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節
作者:君萊      更新:2020-07-11 07:16      字數:6014
  罷了,六殿下送她禮,定是為了貴妃禁足一事,馬上要過年了,貴妃還未放出來,六殿下和陛下幾次到太後跟前求情,太後都未鬆口,在眾人眼裏,太後重責貴妃是為了她,解鈴還須係鈴人,這是想讓她在太後跟前說幾句好話。

  其實六殿下不需如此著急,前兩日皇後娘娘與太後商量除夕宴,顧慮六皇子和四公主的麵子,原也是打算在除夕前解禁的,不過這禮雪蘭都接了,也不好推拒,橫豎是六殿下自己送的,也沒給自己拒絕的機會,怨不得自己。

  “多謝六殿下。”

  齊瑛笑著說:“時候不早了,妹妹早些回去,莫要讓皇祖母等急了。”

  幼寧點頭,福身行了一禮,帶著良辰和幼寧回去。

  齊瑛負手立在原處,盯著幼寧遠去的背影,他身後的內侍忍不住急道:“殿下東西都送了,怎麽不提醒幼寧郡主,在太後娘娘跟前說些好話。”

  齊瑛淡淡的掃了他一眼,道:“不需多言。”幼寧養在永壽宮,拿了他送的東西回去皇祖母自會明白他是為了給母妃求情,幼寧初入宮時,他母妃幾次宣成國公夫人入宮,想把幼寧送出宮去,幼寧年紀雖小,但為人聰慧,他若直言讓她替母妃在皇祖母麵前說好話,她自是不肯的。

  倒不如什麽都不說,皇祖母看到他的誠意就行。

  作者有話要說:  親愛的們,下麵是我的專欄,更多作品專欄可看,喜歡我的就點個收藏吧,愛你們~~

  電腦請戳:

  手機請戳:

  第29章 賑災

  “你呀你呀,我跟你說了多少回,在郡主身邊伺候要多幾個心眼,做事情三思而後行,旁人來與郡主搭話時,要看郡主眼色行事,你倒好,六殿下送東西,郡主還沒說話,你就先接了,那六殿下是什麽人,貴妃因郡主之事受罰現在還在禁足,他送的東西你也敢接。”

  一回了福安殿良辰便把雪蘭拉到一旁教訓,點著她的腦門說:“你呢,教也教不會,內務堂新進的小宮人都比你機靈。”

  雪蘭知道自己做錯了事,眼眶裏噙著淚。

  良辰沉著張臉罵,“你年紀雖小,也是郡主身邊貼身伺候的,該知冷知熱,福安殿裏,我與嬤嬤不在時,其他宮人都要聽你的吩咐,多少人羨慕你能伺候在郡主身邊,你卻如此不頂事,再這樣不上心,我就稟了李嬤嬤,把你送內務堂去,和那些新入宮的小宮人一起做燒火丫頭。”

  雪蘭一聽要把自己送走,嚇得臉都白了,眼淚啪嗒啪嗒的掉,掛著哭腔求饒:“良辰姐姐,我知道我笨,會好好跟著嬤嬤和姐姐學的,別把我送走,我要一輩子留在郡主身邊伺候的。”

  良辰嗤了一聲,點著她的腦殼,“榆木腦袋,眼下貴妃娘娘正在禁足,臨近年關,陛下和六殿下幾次到太後跟前求情太後都沒鬆口放貴妃出來,如今這滿宮上下誰不知道郡主最得太後娘娘寵愛,六殿下送我們郡主東西,明擺著就是在我們郡主跟前賣個好,好讓郡主在太後跟前替貴妃說說好話,貴妃向來不把我們郡主放在眼裏,幾次算計我們郡主,郡主大度,不計較也就罷了,若是替她求情,糟心不糟心,你接了六殿下的東西,叫郡主拿人手軟為難,你留在郡主身邊哪裏是伺候,分明就是添麻煩。”

