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四章 再說靈台榜 十二引渡帖
作者:不醜不怪      更新:2020-03-05 12:46      字數:3612
  山海經之三子傳說最新章節

  鴻鈞老祖將靈台山安厝在無為道界西南部的紅海之上,親自主持“靈台封神”事宜,倏忽之間已經過去二十載。

  督府、任府以及衝維六府眾神的府邸早已打造完工,現在進行的工程便是打造那一十二座神山神魔的府邸,準備隨時接引那一幹入劫神魔。

  除了任、帶、維(府分陰陽)四府眾神多是魂魄定身而無法參入打造府邸外,其餘四府眾神皆投入勞作之中。但在勞作期間,督府尊主燭龍和衝維六府尊主蚩尤發生了小小衝突,因為這兩位山海大神你不服我,我不服你,都想淩駕於對方的頭上,行施總掌靈台的職權。

  鴻鈞老祖雖然平複了雙方衝突,但心裏也知道兩位大神各自不服,因此為此事大大傷透了腦筋:將來“靈台封神”之時,若讓燭龍為尊,蚩尤必定不服;若讓蚩尤為尊,燭龍必定不服,那最後又讓誰來總領這八部神魔,甚至那些被金符至今鎮壓的一十二座神山下的神魔?端地是一時很難想到權衡之策。

  此日鴻鈞老祖又來到靈台山主峰高妙崖上,一邊鬱悶地思想對策,一邊觀看四府眾神奪舍百靈萬獸的肉身按照繪製的“靈台諸府圖”開山鋪路,架橋建宮。

  隻見四府眾神或化虎豹熊羆,或化蛟龍蟒蛇,或化馬牛驢騾,或化龜鱉蜥蜴,開山的開山,架橋的架橋,搬石的搬石,運土的運土,飛的飛,騰的騰,爬的爬,鑽的鑽……千奇百怪,光怪陸離,當真是亙古以來未見的奇觀。

  在空中目睹靈台山如此熱鬧奇絕的景觀,一直跟隨畢蒙而行的方慶隱生生驚得屏息凝氣,暗歎道:聽師兄說師尊在靈台山安置眾神魔,看此景那些虎豹龍蛇便是那些神魔了,放眼三界十方也隻有師尊才能駕馭得了它們啊!

  歎猶未了,早見畢蒙倏然將身一降,先自飛落下去了,原來他已經發現鴻鈞老祖正站在靈台山高妙崖上。方慶隱和黃衣童子隨即急忙降落雲腳。

  畢蒙已然落在高妙崖上,單跪在鴻鈞老祖身後,恭敬稟報道:“啟稟老祖:方慶隱方先生和紫霄宮童子前來求見。”

  “嗯?”鴻鈞老祖微吃一驚,徐徐轉過身來。

  此時方慶隱和黃衣童子也已然降落下來,雙雙跪地行禮道:

  “弟子方慶隱拜見師尊。”

  “童兒拜見老祖。”

  鴻鈞老祖微微頷首,示意三人起身後,甚是欣慰地對方慶隱道:“看來你已經仔細讀過《道藏》,參悟了道法了。”

  “啟稟師尊:弟子當年承蒙師尊相救,在陰陽界隱居十八年,一心一意專研《道藏》,近日才修煉成叱吒。”方慶隱虔誠回稟。

  “好……本師沒有看錯你,你果然正氣浩然,慧根極高,當年本師在你手掌中寫下的正是‘叱吒’二字,如今你道法有成,實是可喜可賀。”鴻鈞老祖歡然道。

  “弟子剛剛煉成叱吒,陰陽界便遇見了一件十分棘手之事,此事弟子不能解決,因此一時就想到師尊,先自去了一趟紫霄宮,不曾料師尊不在紫霄宮。”

  “嗯,當年封你為任府尊主之時,本師雖有封授眾神的腹案,但還沒有具體計劃,所以並沒有將《靈台榜》的事告訴你,你自然也不知道本師在靈台山親自主持‘靈台封神’之事。”

  “所幸有師兄領弟子前來靈台山,又有畢蒙大神接引,因此這才見到師尊。”

  “嗯,你來見本師究竟所為何事?”

  “啟稟師尊:宗布大神後羿正親自率領度朔山大軍攻打陰陽界,弟子在崇崤關前擋下他一箭,才贏得停戰六日的期限,六日一過宗布大神將繼續攻打崇崤關。”

  “哦?這宗布大神後羿也出來鬧事了?本師這些年來一直忙於修建靈台諸府之事,將山海變亂之事交付給你二師兄原始天尊打點,也沒有多加留意山海動向,這宗布大神後羿出來鬧事,本師也是始料不及啊。本師原本將這一輪劫外之劫左右到幽冥之地,陰陽之界,免得山海眾神魔禍害人界,這宗布大神又是鬧得哪一出?”鴻鈞老祖微微吃驚,暗自行法演算起來。

  方慶隱回稟道:“據說宗布大神後羿是為了替麾下報仇,又說是為了爭奪香火。”

  “嗯……嗯……為師已知前因後果。”鴻鈞老祖行法演算完畢道,“三界變數,由來不可逆勢而為,隻能順勢而解,這宗布大神後羿出世倒是替本師解決了一個大大的麻煩啊,這或許就是你二師兄原始天尊沒有出手的緣故吧。”

  “這……師尊此話何意?”方慶隱大為疑惑。

  “這宗布大神後羿也是大有功德的正神,曾經射落九日,降除群妖,造福萬世百姓,彤弓素矰山海無敵,你以道法初成之軀擋下他的箭也已經十分了不起了。”

  “師尊的意思是說無人能夠抵擋宗布大神的彤弓素矰了?”

