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節
作者:四眼娃娃一渡清河      更新:2020-07-11 15:14      字數:4689
  “不是啊,”蘇偉一臉無所謂,“我師父教過我大清會典的,郡王以下府邸,不用琉璃的事兒我知道。”

  四阿哥麵色陰鬱,瞪了他一眼,不再說話。

  蘇偉隨手拍了四阿哥兩巴掌,“憑祖宗德行,恩封蔭爵,賜個親王又有什麽了不起?主子雄才大略,何必拘泥小節,待他日居功甚偉,還怕沒有高官厚祿?”

  四阿哥愕然,看了出口成章的蘇偉半天,蘇偉得意地挺起胸脯,他這番話說得有水平吧。

  不過,片刻後,四阿哥頗為不給麵子地眯起眼睛,一句戳穿道,“你最近是不是又看什麽亂七八糟的話本了?”

  蘇偉癟癟嘴,把手裏的棗子塞給四阿哥幾個,轉身進他未來的屋子參觀去了。四阿哥看著他歡騰的背影,突然覺得,或許爵祿官位真沒那麽重要。

  其實,除了蘇偉,康熙朝的上下誰又能在此時料到,這座最普通的宗親府邸會在短短十幾年後換上黃色琉璃瓦蓋。

  皇宮,坤寧宮前,突如其來的熱鬧。

  四妃為首,六宮妃嬪分列其後,佟佳氏一身縞素跪於台階下,手持一本妙法蓮華經,身姿筆直,頌音不輕不重,麵色平靜寧和。

  各宮的奴才陸續聚集到附近,慎刑司的幾位嬤嬤也擠進了人群中。然,坤寧宮大門前的一幕,卻讓這幾位嬤嬤頗受觸動。

  約莫十年以前,也有這樣一位端莊寧和的女子跪在慎刑司中誦讀宮規,身姿筆直,聲音穩重清晰,捧在手裏的宮規一頁頁地翻過,好似在榻子上讀書般清閑。後來,這位女子,成了康熙朝大行皇後之一。

  四阿哥與蘇偉傍晚回到皇宮時,才得知後宮發生的一切。

  佟佳氏小主體虛氣弱、中了暑熱,浣月姑姑挨了三十杖,已是不能下床了。好在慎刑司中有昔日先皇後的心腹,對待浣月留了三分力氣,否則三十杖下去,不死也殘廢了。

  當晚,四阿哥命張保偷偷給佟佳氏小主送去了傷藥與補品,佟佳氏沒有再行推辭,顯然此次是窘迫到了極點。

  翌日,四阿哥入永和宮,給德妃請安。

  德妃見四阿哥蹙著眉頭,知他定是有事兒要說,遂搶先開口道,“咱們母子,有什麽可避諱的,有事兒你就說。”

  四阿哥低了低頭,“額娘睿智,兒子確有一事相求。”

  “什麽事兒?”德妃微挑秀眉。

  四阿哥站起身子,撩起袍擺下跪道,“兒子想請額娘,對長春宮佟佳氏多加照拂。”

  德妃神色未變,隻沉默了片刻,“昨兒個佟佳氏出事兒,今兒個你就進宮請安,額娘就知道是這麽回事兒。”

  四阿哥垂頭,德妃歎了口氣,“你起來吧,你的心情,額娘能理解。先皇後將你養大,佟佳氏又是她的親妹妹,你有所關心也是正常。按理說,額娘也欠著佟佳氏的人情,多加照拂理所應當。隻不過,額娘處世中庸你是知道的,這次若是幫了佟佳氏,就等於正式跟延禧宮撕破了臉。額娘倒是不怕,就是你與胤禵……你當真做好準備了嗎?”

  四阿哥站起身,向德妃拱手道,“額娘放心,兒子並無攀附任何勢力之意,也絕不會連累胤禵。此次讓額娘出麵,著實是因先皇後的養育之恩,兒子不想因此被人詬病。”

  德妃低頭撫了撫自己的護甲,思量了片刻,抬頭道,“好,額娘答應你。雖然額娘家世不顯,但到底位居四妃多年,一個庶妃還是護得住的,你放心做你的事兒就好。”

  “多謝額娘,”四阿哥鬆了口氣,俯身道。

  送走四阿哥,清菊眉頭輕蹙,轉身進了正殿內廳,德妃正在繡著一頂孩子的虎頭小帽。

  “娘娘,”清菊端茶上前道,“您真的要卷進長春宮裏啊?”

  德妃接過茶碗,抿了抿針腳,“胤禛很少這般求著本宮,本宮怎能出言拒絕?”

