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節
作者:千秋尺      更新:2020-07-11 14:51      字數:4645
  婧怡目露疑惑,望向沈青雲。

  “人人隻道與西域聯姻能勢力大增,出站匈奴能功成名就,卻忘了其中艱險,莫忘了當年秦將軍是怎樣死的。”說到秦將軍三字時,神色亦稍有動容。

  婧怡心頭也是一震……難道皇上想故計重施,借匈奴人之手除掉沈青雲?

  一時陷入沉思,直過了半晌才回過神來,他口中“與西域聯姻”,是他第一次主動提起和娜木珠的婚事。

  神色十分坦蕩。

  婧怡別開了眼:“聖意難測,四爺心中有數就好,說給妾身也是聽不懂的。”竟不肯再與沈青雲多話。

  沈青雲一向覺得朝中之事錯綜複雜,婧怡身為後宅婦人並不能幫上什麽忙,若她問起自會據實相告,若她不問,便也不必說了,畢竟他原本就不是個多話的人。

  直至後來,發現她聰慧過人,於政治一事上甚至很有天賦,常能提出獨到見解,加之感情愈篤,漸漸便有了與她商量探討的習慣。

  隻是,有些事情不該說,也不能說。

  這會子卻也顧不得了,隻要婧怡還願意搭理他,能拿些話出來同她說,也就不錯了。

  偏好巧不巧,就脫口提到了西域和娜木珠。

  沈青雲暗自懊惱,這一路就再也沒了話,等回到府裏,就有沈穆派人叫他過去說話,隻好一步三回頭地走了。

  再回梧桐院時,正屋裏卻已熄下燈,沈青雲腳步一頓,立在院中發了半天怔,轉身去了書房。

  綠袖就立在正房門口,看見他走了,才回到裏屋,輕手輕腳走到床邊:“夫人,四爺去了書房。”

  “嗯。”婧怡翻了個身,不再說話。

  綠袖在腳踏上跪下下來:“奴婢今夜陪著您罷。”

  婧怡撲哧一笑,坐起身來,盯著綠袖關切的臉:“你想什麽,以為四爺不在我屋裏,我就睡不著了?”

  “怎麽會,明明是您攔著不讓四爺來,奴婢看四爺的神氣,很有些傷心呢,”

  “這是他的屋子,來不來的,都是他自己說了算,有什麽攔不攔的。”話裏不知不覺就帶上了三分賭氣。

  綠袖聽了,嘴角露出一絲笑意,柔聲勸道:“夫人說得是,四爺是梧桐院的主子,哪裏去不得?不過是心裏愛重您,見您不痛快,便處處讓著您、依著您。”

  婧怡不知怎麽地,忽然想起了立在春和宮門口的皇上來,一時沒有接口。

  綠袖便接著道:“奴婢們都看著得明白,四爺對您是真心實意的,偶爾有個什麽不好,您發一發脾氣,叫他曉得錯處也就是了,千萬不要逼得太緊,到時反給了別人可乘之機。”

  話中意思,叫婧怡略端一端,等沈青雲前來賠過不是,就照著台階下來,小夫妻兩個言歸於好,否則,男人家的心野,一直鬧別扭,說不定就將丈夫趕到了別人床上。

  意思雖然糙,但綠袖這一番卻是肺腑之言,世間大部分的女子都是這樣做的。

  婧怡有些自嘲地想,如果自己真的一直不肯搭理沈青雲,他會不會順勢娶了娜木珠?

  “你說的很對,”她開口道,“但他還不知道自己的錯處。”頓了頓,放鬆語氣,笑道,“我沒事,你回屋去罷。”

  綠袖無法,隻好慢慢出去了。

  一夜再無話,至次日清晨,沈青雲仍照常上早朝,然後留在宮中繪製匈奴地圖。

  仿佛並沒有收到那封密信。

  沈貴妃也派人來傳婧怡入宮陪伴,等婧怡到了春和宮,卻並不見她,隻在用膳時分傳她前去。

  婧怡直到此時才明白了她的用意……沈青雲也在春和宮用膳。

  沈貴妃的氣色瞧著倒比昨日好了不少,看見婧怡,笑著招手道:“四郎媳婦,來,坐這裏。”示意婧怡坐到沈青雲身邊。

  婧怡無法,隻好依言過去。

  “聽四郎說你喜食甜點,本宮特地命人給你做的,”睨了沈青雲一眼,“還不夾一塊給你媳婦嚐嚐?”

  沈青雲果然夾了一塊放在婧怡碗裏。

  沈貴妃又笑著道:“四郎小時候也愛吃甜,吃得直喊牙疼,太醫說他牙裏長了一個窟窿,嚇得他幾宿都沒有睡著,從此才戒了這一口。”似乎回想起從前的趣事,她笑得十分開懷。

  婧怡忍不住望了身邊人一眼,見他隻是低頭扒飯,耳尖子上卻有一點可疑的紅色。

  至飯畢,沈貴妃推說體乏,去了內殿,婧怡則送沈青雲出春和宮。

  二人一路沉默著,沈青雲看了她一眼,忽然道:“我不知道你進了宮。”

  如果知道,就不來了的意思?

