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節
作者:四眼娃娃一渡清河      更新:2020-07-11 15:14      字數:4584
  第126章 臘八節一夜

  康熙三十九年

  長春宮

  十一月的天透著霧蒙蒙的寒意,中庭石路兩旁的矮杉紋上了沁白的顏色。台階帶著些許微滑,劉裕拎著炭盒走得小心翼翼。

  “怎麽這麽許久?”浣月掀開簾子,迎著劉裕進來。

  劉裕把炭盒放在外間,撲了撲衣衫,“天氣突然轉涼,內務府的炭俸還沒下來,長春宮的小主都在師父那兒取炭。這炭大都是年初的,不少著了潮氣,挑挑揀揀的拖到這時候。好在師父給咱們小主留了筐新炭,我等到人都走光了,才敢拎回來。”

  “那就好,”浣月夾了兩塊兒新炭填進炭盆裏,“本來這黑炭就容易起煙,要不是新炭,屋裏的煙氣味兒就更大了。”

  劉裕抻頭向內廳看了看,佟佳氏正坐在榻子上看書,遂壓低了聲音道“德妃娘娘那兒沒再送東西來?往年咱們都能從永和宮得些紅籮炭的。”

  浣月看了劉裕一眼,搖了搖頭,“如今德妃管著東六宮,不好插手西六宮的事兒了。再說,咱們也不能總指望著人家。趕明兒個你領人去禦花園撿些鬆枝來,兌到黑炭裏,給小主的臥室驅驅寒氣。”

  “誒,好,”劉裕躬了躬身子。

  裕親王府

  紅青油飾的庭柱,繪金的梁棟嵌著綠色琉璃瓦,大開的七間正殿螭吻壓脊,逾百年的樟子鬆越牆而過。

  福全與內閣學士張廷樞在內室對弈,一隊侍從端茶奉水陪在兩側。

  福全貴為親王,幾次出征,一身戎馬,下棋時也直挺著背脊。張廷樞文人出身,曾主持江南鄉試,頗帶些水鄉文士的風流。

  裕親王下棋多前思後想,常舉棋不定,張廷樞倒樂得悠哉,趁著閑時靜觀牆上那副高高裱起的畫卷。畫上兩老人並坐在繁茂的桐樹陰影下,一首《詠桐老圖賜裕親王》被提在右上角,其獨特的黃色絹邊,彰顯著它禦賜的高貴身份。

  “皇上與王爺真是兄弟情深,”張廷樞在裕親王後落下一子,“這寓意兄弟同老的畫作,王爺這兒當真是獨一份。”

  裕親王捋了捋短須,微微笑了笑,“是聖上大恩,本王年老體衰,再擔不得什麽重任,隻能仰賴些聖上的恩德汲汲度日罷了。”

  “王爺太過謙遜了,”張廷樞正了正棋盤上的落子,“王爺一生戎馬,隨聖上內定朝堂,外平胡虜,賢王一稱當之無愧。隻不過,如今皇子紛爭,到底牽連聖上家事,王爺急流勇退也屬應當。”

  裕親王緩緩歎了口氣,“與君主來說,家事亦屬國事,聖上現今也是騎虎難下。本王老了,先皇在位時的儲位紛爭著實不想再經曆一次。”

  張廷樞頓了頓落子的動作,抬眼看看裕親王道,“可王爺畢竟是聖上嫡親之人,又向來得皇上看重,想要幹脆利落地置身事外,怕是不易吧。就像此次的東嶽廟之事,王爺一番推拒,皇上還是囑了王爺從旁協理,若是八阿哥辦事不利,恐怕皇上也會問責王爺。”

  裕親王彎了彎嘴角,麵目從容,“廷樞一向恃才傲物,如今怎也肯卷進這灘渾水之中?”

  “王爺多慮了,”張廷樞撿起棋盤中的死子,“廣善庫的事兒晚生是才知一二,也多因近來八阿哥四處遊走。廷樞自打初入朝堂,就深受王爺照拂,也深知王爺為人。八阿哥一力挑起了東嶽廟之事,在皇上麵前也多方為王爺周全,王爺豈能全然不顧?不論八阿哥當初是怎樣得了這份差事,如今隻憑他的處事,廷樞自可斷言,王爺遲早要出手相助。”

  裕親王聞言而笑,“知我者廷樞也,不過,東嶽廟及廣善庫的事兒也不是老夫一人能解的。關鍵還得看八阿哥有何能耐,值不值得老夫豁出這幅身子骨。”

  四爺府

  蘇偉的觀星台興修完畢,工匠特意給蘇偉搭了外梯,還在台子上釘了小桌。頭一天的適用,蘇偉興奮夠嗆,在台子上滾了一圈,差點兒掉下屋頂,好在四阿哥眼疾手快地摟住了他。

  古代的夜空沒有汙染,入了夜後最大的光源就是朗月懸照,點點繁星映在黑色的布幕中,躺在台子上的人猶如沉進墨藍色的海洋。當然,如果身邊沒有某個最喜破壞氣氛的人就更完美了。

