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節
作者:四眼娃娃一渡清河      更新:2020-07-11 15:13      字數:5702
  第38章 出宮

  康熙二十五年

  阿哥所頭所

  傍晚時,大阿哥書房裏昏暗一片。

  何舟站在桌子邊,一聲不敢吭,自打那日太子講學典禮後,他們家阿哥每天晚上都會這樣發一陣子呆。

  門外值守太監探頭進來,衝何舟擠眉弄眼,何舟往窗外看了一眼,硬著頭皮低聲道,“主子,內務府遣裁縫來了,咱們隨扈的衣服得做了。”

  大阿哥緩過神來,答應一聲,“把蠟燭點上,讓他們進來吧。”

  “嗻,”何舟利落地招小太監進來掌燈,隨後又想到什麽似的湊到大阿哥跟前,“主子,咱們後院的兩位格格,帶不帶著。”

  大阿哥低頭整整腰帶,“帶她們幹什麽?”

  何舟傻笑兩聲,沒敢搭話,這後院一天沒個得阿哥意的主子,他就一天得頂著泰山大的壓力啊。

  正三所

  四阿哥書房裏,堆著小山一樣的布匹,得知四阿哥要隨扈塞外,皇貴妃、德妃都著人送了一大堆布料來。其實四阿哥庫房裏的布匹都夠穿三年了,更別提那些做出來穿都沒穿的衣服了。

  四阿哥拄著下巴坐在榻子上,看著蘇培盛拿個小本,一匹、一匹地記著,邊記還邊嘟囔“倭緞一匹,金字緞兩匹,雲緞四匹,衣素緞三匹,藍素緞兩匹,帽緞一匹……”

  “蘇培盛……”四阿哥百無聊賴地叫了一聲。

  “哎,”蘇偉轉過頭,“主子有什麽吩咐?”

  “沒什麽事兒……這麽多布料我用不了,你拿幾匹去做衣服吧。”

  蘇偉嘿嘿一笑,“娘娘給您的,奴才哪敢穿啊,您放心,奴才們隨扈的衣服內務府都給做出來了。”

  四阿哥坐起身,嘟著嘴“讓你拿就拿,哪那麽多廢話,內務府做的能和本阿哥賞的比嗎?”

  “是,”蘇偉低頭俯身,“奴才謝主子賞。”

  四阿哥切了一聲,轉身走到書桌前,拿起本書擋住臉,蘇偉看了兩眼,小聲道“主子,書拿反了!”

  入夜,

  四阿哥在床上撲騰了一個多時辰終於睡了過去。

  蘇偉坐在腳榻上無聲地笑了笑,皇上首次帶四阿哥出門,怪不得四阿哥要興奮,隻不過他們家主子總是有點兒小小地傲嬌。

  第二天,內務府的裁縫到了正三所。

  給四阿哥量完身子後,打頭的嬤嬤遞了個冊子給蘇培盛,“這是內務府依照諭旨給各位阿哥做的衣服單子,所用針線布匹皆由內務府供給。另外,四阿哥私下要做的衣服,也請盡快列個單子給老奴一份,我們好日夜趕工。”

  蘇偉點點頭,打開冊子看了看,“四開禊長袍十八件、短褂十八件、大襟馬甲十件、夾襖四件、便袍八件、蟒袍八件、裏衣二十件、貂皮鬥篷一件,還有若幹靴子、腰帶、汗巾等。”

  蘇偉合上冊子衝嬤嬤道,“宮裏兩位娘娘賜下不少布匹來,還勞嬤嬤幫四阿哥看看做些什麽合適,如今我看蟒袍還少點兒,裏衣也要多些。”

  蘇偉帶著嬤嬤到偏廳看那一堆錦緞,嬤嬤挨個看了個遍,“老奴粗粗算一下,再做二十件裏衣、八件蟒袍、十件長袍馬褂,另外這墨狐皮成色極好,給四阿哥縫製一件鬥篷,再用海龍皮滾邊做兩件裘襖,防著回來晚了,天氣變冷。”

  蘇偉點點頭,“如此應是差不多了,那就勞煩嬤嬤了,我一會兒讓小太監把這些布匹給你抱過去。”

  嬤嬤一俯身,“多謝公公了。”

  蘇偉笑笑,“嬤嬤不必客氣,這些布匹奴才們都已登記造冊。到時嬤嬤用了幾尺幾寸,用到哪件衣服上,還請嬤嬤也記清楚些,咱們好多退少補,明白入賬。”

  那嬤嬤一愣,低頭道,“應該的,應該的。”