  “那彤弓素矰乃是純陰血氣所練就,君臣氣運所凝賦,萬民祈禱所化合,端地厲害非凡,但三十六天之內能破彤弓素矰者甚多,如果你的‘叱吒’煉至化境,亦可破之。關鍵在於破了彤弓素矰之後,該當如何行事?這宗布大神後羿胸中有一股怨氣至今未解,縱然他粉身碎骨,那股怨氣依然也不會消失,反而會充塞天地之間荼毒後世,又會引來無數麻煩。”

  “那——該當如何應對?”

  “你不用擔心,本師已有對策,你按本師之計行事便可。”

  “是,弟子謹遵師尊吩咐。”方慶隱俯首應諾。

  鴻鈞老祖忽然叫喚黃衣童子道:“童兒,你過來。”

  黃衣童子上前行禮:“老祖有何吩咐。”

  “你速拿著我的十二道引渡貼,前往昆侖山懸圃麵見黃帝陛下,將這十二道引渡貼交給他,叫他先去解開十二座神山上的兩重金符,放那些神魔出來,然後再將這十二道引渡貼分別轉交給那十二位神魔,吩咐他們速往陰陽界,以應宗布大神之劫,至於其他細節之事,我自會在引渡貼中說明。”

  鴻鈞老祖說罷,施展至聖功德,書寫了十二道火雲引渡貼,然後交授給黃衣童子道,“這十二道引渡貼,我已蓋有紫霄宮的火雲印符,你再請黃帝陛下在引渡貼上一一寫下那十二神魔的名姓,並蓋上山海璽印,如此便可以為那十二神魔正身正名了。速去吧,完成此事後,速回紫霄宮看好宮宅。”

  “童兒遵旨。”黃衣童子接過十二道火雲引渡貼,一一行禮後,縱黃光而去。

  鴻鈞老祖又對方慶隱道:“如此安排你可以放心了,到時自然會有十二路神魔陸續前往陰陽界相助。”

  “十二路神魔陸續前往陰陽界相助?”方慶隱愈加疑惑不解。

  “嗯,這十二路神魔可大有來頭。”鴻鈞老祖緩緩說道,“當年大禹帝治理洪水,勘定山海,無數神魔出世協助,為的便是討求人界香火供奉。大禹帝治水成功後,便書寫奏章上呈黃帝陛下,請求封神,最後共封授有名神位九千九百一十八路,無名神位不計其數,是為‘山海封神’。但也有反叛者和因一時疏忽而未封授者,更有後世曆朝曆代懷有怨氣未泄者,這一十二路神魔正是此數。

  三十多年前,無為道界南部罍山坍塌,煞靈逃逸,山海神魔蠢蠢欲動,經黃帝陛下巡察各路神魔,得此十二路神魔欲想出世為禍,因此本師鎮壓了他們,許以來日,讓他們證道,各自劫數各自了。如今劫象已生,正是他們該出來的時候了。”

  “原來有這麽一段故事,弟子已經明白了。”

  “嗯,本師當初將你安排在陰陽界正是等待機緣出現,然後再將這一十二神魔左右到那裏去,完成此次劫外之劫。本師以為至少還要等上個幾十年或者上百年,這機緣才會出現,不料這宗布大神後羿自應劫數。此時機緣已現,正該了劫,六日之內必有一路神魔先到陰陽界,而後各路神魔將陸續而至。這一十二路神魔前往陰陽界,都以引渡貼為證,都由你來統領指揮,到時你收下這些引渡貼,以備來日‘靈台封神’之用,現在你就速回陰陽界等候消息去吧。”

  “是,弟子遵命,弟子先行告退了。””

  方慶隱這時才恍然大悟:當年老祖所說“來日山海界內,你仍有一番征殺”的話原來落點在此處,而將他送往陰陽界正是等待一次機緣的出現!因此他當際應諾行禮,然後又同畢蒙辭別,駕起青藍昊光飛離了靈台山。

  鴻鈞老祖目送方慶隱離去,不禁感歎道:“僅僅等了三十多年,這劫數就等來了,我所策劃的大局終於如願而行,但願此劫過後,神魔收盡,天地和氣,萬界太平。”話罷,注視蒼穹,目光如空,歸於原始之寂。

  自從無為道界南部罍山坍塌,煞靈逃逸,引起山海神魔蠢蠢欲動開始,鴻鈞老祖便向菩提祖師借來了靈台山,策劃了一個大大的神局即《靈台榜》來化解這場劫外之劫。

  其間先後發生了三大劫數:鍾山之劫、幽冥之劫以及不薑山之劫。

  因為這三大劫數都是在鴻鈞老祖等待機緣時所發生,而且並不在他真正的預料和掌控之中,所以又稱“奇劫”,總共收錄並安置了八府九十二位正神(方慶隱暫未歸位),後來王惟一整理編修《靈台榜》時稱之為“奇府八部”眾神。

  如果說奇府八部出乎鴻鈞老祖意料之外,那麽用金符鎮壓的十二座神山的眾神魔卻完全被他控製在手掌之中,因此劫象出現時,鴻鈞老祖在等待了三十多年後,掌運機緣,以怨化怨,釋放十二位神魔出世應劫,來完成他的靈台封神大計,還天地和氣和萬界太平。

  十二神山,

  十二神魔,

  開始紛紛出世入劫了!

  一場場與命運抗爭的鏖戰徐徐拉開了序幕。

  血與肉——在此飛濺,

  靈與魂——在此舞蹈,

  他們是粉碎!還是升華靈魂!

  後世傳唱,是空前悲歌!還是絕後讚歌!

  命運造化,由來幽渺,誰又能夠清楚地知道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