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節
作者:四眼娃娃一渡清河      更新:2020-07-11 15:14      字數:3889
  “兒子知道了,以後一定多加注意。”

  丁芪終於在這對母子讓人窒息的對話裏診完了脈,趕緊躬身稟報道,“娘娘的頭風是老毛病了,平時一定要多注意保養,不要吹風,不要輕易動氣。微臣再開幾副藥給娘娘調理調理,相信不日就能緩解了。”

  “丁太醫的醫術,本宮信得過,”德妃衝清菊點了下頭。

  清菊上前,帶著丁芪出去了。

  “額娘沒事,兒子也放心了。眼下邊關形勢緊張,胤禵在青海可謂腹背受敵,若是額娘不保養好身體,胤禵怕也不能安心。”

  “額娘隻是老毛病,沒大礙的,胤禵領兵在外,不要讓他分心,”德妃低下頭,重新戴上了護甲。

  四阿哥轉開了頭,從屋內的門望出去,能透過西暖閣的窗,看見正在跟永和宮小太監聊閑話的蘇公公。

  三月二十

  康熙爺終於頒下諭旨,曉諭諸王大臣,今為朕在位五十年,奏請慶賀而於典禮之大者,並未議及。朕在位五十年,皆祖宗積德陰佑所致。幸而五十年來,一無所失。應先往盛京三陵,行大祭典禮。但朕今年近六旬,身體抱恙,不能親謁三陵。今遣和碩雍親王胤禛,固山貝子胤裪,世子弘昇等,恭代告祭。特諭和碩雍親王胤禛代朕行禮。待萬壽節後,朕親往孝陵,恭行大祭典禮。

  諭旨一下,愛坐牆頭草的朝臣們,一下又找不到目標了。

  有的幹脆自暴自棄,反正四爺、十四爺也是一家子的,討好哪個都一樣。

  有的自以為眾人皆醉我獨醒,誰說儲位一定就是熾手可熱的皇子們了?我看敦郡王就不錯。

  無頭蒼蠅一般的朝臣裏,也有幾個冷靜的,圍著兵部尚書遜柱,探討萬歲爺心裏到底有意與誰。

  “讓所有人都摸不著頭腦,也許這才是萬歲爺的目的,”遜柱捋著自己的短須道,“大將軍王領兵在外,手握兵權。雍親王巡查國倉,代天行祭。誰也分不出哪頭重來,這麽多年,萬歲爺一直深諳平衡之道。”

  “可是眼下,”其中一個大臣,變了變臉色,衝乾清宮方向示意了一下,“萬歲爺可不是十幾二十年前了。”

  “聖心難測,我等入朝也已多年,萬歲爺從來不是不知未雨綢繆的人。我相信,他老人家心裏一定有一杆秤。而且,早已放好了籌碼。”

  三月二十六,

  去往盛京的代祭儀仗,終於開出了京城。

  不過,這次蘇公公上路上的很不開心。他剛相中了通州一家商鋪,還沒來得及考察場地,就被四阿哥揪上了馬車。

  雍親王府的車駕被侍衛護在中央,走在儀仗的正後方,鑲白旗的雍字隨著馬隊迎風飄舞著。

  等隊伍上了官道,馬車暫時停了停,等待侍衛們換守防隊形。

  四阿哥帶著蘇偉也下了馬車,那邊十二阿哥胤裪和弘昇朝這裏走了過來。

  “四哥,”十二阿哥先給四阿哥行了禮,然後是恒親王世子弘昇。

  “胤裪回來了?”四阿哥問了一聲。

  “是,也是剛剛才回京,”十二阿哥笑著點頭。

  這位十二阿哥,雖然同是皇子,可卻連蘇偉也沒見過幾次。

  他是從小由蘇麻喇姑撫養長大的,先太皇太後去世後,蘇麻喇姑傷心難愈,康熙爺擔心蘇麻喇姑的身體,特將十二阿哥帶到了他身邊。

  蘇麻喇姑雖然是先太皇太後的侍女,但她曆經五朝,通曉滿蒙文字,曾參與設計大清開國冠服,更是康熙帝的啟蒙老師。

  所以,滿宮裏沒人敢稱呼其原名蘇麻喇,都要在後加以姑字,已做尊敬。

  蘇麻喇姑晚年愛好佛法,胤裪跟在她身邊,與宮裏的其他阿哥性子迥然不同。

  等蘇麻喇姑去世後,胤裪常往暫安奉殿祭祀先太皇太後和蘇麻喇姑,祭祀完後,就去各地寺廟研讀佛經,順便溜達溜達,因此常年不在京城。康熙爺也不拘束他,偶爾看他送回京的奏折,還跟他分享分享各地的見聞。