  良辰這話對雪蘭來說雖有些重,但她也是為了這小丫頭好,宮裏頭伺候的下人哪個不是提心吊膽的把腦袋懸著,做錯了事,貴人才不會管你是不是年紀小,拖出去一頓罰,發配回內務堂,是死是活都要看造化。

  幼寧繞過落地罩,見她瑟縮著肩膀,她被教了規矩,雖還是愛哭的性子,卻咬著唇,強忍著沒哭出聲,算是有長進了。

  幼寧笑著走過去,“今日也不怪她,六殿下身份貴重,又是一番好意送我東西,總不好當麵拂了六殿下的意,掃了他的麵。”

  幼寧護著雪蘭,良辰狠狠的瞪了雪蘭一眼,也不好再說什麽,雪蘭垂著頭,到底年紀小,被良辰教訓了,心下又愧又怕,怯怯的立在一旁不敢看幼寧,暗暗發誓下回一定要多思多想,不連累郡主難做。

  福安殿裏氣氛怪異,良辰把六殿下送來的大氅收到櫃子裏,雪蘭貼著牆角站著,時不時的偷瞄一眼她良辰姐姐,良辰平日裏也寵著雪蘭,這回見雪蘭做事如此沒分寸,有心讓她長個教訓,心軟了,卻佯怒著不搭理她。

  外殿伺候的幾個小宮人也不知發生了何事,隻聽良辰發了火,揚言要把雪蘭送內務堂去,心思便活絡起來,她們都是內務堂經過層層篩選送到永壽宮當差的,同批宮人裏最出類拔萃的,原本能到太後最寵愛的幼寧郡主身邊伺候便已經羨煞旁人,但她們瞧著良辰是和她們一道選入永壽宮的,不過是運氣比她們好些,太後親自指了她伺候郡主,這日子久了,地位漸漸和她們天差地別。

  這些日子,她們眼瞧著郡主身邊貼身伺候的良辰出門在外,別宮的宮人都上趕著巴結她,風光無限,她們同在郡主身邊伺候,不過是運道沒有良辰好,便矮了良辰一頭。

  跟著郡主從汝陽來的雪蘭小丫頭更是什麽都不會,白占了個貼身宮人的位置,若是她被遣去內務堂,郡主身邊空出個位置,自然是要從她們裏麵挑一個上去的。

  這麽一想,她們隱隱期待起來。

  雪蘭年紀小,模樣又討喜,福安殿裏這些宮人都疼她,但涉及自身利益前途的時候,人心自私,哪裏還顧得上她。

  良辰回身,瞧見外麵那幾個張望著,冷笑一聲,衝出去挑開簾子,叉腰罵道:“都瞧什麽,沒事做了在這裏磨蹭,心裏盤算什麽呢,做好你們分內的事,郡主不會虧待你們,倘若再讓我瞧見誰心思不正,偷懶耍滑,全部送回內務堂去。”

  良辰年紀雖不大,福安殿裏大小的事卻被她打理的井井有條,聰明幹練,底下小宮人被她管的服服帖帖。

  被她直接戳破了心事,幾個小宮人全都麵色漲紅,垂著頭,大氣不敢出的退出了殿外。

  良辰放了簾子,雪蘭踮著腳尖,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小心翼翼的瞧著良辰,幼寧看著這一大一小,忍不住想笑,拿了一塊糕點,捏著雪蘭的小圓臉,塞到她口中,笑著說:“快別難受了,你良辰姐姐護著你呢。”

  雪蘭吸了下鼻子,破涕為笑,囫圇的吃著糕點。

  良辰歎了口氣,“郡主總那麽縱著她。“

  雪蘭聽良辰的語氣還是對自己不滿,訕訕的捂著嘴,讓糕點噎著了也不敢喝水。

  幼寧笑著說:“她還小呢,再說了,我們小雪蘭,就是招人疼。”