  婧怡沒有說話,直走到春和宮外,才突然開口道:“過猶不及。”

  沈青雲似乎沒聽清,轉頭問道:“什麽?”

  她的表情淡淡地:“妾身是說,您太鎮定了。”

  沈青雲表現得太平靜了,從前不知道一切自然好說,如今明明是殺父仇人,卻仍是一副誓死效忠的模樣。

  掩飾得太明顯了。

  沈青雲神情嚴肅起來,深深望了妻子一眼,忽然拉住她的手,低聲道:“別生氣了,有什麽話我們回府再說。”

  婧怡將手從他掌心掙脫出來,屈膝行禮:“四爺慢走。”

  沈青雲嘴角翕動,想說什麽,眼下到底不是地方,終歸還是閉上嘴,大步走了。

  婧怡也不停留,重新回到春和宮,正好碰到崔姑姑端著個雕紅漆托盤出來。

  婧怡眼尖,一眼就看見托盤上擺的是沈貴妃方才穿在身上的衣服。

  她心中一沉,不由低聲道:“娘娘又……”

  崔姑姑麵色沉重,默默點了點頭。

  婧怡就皺眉道:“娘娘還是不肯看太醫麽?方才見她氣色也還好,怎麽又……”

  崔姑姑歎氣道:“太醫已經看過了,直接去回的皇上,連娘娘自己都不知道是個什麽情形。至於氣色,春和宮有上等的西洋脂粉,娘娘知道您和四爺要來,特意擦了許多……”

  不把病情告訴沈貴妃,想來多半是不大好了。

  正想著,外頭小太監進來傳話:“姑姑,皇上來了。”

  崔姑姑聞言,神色一苦,拉過婧怡低聲道:“皇上每日來三回,娘娘就是不肯見,夫人,娘娘喜歡您,您去勸一勸,好歹見一見皇上。”

  婧怡點頭,轉身去了內殿。

  沈貴妃正靠在貴妃榻上假寐,聽見動靜睜開眼睛朝這裏看了一眼,輕聲道:“回來了?”

  “嗯。”婧怡上前兩步,將手心搓熱,為她輕輕肉揉起太陽穴來,“皇上來看您了。”

  沈貴妃重新閉上眼睛:“讓崔姑姑去傳話,本宮身體不適,怕過了病氣給皇上,還是不要見了。”

  婧怡靜默一會,忽然彎下腰附在沈貴妃耳邊,將聲音壓得極細:“妾身知道您心中的傷痛,可就算是為了四爺,您也得見一見皇上,母親。”

  這聲母親一出口,沈貴妃濃密如羽翼的睫毛便開始劇烈顫抖,半晌方低低開口,語聲哽咽:“我正是為了四郎,才不能見皇上,”睜開眼睛,堅定地望著婧怡。“我是個沒用的母親,不能給他任何幫助和保護,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殘破的病體換取皇上的愧疚,讓他能對四郎手下留情。因此我不能讓他有贖罪的機會,他讓太醫給我診脈,可以,但送來的藥我不會吃,更不要他的討好與陪伴。我要日日嘔血,春和宮有他的人,我的情況他全知道。”

  婧怡震驚地瞪大眼睛。

  沈貴妃露出一個蒼白的笑容:“我現在是不是很醜,色衰而愛馳,我不能讓他看見如今的病容,所以更不能見他……此生不見、至死方休。”頓了頓,語氣漸漸堅定,“隻要換得他一絲愧疚,給四郎一年半載的時間,我相信以四郎之能,定能為自己尋一條出路。”

  婧怡忽然流下淚來:“您其實不必如此,我看皇上對您用情至深,必定不會做讓您傷心的事。”

  “那是我還活著的時候,若我死了,他將再無顧忌,”沈貴妃長歎一口氣,美麗的眼中露出哀色,“你不了解男子,在他們心中,女子永遠不是第一位。”望向婧怡,目光懇切,“好孩子,我看得出來,四郎對你有情,你對他亦非無意,不說夫妻一體、榮辱與共,便是看在這一份難得的感情上,也請你在必要時拉他一把。”

  婧怡望著沈貴妃,目露疑惑:“臣妾不懂您的意思。”

  沈貴妃眼含深意:“權利和欲望乃無底深淵,人一旦登上高位,就會變成冷酷無情的另一個人,”忽然伸出手,一把抓住婧怡,“倘若、倘若你無法阻止,真到了那一天,請他放過他的兩個兄弟,有什麽怨恨,就朝我這無用的母親來罷。”

  婧怡已經大約明白了沈貴妃的打算……用自己的一條命換皇上放過沈青雲,卻又擔心沈青雲會謀朝篡位,加害晉王、魯王,因此殫精竭慮,生死不得安寧。

  婧怡原先還不相信這番說辭,但沈青雲對沈貴妃的冷淡、對密信的無動於衷卻令她不寒而栗。

  他是不是已經猜到了貴妃的打算,故作不知是因為他想讓她這樣做?

