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節
作者:羅青梅      更新:2020-07-10 23:48      字數:3872
  掃墨心跳如鼓。

  金蘭看一眼半敞的軒窗外鬱鬱蔥蔥的庭院,輕聲問:“你從昨晚開始就心事重重,剛才後山發生的事,是不是和東宮有關?”

  她語氣平和,臉上不見怒色,掃墨卻不敢隨意敷衍她,躊躇了半晌,心一橫,道:“不敢隱瞞殿下,小的覺得陸都督可能在抓捕什麽人,本想派人送信給太子爺,可是消息送不出去。”

  金蘭眉尖微蹙:“是不是東宮的人?”

  掃墨搖搖頭:“小的隻是懷疑而已……”

  金蘭思索了片刻,問:“如果太子在這裏,他會不會讓你出手?”

  掃墨怔了怔,果斷地點點頭。

  金蘭莞爾:“既然如此,你不必猶豫。我這裏有這麽多親兵護衛,不會出什麽岔子,你過去看看,隨機應變。回宮之後,我會和太子說明原委。”

  掃墨遲疑了一會兒,神色一肅,抱拳應是。

  第143章 放火

  中午的時候,陸瑛派近衛查問金蘭和慶王妃,審問跟隨她們的宮人。

  慶王妃正愧疚早上不該拉著金蘭去方井打泉水,得知金蘭也被查問,勃然大怒:“查問我?陸都督是什麽意思?懷疑我嗎?”

  她可是堂堂皇子妃!陸瑛居然連她都敢查?

  近衛麵無表情地回答道:“王妃誤會了,都督隻是派小的來問一問王妃上午的時候有沒有受驚。”

  慶王妃惱羞成怒:“你們禁衛軍看守不嚴,忽然鬧出那麽大的動靜,我還沒和老娘娘說你們的不是,你們陸都督反倒先來查問我了?我們是深宮婦人,皆是女流,沒踏出山門一步,隻不過在園子裏逛逛,正好遇見你們禁衛軍拿人,你們不去捉拿歹人,查問我們做什麽?”

  近衛是個大老粗,實在不知道該怎麽和王妃打交道,被慶王妃質問得一陣頭疼,匆匆問完幾個宮人,拱手道:“王妃恕罪,小的這就告退。”

  慶王妃罵走近衛,吩咐宮人:“你們去太子妃那裏看看。”

  早知道陸瑛在抓人,她就不會非要去看什麽古泉眼了。

  金蘭這邊剛剛送走近衛。

  陸瑛巡視一夜,仍然沒抓到刺客,轉頭開始審問娘娘廟裏的道士和桃花林的禁衛,聽說金蘭和慶王妃早上出現在後山附近,立即派人查問她們的宮人。

  他倒是沒有懷疑金蘭和慶王妃,隻是出於謹慎,怕她們的宮人有什麽不妥,打發人審問他們這些天的行蹤。

  金蘭他們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麽,自然毫無破綻。

  陸瑛的屬下審問完掃墨幾人,隔著一道簾子給金蘭賠罪,她畢竟是皇太子妃,他們不敢像對慶王妃那樣怠慢她。

  金蘭沒有動怒,讓小滿送近衛們出去。

  近衛剛走,掃墨眼皮直跳,眉頭緊皺:“殿下,昨晚小的派人下山,被山下的金吾衛攔下了,陸都督會不會懷疑我們?”

  陸瑛此人看似粗莽,實則做事穩紮穩打,粗中有細,一定會注意到他連夜派人回宮,繼而猜到東宮和混入禁衛的刺客有某種聯係。

  他們現在清清白白,和那個刺客沒什麽瓜葛,不過掃墨已經決定出手,事情就不一樣了。

  出手之前,他們必須商量好細枝末節,準備好各種突發情況的應對之策,以免被陸瑛看出端倪。

  金蘭想了想,道:“沒事,若有人問起你為什麽派人下山,你就說我夜裏忽然做噩夢,想太子了,所以連夜催促你們送信給太子。”

