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九章 四大山君 力救神王
作者:不醜不怪      更新:2020-03-05 13:15      字數:3152
  山海經之三子傳說最新章節

  音郤昏昏沉沉不知又睡了幾日,這日忽然醒將過來。

  她打眼四處觀看,卻見水閣裏裏外外悄然靜寂,遂就試著起身,竟然慢慢的撐起身子,下得床來了。

  “不知這虞姑為我治病消耗了多少元氣?我居然能夠走得動了。我既然能夠走動,那麽就不能再耽誤時間了,還是速去係昆山。”音郤一邊暗自高興地拿定主意,一邊躡手躡腳走向閣外,生怕撞見虞姑,阻止她離去。

  音郤走出水閣,四周空寂,風景如畫,並未看見虞姑的影子,便在心裏暗自道別道:“恕音郤不辭而別,大恩大德來日相報。”

  暗道罷,音郤忍痛提氣,繡花靴一點,化一道白光,徑自飛離了虞湖。

  音郤剛剛走離,水閣南窗下忽然閃現出虞姑來。

  她目送音郤離去的身影,冷冷道:“夜離!為了讓她能夠多活兩日,老身不惜消耗了千年的元氣。你這妖孽,殺兄弑父,欺師滅祖,又為黃金殘殺我族,今日你終於來到了不薑山,我看你怎麽逃過此劫!”

  虞姑暗自策劃的計謀,女神音郤自然毫無所知。

  離開虞湖之後,一路飛往係昆山,途經不薑山時,音郤忽然就想起祁衝,不禁低眼往浮雲關看去,隻見浮雲關城牆毀壞,城樓倒塌,焦黑一片,貝機國大軍早已離去多日。她忍不住就飛落下來,準備尋找到祁衝的遺體,但除了四處燒黑的城石,就是一堆厚厚的骨灰和骨殖,乃是屍體火化後的殘餘。

  音郤看得明白,眼含淚花道:“祁爺:你和眾兄弟都已經化為灰燼,我卻怎麽能夠找到你們。你英靈若在,音郤就借這幾捧灰燼,把你們一起送回中曲山去吧。”

  話落處,音郤摘下斜掛在肩上的香囊,傾倒了女人家的物什,就在那堆厚厚的骨灰前跪下,用雙手捧了幾捧骨灰放在了香囊內,然後鎖緊細帶,緊抱在懷裏,飛身直往中曲山趕來。

  日落時分,已至中曲山,音郤尋找到那三百裏荊海和那座古碑,遂就揮掌連擊了古碑七八下。

  果然整片荊海震動,荊棘蒺藜霍刺刺地往兩邊退去,從中飛落下一位提斧神人,威武雄壯,貌似祁衝。

  音郤看見,慌忙鞠躬道:“小神不薑山音郤……”

  未等音郤把話說完,那神人冷峻道:“女神不必多說,此事祁祖都已告知祁猛。祁祖知道女神今日前來,特令祁猛在此轉告:我駁族自涿鹿大戰之後,就已厭倦戰爭,脫離人界,永不入世,都因虞老刎首來求,為還舊恩,不得不答應。祁衝引你而入,是非便由他而起,自該由他了結,但祁衝完成使命,並沒有立即回山,自那一刻,祁祖就已將他削籍在外。因此女神不必前來致歉,這是祁衝的劫數。另外,祁祖傳話:女神與中曲山的緣分,到此為止,萬望勿要泄露我駁族消息;否則,天涯海角,九野八荒,必追而誅殺。話已轉告,祁猛告辭。”

  那神人祁猛說話雖多,但不飾一字,話說完畢,倒提著開山斧,飛身急速離去。

  祁穀內,響起一陣陣劈吃啪啦的聲音,那些荊棘叢,蒺藜堆,宛如鬼使神差一般,迅速延伸、糾纏、交疊、覆蓋,頃俄間又恢複了一派原始荒莽的荊海景象。

  音郤直聽得傻了眼,愣了神,怔怔而立,仿佛坐禪入定一般。

  捧在手中的香囊遭一陣狂風吹刮去,飄掛在荊棘叢中抖抖瑟瑟,被荊棘刺破,骨灰盡泄,滿天彌漫,須臾飄散的無影無蹤。

  “祁爺,都是我音郤害了你啊!”許久音郤回過神來,看著空茫茫的荊海,萬分悲悵,淚落千行,竟然吐出一口血來。

  她抹了唇角血跡道:“祁爺,中曲山不容你,不薑山便是你萬世的道場;祁祖不替你報仇,我去求金門大君替你報仇!”

