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節
作者:四眼娃娃一渡清河      更新:2020-07-11 15:14      字數:6480
  康熙爺曉諭宗人府:從前朕之諸子所以不封王爵者,良恐幼年貴顯或至驕侈恣意而行,故封爵不逾貝勒。此亦朕予之以勉進之路也。今見承襲諸王、貝勒、貝子等,日耽宴樂,不事文學,不善騎射,一切不及朕之諸子。又招致種種匪類,於朕諸子間,肆行讒譖,機謀百出。凡事端之生,皆由五旗而起。朕天性不嗜刑威,不加窮究,即此輩之幸矣。茲值皇太子重涉政事,胤祉、胤禛、胤祺俱著封為親王,胤佑、胤誐俱著封為郡王。胤禟、胤祹、胤禵俱著封為貝子。惟八阿哥乃獲大罪身攖縲絏之人,留其貝勒足矣。

  隔天,禮部代傳諭旨到四爺府上,聖上賜四阿哥爵號“雍”,始稱雍親王。貝勒府擴建為雍親王府,四福晉冊為雍親王妃,側福晉李氏、年氏晉側妃,欽此。

  第246章 吳書來

  康熙四十五年

  四月二十,敬事房

  院內站著一溜四十幾個小太監,都是七八歲的孩子模樣,鬥大的帽子叩在腦袋上幾乎看不見臉。

  趙副總管背著手站在屋簷下,靜等著筆帖太監挨個叫了名字,才清了清嗓子上前兩步道,“你們這是趕上好時候了,剛剛進宮就碰上了萬歲爺大封皇子,現在各個府上都缺內監。你們年紀小,若是有幸進了王公府邸,也幹不上重活,一準是伺候小主子的。這但凡長點腦子,那往後的前程都是——”

  趙公公的動作一頓,未出口的話被一陣窸窸窣窣的咀嚼聲堵在了嗓子眼兒裏。

  小太監們雖說進宮不久,但也都有老師傅教了不少規矩,敢在總管訓話時吃東西,這是皮子癢了嗎?

  眼看著這咀嚼聲還沒聽,趙副總管眯起眼睛,在四十多個人中巡視了一圈,最後定格在第三排的一個小胖子身上,“吳書來!”

  “嗻!”小胖子猛地一抬頭,塞了滿嘴的玉米麵餑餑立時噴了出來。

  “你個沒規沒距的,給咱家滾出來!”趙副總管厲聲一喝,在場的太監們都縮了脖子,隻小書子還握著半個餑餑,完全沒進入狀態,左瞅瞅右瞅瞅後才磨磨蹭蹭地走了出來。

  “你跟誰學的規矩?連咱家都不放在眼裏!”趙副總管戳著小書子的腦袋,看他呆呆的模樣,也不知認錯,更是氣不打一處來,“今兒不給你點厲害瞧瞧,你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了!來人啊!”

  兩個大太監上來拉扯小書子,小書子紅著眼圈被人扯到凳子上,嘴角一撇眼看著要哭出來時,手裏的玉麵餑餑被人搶走了。

  蘇偉帶著李英,穿著一身久違的宮服,走進了久違的宮門,頗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離著老遠,就聽見敬事房裏一陣喧鬧,蘇偉特高姿態地搖了搖頭,一手背在身後,正要挺著胸膛往裏走時,一個金黃色的不明物體淩空飛來,正中腦門。

  就在蘇偉被砸的眼冒金星,身形未穩時,一具肉體炸彈緊隨而來,將蘇偉整個撞翻在地。慢了一拍的小英子,沒能及時阻止這一係列慘案的發生,好在在蘇偉仰天著地時,及時地做了肉墊兒,才讓蘇大公公的後腦勺沒有與紫禁城的石板路來一次親密接觸。

  “哎喲,蘇公公,您沒事兒吧?”緊隨而出的趙副總管和一幹抓人的太監手忙腳亂地把蘇偉和李英拉了起來。

  “您看這事兒鬧的,”趙副總管一手扶著還有點兒暈的蘇大公公,一手替他撲著身上的灰塵,“您感覺怎麽樣?傷沒傷著啊?要不咱們找個醫館瞧瞧吧?”

