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23 分道揚鑣
作者:蔣家俊      更新:2020-03-09 08:40      字數:3312
  升級後的機械骨骼比原來整整小了一大圈,寧斐穿戴好後,不僅能比之前更加靈活,力量更好控製,而且坐在巴頓安排的直升機上也沒有顯得特別擁擠。

  “你的手也有問題了嗎?”,凱特琳擔憂問道,這才短短幾天沒見。

  寧斐連忙搖了搖頭,“隻是預防,而且這樣顯得更加有整體感。”

  凱特琳拉上直升機艙門,起飛了,坐在寧斐對麵的座位,上下打量,“沒有頭盔的戰甲始終是不完整的,還有胸口的位置需要增加防護,這是薄弱部位。”

  “不不不,沒有必要防護,隻要跑的足夠快,子彈就追不上我,不過我會考慮增加一個頸部支撐,優秀的建議!”

  “那是用於什麽?”

  “治療落枕,或者長時間工作導致的頸部疲勞。”

  “你開心就好”

  直升飛機低空急速飛行,自從經曆過墜機事件以後,寧斐就係上安全帶了,那種在天旋地轉的機艙裏翻滾隨時可能被甩出去,或撞到各種各樣銳利堅硬物體的感覺實在是過於要命。

  戴上耳機,聽聽音樂,隔絕噪音,還能小憩一會兒。

  ......

  大概是過了一個多小時,軍用直升機的時速比民用飛機要更快,寧斐就從淺睡中醒來,因為飛機開始下降了。摘了耳機,伸了個懶腰,隻聽見直升機飛行員充滿激情的嗓門對他們喊著,“紐約歡迎你!”

  飛機降落在一塊停機坪上,寧斐和凱特琳下了直升機,就看到凱文正在等他們。

  “隊長”,寧斐率先打了個招呼。

  凱文看到寧斐,眼神中含著掩蓋得幾乎不可見的憂鬱和愧疚,終於還是走上前去,露出有些看似疲憊的笑容拍了拍寧斐的肩膀,“巴頓說你已經醒了,真的很高興能再次見到你,恢複得還好嗎?”

  “已經很幸運了,醫生都說是個奇跡”,寧斐微笑著道。

  停機坪所在的位置是阿爾伯特實驗園區的中間地帶,整個園區是一個巨大的白色環形建築包圍起來的,環內還有其他的建築,樓層普遍不高,樓頂和園區中央的區塊分布著植被、水池,整體風格顯得偏向休閑與藝術。

  凱文帶著寧斐和凱特琳前往新月博士的實驗室。

  阿爾伯特實驗室整體給人的感覺並不是那種守衛森嚴的秘密場地,事實上很親民,除了科研工作者的工作場地之外,園區有一部分區域是作為展館對外開放的,展館工作人員有序地組織來訪者參觀,主要是展示曆史上實驗室重要的一些科研成果,還有很多互動顯示屏和全息投影來展示物理學中宏觀與微觀世界的現象和闡述相關理論,甚至還有專門的官網可以讓人留言提問,而科研工作者會對問題做出回複,這些主要是為了向群眾科普知識,將知識傳承下去,這被視為實驗室的精神價值所在。

  凱文一行人就像普通遊客一樣不急不忙穿過展館,保安也非常稀少,隻有在進入工作區域

  的時候,才有個像樣的電子閘門。

  進入了工作區域後的景象和展館就完全不一樣了,裏麵的人看起來很忙碌,有一些人穿著輻射防護服,進出一個通往地下的升降式電梯,更多的人員在上麵調試設備,這些設備看起來是剛剛更新過的,大概是在地下做實驗。穿過這片區域,連續經過兩個無人的區域,最後來到一個獨立的被厚重混凝土隔開的工作區域,寧斐看到一個類似托卡馬克的環形裝置,但體型相對來說不大,幾乎隻有普通圓桌大小了,旁邊的牆上釘著一塊很大的寫字板,一個女人在寫字板上寫寫畫畫,將整麵寫字板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推演方程式,又不時去查找探測器顯示屏上的數據。仿佛是在思索一些的問題,直到眾人走到麵前,這個女人才注意到有人來了。

  “新月博士”,凱文介紹道,“來認識一下新夥伴,這是寧斐。”

  新月博士放下手中的寫字筆,看到寧斐這身怪異的行頭先是略顯詫異,但突然想起來麵前這個人,伸出手打趣道:“嗨,爆頭人,我們之前見過,但你應該沒有見過我,那會兒你受傷了還在休眠中。”

  “爆頭人?什麽爆頭人?”,寧斐表情怪異,但出於禮貌還是和新月握了握手,轉頭問凱特琳:“我在那會兒還有這個綽號?”

  “我不知道”,凱特琳事不關己地搖搖頭。

  新月突然湊近了寧斐,伸手去摸寧斐地額頭,毫無征兆的動作讓寧斐慌地腦袋後仰。

  “別動!”

