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節
作者:四眼娃娃一渡清河      更新:2020-07-11 15:14      字數:3580
  胤禛一把抓住他, 抄起膝彎,直接將人抱了起來。

  蘇偉摟著他的脖子, 還有些怔怔的,“你登基了?”

  “嗯,”胤禛專注地看著他。

  “哪天登基的?”

  “今天。”

  午後的英華殿,

  屋裏暖烘烘地燒著炭盆,蘇大公公蓋著被子,靠在新任君王的懷裏。

  “我已經讓禮部定了年號,雍字後加一個正字。”

  蘇偉看著手心裏那人比劃著,心裏偷偷地笑,他早就知道了。

  “都當了皇帝了,不是該自稱‘朕’了嗎?”

  “還不習慣,”新鮮出爐的雍正爺笑了笑,“尤其在你麵前……”

  蘇偉臉上紅了紅,團著背後之人的手,“這幾天,又是先帝大喪,又是登基大典的,肯定累壞了吧?”

  “嗯,”新帝把頭一偏,靠在了蘇大公公頸窩裏,“還好你醒了,顧問行的藥,藥性如何連他自己都拿不準,爺真怕……”

  “都過去了,”蘇偉打斷了胤禛的話,“顧問行現在在哪兒?說起來,我可得好好感謝感謝他呢。”

  “他自盡了。”

  蘇偉有些驚訝,卻也沒有太過意外。

  “他是先帝近侍,又執掌了敬事房這麽多年,知道的事太多了。先帝一去,他是注定活不了的。所以,寧肯違抗聖旨,救了你,隻求給家人留一條活路。朕應允了,允他一家一生平安榮華。”

  蘇偉有些唏噓,也有些後怕。

  顧問行和梁九功不同,他不僅執掌一個表麵上的敬事房,背地裏掌握的勢力更驚人。張起麟曾告訴過他,京裏京外,宗親權貴有什麽消息,顧問行都是頭一個知道的。他是康熙帝的耳目,更是藏在暗處啐了毒的匕首。

  “對了,現下朝中形勢如何了?你登基還順利嗎?”

  “總有些暗中的小動作,”雍正帝用額頭抵著懷中人的後腦勺,幼稚的實在不像個皇帝,但說的話卻頗有些談笑間灰飛煙滅的氣勢,“讓他們動吧,不動,朕還不好料理了。”

  蘇偉扭過上半身去,兩手捧住胤禛的臉,細細看了一會兒,“我怎麽總覺得,你好像受了很多委屈。今天不是你的登基大典嗎?你要來看我,也該晚上來啊。”

  胤禛的眼眸閃了閃,特意把下巴落到蘇偉手上,“就是累了,這些天太累了。爺今天在太和殿,受群臣朝拜,恭賀萬歲時就在想,你要是陪在爺身邊就好了。”

  蘇偉心裏有點兒酸酸的,他應該早些醒過來的,今天是個大日子,他應該陪著他。

  “你累了,在這兒睡一會兒吧,”蘇偉拍拍身下的褥子,“這褥子還挺厚實的,咱們倆擠一擠。”

  “萬歲爺……”

  “好!”

  張起麟沒來得及勸,萬歲爺已經抱著懷裏的人躺下了。

  午間,房簷上的殘雪化得差不多了,陽光映在窗子上,透著微微的暖意。

  有些陳舊的殿宇裏,剛剛登基的新帝,擁著懷裏的人,枕在一個洗得泛白的藍色布枕上,沉沉睡去。

  蘇偉躺在他旁邊,看著他緊閉的雙眼,微微隆起的眉頭,聽著呼吸聲都放緩了,才慢慢爬起來。

  張起麟一直候在屋子裏,不知是不是主子突然繼任為帝的原因,多少有些拘謹。

  蘇偉衝他招了招手,他才弓著身子走了過來。

  “我昏迷這幾天,到底出什麽事了?今天的登基大典順利嗎?”

  張起麟看了看炕上沉睡的皇帝,略微有些遲疑,被蘇大公公在胳膊上使勁拍了一巴掌,才緩過神來。

  “今天,萬歲爺在去太和殿接受群臣朝拜前,按規矩,先去了永和宮,預備向皇太後行禮。”

  “可是,到了永和宮門前,”張起麟咽了口唾沫,又壓了壓嗓音,“被太後拒之門外了。眼看要誤了時辰,禮部的官員都去勸說。太後卻隻說,先帝喪期未過,自己身著孝服,不便麵見新君,隻讓皇上直接到太和殿便罷了。”

  蘇偉心裏一陣抽痛,想起剛才胤禛在他手上一筆一劃地寫下那個正字的樣子,心下更加酸楚了。

  這本該是個普天同慶的日子,這本該是他一生最重要的一個日子。

  他的生身母親,卻吝嗇的連受他一禮都不肯。

  永和宮

  宮內四處垂著白布,走過的每一個宮人,都一臉哀戚。

  偏殿的小佛堂內,已是太後的德妃跪在佛像前,麵如枯槁。

  清菊進來時,著實嚇了一跳,連忙伸手去扶,“太後,您不能總這麽熬著啊,您得當心身體才是啊。”

  太後推開清菊的手,執拗地跪著。

  清菊看了看桌上動也沒動的飯菜,暗地裏咬咬牙道,“您就算不看當今聖上,也得為十四爺著想啊。十四爺如今還遠在邊關,估計也用不上幾天,先帝駕崩的消息就該傳進青海了!”

  太後有些僵硬的眼神終於動了動,開口時嗓音都異常沙啞,“你說,他會放過胤禵嗎?”

