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節
作者:四眼娃娃一渡清河      更新:2020-07-11 15:13      字數:4373
  胤禛看了看德妃,“皇額娘吩咐兒臣給德妃娘娘帶了禮物。”

  德妃笑著道,“是嗎,皇貴妃的東西一定是好東西,”轉頭對抱著盒子的劉裕道,“打開來給本宮看看。”

  劉裕應道,拆開盒子,赫然是一座玉質的送子觀音。端茶的清菊一個手抖,將茶碗掉在了地上。

  德妃皺起眉頭道,“怎麽做事的,嚇到四阿哥怎麽辦!”

  清菊趕忙跪下請罪,德妃揮揮手道,“行了,趕緊收拾收拾下去吧,把皇貴妃的禮物好生收起來,打碎了她,你一家的腦袋都賠不起。”

  清菊連連磕頭,叫人收拾了屋裏,捧著送子觀音下去了。

  德妃回頭看胤禛,嘴邊依然帶著笑,“本宮的下人用的時間久了,一個個都懈怠起來了。阿哥如今多少人伺候著,用得都慣不慣。”

  胤禛皺起眉頭想了想,“貼身伺候的有四個,其他的大概十幾個吧,兒臣記不清了。兩個年級小的兒臣很喜歡,年紀大的,有兒臣的諳達太監,辦事……也很牢靠。”

  德妃笑了笑,“等阿哥遷了宮,本宮向皇上求個恩典,賞你一個禦前伺候的大太監,幫你管著那幫奴才,省的你操心。”

  胤禛低了頭,半晌道,“謝德妃娘娘。”

  一個砰砰的腳步聲傳來,胤禛抬起頭,六阿哥胤祚跑了進來,“四哥,四哥。”

  胤禛跳下床,接住衝過來的胤祚。

  德妃從旁道,“沒規矩,也不說給額娘請個安。”

  胤祚做個鬼臉,隨便一鞠,伸手便去拿盤裏的點心,被德妃一巴掌打了回來,“你才吃過早膳,這時就吃點心,也不怕撐著。”

  胤祚苦了一張臉,看向胤禛,胤禛掰開一塊點心,給了胤祚一小半。胤祚飛快的放進嘴裏,看了額娘一眼,又飛一樣的跑遠了。

  “這孩子,”德妃苦笑一聲,看著遠遠跑走的身影,胤禛定定地看著德妃專注的側臉,慢慢地低下頭。

  胤禛回到承乾宮時已是下午,去給皇貴妃請個安,就回屋讀書了。

  蘇偉很想知道四爺第一次和親生母親單獨相處是什麽樣的,可偏偏今兒個又不是他當值。抓心撓肝地等到第二天早晨,劉裕回來了。

  蘇偉避開其他人,問劉裕昨個的情況,劉裕哇哇啦啦地說了一大堆,蘇偉總結了一下就是吃點心,說話,吃點心,喂魚,吃點心,送禮物。這其中讓蘇偉最在意的是那一尊諷刺意義十足的送子觀音。

  日子過得是很快的,四阿哥聽了皇上的話經常出入永和宮,蘇偉也跟著去了幾次。德妃娘娘對四阿哥很好,事無巨細地麵麵俱到,但蘇偉總覺得,那其中缺了一點什麽。

  年關到了,宮裏熱鬧起來。

  從除夕晚上開始,宮裏就是三天一大宴,兩天一小宴。

  四阿哥年紀小倒還不用逢場必到,可以微微喘口氣。

  但蘇偉他們並沒有因此而偷得浮生半日閑,反而比其他人更忙。隻不過不是為了過節,而是為了遷宮。

  第二卷 阿哥所

  第10章 遷宮

  正月十八,四阿哥遷宮

  一大早,蘇偉伺候著四阿哥去皇貴妃那辭行。

  皇貴妃挺著肚子,囑咐了幾句,著人拿出一木盒,胤禛打開一看,並排六枚玉環,質地溫潤,光芒內斂。

  “皇額娘?”

  皇貴妃笑了笑,“這是皇額娘壓箱的東西,你拿著賞給你親近的伴讀、侍衛,不用向內務府登記,方便又顯得親近。”

  胤禛低頭看了看,雙眼微紅,皇貴妃拉過他,“今兒個可是你的好日子,不許哭鼻子的,以後想皇額娘了,就著人遞牌子,皇額娘一準早早地宣你進來。”

