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節
作者:千秋尺      更新:2020-07-11 14:51      字數:4838
  第47章 認親

  昨日成婚,婧怡自始至終蒙著蓋頭,除新房外並未能窺王府真容。至今日出得門來,才發覺自己身處一坐北朝南的五開間三進院中,除她所居正屋外,各有東西兩側廂房、耳房,後置罩房,前有三間合一的大堂屋,大堂屋東側是一書房,西側為一花廳,格局倒是頗為中正。

  再觀其陳設,除偶有字畫古劍懸掛外,並不見如何出奇之處,顯然主人家並未怎樣上心布置。隻是院中窗戶不糊窗紗,用得皆是西洋舶來的玻璃窗,各房各屋便格外敞亮通透,才顯出這小院的與眾不同來。

  而院中青石鋪地,不見什麽花草,隻中央一棵高大梧桐樹,亭亭華蓋,倒有幾分意趣。

  婧怡眼下正要往垂花門處與袁氏匯合,一同進宮謝恩去,因一路行來隻是粗粗瞥過,心想這一看便是個粗枝大葉的男子居室,往後成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倒可好好收拾。

  此刻卻沒有功夫多做理會,急急走出院門,由玉樹領著拐上抄手遊廊,往二門行去。

  時已入夏,雖不過清晨,日頭卻早已高懸半空,熱氣逼人。但王府的抄手遊廊連接各處院落,冬日擋雨雪,夏天遮驕陽,又兼廊外花木蔥籠、鳥語聲聲,一路上也不覺如何悶熱。

  少時,已至垂花門處,遠遠見一婦人立在那裏。走得近了,才見她按品大妝,五官秀麗卻麵色蒼白,神情端莊卻隱有哀色,妝容雖精致,眼角卻有細紋暗生,已現三分老態。

  想來定是世子妃袁氏無疑了。

  世子沈青宏乃沈穆長子,沈青雲則是老幺,二人年齡差距本來就大,沈青雲今年又已二十一歲,在世家子弟中成親算得晚了。婧怡和袁氏兩個,瞧著便不是平輩的妯娌,倒像是姑侄倆。

  袁氏見一個身材纖細的女子遠遠走來,知是新進門的老四媳婦,待走到近前,見她神采飛揚、麵若春花,不由想起自己的人老珠黃來,心下暗歎歲月不饒人,麵上卻極溫和地道:“是四弟妹罷。”

  婧怡忙行禮:“大嫂。”

  袁氏笑著回禮:“快上車罷,從宮裏出來還要認親,今兒可有得四弟妹忙。”

  於是二人上車,一路往皇宮方向去。

  ……

  車裏,袁氏望著婧怡微微的笑。

  “我十五歲嫁進王府,看著四弟從母親肚子裏出來,他打小又愛黏著他大哥,我看他是跟自己孩子一樣的。如今……”她神色一黯,握住婧怡的手,“王府規矩大,往後你有什麽不懂的,隻管來問我。”

  又細細指點她進宮後如何行事:“……先去給貴妃娘娘謝恩,娘娘是我們的姨母,待小輩一向最是溫和,你也不必太過拘謹……再去向皇上謝恩……皇後娘娘身子不好,一向深居簡出,此番又沒有賞賜與你,這回便罷了,等下次進宮再行請安不遲。”

  婧怡睜著眼睛,一臉疑惑道:“咱們是故妃娘娘這邊的,還要去向皇後娘娘請安嗎?”

  袁氏笑了笑:“那是自然,雖說貴妃娘娘管著六宮事務,但皇後畢竟是中宮,又育有太子。咱們是貴妃母家,更要懂得禮儀尊卑,若過於張狂,是要連累娘娘的。”安慰似的拍了拍婧怡的手,“你從前在娘家沒有接觸過這些,不懂規矩是常理。不過等進了宮,這些話可不能再說,一切看我眼色行事。”

  婧怡聞言,拍著胸口道:“竟是如此,還好有您提醒我,否則我可不知要怎麽辦了。”

  袁氏笑得慈祥:“當年我也是這麽過來的……”便說起自己剛出嫁那會子的趣事來。

  婧怡歪著頭,一臉天真,聽得津津有味。

  馬車行了約莫半個多時辰,便到了皇宮門口,婧怡與袁氏下車,早有春和宮的太監等在那裏。見她們過來,打千行禮道:“世子妃、四夫人,您二位可算是來了,娘娘一早兒就開始念叨了呢。”

  因跟著那太監一路進了春和宮正殿,婧怡並不敢抬頭,見有宮女上來放墊子,忙跪下行過大禮。

  便聽上首一把低柔的嗓音道:“免禮,看座。”

