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節
作者:四眼娃娃一渡清河      更新:2020-07-11 15:14      字數:3210
  “是啊,直接派駐大臣進藏,朕怕會讓民心不安。”

  雍正爺坐在龍案後頭,端起茶碗潤了潤喉嚨,“就置五名噶倫,以康濟鼐為首,他是拉藏汗的女婿。這次平藏,他一力反對準噶爾,一直固守阿裏,為我大清也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皇兄想得周到,康濟鼐是個值得托付的人。”怡親王點了點頭,隨後又皺了皺眉,“不過,他在藏地貴族中的地位,倒是不如阿爾布爾等人,貿然以他為首,不知日後……”

  怡親王的話沒說完,雍正爺放下茶碗,抬頭看了他一眼。

  福至心靈,怡親王瞬間想明白了,“原來如此,皇兄深謀遠慮,臣弟是不用跟著瞎操心了。”

  雍正爺彎了彎嘴角,又拿起一旁的奏章。

  怡親王也端了碗茶喝,暖閣內短暫地安靜了片刻。

  待又一本奏章批完,那邊怡親王也放下了茶碗,“如今西藏事平,設置了噶倫,對入藏的兩路大軍也該論功行賞了。”

  雍正爺手中的朱砂筆,懸在桌上,半天未動。

  “暫且不急,朕還有所思慮……”

  “臣弟知道皇兄在思慮什麽,”怡親王緩了口氣,“先不論十四,這次平藏,青海諸位台吉也是出了力的。尤其是,羅卜藏丹津!”

  朱砂筆被放在了筆架上,雍正爺抬起了頭,“朕已決定封察汗爾丹津為親王,額爾德尼為郡王,日後青海和碩特右翼由羅卜藏丹津和察汗爾丹津共領。”

  怡親王有些吃驚,想了想道,“皇兄認為,察汗爾丹津能遏製住羅卜藏丹津的野心嗎?”

  雍正爺搖了搖頭,從龍案後站起,“青海遲早要有一戰,朕心裏有數。眼下,朕需要的是時間……”

  “這……”

  怡親王也猶疑了,想了又想,他緩步走到雍正爺身邊,“那無論是允禵還是年羹堯,皇兄都要三思再三思了。”

  四月初七乾清宮

  早朝上,大殿內異常安靜,幾乎所有朝臣都縮著脖子,低垂著腦袋,其氣氛與先帝時大為不同。

  而龍椅上,神情晦暗不明的雍正爺,手裏正拿著一本奏章。

  新任山東巡撫黃炳奏稱,前任巡撫李樹德在六年任期內虧空銀兩四十餘萬,其下屬知府李元龍貪贓枉法,家私數百萬而仍貪酷不已,且與前任巡撫李樹德連宗任事,擾害百姓。

  “如此種類,爾等以為如何?”

  殿上發問,朝臣卻無一敢答。

  “各省錢糧多有虧空,朕在潛邸時,既已知悉。朕以為,虧空緣由,無非三種,即民欠、官侵與吏蝕。民欠者,多因天災、戰事,朝廷亦能體諒。長官勒索,官吏貪蝕,同為一類,吏治之潰也!”

  群臣一聲不吭,殿內落針可聞。

  “從前,聖祖好生知天,不忍將贓官明正典刑,以致一些人毫無畏懼,恣意虧空!朕深悉此弊,本應即行徹底清查,重加懲治,但念已成積習,姑從寬典。”

  龍椅上的人緩緩站起。

  “今日起,暫除陝西省外,限以三年,各省督撫將所屬錢糧嚴行稽查,凡有虧空,無論已經參出及未經參出者,三年之內,務期如數補足……”

  朝臣間終於泛起波瀾,低矮的官帽下,你看我我看你,有些受不住的,已經開始交頭接耳。

  “如限補不完,從重治罪!稽查間,有督撫徇私縱容者,則一並治罪!三年補完之後,若再有虧空者,決不寬貸!”

  “這——”

  一石激起千層浪,朝臣間立時議論聲沸然。

  “皇上,臣以為此法不妥……”

  “皇上,寬政才能安人心,臣不能附議……”

  “皇上,請皇上三思……”

  “請皇上三思!”

  大殿上,一個接一個的跪下,各個痛陳己由,為江山、為社稷,恨不能以身撞柱,力證自己的一片忠心。

  允祥站在群臣之前,此時大殿上和他一樣,堅持沒有跪下的人,還不足一半。

  但是,高站在龍椅前的身影,未有任何退縮。

  聖諭已下,雷霆萬鈞,不容更改!

  “群臣跪拜,退朝——”

  從乾清宮走出來,雍正爺的步子邁的很大,很快。

  這紫禁城裏最威嚴,卻也最空曠的宮殿並不屬於他。

  回到養心殿,跟在後麵的張保、張起麟遠遠地墜著,不敢說一句話。

  雍正爺疾步走進了東暖閣,又飛速退了出來,繼續向後殿走去。

  還未進後殿的門,殿內突然傳出一聲尖叫。

  “誰動我的銀子啦?!!”