  胤禛連連點頭,把木盒交給蘇偉,正式地跪下,“兒臣謝皇額娘養育之恩,”三個頭叩在地上,皇貴妃的眼睛也有了水光。

  從皇貴妃那出來,胤禛又到了永和宮,德妃也早早地等在殿中了。

  胤禛正式地行了禮,德妃將他扶起來,回身從榻上捧起一個木盒。蘇偉一看,立馬不動聲色地將手中的盒子給了身後的王朝卿。

  胤禛打開木盒,蘇偉從後是沒看清裏麵有什麽,隻覺得一陣金光閃閃。

  倒是四阿哥略有些驚慌,連忙扣上了蓋子,“德妃娘娘……”

  德妃笑笑,“你在阿哥所,雖說有內務府的供奉,但到底不比自己手裏的。那麽一大家子人,光賞賜就要多少。這盒子裏的,不在記檔上,你隨意地用,省得緊巴巴的。”

  四阿哥沉吟了片刻,點點頭,又把木盒交給蘇偉,蘇偉頓覺沉重非常,這可是實打實地一盒金子啊。

  胤禛回頭看著端坐在榻上的德妃,撩開衣擺又一次跪下,“兒臣謝額娘生育之恩。”

  德妃一震,兩行清淚瞬間滑落,“快起來。”

  四阿哥被德妃扶起,德妃拉著他的手,似乎是有一肚子話要說,但終是沒有開口。

  蘇偉在一旁,卻是冷汗直流。幸虧他長了心眼,隻帶了王家兄弟到永和宮,要不然……

  德妃目送著四阿哥離開,清菊遞上錦帕,“娘娘,別站在門口了,當心著了風。”

  德妃擦擦眼淚,“今天在屋裏的下人都交代好,要是有一個人漏了嘴風,本宮拿你是問。”

  清菊趕忙俯身行禮,“娘娘放心,奴婢一定辦好。”

  德妃吸了口氣,轉身向屋裏走,清菊連忙上前扶著,“娘娘,這血緣深重,四阿哥對您是有情分的。”

  德妃微微一笑,“是啊,不過,這生恩哪及養恩重啊。”

  辰正,承乾宮大開宮門,皇貴妃一路將四阿哥送到門口。

  到乾東五所時,正是辰時三刻,算準的黃道吉時。

  四阿哥住在正三所,到門口時,大門緊閉著,還有新刷的油漆味,所內一切都收拾好,隻等新貴入主。

  王欽剛想上前,四阿哥突然開口道,“蘇培盛,給本皇子開門。”

  “嗻”,蘇偉響亮地一應,不理會王欽的斜視,上前推開沉重的大門。

  胤禛一步步走上台階,門內規矩地站成六排的奴才們轟然下拜,“奴才(奴婢)給主子請安,四阿哥吉祥。”

  胤禛站到門口揚聲道,“平身”。

  蘇偉站在四阿哥身後,高高地揚起脖子,不是他想顯擺,隻是王欽的眼神太刺目。切,這都到阿哥所了,你以為我還買你的帳,蘇偉鄙視地想。

  四阿哥住的正三所,位於乾東五所的正中間,蘇偉之前已經來過幾次,三進的院子,很是寬敞。前院、中院都是一正兩廂的三合院,後院進深較淺,隻有正殿。

  前院正殿自是四阿哥的居所,臥房、書房、會客廳都在這兒,比承乾宮時寬敞得多。

  東廂房留給四阿哥的哈哈珠子。

  西廂房用做客房,暫空著。

  前院的東西配殿也很大,東配殿住四阿哥的侍衛,西配殿住小太監們。

  蘇偉沒用去西配殿住大通鋪,而是住進了正殿的耳房裏,同屋的有劉裕、王欽、柴玉。他們四個暫時還都是四阿哥的貼身太監,也代管所內雜事。

  中院是給四阿哥的內眷留著的,目前大都空著,隻有兩位姑姑帶著八名宮女住進了東偏殿裏。

  後院的一間正殿暫用做庫房。

  四阿哥這邊剛安頓下來,宮中的賞賜就一輪又一輪地下來了。

  蘇偉跟劉裕負責入庫登記,王家兄弟從旁幫忙,金銀玉石,綾羅綢緞,瓷器屏風,書籍文具,蘇偉一邊寫一邊抖,怪不得各個主子都要有庫房呢,這要都擺屋子裏就沒處站人了。

  賞賜好不容易斷流,各位阿哥的禮物又都到了。現在住在阿哥所的隻有大阿哥、三阿哥。兩位阿哥商量好似的,一個送筆墨紙硯,一個送筆筒、墨匣、鎮紙。另太子送來一隻宋代的琉璃釉熏爐,珍貴異常,被蘇偉小心地擺在了四阿哥的書房裏。

  對於賞賜,蘇偉跟四阿哥商量,把禦賜的一對兒琺琅彩穿竹菊紋的花瓶擺在了正廳裏,中間供了太皇太後賞的金銀釉牡丹紋大盤。書房裏放著皇貴妃賞的白玉如意,臥房裏是太後賞的紫檀萬馬圖深浮屏風。其餘的皇賞暫都登記入冊存入庫房中。