  “可,”清菊欲言又止。

  德妃抬頭看了清菊一眼,“本宮當初能和皇貴妃鬥智鬥法,今天就不怕和惠妃衝突。再說,皇子分府一事兒,本宮本就虧欠了胤禛,這次就當補償吧。”

  清菊垂下肩膀,沉默了半刻後道,“那事兒,也怪不得娘娘,皇上的心思在那兒,您也不能逆了皇上的意。再說,兄弟倆誰為親王,不都是一家人。如今,咱們兩位阿哥兄友弟恭、感情深厚,以後十四爺飛黃騰達,一定能幫襯兄長。四阿哥即便得知娘娘的用意,也不會起意怪罪的。”

  德妃歎了口氣,“但願如此吧……”

  長春宮

  太監總管劉安拎著藥包匆匆入了中庭。

  “喲,劉公公這步履匆匆的,是要去哪啊?”庶妃劉氏挺著肚子坐在廊下。

  劉安小步走到劉氏跟前,俯身行禮,“奴才給小主請安。回小主的話,奴才從禦藥房回來,正要給佟佳氏小主送藥去。”

  劉氏冷笑一聲,“是給佟佳氏,還是給浣月啊?你這奴才還挺重情的嘛。”

  “奴才不敢,”劉安慌忙跪下,“著實是佟佳氏小主吩咐的,奴才為長春宮總管太監,受各位小主教導,絲毫不敢有越矩之心。”

  劉氏瞥了他一眼,冷哼一聲,沒有言語。

  不遠拐角處,庶妃衛氏轉身而去,宮女紅菱扶著她的小臂,語氣頗為不滿道,“您看那劉氏小主,不過是懷了孩子,是男是女都不知道呢,鼻孔就要朝天了。就她那江南小門小戶的背景,也敢處處找人麻煩,不怕遭報應。”

  衛氏瞪了紅菱一眼,“不許胡說八道,置喙主子,你是不是嫌自己活得太自在了?”

  紅菱吐吐舌頭,低下頭,“奴婢知錯。”

  中庭裏,劉安還跪在地下,庶妃劉氏搖著輕羅小扇,覺得身子格外舒暢,以往她因身家不好,處處排在人家後麵。如今她身懷龍種,才覺出做主子的威風來。

  “喲,這是怎麽啦?”不遠處一聲笑語傳來,劉氏轉過頭,隻見一位碧色宮裝的女子朝她們走來,身後跟著四名小太監,手裏都提著東西。

  “永和宮清菊給小主請安,”清菊走到劉氏跟前,俯身一揖。

  劉氏趕忙站了起來,“是德妃娘娘的人啊,怎麽到長春宮來了?可是娘娘有什麽吩咐?”

  清菊輕揚嘴角,“娘娘聽聞佟佳氏小主為先皇後祈福,中了暑熱,心裏惦記得緊,特讓奴婢送了清熱解暑的藥材來。”

  劉氏一愣,就見清菊垂頭對還跪在地上的劉安道,“劉大總管,麻煩您帶奴婢去趟佟佳氏小主的屋裏吧。娘娘還讓人鎮了冰糖雪梨送來,可曬不得。”

  “是,是,”劉安衝庶妃劉氏匆匆一叩頭,轉身爬起,領著清菊一行往佟佳氏屋裏去了。

  劉氏看著一行人的背影,恨恨地咬緊了牙關。

  八月末的夜晚,依然暑意隆重,這個夏天似乎過得尤為漫長。

  在蛙鳴蟲叫的池塘邊,一個步履蹣跚的身影在夜色的遮擋下走到了一株大榕樹的後麵。

  毓慶宮章佳氏站在樹下,手裏拿著魚食往池裏投喂。

  “給側福晉請安,”一個滄桑的聲音由後響起。

  章佳氏抿嘴一笑,“庶妃娘娘客氣了,您是長輩,不必這般多禮。”

  庶妃張氏無力地笑笑,“我現在哪還是什麽長輩,已經活得連奴才都不如了。若不是側福晉開恩,請人看好了我的腿,我估計已經死在床上了。”

  章佳氏嘴角微揚,“您不必妄自菲薄,雖然現在後宮還是那人做主,但總有改天換地的一天。您為毓慶宮做的事兒,我都記在心裏呢。”

  “多謝側福晉,”張氏一俯身,卻被人猛地捂住了口鼻。

  章佳氏淡然地看著掙紮不已的庶妃張氏,聲音清冷,“您安息吧,鍾粹宮鬧鬼的事兒所獲頗豐,惠妃得意不了幾天了,您也算死得其所。”

  九月初,原本因為汙蔑惠妃,被打折雙腿的儲秀宮張氏死在了禦花園的池塘裏。剛恢複寧靜的後宮似乎又要掀起一場風波,卻因前朝的動蕩,被皇上一句話壓了下去。

  九月初六,噶爾丹遣其親信丹濟拉率軍,欲劫清軍在翁金的貯米倉站,與清軍祖良壁部發生激戰,兵敗而遁。軍報奏稱,自翁金一役後,噶爾丹軍已是窮蹙至極,四處流竄,再也無力與清軍正麵交鋒。