  音郤說罷,一咬牙,一跺腳,飛在空中,直奔係昆山而去。

  山海界?係昆山。

  係昆山乃在北大荒內,也是山海界中一座著名的大山。

  據說昔日,蚩尤率領九黎眾族與軒轅黃帝爭奪江山,兵敗被殺,而元神未散,時常作祟人界,驚擾百姓。軒轅黃帝數次收伏未果,便向紫霄宮鴻鈞老祖討求降魔之法。

  鴻鈞老祖不忍誅滅九黎之祖,便授一道混元太極符,令黃帝著其女魃公主奉此符拘禁蚩尤元神,然後封印於係昆山山頂,令其思過悔改。——鴻鈞老祖之所以推薦魃女前去降伏,是因為女魃天命屬火,蚩尤天命屬水,取其相克也。

  後來,蚩尤元神被封於係昆山,黃帝便又在山頂修築了封神台,並令魃女鎮守,敕造日幹行宮,同時調遣築賓、衝門、府舍、大橫、付哀、期門六大神將協力,以防蚩尤逃逸。

  因此世傳係昆山有蚩尤台,善射者不敢北射,皆懼蚩尤之威名也,但後世書口相傳,以致失真,竟將‘蚩尤’變成了‘共工’,此實是一大笑話。

  至唐末之時,皆因無為道界南方罍山坍塌,泄逸了邪靈之氣,那邪靈之氣又撩拔動了山海界的魔氣,其中鍾山燭龍趁機造反,而軒轅黃帝為防止山海界內眾魔逆亂,一時也無法從別處調動兵馬,最後在鴻鈞老祖的建議下,調撥鎮守係昆山的魃女前往鍾山平亂。在九天玄女、普賢、風雪亭的協助下,平定了鍾山叛亂,但魃女也遭受重傷,暫時在昆侖山懸圃修養,一時返回不了係昆山。【事見《山海經之三子傳說?鍾山遺夢》卷】

  如此一來,便給了蚩尤的舊部及九黎族眾神一個解救神王的千載難逢的機會。

  在巫山大君金門的號召下,九黎眾神齊聚於不庭山,商議解救神王蚩尤的方案。仔細商榷了半月,最終決定:一、征途遙遠,不便率兵,遂就選拔九黎族內道行超群者,隨往係昆山;二、此次行動務必保密,若有泄密者,剝皮抽筋、挫骨揚灰;三、經選拔之後,由巫山大君金門、襄山山君陽交、不庭山山山君嫪(臑)俞、融天山山君陽白各領道行較高者,共計五十餘神祗前往係昆山破陣揭符,解救神王。

  就在夜離命令曲易再次進兵臨江郡的時候,四大山君已經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同時進攻係昆山,沿途各闖過五道防禦法陣。惡戰數月,所領五十餘名九黎神祗全部戰死,四大山君才終於攻至封神台下。

  那封神台修築在係昆山最高山頂,高有百十丈,廣有三百丈,呈五角之狀,五角上各鑄一根幾十人合抱的鎮邪柱,也有三十來丈高,封神台中央也有一根大銅柱,愈粗愈高,上麵鎮有混元太極符,金光隱射,乃是紫霄宮的金符。如果稍加留意,便會發現六根鎮邪柱的頂端亦有光氣閃爍,正是協同魃公主鎮守的六大神將肩後的道光所現。

  四大山君率眾一路過關破陣,損失慘重,終於齊聚在了封神台下。他們滿懷無限敬仰的瞻望著那座高聳雲霄的封神台,心潮起伏,不能平靜。

  瞻望許久,巫山大君金門忽撩道袍,推金山,倒玉柱,率三大山君齊齊跪在了封神台下。

  巫山大君眼含熱淚,伏拜道:“我祖威武,神王在上:麾下金門率眾神叩拜神王。金門屈節忍辱數千年,便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解救神王。今日,金門來了。”

  不庭山山山君嫪俞俯首叩拜,老淚橫流道:“我祖威武,神王在上:三千六百九十三年了,我等終於等到了這次機會。神王有靈,必佑我等成功。”

  “我祖威武,神王在上:我陽氏兄弟當年道行微淺,不能隨神王殺敵,三千六百九十三年後,能追隨巫山大君解救神王,是我兄弟莫大的榮幸,哪怕挫骨揚灰,也在所不辭!”襄山山君陽交膜拜道。

  “我祖威武,神王在上:神王有靈,佑我破陣!”巫山大君三拜九叩畢,右手化出一把牛耳尖刀,照左掌心劃開一條血口來,鮮血頓流,乃以熱血灑祭了鎮神台。

  襄山山君陽交、不庭山山山君嫪俞、融天山山君陽白亦效此法,劃掌取血,血祭了神王蚩尤。

  就在四大山君血祭神王蚩尤之時,天空中忽然傳來一陣豪笑聲:“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笑聲未落,一尊偉岸神人出現在碧空中,但見他無冠披發,黃臉長髯,身披皂羅罩袍,右肩貔貅吞口,右手裏提著一杆棗木槊,肩後白光隱隱閃耀。

  其身後隨立著五位神將,披鎧甲,戴兜鍪,手握諸般長兵器,如槍、如棍、如斧、如刀、如叉,肩後光芒隱現,端的威武非常。

  那神人大笑罷,威喝道:“金門!當年山海封神,黃帝陛下待你也是不薄,封你為巫山大君,配享三界福祿,不料時至如今你仍然賊心不死!你前來祭拜蚩尤,我築賓可以成全;若要繼續行凶,必遭誅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