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節
作者:四眼娃娃一渡清河      更新:2020-07-11 15:14      字數:4069
  蘇偉瞪著黑漆漆的床帳頂子,心頭壓著一塊兒沉甸甸的大石頭。

  雍正爺側著身子,卻也同樣沒閉上眼睛。

  不同頻率的呼吸聲交雜在一起,蘇偉轉過頭,盯著雍正爺寢衣上閃著銀絲兒的雲紋,深深地歎了口氣。

  雍正爺轉過身來,伸開胳膊,將人摟到了懷裏,“怎麽了,睡不著?”

  蘇偉抵著那人的胸膛,聽著他若即若離的心跳,“胤禛,我有點兒害怕……”

  我怕我會越來越不認識你,我怕與你的距離會越來越遠;

  我怕有一日,你終會歸於天下,歸於皇位,卻獨獨不再歸於我……

  懷抱著他的人,並沒有聽到他的心聲。

  抱著他的手,輕輕撫著他的背。

  “別怕,朕在呢……”

  正月初十

  雍正爺連頒十一道諭旨,訓諭直省總督以下等官。

  諭總督:自古帝王疆理天下,必有嶽牧之臣,以分猷佐治。而後四方寧謐,共臻上理。此封疆大臣,以總督為最重也。總督地控兩省,權兼文武,必使將吏協和,軍民綏輯,乃為稱職……特是澄清吏治,必本大公之心,虛懷察訪,果係清節素著,才具練達者,任以要職……今之居官者,釣譽以為名,肥家以為實。而雲名實兼收。不知所謂名實者,果何謂也?……更有仕宦之初,頗著廉名,及身躋大位,則頓易其操守者,古人謂之巧宦,其心事豈可問乎?……朕嗣紹丕基,一切遵循成法。惟冀爾等,察吏安民,練兵核餉,崇實行而不事虛名,秉公衷而不持偏見,故諄諄告誡……若爾等恣意徇私,不能竭忠盡職,則深負皇考簡用之恩。其罪甚大,國法森嚴,朕雖欲寬貸爾等,不可得矣!

  諭巡撫:國家任官守土,綏輯兆民。封疆之責,惟撫臣為重……則一切政刑錢穀,必致貪慕。夫吏治不清,民何由安?……藩庫錢糧虧空,近來或多至數十萬,蓋因巡撫之貲用,皆取給於藩司,或以柔和交好,互相侵那,或先鉤致藩司短長,繼以威製勒索……罔顧朝廷帑藏財用之虛,及事發難掩,惟思加派補庫,輾轉累民,負國營私!州縣積穀,於民生最有關係。今皆視為正供之餘項,借出陳易新之名,半為胥吏中飽,半為州縣補空!一遇災荒,茫無賑貸。皆由巡撫,平時疏略包容,玩愒所致也……朕所諭者、有則悔悟速改,無則省躬加勉……若不念皇考簡畀之隆,致貽地方黎庶之害,負恩曠職,自取罪戾,朕又安能廢法以宥爾乎?

  以下諭督學、諭總官兵、諭提督、諭布政司等等十一道諭旨,無不怒斥吏治之害,揭露地方官宦貪婪瀆職,貽害百姓之舉,指令各省、各部肅清貪腐,查補虧空!

  第504章 吏治

  雍正元年

  正月十三, 廉親王府

  胤禟來看八阿哥,不得不說葉天士的醫術當真了得,劉槐的鬼門十三針沒能醫好的瘋病,到了葉天士這裏, 竟然漸趨穩定下來了。

  八阿哥的性格雖有變化,但總不至於常常頭痛,夜不能安枕了。

  “這下咱們這位皇兄可是下狠心了, 戶部一下虧空了八百萬兩, 各地府庫還藏著掖著呢,皇阿瑪走得早,給咱們這位皇兄留下個空架子。”

  胤禟頗有些幸災樂禍的模樣。

  八阿哥歪在軟榻上,連日來他總被召去內閣處事, 近來他接了理藩院尚書的職位, 連工部的差事也總落到他頭上, 也不知道上麵那位是不是真的對他如此放心, 還是打算就此累死他。

  “一連十一道諭旨,他也是不容易,剛一登基, 也不擔心惹得百官怨聲載道。”

  “嗐,有什麽可怨的?自古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一道諭旨罷了, 各地陽奉陰違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法不責眾,他能怎麽樣?”