  婧怡跟著袁氏一道起身,見宮女撤了軟墊,搬上兩個錦杌來,袁氏告一聲罪,側著半邊身子坐下,卻隻堪堪挨著一個邊兒。

  婧怡私心裏覺得,這種坐法還不如站著自在,卻仍是照樣坐了,並趁此空擋飛快瞟了一眼上首……

  果然是那日在豐陽郡主處所見的美貌夫人,今日她一身宮裝、雲鬢高挽,更是豔色逼人。

  一眼過後,婧怡飛快低下頭去,麵上未見半分異常。

  一時坐定,沈貴妃問起昨日的婚禮來,袁氏皆一一答過。

  沈貴妃聽得很仔細,半晌點頭說了兩個好字,才轉話題問起府中各人的近況,對沈青宏的身子又格外關切。

  袁氏回道:“回娘娘的話,世子爺這兩日鬆快了不少,今兒一早還進了半碗小米粥。”

  沈貴妃點頭:“那就好,往後還要你細心照料。”

  袁氏聞言,忙起身答應。

  大殿裏一時陷入了靜默,半晌忽聽沈貴妃開口道:“本宮前兒得了一副閻立本的真跡,就掛在偏殿裏。婉寧你最愛他的畫,不若前去一觀。”

  “謝娘娘恩典。”袁氏起身謝過,便隨著宮女們一同退出了大殿。

  婧怡知她故意支開袁氏,必定有話要和自己說,因並不抬頭,隻靜靜坐在那裏。

  果然,等人都退了出去,沈貴妃低柔的聲音便道:“鳳哥兒媳婦,抬起頭來。”

  婧怡一愣,想來沈青雲小名叫風哥兒,這卻是在叫她,便緩緩抬起頭,對上沈貴妃一雙妙目。

  “你對豐陽說的話,本宮都已知道了,等定下人選,本宮會親賜過繼的懿旨。”

  婧怡垂下眼,恭敬道:“謝娘娘恩典。”

  沈貴妃忽然輕歎一口氣:“本宮知你必定有所怨恨,這也在情理之中……隻是王府人事繁雜,不比你往常在娘家,你雖聰穎機智,還是要謹慎行事,不可輕信了旁人。”

  婧怡聽她話中有話,也不兜圈子,直接問道:“還請娘娘明示。”

  沈貴妃卻沒有立刻回答她,沉默了半晌才道:“本宮久居深宮,許多事鞭長莫及,你往後若有難處,隻管去問豐陽……她也是你嫡親的姨母。”

  ……

  袁氏候在廊下,見婧怡從殿裏出來,身後的宮女隨即又掩上了殿門,不由擔憂地望了她一眼,卻沒有多問什麽。

  二人便又去了皇上所居璋華宮,被執事太監攔在門外:“皇上還在禦書房議事,免了沈四夫人的謝恩,叫往後常進宮來與貴妃娘娘作伴就是。”

  二人見不用進見皇上,都鬆了口氣,遂不再耽擱,徑直出宮回府。

  ……

  婧怡一回屋便見管媽媽等在那裏,連茶都沒來得及喝一口,換了衣裳便隨她前去認親。

  沈穆這一輩上沒有兄弟,外地雖有旁支,此番卻沒有進京來喝喜酒,因此婧怡要認的其實就是武英王府裏那幾個人。

  最重要自然就是她的公婆……武英王沈穆與王妃蔣氏。

  沈穆身材高大、麵容堅毅,可能是常年征戰沙場的緣故,身上自帶有一股凜冽之氣。市井傳聞其舊傷複發、病痛纏身,已不複當年神威,但就婧怡看來,這位鐵血王爺雖已近暮年、須發微白,卻仍有萬夫不當之勇。

  再看蔣氏,一件錦緞朱紅色萬字不斷頭褙子,襯得保養得宜的麵龐容光煥發、熠熠生輝,又兼麵容慈祥、笑意溫和,看著竟比袁氏這個兒媳婦還年輕了幾分。

  婧怡由管媽媽領著,恭恭敬敬行了大禮,將茶奉給沈穆,又遞上親手做的鞋襪。

  沈穆點點頭,便有下人端過個匣子來,婧怡忙伸手接過,入手極是沉重,心下不由暗暗吃驚,麵上卻不露半分,將匣子遞給一旁的碧玉,自己則又給蔣氏敬茶。

  蔣氏喝了茶,也有下人端來見麵禮,這回卻是輕飄飄地……竟是兩本薄薄書冊。

  隻聽蔣氏道:“每位新婦進門,我都送她一本《女則》、一本《女訓》,盼她謹守婦德、溫恭柔順。”

  婧怡垂下頭,恭敬道:“多謝母親訓示。”

  就聽一個人笑道:“四弟妹莫慌,母親也就這一日裝裝樣子,平時是最慈和不過的。”

  婧怡磚目望去,見是一個二十幾歲模樣、穿寶藍色繡十樣錦妝花褙子的女子正笑吟吟地說話。對上她的目光,便起身走過來,笑道:“四弟妹不認得我,我是你三嫂啊。”