  轉眼到了七月份,皇上定於七月末起行。

  四阿哥抽空進宮給兩位娘娘請安,蘇偉沒有跟著去,因為他實在是太忙了。進了七月,四阿哥隨扈要用的東西就都得打包裝箱了。這一裝,蘇偉才知道是個多麽浩大的工程。

  先去除衣服不說,四阿哥的寢具,除了床不能搬著,褥子、枕頭、棉被整六套,外加兩條加厚的羊毛毯塞了四口大箱子。在路上備用的食具、茶具,還有馬車上放的炭爐,又是兩口箱子。以防不時之需的藥材、補品,給四阿哥解悶的書本、棋具,大到浴盆小到文房四寶,連夜壺都得帶三四個,看著院子裏越堆越多的箱子,蘇偉心裏真是越來越沒底了。他們這是出去玩,還是搬家啊。等七月中旬,四阿哥的衣服做好送來,院子裏已經快站不下人了。

  四阿哥這邊,七月的進宮請安總算見到了生產後的德妃,也給剛出生的小公主送上了長生鎖。不過四阿哥回來後,偷偷地告訴蘇偉,這一胎是女孩兒,額娘很失望,他們原本都指望著是胤祚回來呢。蘇偉暗暗撇撇嘴,不是誰都能像他一樣莫名其妙就又活一輩子好不好。

  七月二十九聖駕起鑾。

  前一晚,蘇偉一夜都沒睡,他指揮著小太監們裝了一晚上的箱子,足足裝滿了四輛馬車,不過看到和他們情況不差分毫的其他幾位阿哥,蘇偉淡定了,聽說三阿哥光書就裝了四個箱子。

  四阿哥乘坐的馬車也被悉心裝點好,雖然四阿哥大部分時間會騎馬,但馬車裏必備的東西一定要齊全,吃食、藥品、茶具、炭爐、靠枕、毯子等等。

  寅時,馬車被拉離了宮門,他們會先行一步,出東直門,等聖駕入東華門,受百官跪頌,隨鹵簿儀仗出東直門後再和他們會合。

  蘇偉不放心,讓庫魁押車跟著車夫和護衛們一起先走。回到阿哥所時,四阿哥已經起床梳洗完畢,一身石青色繡五爪金龍並五色雲龍褂,配上一雙深藍色金紋長靴。讓蘇偉看著,著實愣了片刻,好像不知道什麽時候起,四阿哥長高了不少,原本團團的吉服,如今上身竟有些長身玉立的感覺了。

  四阿哥這次隨扈,哈哈珠子中隻有佟佳氏納穆圖、鈕祜祿氏鬆甘隨行,大太監則帶了蘇培盛、張保、王朝傾、庫魁。

  辰時,乾清門前

  眾阿哥、宗親、內大臣恭送聖駕。

  幾位隨扈阿哥在皇上鑾駕起行後,紛紛上馬,跟在太子後,由驍騎營圍著走在隊伍中間。

  可惜的是蘇偉這時不能跟在四阿哥身邊,隻能遠遠地站在太監隊伍裏跟著大隊前行。四阿哥身後跟著的是納穆圖、鬆甘和貼身侍衛。

  前麵鑾駕過了金水橋,一時禮樂聲響、華蓋四起、旌旗招展,鹵簿儀仗隊正式起行。

  蘇偉在後麵隊伍裏仰頭看,鑾駕儀仗裏華蓋成行,五色華蓋、紫芝蓋、翠華蓋,一頂比一頂漂亮,不過最顯眼的還是明黃色的九龍直柄蓋和九龍曲柄蓋,在這兩柄華蓋下才是聖上鑾駕,真正的九五至尊。

  出了東直門,就是京城的大道。不過蘇偉並沒有看到熱鬧的市集、圍觀的百姓,可能因為鑾駕走得這條路沒有穿過平民活動區,兩旁都是官衙府邸,隻有百官跪送。

  不過蘇偉也算開了眼了,朱漆灰瓦,鎮守大門的石獅,懸掛門柱兩旁的紅燈籠,由牆內探出的古樹、亭亭如蓋,百年前的北京城以另一種特色,沉澱在蘇偉眼裏。蘇偉禁不住有點兒小小的激動,如果這輩子還有機會,他真的想出了皇宮,四處走走看看,真切地體會一下沒有任何西化的華夏大地。

  走了近一個時辰,隊伍陸續出了東直門。蘇偉終於在路兩旁看到了跪送的百姓,倒沒有衣衫襤褸得不成樣子,但各個都虔誠至極,鑾駕所經之處山呼萬歲,有的手裏還捧著圓盤,裝著瓜果稻米,不過沒有人去接。主子們都被層層護在中間,蘇偉也不知道他家四爺有沒有像電視裏一樣,一邊騎馬,一邊向四周的百姓擺手微笑。

