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節
作者:千秋尺      更新:2020-07-11 14:51      字數:4836
  尤嬤嬤卻從懷裏掏出了針包,從裏頭拿出一根三寸來長的銀針來,口中道:“這丫頭會寫字罷,那手是留不得了。”說著,銀針刺入碧玉左右手腕,隨意撥弄了幾下,也不見有什麽血出來,碧玉卻已麵目扭曲,粗嘎的尖叫聲聽著已不似人聲。

  尤嬤嬤卻還未停手,扒開她衣服,認了幾個穴道,將銀針一沒至底,再拔出時,碧玉臉上就已經泛出死氣,別說睜眼,進出氣都似有似無的了。

  婆子們慌了,顫著聲音道:“老姐姐,這不會是要死了罷?”

  尤嬤嬤將銀針細細地擦幹淨,重新放回懷裏,用帕子擦了手,又變回了往日模樣,淡淡道:“若能好吃好喝地供著,活個一年半載的沒問題。”

  當然,家廟裏吃齋念佛,又哪裏會有什麽好吃好喝?

  ……

  不過七八日,碧玉的死訊就傳到了婧怡耳朵裏,說是剛到家廟就哭壞了嗓子,又死強著不肯搭理人,最後竟是絕食而死。

  婧怡聞言沉默了許久。

  好好的人怎麽會忽然變成啞巴?既成了啞巴,又如何與人說話?她吃了沈青雲一腳,傷勢隻怕不輕,未必就能下得床,所謂的絕食而死,是真的不肯進食,還是……

  一念及此,不由閉上了眼睛,良久方輕聲道:“這件事就不要告訴碧瑤了。”

  自從碧玉被送去家廟,碧瑤就徹底沉默了下來,人總是呆呆的,動不動就望著某處出神,與往日的活潑靈動大不相同。

  綠袖就順理成章做了婧怡屋裏頭一份的大丫鬟,紅袖也被提成了一等,另選了四個精心調教的丫鬟做二等,分別□□和、夏麗、秋實、冬霜。

  至於碧玉下藥那天,趁主子不在偷著抹牌的幾個婆子,一人被賞五十大板,攆了出去。那個打瞌睡的小丫頭則被罰半年月例,發去了漿洗房。

  還有各房安插在梧桐院的人,婧怡心中都有數的,便一一找了錯處趕出去。不僅將剩餘人等重新排班,還定下規矩,凡亂嚼舌根、玩忽職守的,統統一頓板子趕出去。

  綠袖的性子又和碧玉不同,是個雷厲風行的主,凡事不講半分情麵,說打絕不罵,不說小丫頭們,便是上了年紀成了精的婆子們,見她都有些發怵。

  梧桐院一時成了水潑不進的鐵桶,婧怡隻管呆在裏麵深居簡出,倒也過了一段平靜時光。

  眼見著就要到晉王大婚的日子,

  沈青雲愈發忙碌,白日裏是從來不在家的,隔三差五地還會留宿內宮,若聞起來,隻說是公務繁忙。

  但什麽樣的公務能忙到一天到晚地住在宮裏?便是皇上的親生兒子,都沒有這樣的呀!

  婧怡知道他是有事,他不說,她就不問。兩個人雖然見麵的時候少,但不知從何時開始,已有了默契與信任。

  卻正在此時,成國公夫人忽然造訪。

  成國公是蔣氏的親兄弟,按著輩分,婧怡是要叫成國公夫妻舅舅、舅母的。

  婧怡卻隻是恭恭敬敬地出門迎接,喊:“夫人。”

  成國公夫人看著比蔣氏年輕幾歲,長相雖普通,穿著打扮卻極新潮,滿頭的紅綠寶石,耳朵上的貓眼石,脖子裏的寶石項鏈掛表,都是南洋過來的舶來品。

  聽說成國公這些年一直在做跑海生意,橫財發了一大筆……如今看來,倒是不懂得財不外露的道理。

  見婧怡如此疏離客氣,成國公夫人就拎著吊梢眼,一臉嗔怪地道:“你還孩子,和舅母還這樣,難怪你婆婆老說你一根筋,死強死強的!”

  說著,倒像她是主婧怡是客一樣,拉著婧怡的胳膊就往裏屋走,一麵嘴裏就說個不停:

  “你個實心眼孩子,聽說隻管一門心思跟著四郎瞎胡鬧,他指東你絕不往西,反倒和你婆婆離心離德了?”自己做到了臨窗大炕上,拍著大腿,滿臉的痛惜,“我的傻孩子,你是經的事兒少,才會上了男人家的當!須知道,相信男人家的嘴,還不如相信母豬能上樹!他們滿嘴甜言蜜語,都是為了穩住家裏的,去撩外麵的!隻你婆婆是個實心人,刀子嘴豆腐心,看你一錯再錯,心裏著急卻不知如何勸你!”

