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節
作者:羅青梅      更新:2020-07-10 23:48      字數:5047
  皇太子才德兼備,胸襟開闊……不過到底是男人,哪個男人能大度到容忍別人肖想他的妻子?何況他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一國儲君,待到山棱崩,他繼承皇位,成為天下之主,羅雲瑾還有活路嗎?

  謝騫歎口氣,讓開道路,退到一邊。

  一道溫和的目光從他身上掠過,他抬起頭,朱瑄好像沒有看他,仍舊和身邊的侍郎說話,可他卻覺得自己被看到了,情不自禁地挺起胸膛。

  難怪朱瑄能夠得到年輕文官的擁戴……

  他低頭跟上他們,工部幾個同僚回頭看他好幾眼,見他一臉頹喪之色,心中疑惑,沒有和平時那樣開口取笑他。

  上午嘉平帝召見朱瑄和六部大臣,不多時朱瑄的折子就轉至通政司,不一會兒送抵六科廊房傳抄公布。

  朝臣們議論紛紛。

  朱瑄不計前嫌、力保劉敬的舉動委實太出乎他們的意料,他沒有趁機落井下石已經算得上是宰相肚裏能撐船了,居然還建議讓宋素卿停下工程協助劉敬?

  幾位內閣大臣詫異過後,小聲討論了幾句,一致讚同朱瑄的建議。他們雖然身居內閣大臣高位,博學廣聞,稼穡經濟無所不通,但治河的事情他們也隻是一知半解罷了,之前他們以為劉敬是這方麵的人才,大力推薦,結果劉敬讓他們大失所望。太子和宋素卿為治河一事奔忙日久,對新河、舊河開鑿疏浚的利弊研究得比他們透徹多了,現在新河工程眼看就要前功盡棄,太子和宋素卿的意見尤為重要。

  不管怎麽說,能補救還是盡量補救的好,誰也不想看到黃河決堤的沿岸生靈塗炭、民不聊生。

  嘉平帝當即準奏。

  下午山東濟寧府送來快信,宋素卿和朱瑄的意見基本差不多,他在信中長篇大論細述新河不能中途廢置的十點理由,有理有據,層次分明,並主動提出甘願協助劉敬。滿朝文武不由得對他大為改觀,稱讚他舍己為公,不驕不躁。

  嘉平帝於是下旨,命劉敬戴罪立功,繼續主持開鑿新河之事,和宋素卿互相配合,早日讓新河、舊河聯通。

  聖旨下達六部,群臣見嘉平帝這回沒有借題發揮懲治他們,納悶之後,齊頌聖上英明。

  解決了這件麻煩事,嘉平帝又身子大好,於是下令鴻臚寺預備筵宴,定於十天後宴請文武百官。

  筵宴規格盛大隆重,進食的規矩儀式繁縟冗長。禮部忙勸阻嘉平帝,大宴要舉行九爵禮,中宴則是七爵禮,常宴也要行五爵、三爵禮,而且必須提前經過周密的安排,今年過年嘉平帝一直臥病在床,周太後吩咐過,所有筵宴能取消的都取消了,不能取消的由朱瑄代替嘉平帝出席,如果再來一場大宴,不說群臣怎麽怨聲載道,嘉平帝自己頭一個支撐不住。

  嘉平帝不肯服老,可惜禮部大臣不敢冒險,堅決反對臨時舉辦大宴,他隻好將大宴改成小宴。

  小宴其實規模也不小,不過規矩比大宴要寬鬆得多,內外席是分開的,留光頭的皇子公主們可以滿屋子亂竄。饒是如此,鴻臚寺官員還是不敢掉以輕心,立馬忙碌起來。

  嘉平帝病愈,宮中這才慢慢有了些過年的氣氛。

  雖然已經過了年關,但眾人熱情不減,對聯桃符換了新的,宮人全都換上新衣新帽新荷包,簪起蘇樣通草花,各宮發下賞錢紅包,內官監頻頻將從市井花重金購置的新鮮玩意送進各宮討好貴人。各宮妃嬪不論得寵的還是不得寵的都將賞賜拿出來給宮人置買菜蔬,可以隨意烹飪她們喜歡的吃食,不必和平時一樣忌口。