  出了東直門又近一個時辰,路兩旁已經漸漸看不到什麽建築了,原本等在路邊的各輛馬車開始進入隊伍中。蘇偉跟著一幫小太監一溜小跑地向前尋找自家的車架。找到正三所的馬車時,蘇偉已經跑得有點兒上氣不接下氣了,這個聖上出巡的隊伍有多長,蘇偉此時才領會到。

  押車的庫魁很是盡職,四輛馬車加四阿哥乘坐的車輛都好好地進到了隊伍裏。

  算算四阿哥已經騎了兩個多小時的馬了,估計也該吃點東西,喝點水了。蘇偉從馬車上拿下水壺,包了點兒糕點,留下王朝傾看車,自己又苦命地和張保一起往隊伍前趕。而他此時還沒意識到,一次他從來沒有感受過的苦命旅行才剛剛開始。

  張保到底是有功夫的,蘇偉和人家一比就是個渣。小跑了一刻鍾,蘇偉氣喘籲籲,再看張保跟沒事兒人似的。蘇偉在心裏默默地為自己鳴不平,另一邊暗暗嫌棄這個張保笨得跟個木頭樁子一樣,就不知道裝一裝,讓他心裏平衡一下嗎。

  好在老天長眼,蘇偉他們沒走到一半,前麵一陣馬蹄揚起的灰塵,原是幾位阿哥往後來了。

  蘇偉站在路邊,四阿哥騎著一匹深棕色的駿馬迎麵而來。這匹馬還比較年輕,剛脫離了馬駒的行列,是四阿哥開始學騎射時,皇上賞的。

  看見蘇偉,四阿哥勒緊了馬韁,蘇偉捧著水壺仰頭道,“主子,喝點水吧。”

  四阿哥搖搖頭,“回馬車再喝吧,大哥讓我們回來換身衣服,休息休息,一會兒騎馬出隊伍跑一跑。”

  “好,”蘇偉上前拉著韁繩往前走,到了路邊,被四阿哥拽了一下衣袖,“怎麽了,主子?”蘇偉仰頭道。

  四阿哥指指路下邊的草叢,“我想去方便一下。”

  第39章 帳外女子

  康熙二十五年

  蘇偉看看路兩旁草木叢生的原始樣子,回頭衝四阿哥小聲道,“咱們馬車上備了官房,阿哥去車上解手吧。”

  “不,”四阿哥仰頭看向前方,蘇偉回頭順四阿哥目光看去,大阿哥正領人往草叢中進發呢。

  蘇偉無聲地歎了口氣,想來也是,與其讓太監當著眾護軍的麵跑到路邊倒馬桶,這些阿哥肯定寧可豪放一點兒去路旁解決。

  四阿哥下了馬往路旁走,蘇偉趕緊招了幾個侍衛跟著。不過四阿哥還是有點兒不好意思的,執拗地走了挺遠才躲到一棵樹後。蘇偉跟在四阿哥身後有點兒奇怪,剛才看他老人家走路怎麽有點兒羅圈腿的傾向。

  回來的路上,一隻野兔從草叢中竄過,一個護兵當即搭弓射箭,正中兔子的耳朵。隨後士兵把野兔獻給了剛解完手的四阿哥,四阿哥看了看那耳朵上有個血窟窿的兔子,轉身對蘇偉道,“拿著吧。”

  蘇偉愣愣地接過那隻直蹬腿的兔子,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

  回到馬車邊,蘇偉很沒義氣地把兔子扔給王朝卿,自己去打了盆水給四阿哥洗手擦臉,要說這騎馬巡街聽起來威風,實際上也遭罪的很,尤其這夏天幹燥的官道上,塵土飛揚,兩個時辰下去四阿哥洗下來的水都能糊牆了。

  在出發前,蘇偉特地找了大阿哥、三阿哥身邊的太監取經,知道一路上塵土大,阿哥們換衣服的次數要比平時還多。所以車廂裏要準備好充足的衣服,不能每次都到箱子那兒去拿,會耽誤事兒。所以蘇偉讓人把衣服都打包好,裏衣、外衣各放一個包袱在車廂裏,等用完了,再到箱子那兒取。

  上了車後,蘇偉從座位底下套出包袱,拿出一套裏衣,一件棕紅色的蟒袍。回頭遞給四阿哥時,卻見四阿哥正有些不甚雅觀地查看自己的大腿根部。

  “怎麽了,主子?”蘇偉小心地湊過去。

  四阿哥抬頭看他一眼,頗有些費解地道,“紅了,有點兒疼……”

  蘇偉歪頭一看,果然兩腿裏部,各有一片紅,中間的地方已經破了皮。這事兒可大可小,古代沒有抗生素,萬一感染就是大病了。蘇偉趕緊找出備用醫藥箱,給四阿哥上了白藥,墊了一層幹淨棉布,再用布條綁好,“主子,您在車上歇歇,奴才去稟報大阿哥一聲,一會兒您就別去跑馬了。”

  “不行!”四阿哥利落地套好褲子,“不準你去說!”