  婧怡聽她說得舌燦蓮花,麵上帶著微微的笑,隻是敷衍地隨口答應。

  成國公夫人見她這樣,心下冷冷的一聲笑,麵上卻露出焦急神色:“你這孩子,竟還不相信我說的話!”左右四顧,“四郎,四郎在家不,隻怕好幾日沒回家了罷,隻怕一兩個月都不著家了罷!”說著,微微斜過眼睛,意味深長地瞥了婧怡一眼,“聽說四郎前陣子處置了你身邊一個不安分的丫頭,半分情麵都沒有留,至今也沒有收別的妾室通房……嘖嘖,真真是情深似海!哎,放得一手好迷霧,演得一手好戲呀……”言猶未盡,卻不肯往下說了,隻拿一雙眼覷著婧怡。

  婧怡自然知道她此來絕非聊天兒,也曉得多半來者不善,心下原打算將她的話統統當作耳旁風,但話說到了此處,卻忍不住心中一跳……

  對方話裏話外,說得都是沈青雲這一兩個月來的行蹤。

  想著,她就軟下神色,斟酌著語句,道:“我年紀輕,許多事都不懂,還情舅母教我。”

  成國公夫人見她總算放低身段,心裏也暗暗鬆了一口氣,她今日來,為的就是將事情告訴婧怡,若這妮子始終油鹽不進,她一時倒也不好下手了。

  因忙拉過她的手,做出一副交心模樣,壓低聲音道:“這件事滿京城都知道了,獨瞞著你一個!聽說都是四郎的意思……”

  第109章 危機

  “這件事滿京城都知道了,獨瞞著你一個!聽說都是四郎的意思……”成國公夫人用一種痛心疾首的表情望著婧怡,“若隻是納個妾,也就罷了。可看四郎那意思,怕是要兩頭做大,也難怪他千方百計瞞著你了!”

  她滿意地看見婧怡麵上的血色褪得幹幹淨淨,做出一副推心置腹的樣子,語重心長地道:“說句不中聽的話,若非雲英郡主出手相救,四郎隻怕早就折在西北了,也不能回來和你成親,更不能立下奇功,加官進爵了。這樣一說,她其實也是你們兩個的恩人。原先也還罷了,如今家裏人都趕過來討要這份恩情,雲英郡主又一口咬定隻想嫁給四郎,想來四郎也是沒有辦法。”

  婧怡心頭巨震!

  她知道沈青雲最近有事瞞著自己,但出於信任並沒有多想,甚至還一度自作多情地認為他是為了不讓自己擔心才瞞下的朝堂之事。

  怎麽都沒有想到,竟是雲英郡主,娜木珠!

  她聽見自己艱澀的聲音:“雲英郡主的家人來了?”

  成國公夫人立刻回道:“是她的長兄嫂,都在四方館住了一個多月了,說是要等為妹子送完嫁才回去呢!”

  婧怡垂下了眼睛,沒有說話。

  成國公夫人打量著她的神色,又添了一把火:“傻孩子,你也不必太擔心,四郎對你總歸還是有情義的,大不了做個王寶釧,苦守寒窯二十年,總也有出頭之日。怕隻怕那西域蠻子仗著功在社稷,不肯讓步以平妻之禮入府,非要逼你下堂……”

  ……

  成國公夫人走時,嘴角掛著一絲淺淺的微笑。

  綠袖跟出去轉了一圈,回來稟告婧怡:“直接出府去了,不過奴婢已經打聽到,成國公夫人昨兒來找過王妃。”見自家主子神色不好,壓低了聲音安慰道,“她們是什麽樣的人,四爺又是什麽樣的人,您心裏還沒數?可別中了有心人的離間計。”

  婧怡又哪裏不知道這道理,隻是……

  “她既敢在我麵前指名道姓地提這事,可見所言非虛。”

  當然,這件事從蔣家人口中說出,總歸不會是好意。在婧怡看來,成國公夫人方才的那番話,不是多了什麽,就是少了什麽。

  隻聽綠袖出主意道:“夫人,四爺這幾日都在宮中,淩波不能隨侍伺候,就一直在外書房呆著呢,要不,奴婢去將他叫來問問?”

  婧怡想了想,點頭:“嗯。”

  不過盞茶功夫,綠袖就帶著低頭斂目的淩波走了進來。

  因有了碧玉的一層關係,婧怡對淩波是有愧疚的,她明明知道碧玉心裏想著沈青雲,仍是撮合了這一對,碧玉悲慘收場自是咎由自取,但淩波名聲受損,卻是平白受了連累。

  從此看見他時就格外客氣,不過眼下情況非常,也顧不得那許多了。

  因劈頭就問:“四爺這些時日都在做什麽?”

  淩波打了個千兒,恭敬地回道:“回夫人,四爺近日都在宮裏辦差,小的不曾隨身伺候,因此不知。”

  婧怡盯著他低垂的腦袋,一字一頓道:“那四方館裏的差事,你可知道了?”

  淩波錯愕抬頭,失聲道:“您怎麽知道?”

  婧怡冷笑:“難道不是全京城人人皆知,獨獨瞞著我一個?”

  “怎麽會,事關軍國大事,便是朝中重臣,也沒幾個知道的啊!”淩波脫口道。

  婧怡立刻追問:“什麽軍國大事?”

