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節
作者:易楠蘇伊      更新:2020-07-10 19:46      字數:3761
  林雲舒從未覺得這一個月是那麽漫長。

  金國進攻月國已經一個月了,守城副將寫的折子已經過了一個月,八百兩加急,四天就能到達京城,不知為何,一個月也未收到回信。

  小四每日都會派人去臨渝關觀戰,一天三趟,都說守城快要支撐不住了,死傷無數,士兵們一個個倒了下去。

  小四隻能在衙門幹著急,底下百姓人心惶惶,街市蕭條。

  林雲舒也帶著家人從城外搬進了城裏。

  此時她正坐在椅子上,看著地圖,也不知在想些什麽。

  就在這時,管家從外麵匆匆進來,“老夫人,外頭有人求見。”

  林雲舒看向來人,是個中年漢子,看打扮應該是鏢師。

  “老夫人,我這裏有一封信,請您過目。”

  林雲舒接過來,一目十行看下去,待看到抬頭,她心裏已是一凜,待看下去,心神都跟著不安起來,“你帶來的人呢?”

  “都在外頭。一共有十三個小丫頭。”

  林雲舒立刻讓管事將人帶進來。

  等十三個十歲出頭的小丫頭站在大廳裏,眾人都弄懵了,再抬頭看向上方,卻見林雲舒正擦著眼睛,失聲痛哭。

  小四唬了一跳,“娘,你怎麽了?”

  林雲舒把信交給小四。

  小四當即變了臉色,“師公這是?”

  林雲舒揉了揉通紅的眼睛,“都是我害了他們。若是我不告訴他可以剖腹,也許他到死都是個禦醫。”

  來信之人是張川烏,當今太後侄女是貴妃,於去年年底臨盆,胎相凶險,穩婆也沒有十拿九穩的辦法接生。於是太後就叫張川烏想法子。他瞧過之後,建議剖腹。不過他到底是男人,自然不能主刀,便讓自己的女徒孫代勞了。貴妃也同意了。誰成想,取出來竟是死胎。

  太後和貴妃認定是張川烏害死了皇子,要賜死他。

  張川烏年紀已經大了,又曾服侍過三代帝王,皇上最終饒他一條命,賜他告老還鄉,所有女徒孫遣散。

  那名女徒孫被賜死,張川烏帶著兒孫回了老家,隻能將女徒孫托付給林雲舒。

  十三個女徒孫沉默寡言,低著頭。林雲舒讓管事安置好她們。

  “娘,不是你的錯。這世上任何一個穩婆都不能保證一定平安接生。師公歸鄉,對他而言未必不是好事。”

  現在世道亂成這樣,留在皇上身邊才是最危險的。

  林雲舒看向那鏢師,“你們路上可曾遇到流民?”

  鏢師點頭,“遇到。不少百姓投靠樊城,朝廷派了三十萬大軍才勉強壓住。戰況激烈。”

  林雲舒向鏢師道謝,又讓管事帶他下去。

  小四擰著眉,“看來這邊是等不到援軍了。”

  月國可沒那麽多兵力,就這三十萬估計還是從別處調來的。

  最塊的可能已經來了,小四也不廢話,讓百姓們趕緊離開,哪怕就是到府城暫避,也好過留在鹽儉縣等死。

  林雲舒點頭,“就這麽辦吧。沒有親戚的百姓暫時到府城。如果真的打過來,不如將雁山封上。這些金人過不了山,自然就會回去了。”

  老三擔憂道,“恐怕他們不會回去,而是繞路。”

  沒糧食,百姓們也活不下去。金國不會善罷甘休的。

  林雲舒攤了攤手,“至少也能讓我們喘口氣。”

  小四也顧不了那麽多了,繞道就繞道,他現在隻是鹽儉縣的父母官,管不了別的縣了。

  後院,崔宛毓正在院子裏陪文豹。小家夥已經二十一個月了,走路倒是挺順,隻是小家夥心急,總想跑,跑得太急就會摔跤。崔宛毓便讓丫頭在後頭跟著他。她自己坐在後院石凳上做衣裳,時不時看他一眼。

  就在這時,許嬤嬤從外頭進來了,附手在崔宛毓耳邊說了一句。

  崔宛毓放下手中的針線,點點頭,“把人帶進來吧。”

  來人是崔大人身邊的親隨。

  崔宛毓自然認識,對方是父親心腹,送個信怎麽會讓他來呢?她本能覺得不對,“可是我父親有話要說?”

  親隨上前跪在她麵前壓低聲音,“小姐,老爺讓我告訴你,帶著家眷逃吧。皇上不日就要派人將雁山封鎖了。”

  崔宛毓麵皮差點崩不住,驚呼出聲,“什麽?”

  封鎖雁山?皇上這是不打算要鹽儉縣了嗎?

