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節
作者:四眼娃娃一渡清河      更新:2020-07-11 15:14      字數:4721
  四阿哥笑笑,“二哥別擔心,我隻是近來休息不好,等回宮好好睡上幾天就好了。”

  太子點點頭,與四阿哥一先一後的進了皇帳。

  簾子被撂下時,大阿哥從皇帳拐角處走了出來,目色森寒。

  京城近在眼前,蘇偉抓住最後一點自由時光,四處晃蕩,卻在不經意間聽了一個讓他渾身發麻的流言,太子狎昵孌童,私養麵首,有龍陽之好。

  帳篷中,

  四阿哥“啪”地把書往桌上一摔,蘇偉下意識的後退一步,張保、張起麟都低頭站在屋內。隻單單一個流言,卻像長了翅膀一樣,區區兩天就傳遍了整個北巡隊伍。

  太子是儲君,是皇室的未來,他的名聲不容一點玷汙。如今,皇上尚未有所反應,不知是被蒙在鼓裏,還是沒有在乎。

  四阿哥拄著下巴,揉著眉心,沉默了片刻道,“吩咐下去,咱們的人都管好自己的嘴,有胡言亂語的,杖斃!”

  “是,”張保、張起麟齊齊低頭,領命而下。

  蘇偉垂著腦袋,站在四阿哥身後,沒有說話。

  入夜,

  蘇偉抱著自己的被子,在四阿哥床下打了地鋪。

  四阿哥看著頂著大蝴蝶躺下的蘇偉,壓低聲音道,“小偉,其實——”

  “我不怕!”蘇偉打斷四阿哥的話,“我隻是不想給你找麻煩,也不想在這個時候冒著生命危險做傻事。我們還有很長時間,以後總會有辦法的。”

  四阿哥沉默了片刻,慢慢躺在了自己的枕頭上,“你說得對……不過,今晚就我一個人,終於能睡個好覺了。”

  蘇偉囧……

  大阿哥帳篷

  福晉給大阿哥輕輕捏著肩膀,她是眾位阿哥福晉中唯一跟著北巡的。雖然她至今沒有生出兒子,但大阿哥對她的看重依然是眾人皆知的。“爺,咱們消息也放出去了,沒看到四弟有什麽動作,太子那兒更是沒什麽反應。”

  大阿哥點點頭,“皇阿瑪的態度微妙,胤禛即便知道了什麽,怕是也不好直接做出決定。不過,咱們趁著他們有反應之前,先發製人總是對的。如今流言四起,回京後,再有禦史彈劾,皇阿瑪怎麽也得拿個態度出來。”

  福晉微微皺眉道,“太子入主東宮二十年,這私風不正的罪名,怕是動搖不了什麽吧?”

  大阿哥微微揚了揚嘴角,“額娘有句話是對的,千裏之堤潰於蟻穴,想成大事,就得一步步來。”

  太子營帳

  柳絮垂手站在一旁,裏衣中全是冷汗,他沒有想到,對方會那麽快動手。隻是自己酒醉後的一句話,無憑無據,最後竟釀成了這樣的惡果。如果皇上真的追究,太子的聲譽勢必大受損傷。那些別有用心的人,肯定會借此大做文章。

  柳絮很想把事實真相告訴給太子,可話到嘴邊,卻說不出口。他隻是個奴才,他怕死……

  “柳絮!”

  “奴才在。”

  “給爺傳膳,今晚添個烤全羊,叫其他幾個阿哥過來,我們兄弟借著進宮前聚一聚。”太子靠在椅背上,聲音淡然地道。

  “是,”柳絮領命而下。

  四阿哥帶著蘇偉到太子營帳時,意外地沒聽到什麽聲音,柳絮迎上前給四阿哥行了禮,“四阿哥吉祥,太子爺等著您呢。”

  四阿哥點點頭,微微皺起眉,“其他阿哥呢,我來早了?”

  “額,”柳絮微微低下頭,“大阿哥、三阿哥有事,八阿哥說今兒吃頂了,隻讓人送了一壇上好的馬奶酒來,七阿哥身子不適,五阿哥倒是來了,現正在屋裏呢。”

  四阿哥點點頭,舉步進了帳篷,蘇偉由後跟上,心裏默默慨歎。此次出巡,皇上帶了年長的七位阿哥,如今太子設宴竟然隻來了兩位。

  大阿哥、三阿哥各自培養勢力,所圖什麽,大家都清楚,見麵難免尷尬。七阿哥身有殘疾,所言也可理解,不過七阿哥母親成嬪與惠妃最為親密是滿皇宮都知道的。反倒是八阿哥,一向最會做人,如今竟然也……不過,八阿哥在惠妃身邊長大,如此這般,也屬正常了。

  太子的宴席上,著實單薄了些,好在太子似乎不在意,一直微笑著與兩位弟弟閑聊家常。烤好的乳羊被搬上來,太子樂嗬地叫柳絮割了一隻羊腿,賞給屋裏伺候的奴才。

  蘇偉看了四阿哥的眼色,跟著柳絮幾個另開了一小桌,坐在帳篷外圍吃烤羊腿。想起張起麟告訴自己的話,蘇偉對柳絮有了疙瘩,怎麽看這個人怎麽不對勁。

  四阿哥那邊,已經開了八阿哥送來的馬奶酒,屋裏頓時飄起了濃濃的奶酒味,再伴著烤羊的香氣,還真有點兒蒙古部落的風味。

  眾人正吃得歡,一個年紀較大的公公掀開了簾子,微胖的臉帶著笑意,太子抬頭一看道,“梁公公?”