  滿朝大喜,皇上積極布置兵力,並與九月中旬親巡北塞,經理軍務,準備年末徹底消滅噶爾丹部。此次北巡,隨扈的阿哥隻有大阿哥、三阿哥,令人稱奇的是皇上還帶走了八阿哥。

  正三所,福晉漸漸顯懷,整個院子都以這個未出生的孩子為重。

  而四阿哥又陷入了以往的輪回模式當中,隻要有一個妻妾懷孕,這位主子就不再臨幸他人,看起來似乎是對有孕妻妾的關懷,隻有蘇偉知道這其中有不能為外人道的理由。

  頒金節後,蘇偉到宮外的府邸住了兩天,看著工匠們鋪整了石路,給東花園加修了假山。

  十一月,數十位江南才子聯名上奏,請太子開放門庭,願為太子行走,皇上未允。

  四阿哥告訴蘇偉,太子連續兩次理政,頗受好評,滿朝文武盡稱太子處事清明,議政勤勉,堪為大用。蘇偉眨巴、眨巴眼睛,總覺得有點兒風雨欲來的征兆。

  長春宮

  浣月的傷勢終於見好,隻是落下了陰雨天骨痛的毛病。

  佟佳氏日日往寶華殿祈禱,人漸消瘦。

  德妃看重佟佳氏的消息已經在皇宮不脛而走,原本想落井下石的奴才都斂了聲音。

  庶妃劉氏快要臨產,卻頻頻落紅,太醫來看後,直言孩子是保不住了。劉氏天天哭嚎不止,惠妃還是下令,尋適當時機流掉孩子,以免再生事端。

  入夜,佟佳氏靠在榻子上看書,浣月端著甜湯慢慢走來,“小主,早點睡吧,當心傷了眼睛。”

  佟佳氏接過碗匙,輕聲道“這些事兒讓小宮女來做吧,你身子剛好,別累著了。”

  “多謝小主體恤,奴婢進宮多年,這點兒小傷不打緊的。倒是您,最近總是睡不安穩,這神色越來越不好了。”

  佟佳氏低下頭,輕輕攪動純白的湯匙,“我也不知道怎麽回事,一閉上眼睛就會看到那天的種種。這滿皇宮裏,似乎沒有一個人的神態是溫暖的,落井下石、冷眼旁觀成了常態。我真不知道,自己還能撐到什麽時候。”

  浣月抿了抿嘴角,“小主不用擔心,四阿哥是幫襯著咱們的,他為了您的安危,特意求了德妃娘娘,以後不會再有那樣的事兒了。”

  佟佳氏點點頭,端著碗飲盡了甜湯,由浣月伺候著入床安寢。

  浣月看著錦被中瘦削的臉頰,好像看到了昔日皇貴妃剛入宮時的場景,同樣的惶恐,同樣的不安……

  十二月初一

  延禧宮

  眾妃前往問安,不同的是,此次宜妃、德妃也坐於堂前。

  惠妃給眾人排了位次,上了茶點,微笑著開口道,“眼看到了年關,咱們趁今兒個商量商量今年的庭宴。皇上年初怕是又要親征,軍資巨大。本宮想著,今年的年關還是以節儉為主。”

  成嬪從旁道,“娘娘思慮周全,嬪妾愚笨,願聽娘娘安排。”

  宜妃瞥了成嬪一眼,冷冷開口道,“既知愚笨,就少開尊口,廢話連篇,也不怕貽笑大方。”

  成嬪愣了一下,漲紅了臉,最後還是低下了頭,不與宜妃爭辯。

  “妹妹如此說,著實是失言了,”惠妃看了宜妃一眼,“咱們姐妹一場,有什麽說什麽即是,何必鬧得大家都不愉快。”

  宜妃冷哼一聲沒有說話,德妃幽幽開口道,“年關之前,還有太皇太後的忌辰,不知宮內要如何操辦?”

  惠妃轉頭看向德妃,嘴角微揚,“妹妹打算如何呢?之前皇上還與本宮提過,要遣一名阿哥替皇上祭暫安奉殿。本宮想著,成年阿哥中,大阿哥、三阿哥、八阿哥都剛從北塞回來,不宜再外出。七阿哥身體不好,也不宜勞頓。這剩下的四阿哥、五阿哥,妹妹覺得派誰好呢?”

  德妃看了一眼宜妃,轉頭微笑道,“娘娘掌管後宮諸事,妹妹可不敢插嘴。這代皇上祭暫安奉殿的事兒可是大事兒,還得娘娘與皇上商議才好。”

  第103章 聖意難測

  康熙三十五年

  十二月中,皇上令四阿哥祭暫安奉殿。齋戒沐浴,行祭禮,待蘇偉跟著四阿哥歸宮,已近年關。

  這一年的朝宴還是極盡節儉,不過倒也省了奴才們不少的事兒。

  正月初八,詩玥提著自己灑的年糕來看蘇偉。

  蘇偉樂嗬嗬地接過,“好久不見你過來了,聽說詩瑤病後,一直是你貼身伺候福晉的?”

  詩玥歎了口氣坐下,“可不是,以前福晉的一應事宜都是詩瑤姐一手操持的,我們隻是打打下手。這下她病了,我們幾個當真是忙壞了。我平時粗枝大葉的,總是落東落西,好在福晉仁善,從不與我計較,詩瑤姐病愈後,還總招我去伺候呢。所以我一直都沒什麽時間來前院。”

  蘇偉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福晉身邊那麽多事兒,詩瑤一個人怎麽忙得過來,你去換換班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