  良辰見幼寧一副小大人的模樣,分明和雪蘭差不多大,雖年幼,行事卻很有氣魄,不驕不躁,到底是汝陽王親自教養的孫女,想當年,汝陽王少年成名,英勇善戰,文武雙全,京中世家子弟多以他為榜樣,輔政時期多次平定叛亂,對朝廷忠心耿耿,即便後來他被陛下找借口貶到封地,大齊百姓心中,依然敬仰汝陽王昔日風采。

  幼寧在姚夫子那裏蹭了吃,口裏幹渴,坐在椅子上喝了杯茶,便去太後殿中。

  幼寧今日沒按時辰回來,良辰也沒遣人回來稟報,太後便知這貪吃的又在姚夫子那裏吃了,用了晚膳,這會正歪靠在窗前的榻上同林嬤嬤說話。

  幼寧進門恭敬的行了禮,太後眼皮微抬,向她招手。

  幼寧起身,走過去,聽到太後溫聲問,“阿寧唇角抹了什麽。”

  幼寧一愣,以為是自己在姚夫子那裏吃了豬手,嘴沒擦幹淨,慌忙拽了帕子擦,邊擦邊想,我剛剛擦了嘴的呀,怎麽還有油。

  她扭過頭問身後的良辰,“我唇上還有油嗎?”

  太後抬起頭,忍俊不禁的笑,“哀家這還真是養了個貪吃鬼在身邊,一說唇上有東西,便覺得是油。”

  幼寧見良辰笑著搖頭,又聽太後的話,知道太後是故意逗自己玩,自己回福安殿,良辰謹慎,連衣服都給她換了,收拾妥當才來給太後請安的,嬌皮嫩肉,粉麵團子似的小郡主,唇上怎麽會有油。

  幼寧走到太後身側,偎著她的胳膊趴下撒嬌,“皇祖母又作弄我。”

  太後笑著伸手在她鼻尖點了點,“你呀,永壽宮缺了你吃的不成,回回都要去姚夫子那裏討飯,你堂堂一個郡主,丟不丟人。”

  幼寧眨巴眨巴眼,狡辯道:“才不是我要的呢,是姚夫子見我活潑可愛,喜歡我,特意做給我吃的,不然姚夫子一個人,怎麽回回都做那麽多,她一個人也吃不完呀。”

  太後被她如此不謙虛的話逗笑了,幼寧現在比剛入宮那會活潑多了,她這永壽宮向來冷清,有幼寧在她身邊陪著,添了不少笑聲。

  “你倒是說說,姚夫子喜歡你什麽?日日給你做吃的。”

  幼寧大言不慚道:“我往那裏一站,姚夫子瞧見我便歡喜。”她抬起頭,討了個巧,“再說了,皇祖母如此喜歡我,自是證明,我是個討喜的孩子,是不是呀,林嬤嬤。”

  林嬤嬤一臉慈祥的附和,“郡主聰明伶俐,當然人人都喜歡。”

  幼寧腦袋在太後胳膊上蹭了蹭,晃蕩著小短腿,一臉嘚瑟。

  太後輕笑著拍她的後背,“是呀,咱們阿寧最討喜了,聽說今兒有人給你送東西了。”

  果然,六殿下送東西給自己,一定會傳到皇祖母這裏。

  幼寧說:“六殿下友愛弟妹,得了幾塊皮子,也給我做了件大氅。”

  幼寧假裝不知道六皇子送自己東西的用意,隻說是友愛弟妹,順道給自己也做了一件。

  太後拍著幼寧後背的手頓了頓,若有所思。

  立在一側的林嬤嬤順嘴道:“是前幾日,六殿下親自出宮獵了幾隻狐狸,都沒傷著皮子,便命司製司趕製了狐皮毯子和大氅,衣服送給了郡主,聽司製司那邊的人說,毯子特意要加厚的,這是六殿下孝順,惦記著娘娘您的腿疾呢。”