  金蘭也拿出幾百兩銀子給杜岩張羅吃食,專門雇傭宮人在內庖鼓搗宮中不常吃的菜肴,頓頓做禦膳房平日不敢多做的肥油煎炸炙烤等物。

  朱瑄吃不得那些上不得台麵的東西,聞到味道就皺眉頭。她每次都趁他不在的時候躲在偏殿吃,吃完了還得洗漱,免得被他聞出來。

  轉眼到了小宴當天。

  天氣冷,宴席就擺在暖室。周太後和鄭貴妃怕嘉平帝又和上次那樣吃了口臘八粥就倒地不起,吩咐人另外收拾了間暖閣,主宴挪到暖閣裏。閣子裏沒有設寶座,當中一張大紅填漆戧金雕螭龍螭鳳紋寶榻,地龍燒得暖暖的,嘉平帝歪在榻上。旁邊設一道大屏風隔斷,鄭貴妃陪坐在屏風後,周太後另坐一榻。

  金蘭帶著年輕王妃們在暖閣大屏風後麵站了一會兒,告退出來。難得可以離周太後、鄭貴妃遠一點,眾人談笑風生,吃酒抹牌下雙陸棋,一屋子珠圍翠繞,寶氣浮動。

  廊外掛起數千盞造型各異的彩燈,羊角燈,雪花燈,芙蓉燈,蓮花燈,繡球燈,南直隸進貢的緙絲燈,能夠轉動變換圖案的走馬燈,如瀑布一般垂掛而下的淩霄大紅紗燈,還有高達十幾層的方圓鼇燈……

  燈火璀璨,光輝流轉,滿院火樹銀花,斑駁交錯的光影映在玻璃窗上,人影幢幢,處處歡聲笑語,整座庭院恍如白晝。

  小皇子、小公主們在廊外放炮竹,宮眷們圍坐在一處說笑,鼓樂喧天,沸反盈天。

  金蘭贏了一把牌,德王妃立馬捧起小碟子逼著輸了的慶王妃吃掉一枚芝麻窩絲糖。

  慶王妃苦著臉一口一口吃了果子,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再吃我真的要撐壞了。”

  眾人哄堂大笑。

  正好宮人送來椒湯,金蘭放下棋子喝湯。她這些天貪嘴吃了太多肥厚豐腴之物,今天胃口不大好,喝了一半就放下了。

  暖閣那邊不知道出了什麽事,忽然一片人頭攢動。宮人們竊竊私語,手拉著手往暖閣的方向跑去,連暖室這邊伺候的宮女也偷偷跟了過去。

  眼看身邊的宮人越來越少,德王妃笑道:“難不成那邊在發賞錢?”

  外邊席麵上有大臣在座,金蘭沒有過去,叫住一個宮人問。

  宮人笑嘻嘻地道:“剛才皇上和鄭老先生在吃茶,說南邊的茶葉好,皇上忽然想起羅統領以前是奉茶的,誇他茶藝精道,老娘娘說想看看,皇上叫來羅統領,要他表演茶藝。大家都跑過去看熱鬧了!”

  金蘭一怔。

  自從那次她和羅雲瑾說明白以後,隻要是她出席的宮中筵宴羅雲瑾都會找借口避開,今天羅雲瑾不當值,沒想到還是被叫來了。

  羅雲瑾名聲嚇人,但俊美之名也傳遍京師,德王妃和慶王妃對他的茶藝很感興趣,放下湯碗,扯扯金蘭的袖子:“我們也看看去。”

  慶王妃偷笑:“沒事,我們就在窗子外麵看看,又不進去,裏麵的人看不到我們。”

  金蘭笑了笑,坐著沒動:“你們去吧,我出去看燈。”

  德王妃和慶王妃手挽著手走了。

  宮人撤走雙陸棋桌,金蘭下了暖榻,扶著小滿的手走出暖閣。幾個穿吉服花襖的小公主提著蓮花燈蹦蹦跳跳跑進來,正好撞在她的襴裙上,嚇得倒退一步,一個挨一個站好,怯怯地看著她。

  朱瑄溫和清冷,小皇子小公主們知道他待人寬和,還是很怕他,從不敢和他玩笑,連帶著也怕金蘭。

  金蘭微微一笑,看著小公主們手裏的蓮花燈:“真漂亮。”