  “蘇偉,我餓了,”四阿哥枕著手臂,伸腳踹了踹沉浸在浪漫情懷中的蘇公公。

  蘇偉扁了扁眼,一個骨碌爬起來,“你等我一會兒。”

  內廳燃著的炭爐裏被蘇偉埋了幾隻紅薯,一籠栗子,蘇偉拿著鐵鉤將燒得噴香的紅薯、裂了口的栗子勾出來包在牛皮紙裏,又在自己的庫存中挖出包牛肉脯,暖了壺米酒,端上了屋頂。

  兩人就著小桌,吃了頓簡單卻異常可口的夜宵,外焦裏嫩的烤紅薯配著鹹香勁道的牛肉幹。燒紅的栗子顆顆飽滿,蘇偉剝的兩手烏黑。四阿哥樂嗬嗬地配著米酒,吃著現成的栗肉。蘇偉氣悶地舔舔嘴唇,電光火石般地伸手在四阿哥的臉上印了道油黑的爪印兒。

  溫憲公主的婚期定在十一月末,臘八節前,京中就開始張燈結彩。

  公主大婚這一日,佟佳氏府邸是車馬如龍。公主府距佟府不遠,原也是高門府邸,新漆的大門,掛著四盞大紅燈籠,很是氣派。

  蘇偉跟著四阿哥赴宴,見到不少宗親官宦,成車的彩禮被拉進府門,看得蘇公公兩眼發紅。

  四阿哥簡單敬了幾杯酒後就退了席,到公主府轉了一圈,確認溫憲公主萬般穩妥後,才起身回府。

  回府的路上,四阿哥很是沉默,蘇偉歪著腦袋看了半天,伸手摸了摸四阿哥的額頭。

  “爺沒喝醉,”四阿哥好笑地抓下蘇偉的手。

  “那怎麽心事重重的樣子?”蘇偉眨眨眼睛道。

  “你沒留意?”四阿哥微挑眉梢,“今天明相沒有出席,來的是他的次子納蘭揆敘。”

  蘇偉不太明白,四阿哥繼續道,“皇阿瑪將溫憲下嫁給舜安顏,擺明了是想加深我與佟國維的關係。我猜,皇阿瑪是不想讓佟國維靠向大阿哥。如今不管明相有沒有猜出皇阿瑪的心意,他與佟國維間都將不可避免地產生嫌隙。”

  “那,佟國維會靠向主子嗎?”蘇偉看向四阿哥。

  四阿哥緩慢地搖了搖頭,“佟國維老謀深算,他深知已經得罪於我,這回頭草是肯定不會吃的了。”

  轉眼臘八節將至,京中各處都漾起臘八粥的香味。

  西配院

  清晨,伺候宋氏的侍女們敞開屋門,打了水伺候主子洗漱。

  淨了臉的宋氏坐到鏡前,揉了揉眉心,“蘇培盛那兒怎麽樣?最近有沒有什麽舉動?”

  漾兒打開宋氏的首飾盒,拿了隻簪子在宋氏頭上比劃著,“小主放心,最近大格格跟著師父學女紅,好幾天沒有到東花園去了。那蘇公公日日跟著四阿哥,也沒什麽機會到後院來。”

  宋氏緩了口氣,看看鏡中的自己,“你們多留點兒心,蘇培盛在四阿哥身邊這麽久,誰知道他心裏做的什麽打算。”

  “是,”漾兒挑了一隻柳葉合珠的簪子別在宋氏頭上,“其實,奴婢看那蘇公公不像有壞心眼的人。昨兒個,咱們院裏的丫頭從那幫修屋頂的工匠嘴裏打聽出,蘇公公在自己房子上頭架了塊兒平台,說是看星星用。奴婢想著,那蘇公公可能還是好玩的心性吧。”

  “看星星?”宋氏挑了挑眉毛,“蘇培盛住在東小院裏,跟四阿哥就前後腳的距離,他怎麽敢這般沒規矩?”

  漾兒愣了愣,“許是貝勒爺準的吧,四阿哥一向看重蘇公公的。”

  宋氏抿了抿嘴唇,麵色沉鬱,“你去福晉院裏看看福晉起了沒,我要去給福晉請安。”

  臘八節,宮中飲宴,皇上難得地興起,準皇子們行酒詩祝杯,結果一個個喝得沒了節製,宴席散後走路都畫圈了。四阿哥也未能幸免,回府的路上,對蘇偉一陣陣傻笑,蘇偉緊緊靠在車壁上,心裏泛起陣陣不安。

  四爺府,福晉院裏燈火通明,一同過節的宋氏、李氏和孩子們也才離開。詩瑤扶著福晉進到內廳休息,福晉歪在榻子上,眉頭輕鎖。

  “主子可是在意宋格格的話?”詩瑤輕聲問道。

  福晉凝思片刻,點了點頭,“蘇培盛得四阿哥看重,整個府邸的人都知道。但是我一直在想,這份看重是不是太久了點兒,太深了點兒?”