  張保、張起麟同時停步,對視了一眼,留在了原地。

  雍正爺腳步緩了緩,邁進了門。

  寢殿內,蘇公公捧著自己的寶貝木頭盒子,正瘋狂地數著裏麵的銀票。

  “肯定是小英子那個兔崽子!一個沒看住,竟然敢偷我的銀子!”

  “是朕拿的,”走進門的人,已經化去了一身的冰霜。

  “你偷我的銀子!”

  蘇大公公是全不管來人是誰的,“我少了三百兩,還來!”

  “你少無賴,”雍正爺慢騰騰地走到軟榻邊,坐了下去,“朕隻拿了一張五十兩的,隨手賞人用了。”

  蘇偉鼓起腮幫子,瞪了榻上的人一會兒,把自己的盒子重新鎖好,抱在懷裏往他旁邊湊了湊。

  “今兒怎麽直接回後殿了?你不是才下朝嗎,不用去東暖閣議事嗎?”

  “一會兒再去,朕有點兒累了。”

  說是累了,人卻直挺挺地坐著,龍袍也不換,靴子也沒脫。

  蘇偉在旁邊看了一會兒,什麽也沒有再問,轉身把自己的寶貝盒子塞進衣櫃裏,又給他家萬歲爺找出了一身常服。

  脫靴子,換衣裳,哪怕好久沒給人做過了,蘇公公覺得自己還是異常熟練的。

  雖然,他可能是唯一一個把換下來龍袍隨手扔在榻子上的人。

  係好最後一個扣子,一雙有些涼的手覆了上來。

  蘇偉反握住那雙手,細細地搓了一會兒,直到手心有了溫度,直到榻邊上直挺挺坐著的人,慢慢軟和了下去。

  “我給你按按頭。”

  “嗯……”

  舒服地閉上眼睛,雍正爺慢慢彎起嘴角,享受著這難得的伺候。

  “我跟你說哦……”

  “嗯。”

  半晌間,蘇公公絮絮叨叨地從宮裏說到了宮外,從敬事房說到了吉盛堂。

  雍正爺就這麽聽著,聽得周身都舒泰了,聽得好像方才朝上的一切,都是很久以前才發生的事了。

  “所以我就說啊,什麽事都不值得生那麽大的氣,萬一氣壞自己,多不值當……”

  “嗯。”

  雍正爺笑意吟吟地睜開了眼,拿下了蘇偉的手,“都知道了,都記得了。”

  蘇大公公也笑開了,“就是嘛,不就是欠銀的事兒嘛。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你放心,到哪兒都是這個理兒。誰欠了都得還。”

  雍正爺的肩膀突然被人戳了一下。

  “你說是不是啊,萬歲爺?”

  眼前的人笑魘如花,雍正爺愣了一會兒,默默揉了揉被戳疼的肩膀。

  “五十兩……”

  “三百兩!”

  不容置疑的三個手指在眼前晃了晃。

  雍正爺突然想去跟滿朝的大臣們說,“這世上,不是誰的銀子都像他這麽好欠的!”

  第513章 冊封

  雍正元年

  四月十五, 養心殿

  “皇上”

  張廷玉近來雖總不得雍正爺待見, 但卻不乏重用的, 剛複職南書房,又任順天府鄉試主考官, 除了監管禮部外,皇上還有意把都察院交給他。

  “自三年之期定下,朝內朝外動蕩不安,近來官宦告休、告病者比比皆是, 若再此番下去,怕會釀成大禍啊。”

  雍正爺坐在龍案後,兩眼還盯在奏章上,“拔瘡去毒,總要疼一疼的。朕想肅清吏治,整治貪腐, 這一遭怎麽都得過。”

  “話雖如此, 但皇上剛登基不久, 朝堂穩定亦是要事啊, ”張廷玉拱手道。

  “那愛卿有何良策?”

  雍正爺雖沒抬頭,但張廷玉能聽出來,現在是他進言的最好時機。

  “皇上,您還不打算冊立後宮嗎?”

  張廷玉此話一出,雍正爺手裏的朱砂筆就停了下來。

  張廷玉在心裏歎了口氣, 這已經是他不知多少次上諫了。

  “皇上, 眼下情形已經不能再拖了。您遲遲不立後宮, 京裏已經議論紛紛。那些心懷不軌的小人,本就借著您登基之事大肆造謠、蠱惑人心。如今您又立下三年之期,硬逼著不知多少人從嘴裏摳出銀子來。此時此刻,您的一點點小過錯,都會成為他們發難的由頭。”

  雍正爺低垂著眉眼,沒有說話,張廷玉趕緊再接再厲道。

  “更何況,後宮冊立,皇子們的身份也才正當,此則關乎國本。皇上或許不以為然,但就是先帝初登基時,也要冊立後宮,大選秀女的。秀女從八旗中來,與前朝息息相關,朝臣們借此有了指望,才不易被人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