  小公主們對視一眼,見她溫柔可親,膽子大了點,臉上露出羞怯的笑容,朝她屈身行禮,提著燈跑開。

  小滿看金蘭喜歡,拿了盞蓮花燈給她,引著她去前廊,笑著說:“殿下,千歲爺吩咐小的買了不少炮仗給您玩。不是官用的,是小的從集市上尋摸來的,比不得宮裏的精致,不過勝在奇巧,小的已經讓人備著了。”

  金蘭覺得很好玩,她小的時候從來不放炮仗,怕燒著自己的新衣裙被祝氏數落。提著燈籠走到廊前,宮人早已經在雪地裏擺好爆仗,等小滿一個眼神示意,點燃引線。

  滋溜溜一陣輕響,奇花、地老鼠、火炮、火犁花、巧線、煙火、火馬各樣爆仗依次點燃,地老鼠像老鼠一樣到處亂鑽,火犁花則像花朵層層疊疊盛放,滿地火花閃爍,宛如漫天銀河墜落而下。

  金蘭看得目不轉睛,星光倒映在她含笑的雙眸裏,綺麗絢爛。

  有如岑寂黑夜裏那幾點閃爍的星辰。

  窗玻璃裏,隔著裏三層外三層的人群,羅雲瑾瞥見那一抹無憂無愁、嬌豔明媚的笑影,恍惚了片刻,手腕輕輕一抖。

  圍觀的人群裏頓時一片此起彼伏的吸氣聲。

  他鳳眸微垂,收回視線,穩住心神,立在寶榻前,左手穩穩握住茶壺,右手拈起金絲茶筅,一邊往建窯變色紫黑胎茶盞裏碾碎的團茶注入沸水,一邊用茶筅輕輕拂動茶水,旋轉輕擊,動作慢條斯理,優雅中帶著一絲矜貴莊重,隨著他的動作,茶沫茶膏湯花不停變換形狀,一會兒是一幅山水花鳥,轉眼變成飛禽走獸,一眨眼又成了四季富貴花,再看卻是一幅幽冷的月下梅鶴,圖案千變萬化,美輪美奐。

  茶香嫋嫋,滿室濃香。

  眾人看得目瞪口呆,大氣不敢出一聲,生怕不小心攪擾到他的動作,暖閣裏鴉雀無聲。

  等羅雲瑾停下動作,將茶盞送到嘉平帝麵前,眾人這才反應過來,拍手叫好。

  嘉平帝笑向在座的諸位老臣道:“他這一手茶藝如何?”

  老臣們捋須,笑眯眯地道:“歎為觀止!”

  一片盈盈笑聲。

  人群後麵,謝騫給自己倒了杯酒,掩去眸中苦澀。他今天陪祖父赴宴,沒想到會遇上這樣的事。

  他喝了酒,看一眼謝太傅。嘉平帝很看重謝太傅,特意讓宮人把他的座位挪到寶榻前,羅雲瑾表演茶藝的時候,他看得一清二楚。

  羅雲瑾從頭至尾看都沒看謝太傅一眼,謝太傅也沒有抬眼看他。

  嘉平帝知道謝太傅素來厭惡太監,見他麵色陰沉,揮揮手讓羅雲瑾退下了。

  眾人交頭接耳,繼續討論羅雲瑾神乎其神的精妙茶藝。

  謝騫又給自己倒了杯酒,幾乎可以想象得出八年前的場景。

  普天同慶、闔家團圓的正月裏,宮中盛宴,他猝不及防之下被迫於禦前獻藝,看到昔日的老師,惶恐不安,戰戰兢兢,滋味一定很不好受。

  一人從謝騫身邊走過,看他坐著喝酒,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怎麽不去看羅雲瑾獻藝?”

  謝騫笑了笑。

  那人含笑道:“你沒看到?那真是可惜了,羅雲瑾雖然是個太監,泡茶的手藝確實好,他們這些內官監出來的,倒是個個有真本事。八年前他頭一次在宮宴上獻藝,技驚四座,我剛好也在,記得他那時候還在文書房抄書呢!”