  “沒事兒,沒事兒,”蘇偉好不容易緩過神,狠勁地甩了甩頭,“就是剛被砸了一下有點暈,現在緩過來了。”

  “那就好,那就好,”趙副總管陪著笑拱了拱手,又回頭瞪了剛才扔餑餑的太監一眼,隨即想起什麽似的挺起身子道,“小兔崽子,還不滾過來,你不想要腦袋了是不是?”

  蘇偉整了整帽子,順著趙公公的視線看過去,隻見陰影裏一個圓圓的小胖子捧著半個灰撲撲的餑餑慢騰騰地走了出來。

  “我說你是餓死鬼投胎的啊!”趙總管幾步邁上去,抓起小胖子的帽子,就是兩個腦锛兒,“就半個玉米餑餑,你看你把蘇公公撞的!咱家今天要不好好教訓你,我這——”

  “誒,”蘇偉揚手按住了趙公公抬起的巴掌,“一個孩子嘛,慢慢教導就是,我又沒什麽事兒,別鬧得大張旗鼓的!”

  “欸,是,是,”趙公公連連點了兩下頭,又回身衝一旁的太監使了個眼色,“趕緊把他帶回去,別在這兒礙事兒!”

  “是,”太監俯身打了個千兒,伸手拉起吳書來往院裏走。

  臨過蘇偉身邊時,小書子抬起腦袋道,“剛才對不起啊,我沒到您。”

  蘇偉彎了彎嘴角,一旁趙公公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這個小瓜蛋,連正經兒地請罪都不會——”

  “行啦,”蘇偉隨意地擺了擺手,“我今兒是來辦正事兒的,別平白為了這些耽誤工夫。”

  “是是,”趙公公低了低頭,隨即往蘇偉身邊湊了湊道,“倒是有日子沒見蘇公公了,蘇公公這回來,是為王爺府挑人的吧?”

  “沒錯,”蘇偉低頭理了理袖子,一旁,小英子拿出隻錦盒遞給了趙副總管。

  “這是——”趙總管掀開蓋子,一陣幽香透過紅綢,“哎喲!蘇公公!”

  “一點兒小玩意罷了,”蘇偉彎了彎嘴角,“知道趙副總管愛香,咱家這一年都在外麵替王爺巡視莊戶,倒是認識了不少商賈,還望趙公公不嫌棄。”

  “這是哪兒的話,”趙公公彎了彎腰,“咱們都是老交情了,您這一盒可是個大禮。您放心,送到雍親王府的內監保證各個老實、機靈,絕不會給您添麻煩的。”

  “那就好,”蘇偉點了點頭,“今兒個咱家就不多打擾趙總管了,劉保卿現在哪兒個屋任職呢?我正好去看看他。”

  “蘇公公還不知道吧,”趙副總管抿了抿唇角,“這劉公公得了顧大總管的青眼,如今和咱家一樣,提了副總管了。專司與內務府各衙門交移,收取外庫錢糧之事,在咱們敬事房可算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了。”

  “還有這回事兒,”蘇偉眯著眼睛看了看趙公公,“咱家這一年不在京城,還真漏了不少消息。不過,我那兄弟,當初也是多虧著趙副總管提攜。這份恩情,咱家一直記在心裏呢。”

  趙公公身子一僵,捧著錦盒的手微微抖了抖,當初蘇培盛為了安排英華殿的兩位公公進敬事房,還給他塞了一百兩銀子,他秉持著以往做事的原則,隻把劉保卿要了進來,沒管焦進朝,料想這蘇培盛也不敢拿他怎麽樣。

  可誰想到,當初一個毛頭小子愣是爬上了六品大太監的位置,這皇子們的近身太監換了一茬又一茬,偏生這蘇培盛在四阿哥那兒就長盛不衰。好不容易聽人說,蘇培盛在去年被四阿哥發配到了盛京,是一去不回了。沒想到四阿哥剛封了王爺,這蘇培盛竟然又出現了,整個一陰魂不散的主兒。