  梁九功利落地給主子們行了禮,站起身繼續道“聖上聽聞太子設宴,特地賞了幾道菜下來,給各位主子添酒。”說完直起身拍拍手掌,幾個小太監抬著食盒進了門。

  說是幾道菜,其實趕上一個席麵了,無奈之下,太子將桌子上原本的菜通通賞給了小桌的奴才們,蘇偉他們吃到後來,走都走不動了。

  太子設宴,皇上賞菜,一個晚上北巡大軍中就傳開了。原本甚囂塵上的流言頓時被壓住了風頭。

  太子這一招一兩撥千斤,蘇偉是很佩服的。

  然,四阿哥卻沒有太樂觀,聽了蘇偉的見解,笑了笑道,“隔靴搔癢,流言隻是被壓住了,沒有被推翻。隻要太子那兒出什麽紕漏,隨時會被人翻出來。更何況,既然有人故意放出流言,就不會單單傳點兒小消息這麽簡單。太子之位關乎國祚,皇阿瑪又一直嚴管官員作風,我就怕都察院會有人上折彈劾。三人成虎,皇阿瑪又能相信太子到幾時呢?”

  蘇偉歪歪頭沒有說話,其實他心裏清楚,太子是遲早要被廢的,他們四阿哥現在還沒有奪嫡之心,也是因為太子坐在上麵。無論太子建樹如何,他都是一種象征,天子的繼承人,他的在位代表著朝政的穩固,在江南的諸多才子心中,立儲就是大清走向昌盛的證明。

  然,有朝一日,太子被廢,各位阿哥都有了登上大寶的資格,到時,兄弟鬩牆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九月初十,北巡大軍到京。

  回宮後,蘇偉迫不及待跑到敬事房找劉朝傾,向他打聽侯五兒的來曆。

  劉朝傾告訴蘇偉,侯五兒是暢春園的管事,皇上自暢春園回宮後不久,侯五兒就被調進了皇宮,直接做了首領太監。由此可以推斷,侯五兒背後肯定跟哪位主子有關係。

  蘇偉咬著手指尋思了半天,最後囑咐劉朝傾幫自己打聽打聽侯五兒背後的人,劉朝傾點頭應了。

  蘇偉在回正三所的路上,將最近發生的事兒串了起來。其中最關鍵的,就是侯五兒與柳絮到底有什麽過節,而侯五兒背後的人又是誰。

  回宮後不久,頒金節就到了。

  蘇偉他們又進入了準備年關的忙碌生活中。

  然,有關太子的流言卻真的如同四阿哥推測的,在朝中引起了風波。

  都察院中一連幾個禦史上折子,彈劾太子作風不正,影響皇族聲譽。最後都被皇上一一壓下。

  年關將近,四阿哥進宮給德妃請安。

  德妃讓清菊泡了茶,拉著四阿哥坐下,“這過了年,宋氏的孩子就要落地了吧?”

  “是,”四阿哥微微點頭,“大概在三月份。”

  德妃笑笑,“額娘盼了這麽多年,終於盼來個孫兒了。雖不是嫡子,但也是你的第一個孩子,你得多照顧點兒。”

  “兒子明白,”四阿哥低頭道。

  德妃轉頭往窗外看了看,壓低了聲音道,“最近太子那兒鬧得歡,你也得多注意點兒,別一不小心被卷進去,你皇阿瑪的心思是越來越難猜了。”

  “額娘放心,兒子知曉其中的利害關係。”

  德妃點點頭,又像想起了什麽似的道,“額娘聽說,你挺長時間沒往後院去了?這宋氏有孕,也不影響別人,特別是福晉,趕緊有個嫡子比什麽都強。”

  四阿哥愣了愣,“兒子,最近事忙……”

  “再怎麽忙,晚上也得歇著啊,”德妃皺皺眉,忽又傾身道,“是院子裏這幾個人不得你喜歡?要不,額娘再給你看幾個格格?”

  “不用了,”四阿哥一愣,連連擺手,“兒子隻是不想多留戀私事,與福晉她們無關……”

  毓慶宮

  一間空著的耳房中,一隻手緩緩垂下,德柱眼中含淚,漸漸睜不開眼睛。

  “德柱!”太子推門而入,抱起嘴角流血的人,從門外大喊“來人啊,宣太醫!”