  “主子,”詩瑤不知該怎樣回答。

  福晉抿了抿嘴唇,輕輕按了按胸口,“遷府以後,四阿哥在後院留宿的次數一隻手都數的過來,我這心裏總是不安啊。”

  “主子,”詩瑤怔愣片刻,慌忙搖頭道,“您千萬別亂想啊,貝勒爺隻不過是給蘇公公搭了個台子。再說,說不定是貝勒爺自己想看星星呢。”

  福晉略略地緩了口氣,目色深沉,“四爺入宮飲宴,現在應該還沒回來吧。”

  “沒聽門房來回報,”詩瑤垂首道。

  福晉抿了抿嘴唇,“你打著燈籠,咱們去東小院看看。”

  紫禁城

  微醺的康熙爺被扶回了乾清宮,伺候的太監們服侍著皇上換了便袍。

  “聖上,”梁九功跪在康熙爺腿邊兒,“今晚要不要叫人侍候?”

  康熙爺眯著眼睛,看了看窗欞,點了點頭。

  長春宮,帶著特有聲響的馬車停到宮門口。

  劉裕匆匆掀開門簾,跪在內室,“小主,皇上宣您乾清宮侍寢。”

  已經做到床頭的佟佳氏微微一怔,看了看浣月,浣月慌忙地打開衣箱,“小主,皇上想是剛飲宴完,耽誤不得。”

  佟佳氏點了點頭,起身褪下便裙。

  四阿哥的馬車搖搖晃晃地駛過國子監門前,“小偉,別跑,蘇培盛……”四阿哥漲紅著臉往蘇偉身上撲。

  蘇偉一邊固定著耍酒瘋的四爺,一麵衝車外喊,“把車趕到東花園的偏門,別從正門走,省得驚著主子們。”

  “知道了,”張保應了一聲,吩咐隨護的奴才們繞到四爺府後頭。他們家主子一向愛麵子,喝成這個樣子確實不能走正門。

  “小偉,”四阿哥伸著手攬住蘇偉的腰,“你別怕,爺保護你,來,親……”

  “誒呀,”蘇偉不耐煩地捂住四阿哥的嘴,“你一嘴酒氣,離我遠點兒。”

  馬車由東花園偏門駛入,蘇偉和張保架著胡說八道的四阿哥進了東小院臥房。

  “我去叫膳房送醒酒湯來,”張保看著一直往蘇偉身上使勁的四阿哥,相當沒義氣地轉身就走。

  “我去給爺打洗澡水,”張起麟緊隨張保的步伐離開。

  “喂,你們!”蘇偉還沒來得及寫個冤字,就被四阿哥按倒在床上。

  入了夜的東花園隻有幾盞懸掛的燈籠照著亮,李英站在東小院的門口替那兩位借口失蹤的公公守著門。自家二師父與四阿哥的事兒,他也已是心中明鏡。平日裏,他學著兩位張公公的樣子,適時地退出房門,遣走下人,如今做得也算駕輕就熟了。

  然沒等小英子得意一會兒,遠遠地昏暗中跑來一個踉踉蹌蹌的身影。

  “張公公,張公公,”詩玥上氣不接下氣地跑到東小院。

  李英連忙迎上去,“詩玥姐,出什麽事兒了?張公公不在。”

  詩玥捂著腰,大口地喘了幾聲,“福晉要來東小院,張公公呢?四阿哥什麽時候回來?”

  李英一愣,“福晉要來!”

  詩玥點點頭,“來不及細說了,福晉就在後頭,你趕緊看看蘇公公屋裏有沒有什麽不該有的。”

  “什麽不該有的?”李英慌亂地抬頭一瞅,東花園入口處,幾盞晃動的燈籠魚貫而入,“遭了!”

  “奴才給福晉請安,”東小院門口,李英給福晉行禮。

  “起來吧,我有事兒找四阿哥,來這兒等等他,”福晉語氣淡然,抬腿就要邁進門內。

  李英轉身跪在福晉身前,“福晉留步,四阿哥已經回來了,現怕是睡下了。”

  “回來了?”福晉抬頭看看還閃著燭光的正堂,“怎麽沒聽門房稟報?”

  “這……”李英捏捏衣角。

  “什麽這這那那的,”詩瑤上前一步,“福晉問你話呢,趕緊說!”

  “是,”李英一低頭,“四阿哥,四阿哥喝醉了,從東花園偏門回來的。”

  “喝醉了?”福晉看看李英,又抬頭看看掩著門的正堂,“那我更得去看看了。”

  “福晉,”李英起身還想攔。

  “大膽,”詩瑤嗬斥一聲,“三番五次地攔著主子,你不要命了嗎?”

  福晉瞥了李英一眼,心下愈加不安,甩開袖擺,向東小院正堂疾步而去,剛進得內室,就聽四阿哥一聲,“不許走!”

  福晉腳步微頓,一張臉瞬間慘白,回頭衝詩瑤道,“你們去外麵等!”

  “是,”詩瑤轉身,帶著兩個下人走出了正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