  謝騫臉色驟變,抓住他的袖子:“八年前?”

  說話的人正是謝家的一個世交,八年前在翰林院任職,常常跟隨在嘉平帝身邊,現在是禮部侍郎。

  侍郎點點頭,道:“我記得你祖父也在,老爺子很不高興……”聲音一低,“老太爺向來不喜歡這些玩意,說這些是前朝陋習,勞民傷財,於社稷無益,當場發火,訓斥羅雲瑾是奸佞小人,還是內閣幾位閣老出來打圓場,老太爺才算了。”

  謝騫握緊酒杯,謝太傅知道羅雲瑾成了太監,不僅不想認他,居然劈頭就罵他是奸佞。

  侍郎想起一事,笑得促狹:“對了,老太爺當時還念了一首詩,羅雲瑾嚇得臉都白了。”

  謝騫已經猜到幾分,心中唯有悲涼麻木:“什麽詩?”

  侍郎笑著道:“當然是先賢的詩,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謝太傅字字鏗鏘,念完詩以後,皇上也不好意思發脾氣,羅雲瑾連賞賜都沒領著,還差點被拖下去杖打。”

  謝騫低下頭,酒杯從手中跌落,酒液濺滿袖擺。

  祖父這是在逼羅雲瑾去死啊。

  第113章 殉情

  火燭銀花,輝煌燦爛。

  羅雲瑾站在朱漆彩繪剝落的廊柱前,戴紗帽、穿圓領的年輕內官簇擁在他身邊,為他係上大紅羽緞披風。

  燈火幢幢,夜風輕拂,鼓樂聲中夾雜著一陣陣歡聲笑語,四麵八方都是笑得前仰後合的人群,宮眷盛裝打扮,華燈閃爍,光彩溢目。

  他緩步走下石階,廊前掛滿彩燈,金碧璀璨的燈火投下斑駁的光影,明亮和暗影交錯著籠在他英俊的臉孔上,狹長鳳眸中浮動著星星點點的亮光。

  宛如星子沉浮。

  內官跟在他身後,小心翼翼地討好:“待會兒教坊司的人在殿前放煙火,花架彩棚已經搭好了,聽說今年請了蘇州府的老師傅,都是以前沒見過的時興花樣,光是銀河落地、龍鳳呈祥就準備了幾百響,能放一個時辰呢,您不留下來看煙火嗎?”

  羅雲瑾腳步微頓,回頭看一眼燈火通明的暖閣。

  滿頭珠翠的宮妃領著小皇子小公主們在庭前放炮仗,時不時一兩聲轟隆炸響,皇子公主們歡呼雀躍。幾名麵容嚴肅的掌事姑姑跟前跑後,小聲勸阻各位皇子,怕他們被炮火傷著。皇子們嬉笑著蹦蹦跳跳,從回廊這頭跑到那頭,鑽到長輩們身邊撒嬌。

  他收回視線,隨手從架子上拿了一盞小巧玲瓏的繡球燈,沉聲道:“你們留下照應,不必跟著我。”

  內官們對望一眼,躬身退下。

  羅雲瑾手裏提著緙絲繡球燈,穿過由數百盞燈籠垂掛而下的長龍燈架。

  身後傳來一陣陣笑語,小皇子們嫌掌事姑姑管得嚴,一窩蜂湧到長廊另一頭,胖乎乎的手扯著一名女子的衣袖不放。

  身著青色鸞鳳雲紋十二幅褶裙圓領吉服的女子愛憐地摸摸小皇子們的小腦袋瓜子,輕聲細語:“沒事兒,難得過節,讓他們玩吧。吩咐下去,放炮仗的時候警醒點,不許皇子公主們近前。今晚都辛苦一些,明天伺候的人都有賞封。”

  說著又對小皇子們道,“你們自己也仔細些,燒了手都不許哭!”

  小皇子們哈哈笑著應承,宮人也笑得合不攏嘴,擠到廊簷底下謝賞,一片此起彼伏的笑聲。

  羅雲瑾沒有回頭,卻能清晰地聽到金蘭囑咐宮人的聲音,他耳聰目明,聽力、目力都比普通人要強。

  剛才他在閣中泡茶,她在閣外看炮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