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節
作者:羅青梅      更新:2020-07-10 23:48      字數:4388
  如果變成小狗狗,會是什麽品種。

  在枝玉眼中,自己是隻威風凜凜的大黑背,姐姐金蘭是隻溫柔單純時不時犯二的小金毛。

  在金蘭眼中,妹妹是隻脾氣暴躁但是可愛的小田園犬。

  …………………………………………………………

  …………………………………………………………

  大家七夕快樂啊~單身狗一起愉快的吃狗糧呀~

  …………………………………………………………

  第20章 學規矩

  枝玉說要教金蘭規矩,說到做到。

  第三天天還沒亮她就叫起金蘭,從梳妝打扮開始教她,告訴她宮裏現在時興什麽樣的裝扮,宮妃喜歡梳什麽樣的發式,擦什麽香粉,塗什麽胭脂……

  枝玉毫無保留,把自己在宮中學到的東西一樣樣細細掰碎了教金蘭。

  金蘭吃飯的時候,枝玉站在一邊,一巴掌拍向她的腰:“給我坐直了!不許塌肩縮背!胳膊放平了!扭來扭去什麽樣兒?不要自己夾菜,讓丫鬟給你夾!吃飯要細嚼慢咽,不能有一點聲音,以後不許吃蔥薑蒜,免得嘴裏有氣味,有骨頭的菜也不要多吃,不雅相!吃飯之後要漱口,要嚼香餅香口,那種香餅是杭州府上貢的……”

  一頓飯吃下來,金蘭被罵得喘口氣的工夫都沒有。

  吃完飯枝玉叉著腰站在廊前看金蘭來回走步。

  “走慢點!在宮裏你得穿禮服,禮服厚重,還要戴頭麵,那些鳳冠霞帔少說也有幾斤重,你不能走快了!”

  金蘭隻好放慢步子。

  枝玉又開始數落:“走快點,慢吞吞的像什麽樣子!一點氣勢都沒有!肩膀放平,肩膀放平!”

  “轉身的時候動作要輕柔,腰輕輕一扭,頭上要紋絲不亂,別跟木頭一樣傻乎乎全身轉過來,多難看啊!”

  剪春和其他丫鬟張口結舌,疑心枝玉這是故意報複金蘭,但金蘭沒說什麽,她們不敢多嘴。

  下午枝玉教金蘭讀書。

  “以前宮裏設有宮內女校,由司禮監秉筆太監提督,專門教授宮女學問,學得好的宮女可以晉升為女官。宮中曾有六尚局,局下各設四司,也就是二十四司,後來六局一司職掌全部移於宦官,隻有司寶女官保存了下來。”

  金蘭聽明白了:“以前宮裏的宮女可以晉升為女官,內官可以晉升為太監,後來女官被裁撤,宮內女校也沒有了,宮務全部由內官把持?”

  枝玉點頭:“不錯,以前宮女可以去女校讀書,內官去內書堂上學,優秀的宮女、內官都能獲得晉升。”

  那是高皇帝時候的事了,高皇帝在位時曾從民間選拔了許多能識文斷字的女子入宮,那是最早一代的女官,她們知書達理,博學多才,不屑參與宮闈爭鬥,立誌要做後宮中的“賢臣”,向世人昭示女子也可以靠才學品德立身,她們掌管宮務,人稱“女博士”。但是很快女官就被宦官取代了,而後妃為了固寵主動將女官推薦給皇帝的事屢見不鮮,現在宮中隻保存了司寶女官,其職能不過是掌管印璽罷了。

  成熟完備的宦官機構將女官唯一的生存空間壓榨得幹幹淨淨。宦官機構非常龐大,有十二監、四司、八局,他們囊括前朝後宮的方方麵麵,總稱為“二十四衙門”。

  內宮中,皇帝和後妃從吃喝拉撒這樣的瑣碎小事到生老病死的大事,全部由宦官包辦。而在外朝,司禮監代替皇帝批紅,能幹預官員的任免,提督京營,監軍統兵或坐營鎮守,左右朝政,司禮監勢力膨脹時,能把前朝內閣壓製得死死的,堂堂內閣元輔見了掌印太監,也得尊稱一聲“老先生”。除此之外,宦官還是皇帝最信任的耳目,掌稽查巡捕。

  “總之,不能輕易得罪位高權重的太監。他們想為難你的時候,什麽都不用做,隻要封鎖消息,你就能生不如死。比如這次,太子從太後那裏求到賜婚的懿旨,皇上也讓羅雲瑾草擬了詔書,可鄭貴妃就是被瞞了那麽久,這就是宦官的本事。”枝玉叮囑金蘭。

  金蘭無奈道:“羅雲瑾是司禮監秉筆太監……這可怎麽辦?”

