犯聽說,思之有理,忽都豁出性命也似,齊聲附和:“我等願天使審理此案。”

  一時間,群情激昂,視死如歸。

  秦廣王見恫嚇不住,一陣嘿嘿冷笑,對方慶隱道:“好!既然眾犯都同意了,那我倒要看看你如何審理此案?”

  說罷,秦廣王吩咐身邊魏判官:“你速去把卷宗取來。”

  “啟稟二殿下:此案前後審有十餘次,卷宗也有兩千多份,不知要取哪年哪月哪日的?”魏判官抖瑟問道。

  “蠢貨東西,全部都給我取來!”秦廣王大怒,一腳踹倒了魏判官,烏紗帽摔落多遠。

  魏判官連滾帶爬地撿起烏紗帽,慌慌張張欲走。

  “且慢!”方慶隱忽喝住魏判官,“我乃玉皇大帝派來的天使,早知其中蹊蹺,就不必這麽麻煩了。你去幫我取幾份硯墨,再準備一副帷幔即可。”

  魏判官聞說,拿眼覷覷秦廣王。秦廣王使了一個眼色,魏判官才捏緊了烏紗帽,灰溜溜而去。

  方慶隱早留意鬼判殿下架立的升冤鼓,便徑走到鼓架下站定,原來這幽冥地府十殿的擺設便如陽界的衙門一般,大殿兩邊各放有架子鍾和架子鼓,以顯朝堂威儀。

  隻見方慶隱先眯起眼兒,搖頭晃腦,用手指在鼓麵上亂劃上幾個字,而後一邊圍著鼓架轉起圈來,一邊口中呼哩呼啦地頌上一段胡謅的偈子,恰如道士作齋,神仙附體一樣。

  轉過數圈,方慶隱猛然停了身,對眾鬼犯道:“我已在升冤鼓上畫了寶符,頌了真言,真凶不叫片刻便能拿下。”

  說罷,方慶隱吩咐四個殿卒把升冤鼓抬到後殿去了。

  方慶隱在鬼判殿下神模神樣,高深莫測,眾鬼犯哪裏明白?

  秦廣王雖知他借著玉帝之名故弄玄虛,但對抬升冤鼓和取硯墨帷幔,也實是莫名其妙。關元更是雲裏霧裏,迷惑一片。

  未過片刻,魏判官取了硯墨帷幔進來。

  方慶隱便招關元走至近前,伏耳吩咐了一番,即命把硯墨帷幔全帶到後殿行事。

  關元依舊茫然無所知曉,拿了硯墨,扛了帷幔,與魏判官從左門而入,去後殿布置妥當,然後回鬼判殿稟過。

  諸事完畢,方慶隱就/神/色/莊/嚴/地宣布道:“方某受玉皇大帝之命前來勘破此案,自不會用那嚴刑逼供。

  現在,大家就一個一個地從這鬼判殿左門進去,聽從關元吩咐行事,然後從那鬼判殿右門出來,回到這鬼判殿下站好。不叫兩個時辰,既可查獲真凶,還你等清白。”

  眾鬼犯雖然稀裏糊塗,但聽說立馬能查出真凶,既驚又喜,一個個遵從吩咐,從鬼判殿左門魚貫而入,隨關元行事。

  這自古以來,審案多是嚴法酷刑,卻哪有這般審案的?

  秦廣王百般疑惑,抬眼見方慶隱心靜氣閑,胸有成竹一般,不禁問道:“方慶隱,似你這般果真能查出凶手?”

  方慶隱淡然一笑:“這審案之法,數不勝數,嚴刑逼供多會冤枉好人,實是弱智所為。不傷疑犯皮毛,也能破案,這才是智慧。”

  “嗬嗬……好你個‘智慧’,本王倒要看看你是如何破案的。”秦廣王嘴角抽搐,甚是尷尬。

  他心下惡道:此時任由你信口雌黃,到時破不了案,我讓你受盡地獄折磨,永不超生!

  流光飛逝,轉眼兩個時辰過去,眾鬼犯陸陸續續地從鬼判殿右門裏走出來,複都站立在鬼判殿下。

  秦廣王上下左右磆碌著鬼眼打量眾鬼犯,卻一個個神情漠然,與先時毫無兩樣,不禁大笑道:“方慶隱,你這潑皮,竟敢戲耍本王!今日,就叫你吃盡那一百三十八座地獄之苦,永世不得超生!”