  “蘇公公說的哪裏話,”趙公公的嗓音虛了又虛,“今兒個還有一幫小兔崽子等我安排,我就不打擾蘇公公和劉公公敘舊了。等改日,蘇公公一定來我這兒喝杯茶,也好讓小的有機會還還蘇公公的大禮。”

  蘇偉輕笑了一聲,眼見著趙副總管往後退了又退,便也沒有再多加刁難,“那就說定了,蘇某先告辭了。”

  劉保卿在敬事房已是獨當一麵,手裏握著敬事房與內庫的財務往來,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是以平常都來往於敬事房和內務府,很少呆在一處。好在蘇偉正趕上時候,把正要出門的劉保卿堵在了屋門口。

  “小蘇子!”劉保卿瞪大了眼睛,有些不敢相信地把蘇偉拉進了屋裏,“真是你,我還以為,我還以為——”

  “還以為我回不來了?”蘇偉咧了咧嘴角,隨著劉保卿坐到書桌旁,小英子識相地守在門口,讓兩人好好說話。

  “你是不知道,”劉保卿給蘇偉倒了杯茶,神色間還頗為凝重,“這宮裏什麽閑話都有,有說你被四阿哥秘密處死的,有說你在糧莊被人刺殺的,還有說四阿哥把你驅逐出京的,反正是一句好聽的都沒有。我和焦進朝,左打聽右打聽都打聽不到你的消息,四阿哥身邊護衛重重,我們也不敢輕易靠過去,就一直這麽瞎猜著,別提多難過了。”

  “是兄弟考慮不周了,”蘇偉不太好意思地撓了撓耳朵,“反正也跟弘暉阿哥有些關係,我這出了府,就省的被扣了護主不善的罪名。四阿哥那兒也是為我好,如今一切都過去了,我就回來了。沒什麽大事兒,你們不用擔心了。”

  “那就好,那就好,”劉保卿拍了拍胸口,“你得空時別忘了去看看焦進朝和賈師父,焦進朝如今有了八品的補子,在慎刑司也是有頭有臉的管事了。賈師傅還在英華殿,聽了宮裏的流言,倒沒像我們一樣慌亂,隻說你是個有福氣的,一定能化險為夷,如今倒還真照著他老人家的話來了。”

  “也苦了我師父了,”蘇偉抿了抿唇角,“這回四阿哥封王,我打算把師父接出宮,也省的在英華殿那兒受罪。至於這其他的太監,你得幫我把把關,機靈不機靈事小,關鍵是身後清不清白。那趙副總管在敬事房浸淫多年,做事兒一貫當麵一套背後一套,我實在信不過他。”

  “你放心,我心裏有數,”劉保卿點了點頭,“不過,你們也得小心點兒,這身後清白未必就是真的清白,宮裏插人的法子你也知道,防不勝防啊。”

  “我明白,”蘇偉抿了口茶,“對了,再給我安排六個小的,府裏小主子多了,這內監還得從小鍛煉才行。”

  “這小的好辦,”劉保卿笑了笑,“剛進來四十多個呢,底子也清,一會兒我把冊子給你,你挑好了,直接領回去就行,也省的在宮裏夜長夢多。”

  “那敢情好,”蘇偉放下茶碗,從袖子裏掏出兩張銀票。

  “你這是幹什麽?”劉保卿蹙了蹙眉,按住他的手,“咱們兄弟可不講究這些!”

  “你別誤會,”蘇偉擺了擺胳膊,“你現在在敬事房擔著這麽重的差事,幹什麽不用銀子啊?再說,我跟著四阿哥,以後有的是要你幫忙的時候呢,你這兒有錢傍身,總是方便些……”

  第247章 雞犬升天

  康熙四十五年

  四月二十,敬事房

  蘇偉挑完了人,也沒多耽擱,跟著劉保卿出了屋門。小英子正站在房簷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不遠處的牆根底下,一雙淡眉都快隆成珠穆朗瑪峰了。

  “你看什麽呢?”蘇偉尋著小英子的視線看過去,隻見牆根下的陰影裏,一個小胖墩半蹲著身子,腦袋上舉著隻裝滿水的木桶,雙腿雙腳抖得好像篩子,桶裏的水左灑一點右灑一點,將小太監澆了個透心涼。