  掃墨一笑,如釋重負地點點頭。

  這個借口倒是挺合適的,宮中人人都知道太子和太子妃如膠似漆,這幾天太子爺每天都會派人送信給太子妃,問她飲食起居。薛娘娘她們還因為這個取笑過太子妃。

  掃墨放下心來,派出親信打聽陸瑛昨晚和今天早上到底在忙什麽,有沒有抓到什麽人。

  不多時親信回來稟報,陸瑛正派人巡查後山。據說今天早上他們差點抓到刺客,可惜刺客實在狡猾,利用地勢逃進後山去了。

  陸瑛當即下令搜捕後山,嘉平帝怕嚇著廟中宮妃女眷,不許他聲張此事,命他秘密搜捕。

  下午金蘭沒有出門,薛娘娘邀她去前殿看喜神會,她推說自己累了,留在雲房,吩咐宮人收拾箱籠。

  等到入夜,掃墨換上夜行裝,悄無聲息地隱入黑暗之中。

  娘娘廟坐北朝南,前殿中寢,中間長廊相連,前殿依次為戲樓,鍾樓,鼓樓,牌樓,山門殿,三清正殿,長廊之後為後殿,垂花門和藏經樓。山門後有山門殿,栽有一株古銀杏樹,殿內供奉四大護法神將。

  廟宇北臨幽穀,東倚長河,西麵是連綿起伏的巍峨群山,如果有人混入其中,隻需要守著下山的必經之路,就能甕中捉鱉。

  掃墨已經提前探查過,對廟宇的布局爛若披掌,從寢殿摸到藏經樓,悄悄出了山門。

  他不急著去尋人,爬到一株幾人合抱粗的古樹上,細聽四麵的動靜。

  等了不到半個時辰,山門外的幽穀裏響起一片喧嘩叫嚷聲,長階前守衛的禁衛立刻抓緊長矛,散落在山穀間的火光慢慢聚攏,朝著聲音發出的方向湧了過去。

  掃墨順著古樹枝杈跳到後殿的綠琉璃瓦頂上,鑽入院牆,摸進主殿,掏出火折子,點燃一幅巨大的幡幢。

  這是太子妃教他的,殿中供奉的幡幢俱是後宮妃嬪所供,其中最華貴的那一幅幡幢耗費萬金,用的是最珍貴的遍地金妝花緞底料,上麵所寫經文由廟中真人親筆所書,垂幔、 飄帶上綴有數百顆圓潤晶瑩的南海珍珠,正是周太後本人親奉的幡幢。

  幡幢燃燒起來,火舌竄出,濃煙滾滾。

  看守的道士立刻大叫起來:“走水啦!走水啦!”

  望樓上的禁衛很快敲響示警的銅鍾,道士、金吾衛、內官和近衛紛紛衝進後殿救火,一時之間人仰馬翻,雞飛狗跳。

  掃墨趁亂鑽進後山。

  示警的鍾聲打破岑寂,響徹整個廟宇。

  金蘭沒有睡,披衣坐在床頭,手裏拿了一本書在看。

  鍾聲突兀響起,院內傳來雜亂的腳步聲,有人拔步衝上回廊,和守夜的親兵說話。

  小滿推門出去,不一會兒回到內室,小聲道:“殿下,聖上和老娘娘都驚醒了,老娘娘聽說後殿走水,大發脾氣,正叫人滅火。真人說後殿的火不會燒到前頭,請殿下放心。”

  金蘭嗯一聲,她知道後殿的火燒不久,不過能拖延一時是一時,越多的人被周太後叫回來滅火,掃墨就能趁亂救人。

  後殿起火,半邊天空映得通紅,熟睡的宮妃們都醒了過來。

  掌事女官急匆匆趕過來看望金蘭,安慰她道:“殿下無須驚慌,火勢已經控製住了。”

  金蘭換了衣裳,披上鶴氅和風帽,隨掌事女官一起去周太後下榻的雲房。

  雲房前人頭攢動,命婦們來不及梳洗,全都趕了過來,連來了娘娘廟之後一直閉門不出的鄭貴妃也出現在比肩接踵的人群之中。

  眾人站在回廊裏,仰望後殿的方向,憂心忡忡。

  黑煙滾滾,夜色中巨大的燃燒響聲宛若驚雷炸響,震耳欲聾。

  宮妃們嚇得瑟瑟發抖,雙手合十,默默念誦祝禱。

  周太後聽道士說自己供奉的幡幢很可能在大火中化為灰燼,怒道:“陸瑛在哪兒?出這麽大的事怎麽不見他去救火?”