  因此,這是那偌大的紫禁城裏,難得的性格頗佛係隨和的皇子。

  “這次祭祀三陵後,弟弟想再往塞北去看看,到時就不和四哥一起回京了。”

  “你倒是會找樂子,”四阿哥也對他這番性格習以為常了,“皇阿瑪近來身體不好,你也要多回京陪陪他。”

  “弟弟知道,去塞北逛一圈就立馬回京。”

  十二阿哥笑的溫厚,四阿哥也不好再強迫他。

  守衛換防好了,大家又各自回了各自的馬車。

  “我很喜歡十二阿哥!”

  剛上了馬車,蘇大公公就真情實感地跟四阿哥感慨了一句。

  四阿哥直著眼睛看了他半天,可惜蘇大公公又回去算他吉盛堂賬本了,壓根沒發現。

  此時,乾清宮

  正是用膳的時間,乾清宮偏殿裏卻難得地傳出了笑聲。

  “皇瑪法,你該多吃肉,多吃肉才能有力氣,就不會生病了。”

  “弘盼!

  弘晳眼見著弘盼挑了塊兒肥中帶瘦的燒牛肉放進了萬歲爺的碗裏,“皇瑪法病著呢,太醫囑咐了,不能吃太油膩的!”

  康熙爺樂嗬嗬地沒吱聲。

  弘盼則是滿臉不忿,“那都是那些太醫糊弄人的!我上次感染風寒,太醫就說讓多吃清淡的,多吃清淡的。結果,我喝了四五天粥,喝的越來越沒力氣。後來,我趁我額娘沒注意,偷偷吃了兩個大雞腿!第二天拉了一天肚子,然後病就好了!”

  侍膳的太監“撲哧”一聲,手一抖,一塊兒苦瓜掉在了地上。

  “奴才該死!奴才有罪!”

  站在桌邊的魏珠眉頭一皺,衝那太監猛地一擺頭,“別礙了主子們的興致,快出去!”

  弘盼呆呆地看著那太監,一路跪著退到了門邊,然後爬出了門。

  魏珠笑著上前,像什麽也沒發生一樣,繼續伺候幾位主子用膳。

  “弘盼,”弘晳用胳膊肘碰了碰弘盼,暗暗朝他示意了一下。

  弘盼緩過神來,抬頭看向康熙爺。

  隻見他皇瑪法正把他夾進碗裏那塊兒肉,偷偷塞進嘴裏。

  第475章 祭祀

  康熙五十年

  三月二十七, 八爺府

  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同來看望八阿哥。

  胤誐這幾個月被康熙爺拘著處理正黃旗事務,甚少有時間出來,八阿哥這兒也有一陣沒來了。

  “八哥你最近這是怎麽了?怎麽病的比之前還重了?”胤誐見了八阿哥,倒是一點不避諱, 也完全沒注意九阿哥向他偷偷使的眼色。

  “隻是頭痛病罷了, 沒大礙的,”八阿哥靠在軟榻上,望著窗外, 說話的聲音都懶洋洋的。

  九阿哥拽了十阿哥一下,衝他搖了搖頭, “八哥, 四哥昨日已經出城前往盛京了。”

  八阿哥輕笑了一聲,“代天行祭,這下, 朝廷上那幫大臣又該像無頭蒼蠅似的亂轉了吧?”

  “嘁,不就是個祭禮嗎?平白耍通威風罷了, 誰去不一樣啊?”胤誐一臉的不屑。

  “那怎麽能一樣?今年是大祭,照例來應該是皇阿瑪親去的。”九阿哥反駁了一句。

  胤誐哼了一聲, 沒再說話。

  “八哥, 我剛從宮裏得了邊關的消息,”九阿哥眉心微蹙,“胤禵在軍前處置了胡錫圖。”

  “什麽?”胤誐猛地抬起頭,胡錫圖是他門下引薦給八阿哥的人,這兩年著實幫他們做過不少事。這次派他去軍前協助胤禵, 也是因為他深受信任。

  八阿哥倒是沒怎麽吃驚的樣子,依然望著窗外問道,“胤禵奏給皇阿瑪了?是什麽罪名?”