  太後聞言笑道:“阿瑛秉節持重,難得,且看著吧。”眼下瞧著,是沒被貴妃養歪,但那孩子心思過重,身為皇子,過早的懂得利用自己的長處是好事,太後不覺得他拐彎抹角的討好自己有什麽不對,但齊瑛是林貴妃生的,那是個不識體統的人,如今自己還在,倒能壓製她,倘若自己百年以後,儲君之位若是落在阿瑛身上,即便阿瑛有能力治理天下,怕也管不住他那個母妃。

  所以在立儲之上,太後從未考慮過齊瑛。

  但齊瑛,顯然是想爭一爭的。

  “北邊發生災禍,阿琮自請前去賑災,如今也不過走了兩日,歸期未定,北路難行,阿琮自小養在宮裏,哀家心裏著實放不下。”太後捶了捶榻,“這小子也是個膽大包天的,這樣大的事,竟不與哀家和皇後商量,自己拿主意了。”

  提起齊瑛,太後難免想到齊琮。

  林嬤嬤安撫道:“娘娘放心,殿下此次賑災,英國公同行,會好生護著殿下的,皇子們漸漸大了,總是要建功立業。”

  朝堂立儲的奏折雪花似的飄,但陛下正是鼎盛之期,似是沒有早立太子的意思,但皇子們年紀漸長,總不能什麽名號都沒有,做出點功績,五殿下是嫡子,這次賑災回來,太後這邊也好向陛下暗示封王的事。

  太後知道皇帝生性多疑,不想早立太子,一是因為他偏寵齊瑛,但朝堂上立太子呼聲最高的是齊琮,無論嫡庶之分,還是長幼有序,齊瑛都要排在齊琮之後,齊瑛又不比齊琮優秀,皇帝也不好強行立齊瑛為太子,二來就是皇帝的私心,太子是將來繼承他皇位的,古往今來多少太子等不及老子下位就謀劃篡位,他不想過早給自己帶來威脅。

  若由太後提出封王的事,既暫緩了宣德帝對立儲一事的壓力,也能讓齊琮有更多機會培養自己的勢力,搬去宮外,好過住在宮裏束手束腳,一舉雙得。

  作者有話要說:  先更一章,二更在今日九點十分,要來看呀

  下一本更新《穿成未來皇帝黑月光》,有興趣的可以點個收藏,愛你們,(づ ̄3 ̄)づ╭?~

  甄漪出身尊貴,爹是國公,母親是壽昌長公主,驕橫自持,倨傲不恭,皇城裏出了名的女紈絝,經常當街行凶,調戲民男,與她那位表姐華陽公主並稱皇城雙霸,這樣惡行昭彰的女子,後來竟然做了那位光風霽月新帝的皇後,新帝宗紀出身宗室旁支,十歲便入皇城為質,處境艱難,十多年隱忍,終站到權利的頂端,卻不得不娶先帝這位德容不堪的外甥女平衡朝局,提起此事,世人都要為新帝歎一聲可惜。

  沒有人知道,甄漪這個皇後隻是表麵風光,昔日蠻橫的少女自入宮那一刻,便如履薄冰,世人眼中高風亮節的新帝手段殘忍,每晚都要當著她的麵殺一個男人,恰好都是她曾調戲過的男人。

  甄漪穿過來的時候,手裏正舉著鞭子指揮身邊人把對麵的美男綁過來,綁過來的男人劍眉星眸皎皎如天上月,正是未來的皇帝宗紀。

  身邊華陽公主見她綁了藩地質子,很是掃興,提議去另一條街橫掃美男,甄漪瑟瑟發抖,瞥了眼唇角微抿的宗紀,打著磕巴說:“不——不了,我要回家抄女戒了。”保命要緊。

  電腦請戳:

  手機請戳:

  親愛的們,下麵是我的專欄,更多作品專欄可看,喜歡我的就點個收藏吧,愛你們~~

  電腦請戳:

  手機請戳:

  第30章 除夕宴

  今年是幼寧在皇宮過的第一個年,北邊接連發生災禍,皇城天氣也十分惡劣,下了好幾天大雪,深紅色的宮牆上堆滿了雪,琉璃瓦簷上墜著冰掛,連成一排。

  宮人們忙碌的在宮道上掃雪,除夕宴照舊擺在華陽宮中,因著過年,太後解了貴妃的禁足,宣德帝為了給貴妃撐臉麵,賜她協理六宮之權,和皇後一起主持除夕宴。

  好幾位平日裏受貴妃欺壓,等著貴妃失勢看貴妃笑話的嬪妃到永寧宮替皇後抱不平,主持宴會這種在眾妃看來風光無限的事,在皇後眼裏卻是吃力不討好,她是皇後,自當溫柔賢淑,管理後宮,平衡眾妃,六宮和樂。

  處理好家事,讓陛下免受後宮雜事煩擾,是一個賢德的皇後應做的事情。

  她自小熟讀女德女戒,出身英國公府,母儀天下,做一個合格的皇後對她來說不難,但當今陛下不是明君,傅皇後從未把他當做夫君,他偏寵貴妃,縱容貴妃欺壓眾妃,後宮不睦,皇後也疲於替宣德帝收拾這個爛攤子,她做的再多再好,宣德帝不會念著她半分好,反而要怨怪她多管閑事,沒有容人之量。

  他有意抬舉貴妃,即便不是協理六宮之權,也會在別處彌補貴妃,既如此,她又何必自己費心費神,為了平息眾妃心中怨氣到他跟前進言,不過是一場宴會而已,無論誰主持,她都是後宮之主,加之她掛心外出賑災的齊琮,時時派人打探齊琮在外的狀況,實在沒有心思想這些瑣事,索性便把除夕宴的事全權交給了貴妃處理,又命喬妃從旁協理,倒也落得個清靜。

  如此一來,倒是讓宣德帝心生幾分愧疚,覺得自己為了彌補貴妃,委屈了皇後。

  今年的除夕宴格外鋪張隆重,華陽宮中珠光錦簇,簷下數盞白玉梅花宮燈熠熠生輝,殿內紅綢高疊,中央幾十顆夜明珠盤旋在龍鳳鎏金雕像上,整間大殿絢麗多彩,富麗堂皇。

  饒是時常出入皇廷的皇親國戚也被這番景象震懾到。

  貴妃端坐在左上首,將眾人神色盡收眼底,眼尾上揚,很是得意,如此大的手筆,沒有陛下的鼎力支持,她一個貴妃如何拿的出,這場宴會,就是要讓這些人瞧瞧,即便太後不喜自己,自己依然是大齊皇帝最寵愛的貴妃。

  太後一進華陽宮,瞧見殿內奢靡之氣,眼底便醞了怒意,宣德帝見太後停下腳步,臉色不對,身子微側,大有掉頭就走的架勢。

  宣德帝微垂著頭,語氣帶著討饒的意味,“母後,此次宴會,貴妃盡心盡力,就是為了能博您歡心,您看看,宗親們都在,您就當給兒子個臉麵,賞臉坐坐。”

  除夕宴隻宴請皇親國戚及三品以上大臣,此刻眾人都跪拜在地磚上迎接太後皇帝皇後,貴妃緊張的捏著手向宣德帝張望,宣德帝衝皇後使了個眼色,讓皇後幫忙解圍。

  先前貴妃被太後杖責禁足失了臉麵,這次他特意讓貴妃協理皇後主持除夕宴就是為了給貴妃在宗親跟前樹立威望,倘若太後此時轉臉就走,不僅是貴妃難看,連帶著宣德帝也會臉上無光。

  皇後輕笑一聲,扶著太後的手道:“母後,兒臣入宮多年,倒是頭一回看到如此奢華的場景,貴妃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