  蘇偉皺了皺眉,心知是因著剛才的事兒,這孩子還是沒逃過受罰。

  “那孩子大名吳書來,”劉保卿走到蘇偉身側,“今年才六歲,是這一批新進的內監裏年紀最小的。因著家裏鬧了饑荒,才被人牙子賣進了宮,見到吃的就走不動道,平常笨笨呆呆的,他那師父也不上心。像今天這樣挨罰,也不是兩次三次了。”

  “師父,那孩子太可憐了,”小英子扁著嘴回頭衝蘇偉道,“咱們把他領回去吧,他得罪了趙總管,以後肯定沒好日子過了,他才六歲啊。”

  蘇偉抿了抿唇,回頭看了看劉保卿,劉保卿扯扯嘴角道,“這孩子跟機靈是一點邊都靠不上,各府來挑人肯定都不會選他。我本來尋思著,日後幫他分個偏僻點兒的地方,省得一不小心衝撞了哪位主子,把腦袋丟了。”

  “師父,”小英子拽拽蘇偉的袖口,“咱們把他帶回去,我負責照顧他,決不讓他惹事,好不好?”

  蘇偉白了小英子一眼,又看了看不遠處的小胖墩,別說,他跟這孩子倒有幾分眼緣,“行啦,帶回去吧,給他找個好師父教導教導就是了。”

  劉保卿咧著嘴角搖了搖頭,一臉我就知道你心軟的樣子。小英子歡呼一聲,小跑著朝那小胖墩去了。

  劉保卿領了蘇偉挑的六個小太監過來,蘇偉一一見了,問了幾句話的,倒都是些懂事兒的。

  “那就這麽著了,”蘇偉敲了敲脖子,掃了一眼跟在小英子身後的小胖子,“你們七個今兒就都跟我回府去吧,行李也不用收拾了,府上什麽都不缺——”

  “哎喲,”正說話間,趙副總管從裏屋走了出來,打斷了蘇偉的話。

  “趙公公,”蘇偉瞄了趙總管一眼,“正好跟你說一聲,這幾個孩子我今兒先帶回去了,其他人你再幫我好好挑挑,月末時送過來也就是了。”

  “蘇公公放心,”趙公公拱了拱手,又看了看台階下的幾個小太監,“不過,這幾個孩子蘇公公還不能馬上帶走,畢竟咱家這兒還要向上頭過過單子。而且這些小太監進宮不久,規矩都還不熟悉,這要是出了什麽差錯,奴才擔待不起啊。”

  “趙總管多慮了,”劉保卿上前一步道,“這些孩子左了是要送進各個王府的,早一天晚一天差不了什麽。今兒蘇公公正好過來了,先讓他領回去一批,也好盡早熟悉著——”

  “劉公公,”趙副總管挺了挺身子,“咱家擔著這甄別調補宮內太監的差事,也是主子們多年的信任,就算差了一絲一毫,都是咱們做奴才的疏忽。劉公公平日裏往來於內務府跟敬事房,沒事兒時可敢平白耽擱一天,提早一天?”

  “趙總管言重了,”蘇偉彎了彎嘴角,“也是咱家考慮不周,既然趙總管為難,今兒這事兒也就罷了,這七個孩子還有勞趙總管教導了。”

  “請蘇公公放心,”趙副總管又諂媚地笑了笑,“等月末時,我一定連著其他內監一起給王爺送過去。哎,對了,”小書子被扯到蘇偉跟前,“這孩子,蘇公公要是喜歡今兒就帶回去吧,好歹能幫著打打下手,幹點粗活兒。”

  蘇偉跟小胖墩臉對臉地看了半天,末了,輕撫額頭道,“那多謝趙總管了,吳書來,跟著咱家走!”