  八阿哥搖了搖頭, 端起炕桌上的茶碗抿了一口,眉頭皺了皺。

  “怎麽了,八哥,又頭疼了?”

  “沒有,”八阿哥喝了半盞茶,放下了茶碗,“福晉怕我飲常茶會解藥性,特意管葉天士要的苦茶,喝起來澀的很。”

  胤禟嘴角動了動,卻是一笑,“八嫂對八哥真是一片癡心,您病的那段日子,多虧八嫂一個女人家,府裏府外的支撐著。”

  八阿哥沒有說話,隻眉眼略低了些,“聽說,胤禵離了青海了?”

  “可不是,我正要跟八哥說這事兒呢,”胤禟壓了些嗓音,“胤禵離了木魯烏蘇,原本應是直接回京的,誰知他怎麽想的,突然轉去四川了?眼下跟年羹堯碰到一處去了。”

  “年羹堯……”

  八阿哥的手在榻上輕輕敲了敲,“胤禵那兒怕是靠不住了,咱們得往其他地方想想辦法了。”

  “王爺,鄂倫岱大人求見!”

  門外傳來太監榮平的聲音,有些急切,這邊鄂倫岱竟也不顧下人通報,徑直走進來了。

  “王爺,九爺。”

  “大人為何如此急躁?”胤禟問了一句。

  “宮裏剛傳來的消息,皇上因李煦上折奏請替王修德挖參一事大怒,下旨廢了李煦的官,革了李煦蘇州織造之職!”

  “什麽?”胤禟騰地站了起來,“李煦可是皇阿瑪的寵臣,他怎麽敢?”

  “有什麽不敢的?”

  八阿哥沉聲一笑,“你別又忘了,皇阿瑪已然仙去,他現在才是九五之尊!”

  十一道諭旨剛頒下不過三天,雍正爺就對康熙朝寵眷一時的曹李兩家動手了。

  李煦如今已垂垂老矣,當初因虧空被人參奏,康熙爺特地給開了後門,又讓他監管巡鹽,以補虧欠。

  曹李兩家是姻親,康熙爺五次南巡,有四次住在曹寅府上。曹寅去世後,李煦奏請曹寅之子曹顒襲任江寧織造,並監管鹽務。曹顒死後,又奏請曹寅嗣子曹頫繼續襲任江寧織造,硬是保住了兩家在江南的地位與富貴榮華。

  這次,雍正爺拿李家開刀,奪官去職,勒令當地巡撫嚴查其所欠錢糧,並將李煦之子並其家所有在案人,以及李煦衙門親信人等俱行逮捕。同時,令當地巡撫等查明其家產、店鋪、放債銀兩等,所有賬目另行陳奏。

  這一舉動,不言而喻,是打算抄家了。

  對於曹家,雍正爺倒是並沒有趕盡殺絕,隻勒令其迅速補齊欠銀。

  不過,從前因為康熙爺照顧,允許用兩淮鹽課代賠江寧織造的虧空。但這次李煦案發,曹家不止沒了兩淮鹽課的幫助,還得將往年從鹽政得到的八萬多兩退還回去。加上之前就未還清的欠銀,也是一個難以負擔的窟窿。

  正月十六,

  內務府員外郎鄂爾泰,一大清早就等在了皇宮門口,他被雍正爺任命為雲南鄉試副主考,今日來辭行謝恩,明日就要啟程上任了。

  趕上朝會的時間,宮門口等了不少大臣,鄂爾泰本來以為要四處寒暄一下,誰知道眾人都是一副噤若寒蟬的模樣。

  “鄂爾泰大人吧?”

  正在鄂爾泰發愣的時候,身邊突然走來一個人。

  鄂爾泰定睛一看,連忙行禮,“尚書大人。”

  “誒,不必如此,”張廷玉扶起了鄂爾泰,笑的很是親和,“大人行事風範端正,怪不得萬歲爺對您讚賞有加。”

  “嗐,大人謬讚,小生隻是一個郎官,與萬歲爺也隻有一麵之緣而已。”

  “一麵之緣就足以,相信大人必不會辜負聖恩的。”

  “那是自然,”鄂爾泰態度誠懇。

  張廷玉一笑,衝鄂爾泰揚了揚頭,“大人是不是奇怪,為何朝臣們尚在宮外,就如此沉悶?”