  “太後,您不能這樣想。”

  清菊見勸不動,幹脆也跪到佛像前,“皇上和十四爺是親兄弟,十四爺眼下又在外領兵打仗,哪有什麽放過不放過的?”

  “哼,”太後冷笑了一聲,搖了搖頭,“他已經是皇帝,還會在乎什麽兄弟之情?胤禵與其他皇子不同,他是曾被先帝寄予厚望之人,若他今日在京,胤禛的登基哪有這麽容易?”

  “奴婢明白,可是,不還有太後嗎?”

  清菊放輕了嗓音,扶住太後的手臂,“其實,您今日又何苦為難新帝呢?您若是賣個好,日後不也好從中勸和嗎?”

  “勸和?”

  太後再度甩開了清菊的手,“哀家就是要讓滿朝文武大臣知道,他這個皇帝來路不明,立身不正!哀家不滿意,先帝也不滿意——”

  “太後!”清菊嚇得出了一身白毛汗,慌忙轉頭看了看門口。

  “勸和又有什麽用?隻有讓他處處掣肘,他才不敢隨意對胤禵下手!”

  第497章 太妃

  康熙五十年

  十二月, 京城

  先帝大喪, 新帝登基,朝廷內外動蕩不安, 民間人心浮動。

  雍正帝守孝期間, 連下諭旨, 命貝勒胤禩、十三阿哥胤祥、大學士馬齊、步軍統領隆科多總理事務。

  同時, 封胤禩、胤祥為親王, 胤礽之子弘皙為郡王。

  十二月初五,佟國維去世, 隆科多承襲一等公爵。

  邊關戰事正酣,雍正帝暫時未下旨讓大將軍回京,但升任年羹堯兄長, 原任安徽布政使的年希堯為廣東巡撫。

  十二月初八, 紫禁城

  大喪未過,整座皇宮除了每日定時響起的哭喪聲,其餘時間都異常安靜。

  禦膳房也是少有的,能讓一幹奴才聚在一起說幾句閑話的地方了。

  “哎,你們宮裏的主子怎麽樣了?”

  “還能怎麽樣?整天哀哀戚戚的,先帝一去,這些主子往後就得擠到寧壽宮養老了。先帝嬪妃這麽多,往寧壽宮一去,哪能比得了現在啊,想想都覺得沒指望了。”

  “可不是,我說咱們年紀不大的, 可別跟著往活死人墓去,得趕緊想法子啊。”

  “想什麽法子啊?新帝登基,自然是潛邸那幫太監得臉,這兩天敬事房正在清算呢,不知是新帝身邊哪個太監接任。”

  “還能有誰,我估計是蘇培盛,論榮寵誰能比得上他啊?”

  “咳咳!”

  禦膳房大太監趙震鬥出現在門口,衝著那幾個來提膳的小太監狠狠瞪了兩眼,“眼下是什麽時候?在這裏嚼舌根,一個個的都不想要腦袋了!”

  小太監們縮縮肩膀,一個個你瞅我,我瞅你,都垂下頭不敢說話了。

  “趙公公,”管雜事的太監湊上來,在趙震鬥耳邊道,“大師傅說豆豉不夠了,這宜太妃宮裏,惠太妃宮裏都等著一道豆豉小白菜呢,您看咱們先可著誰?”

  “可著什麽可著?”

  趙震鬥哼了一聲,“一個都不給,讓內務府趕緊送新的豆豉進來。養心殿那邊有個愛吃的你不知道嗎?現在不能動大葷,就等著這一口呢。”

  “是是是,小的糊塗了。”

  那邊聽到這話的小太監,一個個暗地裏癟了癟嘴。

  乾清宮

  蘇大公公醒過來後,沒能偷上幾天懶,就被二張公公催著出來主事了。

  其實,先帝剛去,宮裏的內監倒暫時不用大動,計算著隻皇帝身邊的太監換成潛邸出來的就是了。

  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奴才更是。

  剛換了主子,難免人心浮動。有個蘇培盛打頭坐鎮,宮裏的奴才們好歹有個奔頭。

  在先帝奏事處做了十多年的大太監陳福,這陣子就總圍著蘇公公轉。

  蘇偉也樂意讓他跟著,雖說自己也是宮裏出來的,但是在外麵畢竟那麽多年了。到了乾清宮前,一切就不能同以往相提並論了。有個識途的老馬帶著,總比他們一幫外府來的瞎磕亂碰的好。

  “今兒午膳也不知萬歲爺想用些什麽,”陳福跟著蘇偉站在乾清宮台階旁,“萬歲爺這陣子為先帝守喪,一直不肯居內殿,堅持住東廡,晚間就睡一張苫草席子,也不知身體受不受得住,實在是讓人擔心啊。”

  “萬歲爺仁孝,旁人也不好勸,”蘇偉踮著腳往東廡那兒看,可惜窗子關得緊,什麽也看不到,“午間讓人下些清麵,多臥兩個雞蛋,用點兒醋,炒個香菇白菜,再要盤豆豉小油菜。”

  “哎喲,萬歲爺最近可是很少吃東西啊,蘇公公是要親自送去?”

  “誰說是萬歲爺吃的?”蘇偉瞟了陳福一眼,“咱家自己吃的,萬歲爺還是一樣,清粥小菜,哪裏吃得下這些?”

  “原來如此,”陳福有些尷尬地笑笑,“還是蘇公公有口福。”

  午間

  雍正爺總算暫時出了東廡,到養心殿用膳。

  內殿裏沒有別人,隻有蘇公公伺候著。

  圓桌上擺著清粥小菜,也擺著麵條和幾盤炒青菜。

  “來,吃個雞蛋,”蘇大公公把臥好的雞蛋夾到雍正爺碗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