  四爺府

  四阿哥封王,雍親王府自然要重新擴修。依照《大清會典》,親王府製為正門五間,正殿七間,前夕護以石欄,殿內設屏風和寶座。兩側翼樓各九間,神殿七間,後樓七間,凡正門殿梁均覆蓋綠色琉璃瓦。正殿脊安吻獸,壓脊七種。門釘九縱七橫六十三枚,其餘樓房旁廡均用筒瓦。

  除了規製內的整修,四阿哥還另畫了草圖,計劃將西配院整個擴建,修成王府的西路,原來的四間小院變成十間,這樣一來茉雅奇跟伊爾哈就不用再住在東路,小主們也都能有自己的院子了。

  另外大動的就是東花園,四阿哥計劃將花園整個擴建一倍,東小院也跟著大上一圈,後頭加建一座三層的閣樓,起名望星台。

  因著府上要大動土木,不適宜主子們居住,四阿哥這幾日正計劃帶著家眷們住到京郊莊子上去。蘇偉本來還想賴在外麵一段時間,結果被四阿哥威逼利誘地從大阿哥府直接帶回了家。他在隆福寺後的小院就暫時交給了王相卿。

  要說四阿哥由貝勒晉封親王,蘇偉一開始是沒什麽實質感觸的,直到內務府送來了雍親王第一年的俸祿,一萬兩白銀,一萬斛俸米,蘇大公公才猛然發覺自家主子又一躍而起成京城大戶了。

  不過,隨晉封而來的不止是成倍的俸祿,光耀的門庭,還有不少的麻煩與爭執。

  首先,是親王的分封,旗下佐領、莊戶都自然要填補加倍,蘇大公公能肯定的是,此時內務府跟禮部是絲毫不敢怠慢雍親王府的,挑選的糧莊、銀莊肯定都是最好的。而讓四阿哥跟蘇偉犯愁的,是未分得任何爵位的十三爺,一個光頭阿哥出宮建府,在京城怎麽立得起來?

  不過,王爵分封的事兒還有待掰扯,一時半會兒封賞也發不下來。而此刻,最讓人頭疼的,則是雍親王府門下屬官的提拔與安排。

  四阿哥被封為貝勒時,府內屬官隻有從四品司禮長一名,典位兩名,四品二等護衛四名,五品三等護衛六名,可惜這些人都是內務府直接派來的,根本不得四阿哥信任,最後都顯少露麵了。

  而今,四阿哥晉封親王,王府的規製相交貝勒府是十分嚴苛的,自然容不得下人偷奸耍滑。內務府也不敢再擅作主張,直接遞了冊子來,讓王爺自己挑人。

  蘇偉捧著王府屬官的職位表直看的兩眼發紅,怪不得那麽多人想巴結皇親國戚,這一個爵位下來,當真雞犬升天啊。

  親王府的屬官中,最高職位是長史一名,正三品的文官。頭等護衛六名,正三品的武官。蘇偉記得順天府尹施世綸才三品,結果這位施青天進他們王府也就能做個管家。以下,典儀、典膳、司匠、司庫都是有品級的京官,蘇大公公一下覺得自己這六品的大太監有點兒不夠看了。

  這些屬官日後將負責王府的各項事務,自然不能全由陌生人擔任,此時四阿哥的親信,後院各位主子的娘家人,都開始躍躍欲試。

  蘇偉一行回到王府,工匠已將瓦礫石料運進前院,成摞的綠色琉璃瓦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小書子瞪大了眼睛,一路扭著頭看。

  李涵正帶人清理石料,見到蘇偉連忙躬了躬身道,“蘇公公,您回來啦。”

  “恩,辛苦李總管了,”蘇偉彎了彎唇角,擺擺手讓眾人繼續,帶著李英跟小書子往東小院走。

  “師父,”李英上前兩步,壓低聲音道,“您說,這李總管能當上屬官嗎?五格、馬廉出事後,都是他跟王欽管著雜事,辦事還挺牢靠的,更何況他還是李側福晉的娘家人。”

  蘇偉回頭瞥了李英一眼,沉下嗓音道,“你以為這屬官那麽好封呢?就是內務府客氣,還得過皇上那一關呢。這王府的屬官品級這麽高,也是皇上對宗親的轄製,就是萬歲爺那兒沒出聲,主子也得好好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