  眾鬼犯聽到威脅,個個恐怖,有的哆嗦,有的嚎哭,有的悲泣……刹時間,鬼判殿下一片混亂。

  這時,關元業已站在方慶隱身旁,愀然道:“兄弟,你太自負了。你看……”

  “哈哈哈哈……”方慶隱毫不驚慌,反而一陣朗笑,直笑得那些鬼犯更加恓惶,居然都禁了嚎哭泣咽,一時鬼判殿下靜靜寂寂。

  他對秦廣王道:“少要嚇唬我方慶隱,隻怕如不得你的意!此案已然告破,凶手既可抓獲。”

  “你這潑皮,少再廢話!查出真凶,萬事皆休;要不然,就立刻勾你的舌頭,剜你的眼睛,剖你的肚腸!”秦廣王氣得直哆嗦,哪裏再有耐心?

  方慶隱又是一陣朗笑,對殿下眾鬼犯道:“現在,伸出你們的雙手,展開掌心,凶手馬上現身。”

  那些鬼犯受了五百年的地獄之苦,這回真個好似要大白真相一般,因此一個個迫不急待地伸手,展掌!

  方慶隱又命關元:“去看看他們的手掌,若有不同者即是凶手。”

  關元大喜,走到眾鬼犯麵前,逐個逐個的檢查眾鬼的手掌。

  秦廣王鬼目逡巡,一臉狐疑。

  忽然,關元在鬼群裏狂喜大叫:“抓到了!抓到了!兄弟果然神機妙算,智慧超群!”

  眾鬼犯一派驚噓,愕眙相望。

  秦廣王聞說,自不相信,命提凶手上來。

  關元扯著一個瘦鬼,拔開鬼眾,拖至殿前。

  秦廣王走下寶座,上前好生細仔觀看,隻見那瘦鬼上身下體並無特異之處,再翻看那手掌,相較自家的,唯一瘦一肥而已,再無差別。

  “這鬼犯毫無奇異之處,如何斷定他就是凶手?”秦廣王疑竇叢叢。

  方慶隱微笑道:“你可以再去看看那些鬼犯之手。”

  秦廣王亟待答案,便三步並著二步疾奔至眾鬼麵前,察觀那些個伸展的手掌,卻均沾著硯墨,醃髒不堪哩,唯有那瘦鬼手掌卻是十分幹淨,無一絲墨跡。

  秦廣王猛然似有所悟,上前拱手,客氣道:“方先生果然智慧超群,還請仔細賜教。”

  “不必方先生賜教,就讓我關元來說說吧。”關元早已明白破案的玄機,對方慶隱五體投地,“方先生吩咐小人、先在後殿立好大鼓,用硯墨塗滿鼓麵,然後又用大帷幔圍遮起來,最後才叫那些疑犯一個一個進去摸那鼓兒……”

  “摸那鼓兒又有何用?”秦廣王滿麵疑惑。

  “其中自然有玄機。”關元笑道:“方先生早就叫我向那些鬼犯宣布:若凶手摸著那鼓麵,定會發岀響聲來。”

  “那隻是一麵尋常的牛皮鼓,哪有這般靈異?”秦廣王不屑道。

  “它固然隻是一麵尋常的牛皮鼓。”方慶隱忍不住接話道,“但這凶手作賊心虛,懷疑方某真是上帝遣來的,並又在那鼓上做了真法,所以當作神鼓來看,生怕一碰到那鼓,果真就會發出響動來。因此到了帷幔之中,見四周昏暗無人,自作聰明,便不去摸那鼓兒,那鼓兒自然就不會響了。

  但凶手怎知到我另有玄妙?其他鬼犯既非凶手,何懼摸一下,那手上自然都會沾上墨跡;凶手不去摸那鼓兒,手上豈會有墨跡?此正是從心理上破案的方法。”

  秦廣王聽說了破案細節,醍醐灌頂,五體投地,即火速命殿卒對凶手行堂,從實招供正平府投毒投案始末。

  凶手瘦鬼難以抵賴,一一具實招供。

  不一時,勘破了五百年的冤案,眾冤魂喜極而泣,叩破額頭謝恩。

  兩日後,眾冤魂與拔舌地獄的十餘鬼犯全都轉世投生去了。

  關元深為折服,為實踐諾言,不去轉生,情願拜方慶隱為師,侍捧左右。方慶隱拒絕不受,但關元也不離去,隻得暫時留在身邊。

  秦廣王本想耍樂方慶隱一番,不料卻大丟了麵子,暗裏生生氣得吐血,欲要整治方慶隱,遂將陽上發付的案子一骨腦兒撂給他,旁廂裏伺機找茬報複。

  殊不料方慶隱得益於那卷《曆代勘案撰要》,真個滿腹勘案的手段,任它難纏糾結如陽界之“銀針貫頂”“水銀塞喉”等等離奇之案,也不過晃眼兒告破,一時間令他斷案之名大噪,似有蓋過十殿閻王的勢頭。

  秦廣王愈加銜恨在心,卻又無可奈何,一麵表麵攀談親熱,一麵暗裏使弄詭計:遣心腹一殿明王到五殿,請求森羅王整治方慶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