  蘇偉撓撓頭,“奴才怕您傷上加傷,您在宮裏跑馬跑得少,如今又是夏天穿得薄,這一下騎了這麽長時間磨破皮也是正常的。”

  “我沒事兒,一點小傷罷了,你不準說出去!”四阿哥穿好衣服,瞪著蘇偉道。

  “是,”蘇偉無奈點頭,看著四阿哥下了馬車奔向自己的駿馬。

  官道上一片揚塵,幾位阿哥在護軍的跟隨下,遠遠地跑向前方。

  滿人是馬上打天下,自古不拘小節。自八旗入關後受漢人文化影響,才有了諸多規矩。不過,盛世康平,享樂之風漸起引起了上位者的注意,順治爺晚期就總是提起滿人應學漢學,但不能全忘了先祖之風。康熙爺登基後,更是開了木蘭秋狩,且不喜武官坐轎,一種豪放派的滿儒風氣漸漸盛行。

  如今跟隨聖上巡幸塞北,這些阿哥在宮裏憋著的血氣都爆發出來了。皇上也樂於看到自己的兒子一派滿人兒郎的大氣模樣,由得幾個阿哥賽馬,在鑾駕隊伍前撒歡兒地跑。

  隻苦了坐在車夫旁邊的蘇偉,一直懸著心擔憂著四阿哥的大腿跟兒。

  “蘇公公!”蘇偉一轉頭,正和一雙血紅的兔子眼對上,“幹什麽?嚇我一跳!”蘇偉朝拎著兔子湊到他跟前的王朝卿吼。

  王朝卿頗為無辜地道,“這兔子要怎麽辦啊,主子爺是想當個玩物養起來,還是剝皮吃肉啊。”

  蘇偉翻了個白眼,“你笨啊,主子想讓他死,現殺不就得了。先養著,去後邊拿個籠子,再給它耳朵包紮一下。”

  “是,”王朝卿答應著,苦著臉拎著兔子走了。

  阿哥們跑了一個時辰才回轉,蘇偉趕緊遣庫魁去打水,自己鑽到車裏泡上茶,烤點兒幹糧。四阿哥上了馬車,一張小臉不知是熱的還是興奮的像顆熟透了的番茄。

  伺候著四阿哥洗完臉,有侍衛來報,“皇上有旨,今晚駐蹕漕河莊。”

  蘇偉暗暗舒了口氣,終於可以暫時歇歇了,這一路上坐車腰疼,走路腿疼。果然在古代,旅遊是件痛苦的事兒。

  四阿哥吃完幹糧,在車廂裏小眯了一會兒,蘇偉坐在車廂外,晃蕩著雙腿看沿路的風景。隊伍行進中,路兩旁漸漸地耕地成片,有小的村莊陸續映入眼簾。

  申時,大隊進了漕河莊。康熙爺提倡節儉,出巡盡量不擾民,遂在沒有行宮的地方駐蹕多是紮帳篷,設營地。蘇偉他們到了行軍大營時,已有先遣部隊紮起了帳篷,但蘇偉還是沒能如想象一般的直接休息。

  他指揮著小太監們給四阿哥的帳篷收拾衛生,燒洗澡水,在那張現搭起來的床鋪上鋪兩層幹淨稻草,再蓋上羊毛毯子,搬出四阿哥的枕頭、褥子、棉被……料理好四阿哥的事兒,蘇偉又趕到奴才專用的帳篷裏擦擦身子,換身衣服,一會兒他還要跟著阿哥去皇帳飲宴。

  傍晚,戶部郎中庸愛、霸昌道徐兆麟、密雲縣知縣、守備胡守恩等朝見聖上。一般地方官員很少能見到皇上,像這種能在皇上出巡時朝見並和皇上一起飲宴的都得感謝八輩祖宗積下來的福德。不過像密雲這類近京郊的地方卻不同,皇上每年巡幸塞外,幾乎都得路過密雲境內。所以,這些官員對於接待鑾駕大軍還是頗為熟練的。

  宴席完畢,各朝見官員紛紛給隨扈的主子們送上禮品。不過倒沒有敢光明正大地送上真金白銀的,多是當地山珍特產,或一些寓意吉祥的古玩玉器。

  四阿哥也收了不少,蘇偉一一記賬收進箱子裏。不過當密雲縣縣丞的禮品送來時,他沒法記賬了……

  帳子前這女子含羞帶臊地低著頭,一副小家碧玉的模樣。蘇偉眯著眼看向女子旁邊的老太太,那老太太諂笑著道,“這丫頭是縣丞大人的侄女,從小養在深宅裏,熟讀《女訓》、《女戒》,略通些女紅刺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