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節
作者:三水小草      更新:2020-07-11 11:26      字數:3803
  店裏又來了兩個人,點了冷麵和自己動手的烤肉,老金忙了一圈兒把東西都收拾出來,自己也挑了個凳子坐在了沈小甜和陸辛桌旁,準確地說,是坐在了陸辛的一側。

  陸辛已經把他的那碗麵吃了個七七八八,撈了兩根黃瓜絲在嘴裏,略側著頭取笑他:

  “你又被老太太趕出來了是吧?”

  “嘶,陸辛,我好歹給你切了牛舌呢。”老金又看向對麵那個默默吃冷麵的姑娘,“姑娘,陸辛這貨就是賣相好,其實滿嘴都跟長了刺似的……嘿嘿。”

  沈小甜沒在意老金說了什麽,蒜香氣跟著盤子一路飄出來,老太太端著她做的蒜香牛舌出來了。

  “陸、辛,你們……你嚐嚐。”

  中風的後遺症讓老太太想把字咬清楚都變得困難,陸辛抬手接盤子,看見沈小甜已經站了起來。

  “謝謝您,光是聞就很特別。”

  男人愣了一下,看著那盤牛舌被珍而重之地放在桌子上。

  沈小甜在吃牛舌之前先喝了一口大麥茶,漱口,順便舒緩一下自己的味蕾。

  牛舌一片不到兩毫米厚,用筷子拎起一片,酸油裏金色的蒜泥往下緩緩流淌,油光上還黏著著一點黑胡椒碎。

  牛舌取的是靠近舌根的部位,入口的感覺油潤細膩,咬下去,纖維恰到好處的脆包裹著薄薄的肉汁,肉的香味被蒜和黑胡椒催發到了極致。

  “老太太您這手藝真是越來越好了。”

  陸辛的嘴上沾了一點兒油光,對著老人讚不絕口。

  老太太聽了很開心,張了張嘴,她對著自己的兒子磕磕絆絆說了一串兒,然後對著陸辛和沈小甜擺擺手,她就走了。

  “我家老太太是覺得她說話磕磕巴巴地,跟你說多了影響你胃口。”送走了自己媽媽的老金回到桌子邊兒跟陸辛這麽說,他媽做的蒜香牛舌已經被吃光了。

  沈小甜慢條斯理地擦嘴,仿佛剛剛一筷子夾了三片的不是她。

  “嘿,陸辛你手真黑啊,我媽難得做了菜,你兩筷子都吃光了,人家姑娘吃了沒?你做人怎麽這樣呢?”

  老金為斯斯文文的小姑娘由衷地憤慨。

  陸辛看向沈小甜。

  沈小甜喝了一口大麥茶,表現出了非常襯自己臉的傻白甜氣質。

  一分鍾後,老金跟陸辛說起了自己在濰坊吃的餄餎麵,他可是揣了問題要問的。

  “老太太還趕著我特意進了人家廚房去壓那個麵,沒想到啊,那麵真是跟我們這冷麵有點像,早先還是用了高粱麵,你說這一個是大東北的,一個……我聽說他們那餄餎麵最早是山西那邊傳過來的,你說它們怎麽就一個做法了呢?”

  陸辛皺了一下眉頭:“你是不是看老太太對我好,故意拿刁鑽問題為難我呀?”

  老金嘿嘿直笑:“我家老太太那些手藝你都不知道學了多少去了,還能被我這小問題難住?嘿嘿,其實是我家老太太問我的,她就愛琢磨這些,就問我,這個餄餎麵是不我們冷麵的親戚呀?我說我不知道,又被她給數落了一頓。”

  他的話音沒落呢,坐在陸辛對麵的沈小甜開口說了四個字:“醇溶蛋白。”

  哈?那是啥?

  兩個男人一起看向沈小甜,看見小甜老師端著大麥茶,表情淡淡……竟然很像給學生補課的老師。

  “穀物中除了澱粉之外含有多種蛋白質,其中有一種叫醇溶蛋白,它的構成主要是低鍵能的氫鍵和疏水鍵,很容易斷開,所以富含醇溶蛋白的麵團就會有很好的延展性和黏性,高粱和蕎麥的共同點是它們都富含這種醇溶蛋白,成分占比遠高於小麥粉,所以它們相比較麵粉會更難塑形。”

  小甜老師知識點說完了,喝了一口大麥茶。

  老金的臉有點兒僵,他求助地看看陸辛,並沒有從他的臉上看到任何自己能懂的部分,又看向沈小甜:“然、然後呢?你說的是什麽意思?”

  唉,懶於思考真是學生們的一個大問題,知識點都畫出來了,為什麽讓他們自己答題就這麽難呢?

  “高粱和蕎麥的這個共性不就會導致它們會被用近似的手法加工麽?!”

  把茶杯放在桌子上,沈小甜要不是記得自己不是在課堂上講卷子,幾乎就要說出那句名言了

  ——這可是送分題啊!

  “噗!”陸辛看著沈小甜,拍了一下桌子,終於忍不住大笑了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  小甜老師:我不想成為一個把分數送到學生手裏的老師。

  (歎氣

  最近看評論有人提到分子料理,分子無處不在,但是現行“分子料理”概念的烹飪方法不會出現在這篇文裏,這篇文的主要內容就是小吃和家常菜,要是想看更花哨一些的大菜啊,廚藝比賽啊,可以去看我14年寫的《心有不甘》。

  大家晚安喲!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鹹魚少女 2個;寞離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餅餅 18瓶;tca、竹間衣 10瓶;徐懟懟 5瓶;巫師的黑貓、34011071、hbk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7章 柿子

  “她的意思是說其實高粱和蕎麥在一些成分上是相似的,所以呢……”陸辛沉思了一下,繼續說道,“所以高粱麵蕎麥麵都沒勁兒,揉不成個兒。你想想,這些麵都是古人搞出來的,那時候哪有白麵啊?有什麽就將就著弄唄,高粱麵蕎麥麵不能做手擀麵也不能做拉麵,合成團子壓出來也行,這就成了!”