  枝玉擺擺手:“既然皇太子讓他來宣旨,那說明太子沒把他放在心上,你都當上太子妃了,用不著怕他。”

  金蘭鬆口氣。

  枝玉轉回正題:“雖然現在宮裏沒有女校了,可上一代的女官還在,胡廣薇的姐姐胡司正就是曾經的六尚局女官,你沒什麽才學,一定會被胡司正刁難。”

  說到這裏,枝玉替祝氏感到心虛。

  金蘭的生母喬姐識文斷字,祝氏心裏疙瘩,堅決不許金蘭讀書,金蘭隻能自學。

  枝玉偶爾得閑了會教一教金蘭,但她脾氣急,耐不住性子,算不上好老師。

  金蘭其實很聰明,小的時候,喬姐教她背誦詩詞章句,她並不理解其中的意思,但都能倒背如流。後來喬姐去世,她靠著賀枝堂丟棄的舊書本自學,學得居然不比賀枝堂這個由老秀才教授的學生差。

  如果當初金蘭能夠和枝玉一起上學讀書,她今天的才學絕對不在枝玉之下。

  枝玉憂愁道:“宮廷禮儀、婦德、才藝……還有婚事規矩,這些你都得學,我們這些秀女光是學宮廷禮儀就學了幾個月,朝見命婦、敬事夫君、言談舉止、衣裳配飾、書史文章……歌、舞、琴、棋、書、畫……短短半年,你怎麽學得完?”

  通常冊封的秀女有半年的時間接受女官的教導,杜岩說周太後已經挑好了女官人選,過幾天就會出宮來賀府。賀家人沒見過世麵,沒有能拿主意的人,從旨意頒布到今天全都被動地行事,枝玉畢竟在宮裏待過一段時日,不想看到金蘭被女官欺哄,所以她必須在女官登門之前教會金蘭基本的規矩。

  可是金蘭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她怎麽教的完啊?!

  枝玉越想越心焦,翻出一本《內訓》,一巴掌拍在金蘭麵前:“快,趕緊給我背!背不會不許吃飯!”

  《內訓》為仁孝皇後所撰,包括德性、修身、慎言、謹行……景賢範、事父母等二十篇,和《列女傳》、《女訓》、《女誡》、《女孝經》、《女論語》等並列,是後妃的必讀書目,人稱“女教書”。

  這些金蘭都要學,而作為太子妃,她肯定還得學《東宮外戚事鑒》、《外戚傳》、《高皇後傳》之類的書。

  枝玉光是想想就覺得頭皮發麻。

  金蘭卻一點都不怕,相反還有些躍躍欲試:“背書?這可比鬥心眼要簡單多了。”

  背書是她的強項,賀枝堂那些四書五經之類的書本,她完全看不懂的時候就能流利背誦,女教書比經史淺顯易懂,她讀個幾遍就能背下來。

  枝玉眼裏閃過一道精光:金蘭沒什麽過人的才能,琴棋書畫她隻勉強會下棋,讓她現學肯定是來不及了,可她會背書啊!

  周太後和鄭貴妃也隻是粗通文理罷了,金蘭如果能把女教書背得滾瓜爛熟,沒事當著那群宮妃的麵背一遍,別的不說,至少能博得一個熟讀女教書的好名聲。

  枝玉翻箱倒櫃,翻出所有女教書,嘩啦啦一股腦摔在桌上。

  “給我背!”

  ……

  夜裏,姐妹倆睡一張床。

  枝玉壓低了聲音提醒金蘭:“進宮以後你記得遠著昭德宮。”

  之前朱瑄周密安排,昭德宮一點風聲都沒聽見,現在嘉平帝大肆封賞賀氏一族,鄭貴妃就是死人也該知道消息了。前天那個司禮監太監就是她派來嚇唬金蘭的。

  金蘭枕著自己的胳膊側睡:“愁來愁去,我也不是鄭貴妃的對手,先顧好眼前吧。”

  枝玉也想不出什麽好辦法來:“其實鄭貴妃不是什麽聰明人,可皇上就是寵她,不過好在宮裏還有老太後,老太後要是真發火,別說鄭貴妃,皇上也不敢回嘴的。”