  不是不痕皇上,隻是臥薪嚐膽,以圖後計?

  第115章 猜測

  娜木珠的兄長多查王子攜王妃來朝的消息終於傳了開來。

  婧怡知道,匈奴地形圖畫完了。

  鬆鶴堂,沈家的兒媳婦們正在給蔣氏請安。

  “聽說是特地來恭賀晉王大婚,帶來了不少奇珍異寶,”袁氏笑吟吟地說著這件事,“說到底,他們是要和咱們大齊結盟,旁的都隻是個由頭。”

  “可不是?”方氏目光流轉,有意無意地自婧怡麵上劃過,“我可是聽到風聲,他們有意與咱們大齊聯姻,此番前來就是為親妹子送嫁呢,”掩著嘴,露出一絲幸災樂禍的笑,“說到這位雲英郡主,也真是一根筋,怎麽就不管不顧地看上了咱們四弟,十頭驢都拉不回來呢。哎呦,這兩家聯姻成了兩國和親,又要叫咱們四弟妹如何自處!”

  此言一出,眾人皆屏氣凝神,再無人多說一句。

  蔣氏端坐上首,淡淡的目光在眾人身上轉了一圈,最終停在婧怡麵上,語氣很柔和,帶著隱隱的探究:“我們沈家是講規矩的人家,既然三媒六禮迎了你進門,就斷沒有休妻另娶的道理。老四若敢有這樣的心,別人不說,你父親就先要打折他的腿。”頓了頓,目光漸深,“不過,聖意難違,一旦皇上頒下賜婚的旨意,我們做臣子的也不能抗旨。”

  “好在皇上還沒有賜婚。”袁氏立刻接過口,“我看四弟對四弟妹也十分上心,並沒有喜新厭舊的意思。關鍵還是雲英郡主一家子在鬧騰,偏他們身份特殊,便是皇上,對也要他們禮讓三分。”

  蔣氏點頭:“不錯,不過我們武英王府也不是好欺負的,憑她是個什麽,也不能隨便在沈家登堂入室。說到底,我們隻是沒有抓住他家的把柄,否則區區一個西域番邦,還想將武英王府玩弄於股掌之間不成?”

  眾人聞言,神色各異,袁氏則談過半個身子,望著婧怡,一臉認真地道:“我聽說,雲英郡主的兄嫂來京可有一段日子了,卻是秘而不宣,不知是在密謀什麽,想來總不會是好事……四弟妹你近日經常進宮,也該聽到些她家的風聲才是,不若細細梳理一番,或可從中尋到破綻,就此推掉這門婚事也未可知。”

  婧怡看這婆媳兩個一唱一和,終是將自己的目的說了出來。

  想來,武英王府雖是天子近臣,真正能直達天聽的也隻有沈穆和沈青雲而已。

  至於蔣氏,與其說她是武英王妃,還不如說是成國公長姐更為合適罷?

  婧怡抬起眼睛,目光也自眾人麵上掃過,蔣氏淡然自若、袁氏溫和親切、方氏事不關己、寧氏……

  寧氏在她看過來的時候,幾不可見地衝她皺了皺眉。

  她心中一跳,瞬間已打定主意,再望向蔣氏時,已變得神色閃爍:“媳婦是有所耳聞,但卻從未見過他們,更不知他們有何目的。”

  蔣氏蹙眉:“你這些時日來出入內宮,就不曾聽到半絲風聲?”

  婧怡搖了搖頭。

  蔣氏如今已知婧怡為人極擅作偽,問有不由細細打量她的神色,口中道:“可老四這些時日來時常宿在宮中,聽說就是奉了皇上旨意,陪伴多查王子夫婦……難道你絲毫不知?”

  婧怡表情一僵,半晌露出一個勉強的笑容,點頭道:“仿佛是聽四爺說過一嘴,隻是媳婦當時沒留意,不記得那重要客人的名姓了。”

  話音剛落,便聽有人撲哧一聲,婧怡轉頭望去,卻是方氏正掩著嘴衝她笑:

  “哎呦四弟妹,這可是滿朝上下絕口不提的秘辛,四弟會告訴你?”露出一個幸災樂禍的表情,嘴上卻假意安慰道,“你也不用傷心,多半還是皇上下旨不讓說的,這不,咱們大家誰都不知道呢。”

  把婧怡說得十分窘迫,幾乎連笑意都掛不住,竟十分失禮地沒有開口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