  陸辛解釋完了,眼睛看著沈小甜。

  隻看見年輕女孩兒一直在點頭。

  他又想笑了,這次憋住了。

  離開老金家,沈小甜還對那個蒜香牛舌意猶未盡,冷麵雖然好吃,但是高脂肪和高蛋白帶給人口腹之欲的滿足是沒辦法被取代的。

  更不用說老太太那一切都處理精到的手藝了。

  “這頓飯我們應該aa吧。”她問陸辛。

  男人低下頭看她,說:“好。”

  沈小甜掏出了手機:“那你加我一下微信,我轉賬給你。”

  轉賬一定要加微信麽?

  這不重要。

  陸辛很無所謂地照做了。

  “你剛剛的解釋,真的……太嚇人了。”陸辛用了足足兩秒的時間去形容沈小甜的“醇溶蛋白”,語氣是很誠懇的誇獎,雖然內容上聽不出來。

  沈小甜也反過來誇獎他:“你的進一步解釋……特別像是……”

  給成績不理想的學生補課的課代表。

  這樣的詞該怎麽表達出來呢?

  “……嗯,挺棒的。”算了,還是塑料一點吧。

  過了橋就是石榴巷,沈小甜一抬頭,看見了那棵老柿子樹。

  “你剛剛說的話,讓我想起來有人跟我說過的另一句話。”

  陸辛隨著沈小甜一起停下腳步。

  八月的柿子樹小果初成,隱藏在繁茂的葉子底下,不仔細看都看不清。

  “以前,有人跟我說,柿子要霜打了之後才好吃,所以,有時候人就像個柿子,硬邦邦地掛在樹上,澀澀地被人嫌棄,就等著一場很嚴酷的霜降。會很痛苦,但是痛苦之後就不一樣了。”

  十二歲的女孩兒跟省奧林匹克的獎牌失之交臂,站在巷子口跟自己生氣,怎麽都不願意回家,那個老爺子沿著兩條河的岸邊兒轉轉悠悠地找了她好久,找到之後帶著她往家裏走,就在這棵樹下,就在這個地方,這樣安慰過她。

  “其實是柿子裏的化學成分需要足夠的時間和條件產生變化,防禦性成分減少,複合物質水解產生糖,更久的光照和更大的溫差有助於糖的轉化,才會更好吃……而且,我成年之後才想明白,柿子隻是一棵樹的一個果實,它沒有大腦,不會覺得痛苦。”

  但是人會。

  小時候的自己,真的很想一個童話故事裏的南瓜,被人用語言施了魔法,就以為自己會變成一輛去往童話城堡的美麗馬車。

  可事實上南瓜還是南瓜,從化學角度分析,它並不具備成為一輛供人搭乘的馬車的條件。

  男人站了離她有一米多遠,他的身高夠高,抬起手就抓住了柿子樹的一個枝杈,仔細端詳了一下上麵的柿子。

  “這是鏡麵兒柿子吧?挺容易就放軟了,不用等霜降,國慶節過完了,這樹上估計就剩的不多了。”

  現在的人多雞賊啊,略帶了點兒青也可以拿回家焐了吃,才不會幹等著它在樹上熟呢。

  看著那隻小麥色的大手懸在自己頭頂上,摩挲著柿子,恨不能先在上麵做上有主兒的記號。

  沈小甜低下頭,又笑了。

  “你可真是一個大好人。”

  她都不記得自己這是第幾次這樣誇獎對方了。

  陸辛收回了手,落後她半步往她家的方向走,手插回在褲兜兒裏,權當是沒聽見她說話。

  走在熟悉的石榴巷裏,偶爾有人出來還要打聲招呼,沈小甜突然覺得自己不是走在一個離開了很久的地方,而是走在了一張外公留給自己的明信片裏。

  在這張明信片裏,魔法一直存在。

  因為她突然感覺到了化學不能解釋的變化,有什麽力量在驅散她的失落和頹唐。

  陸辛取走了他停在小院子裏的摩托車,正要加油門走的時候,他聽見那個女孩兒說:

  “我突然想到該回請你吃什麽了,後天中午11點,我們就約在這兒吧。”

  陸辛點點頭,把頭盔戴上:

  “離這兒遠麽?”

  沈小甜笑了一下,像是小女孩兒藏起了糖果似的,她說:

  “你來了就知道了。”

  “行吧。”說完,陸辛就騎著他那輛頂漂亮的摩托車往前走了。

  站在院子門口,沈小甜掏出手機,打開微信,把那個隻叫了“陸”的微信備注改成了“課代表”。

  車子沿著他和沈小甜一起走過的路行駛,到了巷口,陸辛停下車,大長腿撐著摩托,兩隻手摘下頭盔,他仰頭看著這棵老柿子樹,好一會兒,重又低下頭戴上頭盔走了。

  房間的軟裝就是個無底的坑。

  一開始隻是想在網上買了兩包濕紙巾,等沈小甜回過神來,她的購物車裏已經裝了紙巾盒、餐桌隔熱墊、小熊書立、空調毯、抱枕、花瓶……甚至還有擺在二樓陽台上的木製桌椅。

  就在幾分鍾之前,她興致勃勃地考慮自己要不要把閣樓的靠窗的地方改成飄窗,再鋪上個墊子掛上紗簾做成能午睡的小榻。

  關掉購物軟件,沈小甜身子一軟,躺在了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