  新月一把摁住肩膀,另一隻手向額頭輕輕摸去,這是之前寧斐受傷的位置,認真道:“雖然聽巴頓說過你的情況,醫用納米機器人技術在生物組織修複測試中的表現極其理想,但畢竟缺乏足夠的臨床驗證,能親眼看見它的應用效果,還是讓人非常驚訝!”

  “基地醫院的維納醫生替他做過檢查,內部組織修複的很完美,但意識的領域可能出現了一些問題”,凱特琳道。

  等到新月往後退了,寧斐才用手上的機械骨骼敲了敲腿上的機械骨骼,發出“當當”聲,沮喪道:“運動障礙症。”

  “還不錯的發明”,新月上下打量寧斐這身輕量版的機械骨骼,又繼續道:“按照過去的醫學劃分這種病症屬於心理學,但心理學並不精確,所以難以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

  寧斐臉上浮現失望之色,但還是不甘心問道:“確實沒有辦法了嗎?”

  新月耐心解釋道:“這個問題的解決受限於這個時代的科技水平,醫用納米機器人技術放在神經外科治療中應該是最先進的技術了,目前的問題關鍵點在於我們對於大腦思維活動的理解還是不全麵的,這並不是單一學科的進步就可以改善的,是需要基礎學科和其他關聯學科全方麵的提升,才能在這個領域形成技術突破的基礎,在那個時候,關於大腦的所有的秘密都將破譯,人類能治愈所有的疾病,未來會來的,但這並不容易。”

  寧斐沉默,他聽明白了新月的話,隻有產業革命、技術爆炸的情況下,所有的學科

  都飛速進步,在那樣的大環境下,當前難以解決的問題將不值一提。

  這個星球從長遠來看,近幾百年的科學成果要超過所有人類曆史之和,完全呈現指數型增長,而通過太空梭事件也認知到,星空之上還有比人類更強大的智慧種族存在,並且在逐漸到達這裏,而外星科技的到來還將讓這個星球的技術水平加速前進。

  即使放到更長遠的人類史來看,當前這個時代也是一個特殊的點。

  “要知道,你之前的腦部創傷,相當於在不穿防護服的情況下,把頭伸進了地下那台超級質子加速器中,如果這在去年以前新技術還未麵世之時,幾乎是無法治療的,但看看現在,你還能站在這裏......”

  “我明白,我明白的……謝謝你,博士”,寧斐出神道。

  寧斐收拾了臉上的情緒,呼了口氣,問道:“我能為此做些什麽?巴頓說你這裏需要幫忙,我需要做些什麽?嗯……我曾經在盧卡斯大學學習物理和計算機,本來我打算從事這方麵的工作,認識很多傑出的人,隻是後來發生了一些事情,分道揚鑣了。”

  新月的臉上露出了真摯的笑容,“這真是再好不過了!我這裏正缺人手,其實還是關於那塊太空晶體的研究,我相信你一定感興趣。”

  寧斐回想起一路走來觀察到,阿爾伯特實驗室的研究似乎都是有科學家牽頭組織一個研究小組進行的,在新月博士這裏,隻看到她一個人忙活,不由好奇問道:“沒有其他感興趣的人了嗎?”

  “嗯......大家觀點不同,分道揚鑣了”,新月挑了一下眉毛,轉頭向那台環形裝置,“這是關於可控核聚變的項目,那塊太空晶體非常神奇,外部的12麵體其實是一個殼,在一定的物理刺激下,能違反質量守恒定律,從內部源源不斷噴射大量粒子和能量,我們還沒有辦法觀測這個裝置的內部,但這個殼本身就含有非常先進的技術,能產生一種高密度磁場來約束粒子,這台裝置便是仿照了晶體的原理,能夠約束住高能粒子,於現有的磁約束裝置不同的是,它能把體積縮的更小,那最終就能製造出小型或微型的核聚變反應堆,它所產生的能量,能推動人類的飛船輕鬆擺脫地月係引力,乃至是太陽係引力,進入長距離的太空旅行。”

  就簡單來講,新月博士的研究項目是利用了太空晶體的高密度磁場原理,改良了現有的磁約束裝置,來進行小型的可控核聚變實驗,這個研究項目一旦成功,絕對是一項劃時代的成果,能改變這個世界的能源結構。核聚變不會像核裂變一樣鏈式反應,更安全與清潔,但問題在於寧斐見識過那塊太空晶體的詭異,它的磁場事實上也並不穩定,雖然有環境變化的因素,但這種原子能研究類的實驗一旦發生意外,所產生的能量也足以讓周圍的物質灰飛煙滅。

  相當於頂著一個不穩定的小型核彈做研究,也難怪新月博士缺人手。

  寧斐知道要是此時提出分道揚鑣,恐怕已經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