  鄂爾泰點了點頭,“請尚書大人賜教。”

  “萬歲爺登基不過月餘,就下旨申飭吏治,處置前朝老臣。原本心存僥幸,認為新朝不穩,必要承繼舊朝習製的,此時都惶惶然不知所以了。咱們身為人臣,原本就是戴著鐐銬為君行差,如今鐐銬拆的久了,很多人都忘了。這乍一要重新戴上,自然不習慣了。”

  鄂爾泰心有所感,眼眸亮了很多。

  “萬歲爺剛剛登基,沒有太多的耐心等著這些人去習慣。所以,諸如鄂爾泰大人,才是萬歲爺日後要倚重的。大人可要看清腳下,不要行差就錯啊。”

  鄂爾泰身上一凜,回頭望向張廷玉,拱手一禮,“多謝尚書大人指點,鄂爾泰必不辜負皇上的期望!”

  晌午,養心殿

  怡親王來見雍正爺,雍正爺正在獨自用膳。

  “這幾日蘇公公好像很忙啊,”胤祥被雍正爺招呼著坐下,陪他用飯。

  “他總愛往宮外跑些,朕也由著他,讓人仔細跟著就是了。”

  “蘇公公還不知道遺詔的事吧?”

  雍正爺搖了搖頭,“不能告訴他。”

  怡親王沒有問為什麽,默默低下頭吃飯。

  兩人正吃著,外邊又報張廷玉大人求見。

  “正好,再加雙筷子!”

  張廷玉進了西暖閣,推了又推,謝了又謝,還是跟著蹭了頓清粥小菜的禦膳。

  午膳用完,皇上移駕東暖閣。

  “萬歲爺,”張廷玉如今為禮部尚書,所奏基本都是禮部中事,“眼下年關已過,後宮的主子們也該定位份了。皇後的冊封禮,禮部還要提前準備一番。”

  坐在軟榻上幫著翻奏章的怡親王,聽了這話手上一頓,連忙抬頭去看萬歲爺。

  萬歲爺倒還平靜,神色淡淡的,“皇阿瑪喪期未過,西藏戰事又未平,冊封的事不急。反正都在後宮住著,如今也消停些。”

  “這……”

  張廷玉有些發愁了,“萬歲爺還是考慮一下,後宮也牽動前朝。後位為一國之母,早日定下,也宜安定民心啊。”

  “老百姓春種秋收,自己的日子都忙不過來,哪有那麽多功夫關心誰是妃子,誰是皇後?”

  “皇上,這話於理不合啊。您是天子,天子之事事關萬民,老百姓怎麽會不關心呢?”

  雍正爺眉頭一皺,額邊青筋一跳,一直在旁看著的怡親王連忙道,“眼下皇上要辦的事太多了,不得已,讓後宮暫且等一等也是沒法子的。好歹,等西藏的戰事完了,萬歲爺騰出手來再說吧。”

  張廷玉還想再勸,卻見怡親王暗地裏,衝他搖了搖頭。

  “是,微臣知道了,”張廷玉低下了頭,“不過,萬歲爺剛剛登基,後宮也沒幾個人,這選秀的事?”

  怡親王喉嚨一癢,咳嗽了一聲,張廷玉又看向了他。

  “皇阿瑪喪期未過,朕哪有心思選秀?”

  萬歲爺把筆杆子一放,啪地一聲響,“你今日怎麽這麽囉嗦?還有沒有正經事了?沒事出去吧!”

  張廷玉也是甚少被萬歲爺嗬斥的,今日卻著實是摸不著頭腦了。

  “是,微臣知錯,微臣告退。”

  京城,聞風閣

  蘇偉正在自己的商行裏算賬,突然有人來傳信,說有故人要見他,請移步聞風閣。

  蘇偉這幾天心亂如麻的,身邊的任何一點事都能讓他胡思亂想半天。突然冒出一故人來,他著實有些奇怪。

  帶著一隊便衣侍衛到了聞風閣,那所謂的故人早已訂好了包廂,被引到包廂門口,開門的卻是一個丫鬟。

  “你……”蘇偉看著這個丫鬟有點兒眼熟,“你不是?”

  “噓!”

  丫鬟衝蘇偉豎了個食指,向蘇偉示意了一下屋內,“我家主子想見您,可身份不便隨意出門,這才想了這個法子,求蘇公公幫幫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