  鄭貴妃是宮女出身,見識才學有限,容貌也隻是平平,她之所以能在宮中作威作福,依仗的就是嘉平帝的寵愛。

  嘉平帝懦弱,怕老娘,怕寵妃,也怕朝臣。周太後、鄭貴妃和文官幾方勢力來回拉鋸,他夾在中間疲於應對,一碰到難題就和稀泥。拖拖拉拉這麽些年,周太後因為兒子寵愛妃子而忤逆自己這個當母親的憤憤不平,鄭貴妃因為當不上中宮皇後積攢了一肚子怨憤,朝臣因為嘉平帝被後宮女子所製對他十分失望,嘉平帝自己呢,也是滿腹辛酸。

  誰都覺得自己委屈。

  而真正受苦的,其實是九死一生的皇太子朱瑄和其他皇子皇女。

  金蘭疑惑:“都說鄭貴妃在宮裏一手遮天,她不聰明嗎?”

  枝玉嗤笑了一聲:“宮中大宴,鄭貴妃當著所有人的麵諷刺周太後也是宮女出身,你覺得她是聰明人嗎?”

  周太後平生最大的忌諱就是她不是先帝的原配,她隻是個妃子,因為生了嘉平帝才能當上太後。鄭貴妃明知周太後當年為了原配這個名分把前朝後宮攪得天翻地覆,還偏要當眾提起,專門拿刀子對著周太後的心窩戳,這不是蠢是什麽?

  金蘭道:“鄭貴妃榮寵多年,許是囂張慣了。”

  枝玉冷笑,“金蘭,等你進宮以後就會明白,宮裏的聰明人多,傻子也不少。太後和鄭貴妃一個仗著是皇上的娘,一個仗著是皇上的寵妃,行事從來沒什麽顧忌,兩宮吵起來的時候,就和咱們家那些三姑六婆撒潑打滾的時候一個樣!誰也不比誰高貴!”

  她頓了一下,“周太後和鄭貴妃用不著當聰明人,因為她們有皇上當靠山,金蘭,你要記住,你可以不聰明,可以笨,可是你一定要記得你的靠山是誰,你得把太子牢牢抓緊了!隻要太子爺護著你,你笨一點也沒什麽。”

  金蘭想起皇太子朱瑄,當時驚鴻一瞥,印象固然深刻,但她知道自己的身份,朱瑄是天上神仙一般的人物,清冷高貴,她隻是個普普通通的平民之女,他們根本就是兩個世界的人。

  “太子喜歡我的臉。”她拿起枕頭邊的小銅鏡,借著漫進紗帳的月光攬鏡自照,“我靠臉就夠了,不用靠腦子。”

  枝玉滿意地點點頭:“很好,入宮第一件事就是認清自己的身份,別有其他心思。太子爺名聲很好,很少發作宮人,你隻要乖乖的,想必他不會不管你。”

  金蘭眼神閃爍了一下,故作輕鬆地道:“我曉得。”

  ……

  匆匆幾日過去,杜岩再次笑嘻嘻登門,帶來一個好消息:婚期定了,就在下個月月初,吉時吉日,欽天監說了,正宜嫁娶。

  賀家人張大了嘴巴,半天沒反應。

  枝玉怒摔書本:姐姐下個月就得進宮?教導宮廷禮儀的女官都還沒來呢!

  之前朱瑄三天之內走完賜婚的所有流程,其雷厲風行,已經讓枝玉歎為觀止了,現在朱瑄居然又要在一個月內完成東宮大婚典禮,他是八輩子沒娶媳婦嗎?這麽猴急?

  作者有話要說:

  本章所列書目是明代宮廷女性接受教育的官方教材,文章是架空的,不過書目不是瞎編的,如果是瞎編的,會在作話裏說明。

  小劇場:

  宮中大宴。

  某妃表演了個彈琴。

  某妃表演了個鼓瑟。

  某妃表演了個吟詩。

  鄭貴妃桀桀冷笑:太子妃有什麽才能啊?來,給大家表演一下。

  金蘭害羞臉紅:咳,咳,我給大家背本書吧!

  說完開始背書。

  鄭貴妃:……

  ………………

  ………………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胡蘿卜 2個;簪纓の豆腐愛讀書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簪纓の豆腐愛讀書 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21章 改變

  和急如星火的皇太子比起來,周太後和鄭貴妃顯然另有打算。

  一麵是東宮屬臣緊鑼密鼓的納彩、問名、納吉、納征、告期,賀家門前車水馬龍,一家人從早到晚沒一刻閑工夫,盡忙著應對內官,一麵是仁壽宮和昭德宮罕見的不聞不問,按理來說兩宮都應該派宮人訓導金蘭,然而教授宮廷禮儀的女官卻遲遲沒有出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