  淩波“撲通”一聲跪到地上:“夫人,小的真的不知,”額角冷汗涔涔,“小的隻知道西域使節一心要撮合四爺與雲英郡主,隻要四爺一點頭,賜婚的聖旨就會下來……可四爺頂著抗旨的壓力,一直都沒有答應呀!”

  語聲一落,四下裏落針可聞。

  淩波這才猛地醒過神來,糟了,四爺千叮嚀萬囑咐,不論夫人問起什麽,隻管推說不知道。

  他怎麽就把皇上要為四爺和雲英郡主賜婚的事情說了出來呢!

  要是夫人一衝動,做出什麽來,自己非得被四爺剪了舌頭再割腦袋不可!

  想著,冷汗流得更凶,剛想開口補救,卻見眼前人影一閃,婧怡已快步出了屋子。

  淩波暗叫一聲不好,忙起身想去追,卻被個穿官綠色比甲的丫鬟拉住了去路。

  淩波認得她,叫碧瑤,是和碧玉最要好的那個,在婧怡身邊的幾個丫鬟裏,長得算是普通,眼下麵色蠟黃、眼下烏黑,看著便更添了幾分憔悴。

  對著這樣的小姑娘,淩波心中雖然焦急,卻也說不出重話來,隻好低聲道:“好姐姐,快讓開,我得去把夫人追回來。”

  不想這一句卻點著了碧瑤,隻見她杏目圓睜、柳眉倒豎,怒道:“你一個小廝,不好好在爺們身邊當差,去追夫人作甚,真真是不要臉麵!”說著,狠狠飛了淩波一個眼刀子。

  罵的淩波一腦門漿糊,半晌接不上話來……自己去勸夫人冷靜處事,怎麽就成了不要臉麵?

  碧玉落得那樣一個下場,雖然是她自己作死,但碧瑤總有兔死狐悲的感覺,這許多時日來,幾乎沒睡過一個整覺。

  原本以為比她更傷心、更輾轉反側的應該是淩波,可今日一見他,不僅紅光滿麵、精神矍鑠。

  還有心思幫著四爺誆騙夫人。

  想著,碧瑤就是氣不打一處來,一對眼珠子瞪得幾乎挑出眼眶子,直接黏在淩波臉上。

  淩波被她盯得渾身發毛,眼看著夫人早出院子不見了人影,不由長歎一聲,閉上了眼睛。

  ……

  卻說婧怡,吩咐人備下馬車,二話不說就出了府,直奔文鼎候府而去。

  聽淩波話裏的意思,皇上確實要為沈青雲和娜木珠賜婚,但沈青雲接連月餘不著家,為的卻是另一件鮮有人知的軍國大事。

  她幾乎立刻就想到了文鼎候林家,文鼎候身為內閣首輔,朝中諸事應該沒有他不知道的。其三子林元懷表麵上和沈青雲無甚往來,但小王氏曾經說過,他二人乃是知交好友。

  但凡刻意隱藏的關係,其中必有隱情。

  婧怡嘴上不說,心裏卻早有猜測……文鼎候林鬆年與武英王沈穆,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聯係。

  而林元懷之妻小王氏又和王氏私交頗深,是婧怡的長輩。

  婧怡在第一時間想到的能打聽到沈青雲確實消息的地方,便是林家。

  果然,小王氏一見到她,就歎著氣,道:“你果然還是來了。”

  不知道為什麽,婧怡這一回完全沒有醞釀感情,淚水就不由自主從眼眶裏流了出來:“林伯母,我……”

  小王氏見她這樣,忙掏出帕子替她擦眼淚:“哎,再聰明靈秀的孩子,事情到了心上人頭上,還是亂了陣腳。”歎息著,“四郎瞞著你,也有他的苦心,畢竟這件事你的確也幫不上什麽忙,但同為女子,我卻能深深明白其中苦楚……即便有心無力,也總比一無所知強,至少,夫妻兩個還能同舟共濟,一起麵對。因此,我已向我家三爺細細問過事情的來龍去脈,為的就是等你來時告訴你。”

  娜木珠的長兄到訪,明麵上的說辭是擔心妹妹隻身在異國他鄉,特此前來迎接,但事實上卻是來秘密和談。

  談判的內容很簡單,娜木珠的父王為表達誠意,將奉上匈奴人所居地的地形圖,聲稱大到山川湖泊、小到密徑溪流,無一不足。

  而大齊則要提供相應的保護,因為出賣匈奴,很可能受到這個野蠻血腥民族的瘋狂報複。

  對方提出,要沈家軍駐紮在他們的城池下,成為他們的守護神。

  為了防止居民恐慌,最柔和的處理方式就是,讓沈家軍的主帥迎娶他們的公主娜木珠。

  兩家成了一家,什麽話也就好說了。

  小王氏道:“提出這樣的和談條件,他們其實已經是歸順我大齊了,想必娜木珠之前的所作所為激怒了匈奴人,這兩方如今怕是鬧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