  婧怡忙向她行禮,口稱“三嫂”。

  方氏還禮,又拉了她的手,一一為她引薦。

  袁氏是見過的,自不必說,她身邊一個麵色青白的中年男子是世子沈青宏,還有個瘦伶伶的男孩子,看著不過十來歲模樣,就是世子唯一的兒子,王府的二少爺沈則嵐。

  再往下,一個麵色蒼白、身材高挑,穿青色素麵杭綢褙子的女子,正是年紀輕輕守了寡的寧氏。

  原坐在方氏身邊的男子,麵容清秀,神情卻有些木訥的,就是三爺沈青羽,他手邊站著一大一小兩個男孩子,皆生得虎頭虎腦,十分壯實,就是三房的大少爺沈則威,三少爺沈則武。

  眾人一番見禮,婧怡又給了三個晚輩見麵禮,這認親的禮也算是完了。

  時已近正午時分,眾人都還沒有用飯,蔣氏命袁氏扶沈青宏自回去,方氏便十分殷勤地道:“母親餓了吧,我這就叫人擺飯。”

  因也不挪地方,就在認親的花廳裏,開了男女各一桌,男子的那一桌自不必說,女子這一桌卻隻蔣氏一個坐著,婧怡跟著方氏站在一側,看著婆婆顏色,為她端湯布菜。

  方氏早知有這光景,出門前是飽飽吃了一頓的,婧怡卻哪裏曉得這些?晨起用的半碗粥並兩個小籠包早不知磕化去了哪裏,眼下望著滿桌珍饈佳肴,也隻有饑腸轆轆的份。

  第48章 回門 上

  婧怡直到未初時分才回到自己的小院,一進屋便對迎上來的綠袖道:“可備下飯了?”

  綠袖忙道:“都熱過幾回了,奴婢這便去傳。”

  婧怡點點頭,自去裏間脫了厚重的大衣裳,換上細葛布做的夏衫,又盡去釵環,散了滿頭青絲,重新梳成個簡單的纂兒,就著涼水痛痛快快洗了把臉,才算是回了神。

  碧瑤見這光景,提醒道:“夫人,咱們院裏的下人還等著拜見您呢。”

  “叫散了吧,這會子我隻想吃飯。”

  碧玉就低聲勸:“下人參拜新夫人是正理,是他們的禮數,也是您的體麵,夫人還是去見一見罷……更何況,咱們在這府裏人生地不熟,許多事還得靠這院裏的下人。不說立威,您總要看看,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

  婧怡聞言,朝她笑笑,點頭道:“說得不錯,隻是我年紀小、身份又低,這府裏的主子看我一定又傻又天真,若我表現得太精明,恐怕要嚇她們一跳。”

  碧玉猶豫道:“若是如此,隻怕府中人會輕視於您……”

  整個武英王府,難道不都在觀望她這位預備守節的五品小官之女,她們的神色裏,不都是濃濃的憐憫與遮掩其中的輕視?

  婧怡笑了笑,沒有接話,有些事情,不必爭一朝一夕。

  因從裏間轉出,見綠袖已擺好飯,便坐了下來。

  綠袖為她盛了一碗大骨湯,笑道:“都這時辰,您想必已餓得緊了,還是先喝碗湯墊墊胃再用飯罷,”頓了頓,又道,“奴婢見院裏下人等了一上午,連飯也沒有吃,就自作主張叫他們先散了。夫人用過飯後若要見他們,奴婢再去傳。”

  婧怡看了她一眼,笑道:“改日罷,今兒我乏了。”

  ……

  三房,

  方氏正聽丫鬟喜兒的回報:“……四夫人一回屋,直接就叫擺飯,吃完飯便歇午覺去了。”

  方氏一挑眉:“沒見屋裏的下人?”

  喜兒搖頭:“沒有,”打量自家夫人的神色,斟酌著道,“四夫人是小門小戶出身,往後又是要和二夫人一樣的,您何必擔心她?”

  “你懂什麽?”方氏哼了一聲,“我聽說,她嫁進來前同咱們家要了一大筆銀子……若不是那厲害的,誰還敢問夫家要嫁妝?”

  喜兒低聲道:“您不是說四夫人是被娘家賣進來的麽?想是她家裏人獅子大開口。四夫人還沒有及笄,那麽小的姑娘哪裏就能過問自己的婚事?”

  方氏聞言,微微沉吟,展顏笑道:“說的也是,我看她今天那憨頭憨腦的樣兒就好笑,”冷哼一聲,“咱們府的這位王妃,人人都說全京城找不出比她更好的婆婆……那得看對誰!大嫂守著她那病兒子過了一輩子,熬得比她還老;二嫂守寡,父親又是鎮國大將軍,她不好行麽?”話到此處已麵色微冷“我嫁進來這麽多年,哪天是在飯點上吃的飯?明明有那麽多丫鬟婆子,卻要叫我伺候她,不就是要擺婆婆的款兒!”

  喜兒聞言眼圈一紅,道:“您也是正正經經的伯府小姐,又哪裏比世子夫人和二夫人差了,王妃卻總這樣作踐您……”

  “三爺不是從她肚子裏爬出來的,自然不一樣,”方氏嗤笑一聲,“不過,如今我可有個伴兒了,單看今日這光景,老四媳婦往後還有得受。”

  喜兒聞言不解道:“可四爺也是嫡出呀。”

  “嫡出怎麽了,老四回不來,她又沒有二嫂那樣的家世,”方氏心下暗想,蔣氏這人隻是麵上慈愛,行事又古怪難於捉摸,即便不欲為難陳氏,也定會好好教一教她“王府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