  “敲詐地方官員,騷擾百姓,不依軍令擅自行動等,”胤禟頓了頓,“皇阿瑪削了胡錫圖的都統之職,令他仍在軍前效力。但他手下的兵士,都已被胤禵交給延信代管了。”

  “老十四這是要幹什麽?胡錫圖是什麽人他不知道嗎?就算惹掉小事兒,又能怎麽樣?這仗還沒打,他就敵我不分了?”胤誐一臉氣憤。

  八阿哥彎起嘴角,仰頭靠在背後的軟墊上,“他是大將軍王,處置個都統難道還要咱們允許嗎?至於誰敵誰友,沒走到最後,誰又能說得準呢。”

  九阿哥凝眉沉思了片刻,突然抬頭道,“八哥,你是說胤禵他——”

  “胤禵他從不是個會任人擺布的人,”八阿哥一手輕揉起了太陽穴,“更何況,他和雍親王府那位可是親兄弟。我有時都在想,我們選了他,跟選了雍親王府那位會有多大區別。”

  胤誐開始還聽不大懂,但聽到八阿哥這句話時,卻突然明白過來,“八哥,你可別嚇我啊,咱們費勁巴力地替胤禵扯了大旗,別到最後他過河拆橋了!”

  “這橋是一定要拆的,畢竟過了這橋,他就是君,咱們就是臣了。”八阿哥放下手,坐直身體看向胤禟、胤誐,“隻不過,這橋拆了,咱們手裏也得留根救命索才行。”

  “八哥的意思是?”

  “有掣肘就有製衡,”八阿哥低頭笑笑,“他們不是親兄弟嗎?這骨血裏的刀刃才是最疼的。”

  四月初,西南邊關

  在都統法喇的指揮下,副將嶽鍾琪率六百精兵,由打箭爐向巴塘、裏唐一帶進發。

  在率軍到達裏唐後,嶽鍾琪本想以招撫為主,誰知遭到敵方屢次偷襲,招撫失敗。

  眼看邊關形勢越發嚴峻,嶽鍾琪決定不再耽擱,打探清楚敵情後,用小股人馬,引出叛軍首領達瓦喇劄木巴、塞卜騰阿住第巴、達哇藍占巴等,從後剿襲叛軍大營,一舉擊潰叛軍三千人。

  巴塘叛軍頭目喀木布第巴,聽聞官兵勢如破竹,隨即降服獻戶。接著,乍丫、察木多,嚓哇等地的堪布、喋巴、土司等紛紛順命歸降。

  在嶽鍾琪順利掃蕩叛軍時,代天行祭的雍親王一行人也平安到達了盛京。

  依照禮部議定,四月十三行大祭禮,雍親王一行先後祭祀永陵、福陵、昭陵。

  這一路下來,祭祀倒還順利。隻是最後一天,從昭陵回盛京行宮的途中,突然下起了暴雨。

  祭祀的隊伍走在山旁的官道上,地麵泥濘不堪,車駕隻能靠人往前推著走。

  此時,天色已近傍晚,空中一個雷一個雷地劈下來,雨水順著山坡往下滑,帶了不少滾石下來。

  蘇偉扒開車窗往外看,車身一晃,差點滾出去,好在四阿哥眼疾手快地抓住了他。

  “這樣不行!雨太大,碰到山體滑坡就糟了!”

  蘇偉在四阿哥懷裏掙紮著坐起來,“咱們得趕緊找個地方避雨!”

  “傅鼐!”

  四阿哥揚聲,傅鼐連忙行到車窗前,“王爺,這裏四處荒蕪,隻能再往前走走,看到錦州地麵上會不會有歇腳的地方。”

  “讓馬車往路邊讓,不要讓滾石傷了人!”

  “是!”

  “王爺!”巴彥縱馬從前頭趕了過來,“前麵有一小支隊伍朝咱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