  第86章 寵

  康熙三十二年

  禦花園拐角處

  太子走到一個披著翡翠色鬥篷的女子身後,微微躬身道,“姨母。”

  赫舍裏氏回過頭,以往豔麗的臉龐消瘦了很多,隻一雙眼睛還帶著張揚的亮光,“胤礽,你還知道自己是誰嗎?”

  太子直起身子,麵帶慚愧,還未說話就挨了一巴掌。

  “姨母,我——”太子的臉龐微微帶著紅印,看著顫抖著身子的赫舍裏氏欲言又止。

  赫舍裏氏緊緊抿著唇,眼前漸漸模糊,“你的命是用你額娘的命換來的,你是我們家族最大的期望。如今,你竟然為了一個……一個奴才做出這些蠢事!”

  太子低下頭,聲音暗啞,“姨母息怒,胤礽自知對不起額娘的期望。”

  “你錯了,”赫舍裏氏微揚起下巴,“你對不起的不是你額娘,是你自己!從你被封太子開始,將近二十年,你睡得比人家少,承受的比人家多。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穩固太子的地位,為了能有一天不辜負你皇阿瑪、皇額娘的期盼,登上大寶,成為一代明君。如今,隻為了一個奴才,你甘心嗎?”

  太子微微抬起頭,眼中帶著酸澀,“是侄兒一時大意了,請姨母放心,侄兒一定想辦法善後。”

  赫舍裏氏歎了一口氣,側過身子看向旁邊,“想要善後哪有那麽容易,總之,先把那個太醫收拾了,還有那個德柱,就當沒救回來算了。”

  “姨母!”太子一時驚愕,“我——”

  赫舍裏氏轉過頭,眼神驚怒,“你到現在還拎不清?不要說你是太子,就算你是普通人家的兒子,這種事也是天理不容!”

  “姨母,”太子臉色微白,聲音苦澀“德柱從小伺候我,一心一意為我,這次也是……念在他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份上,饒他一命吧。”

  “你!”赫舍裏氏一臉恨鐵不成鋼,深深呼出幾口氣後,“算了,他現在死了也是招眼。如今最要緊的是把你身邊的叛徒揪出來,你那個毓慶宮以後怕是不牢靠了。”

  正三所

  年關越來越近,四阿哥給奴才們頒發賞錢的日子率先到了。年底主子的賞銀和過年領的紅包還不一樣,紅包是圖個吉利,而賞銀卻頗有年終獎的味道了。

  四阿哥自搬來阿哥所,也逐漸設立了賞罰標準,這過年在固定日子,集體頒發賞銀的事兒就是由著蘇偉的建議正式設立的。

  其實宮裏的奴才們都在敬事房領月銀,錢是內務府撥下來的。

  一般來說一個小太監,刨去一些花銷和孝敬,多少能剩一些。隻要沒碰上一個周扒皮的上司,且沒有過分沉迷賭博飲酒,每年還都能添補些家用。

  不過,錢這種東西,誰都不會嫌少。對於主子來說,賞銀不僅是拉攏奴才的一大手段,更是一份彰顯身份的體麵。逢年過節除了自家主子的賞賜,皇上、太後、皇後都會先後大賞六宮。

  原本,蘇偉針對年末賞銀的頒發,定製了一套頗為完善的交互性打分方式,但是運行了一段時間後無疾而終。主要是奴才們深入骨子的奴性,突然得到了給上司評級的權利,根本不敢運用。另外還有一些因為私憤搗亂的小心眼,比如張起麟,無緣無故地給張保打了四個大大的紅叉。

  無奈之下,打分方式被簡化成了小功小過的記錄,奴才有了功勞或過錯,經過兩級以上的上司認證,就會被記錄在案,放到年末做總評。不過,這種方式就不包括蘇偉、張保、王欽等高層奴才了。

  發賞銀前幾天,蘇偉他們是異常忙碌的,要根據功過簿,計算各個小太監的獎金,而各院總管、管事的賞額還要等四阿哥親定。

  發賞銀當天,王欽站在廊下,蘇偉他們幾個站在下一排,一隻銀光閃閃的大箱子被擺在一旁。

  小太監們麵色紅潤、精神勃發地站在院子裏,先聽王大總管的一番總結發言,然後聽各位管事的工作匯報,最後靜等著公布賞額,這個階段大家最激動,隱藏在奴性深處的競爭意識也隨之激發。

  此年的光榮任務落到了張公公頭上,張保抻著冊子,揚著聲音道,“茶房小典子,賞銀五兩;庫房小恒子,賞銀四兩……”

  小太監們領完銀子,就輪到管事一級的了。

  王欽是最高額,三十兩,相當於普通小太監一年多的例銀。蘇偉、張保、張起麟、柴玉次一等,各二十兩。接著是王朝卿、庫魁等往下十五兩、十兩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