  內務府供奉的日常用品,前幾日就送了過來,給四阿哥的杯瓷碗盞都是禦窯新製的,桌椅板凳盡是上好紫檀木的。

  蘇偉登記造冊了一天深刻地理解了當初八國土匪進京城什麽都想要的心情了。連院子裏擺的花盆都繪花刻鳥的,別提多精致了。

  當然在承乾宮時也不差,可那時蘇偉整天都縮頭縮腦的,從沒有過如此直觀的感受。

  搞定了庫房賬冊,剩下的就是人才分配這一大事了。

  按照宮規,阿哥位下可以有一位八品首領太監,這位首領太監無疑就是阿哥的總管太監了。蘇偉知道,承乾宮老人不少有奔著這八品太監去的想法。當初王欽那麽囂張,也隻是個無品太監,處處被劉安壓得死死的。如今到了四阿哥這兒,他再是無品,估計要吐血身亡了。

  當晚,四阿哥分別見了幾個承乾宮老人,王欽是第一個進去的,蘇偉是最後一個進去的。

  第二天,四阿哥草擬的正三所太監職位表出爐了。

  總管太監,柴玉。

  前院首領太監,蘇培盛、劉裕。

  中院首領太監,王欽。

  庫房管事,栗國良。

  提膳兼茶房管事,趙新。

  灑掃管事:蕭二格。

  蘇偉原來設想的自己登高一呼,將王欽痛打一頓,扔到柴房讓他去死的情況並沒有發生。但正式職位表一出,蘇偉還是默默地為王大總管點蠟。

  不說近兩年,王欽基本被架空。就說等中院有了主子,那總管豈是好當的。女人一多就什麽麻煩都有了,到時候各位主子碰不得,他王欽就是現成的出氣筒了。

  王欽搬到了中院,四爺的貼身太監隻剩蘇偉和劉裕了。蘇偉向四爺推薦了王家兄弟,四阿哥嘟嘴半天道,“不想讓別人伺候。”

  蘇偉一時感動的熱淚盈眶。

  四阿哥看看他,提筆擬了一份貼身太監值班表,大體順序是蘇培盛,劉裕,蘇培盛,王朝卿,蘇培盛,王以誠。

  蘇偉囧,一時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

  王家兄弟對蘇偉是感激涕零的,蘇偉隻是嗬嗬。他肯推薦這兩人,不為別的,如今王欽暫時是不足為慮了,但劉裕還在,承乾宮大總管的徒弟,絕不是簡單人物。讓這兩方人馬去鬥好了,他沒站住腳跟之前,要盡量潔身自好。

  太監們的上層領導暫時確定下了,但小太監們的職務還有待商量,這些就由柴玉掂量了。

  這裏蘇偉不得不給柴玉點個讚,在承乾宮時,蘇偉就從來沒特別注意這號人物,這回遷到了阿哥所,蘇偉才發現這人的特別。雖都是大太監,但柴玉與王欽的張揚跋扈不同,性格很隨和,也很聽話,是以四阿哥並不討厭他。而且柴玉曾在內務府當差,善於掌勢理財,又有背景,暫時領總管太監最好不過。

  分配小太監的事,蘇偉本是不打算攙和的,但柴玉私下裏找到他和劉裕,按理來說蘇偉這個前院首領太監也不能完全當甩手掌櫃的,遂根據自己的情報網提了點兒意見。

  最後確定如下,前院正殿的值守太監有常青、庫魁、楊義、王平,他們的任務就是給貼身太監們跑腿,傳話。蘇偉從小鴿子那兒得知常青會打算盤,庫魁力大無窮。

  阮祿在承乾宮時負責四阿哥的穿著,如今四阿哥的冠袍履帶,由周姑姑帶著兩個丫頭管了。阮祿帶著兩個小太監負責伺候四阿哥屋裏的皇賞,還有一個院子的花花草草。另外庫房栗國良那兒添兩個小太監,茶房趙新那兒添兩個小太監,提膳那兒填兩個小太監。原本伺候阿哥的二十個內監就分完了。

  第二天,內務府又送來十名粗使太監,柴玉挑了兩個跑腿的,剩下的都給了小鴿子,做灑掃太監用。

  蘇偉當初之所以推薦小鴿子去領灑掃管事,就是看重小鴿子的交際溝通能力。要知道,這些灑掃太監與其他內監不同,他們休班時是住在宮裏的下人房的。掌握著最四通八達的消息渠道,蘇偉就是要利用這一點,給四阿哥在內宮中放一隻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