  嘉平帝也很驚慌,接連派出幾人去後山尋陸瑛,讓他帶人滅火。

  金蘭站在角落裏,鬆口氣。

  陸瑛被召回滅火,當真是天助我也。

  近衛找到陸瑛,陸瑛隻得返回娘娘廟救火,大半禦林軍被召回。

  一個時辰後,宮人向周太後和嘉平帝稟報,後殿的大火已經撲滅,不過周太後供奉的幡幢已經全部燒毀了,其他宮妃供奉的經幡也燒了個七七八八。

  嘉平帝勸慰周太後:“再供奉一幅就是了。”

  周太後心有餘悸,麵色焦黃,捂著心口踉蹌了一下。

  嘉平帝忙扶住周太後,一疊聲叫人去宣太醫,又派人去找陸瑛:“事有輕重緩急,他今晚就守在太後這裏,隨侍左右,哪裏都不要去!”

  太醫怕各位宮妃受驚,早就在一旁候著了,聽見傳喚,立馬上前為周太後診治。

  廊前腳步聲紛雜,一道高大的身影在近衛的簇擁中大踏步走上台階,朝嘉平帝抱拳,屋前幾盞燈籠輕輕晃動,搖曳的朦朧火光映在他臉上,照亮他輪廓分明的臉。

  身姿魁梧,猿臂蜂腰,氣勢沉穩堅毅。

  眾人不約而同地長舒一口氣。

  陸瑛來了。

  外院人頭攢動,金蘭和其他宮妃已經回避到了後院,眾人站在一處議論紛紛。

  等周太後進屋歇下,金蘭沒有立刻回到自己屋中,先和眾人討論了幾句為什麽會突然走水,這才轉身回去。

  薛娘娘怕她害怕,特意打發人送她回房。

  金蘭回到屋中,卻沒有睡下,斜倚在榻前,合眼假寐。

  一室昏黃燭火搖曳。

  後殿的火勢已經撲滅,四野沉寂,窗外隻有呼呼風聲。

  將睡未睡之際,窗外突然一聲輕響,繼而是一陣窸窸窣窣的響動。

  金蘭霍然睜開雙眼。

  小滿和洪山跳了起來,走到窗前,輕輕敲了幾下。

  安靜片刻後,窗外的人也敲了敲窗扇。

  小滿側耳細聽,確定對方對上了暗號,回頭道:“是掃墨。”說著眼神示意洪山。

  洪山推門出去,給親兵們使了個眼色。

  親兵們會意,握緊刀柄,四散開來。

  小滿打開窗扇,砰的一聲巨響,一口巨大的布袋摔在了窗下的長案上,接著窗前探進一張蒙麵的臉,來人一雙細長的眼睛,眸中精光閃閃,鬼鬼祟祟地環顧一圈,扯下臉上的風帽,正是掃墨。

  他佝僂著身子鑽進屋中,扭身關上窗扇。

  小滿嚇了一跳,捂著鼻子問:“你帶回來什麽東西?”

  掃墨跳下地,悶哼了一聲,朝他做了個噤聲的手勢,“這裏頭是個大活人,你看著他,別嚇著殿下。”

  小滿點頭。

  掃墨一瘸一拐地走到槅扇前,隔著低垂的簾子,抱拳道:“殿下,小的把人帶回來了。”

  燭火黯淡,金蘭掃了一眼長案上的布口袋,目光落在掃墨身上,“你受傷了?”

  掃墨齜牙咧嘴,麵色蒼白:“不礙事……幸好殿下機智,想到聲東擊西這一招,陸瑛被聖上召回,禦林軍群龍無首,小的才能僥幸帶著人逃過他們的追捕。”

  金蘭看他搖搖擺擺像是要站不住的樣子,道:“先不說這個,你趕緊去處理傷口,明早可能就會啟程回京師。”

  既然人已經帶回來了,一切好說,等回到京師,告訴朱瑄這事,把人交給朱瑄,接下來就看朱瑄怎麽料理。

  掃墨鬆口氣,應了聲是,轉身回到長案前,給小滿使了個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