  “我們走了,百姓們怎麽辦?”崔宛毓倒不是個隻想著自己,不管百姓死活的人。甚至在小四的影響下,她也知道百姓才是根本。

  親隨壓低聲音道,“小姐,流民四處亂躥,隻會給別地造成麻煩。”

  皇上不僅要舍棄鹽儉縣,他還要舍棄一縣百姓。這還是帝王嗎?他的心怎麽這麽狠?

  親隨歎了口氣,“老爺說皇上也是沒法子。大名府和河南府的那些流民全投奔韓廣平去了。放他們出去,估計也是往韓廣平處去,還不如直接舍了呢。”

  “放屁!”小四從外麵,大踏步進來,剛好聽到這最後一句話。

  崔宛毓上前握住他的手,“怎麽辦?”

  小四到後院來正是有話要跟她說,“援兵是等不到了。不如你先跟著大嫂二嫂三嫂他們回西風縣。”

  崔宛毓很快察覺到他話裏的不對,“那你呢?你怎麽辦?”

  小四回握她的手,斬釘截鐵道,“我是西風縣的縣令,是百姓的父母官,我怎麽能逃走?”

  他一個文官留下來對付金人?那不是送死嗎?崔宛毓眼淚倏然流下,搖頭不允,“不行不行。你不能留下,那些金人殺人不眨眼,你留下會死的。”

  小四看向許嬤嬤,“勞煩嬤嬤去收拾行禮,現在就出發。”他看向崔宛毓,“我已經滿城張貼告示,讓百姓們能逃的趕緊逃。”

  崔宛毓握住他的手,眼淚流個不停,根本顧不上擦,“不行。你跟著我一塊走。我們還有文豹,你忍心他沒有父親嗎?”

  小四輕輕歎了口氣,擦掉她的眼淚,走過去抱著兒子,親香了幾下,又看著崔宛毓,十分不舍,“你們快點走吧。若是我死了,你就將文豹交給大哥,你改嫁吧。”

  崔宛毓被他的混賬話氣得半死,忍不住捶了他一下,“我不想你當英雄,我隻想你好好活著。”

  小四擁她入懷,輕聲在她耳邊說,“我一定會努力活著。”

  他看向嶽父的親隨,“時間很急,快些走吧。”

  說完,他轉身往外走,“我就不送你了。百姓們還要我安撫呢。”

  崔宛毓眼睜睜看著他離開,怎麽叫都不停。

  親隨歎氣,“小姐,快收拾行禮吧。姑爺這是鐵了心了。你留下來隻會給他添麻煩。還是跟我走吧。”

  崔宛毓舍不得,她總覺得她這一走,就是陰陽相隔。她掙脫親隨的禁錮,追了幾步。

  親隨想到老爺的話,當即朝她脖頸砍了一刀。

  這一個月以來,小四隻封鎖了北門,其他門都是開著的。許多人來開路引,他二話不說都給開了。

  隻要在旁處有親戚的人家都走了,今天告示發下來,百姓們齊齊哭天抹淚。他們祖祖輩輩生活在鹽儉縣,好不容易攢下家底,蓋了房子,卻隻能到旁處當流民了。

  隻是再怎麽不甘心,也隻能拿著細軟,往城外奔。

  原先熱熱鬧鬧的鹽儉縣變得極為空蕩,鋪子,田地大降價都沒人買。

  林雲舒靜靜站在顧家飯館麵前,看著老大將門關上。老大還是遲疑,“娘,你跟我一塊回西風縣吧?”

  林雲舒搖頭,“不行。我要跟你二弟,三弟和四弟在一起。你好好將人送回去。”

  老大見母親堅持,隻能跪下來給她磕了三個響頭,轉身上了馬。

  所有人都走了,林雲舒留了下來。武館的學徒留了下來,還有那一千名騎兵也留了下來。

  鹽儉縣縣城儼然成了一座空城。

  在街頭喊一聲,街尾都能聽到回聲,林雲舒沒有回縣衙,三兄弟以為她跟著大夥一塊離開了。她正好可以借機,將這些金兵除掉。

  縣衙大堂,彭繼宗被小四叫過來,知道事態緊急,他開門見山問,“派去臨渝關的探子怎麽說?”

  小四扯了扯唇,“說是隻能再撐一天。”

  彭繼宗掐著手指,眸色幽深,勾了勾唇角,“不如來個請君入甕吧。”

  小四麵露不解。

  彭繼宗淺淺一笑,“臨渝關已然守不住了。不如讓他們進城歇息。待進了臨渝關,放火燒金兵。總能燒死一部分。”

  臨渝關是個小小的四圍城,雖然不怎麽大。但是如果士兵進去,四周放火,相信能殺不少人。

  當然這也意外著,要先把城門打開。待火滅了,金國剩下的士兵就會進城。

  “大火燒個一天一夜,也能給我們喘口氣。等金兵追過來,咱們就用騎兵對付他們。”

  小四對打仗這事一點也不懂,隻能聽彭繼宗的安排,他寫了信,老三自告奮勇去送,一直守在馬棚的林雲舒便將自己的玉葫蘆掛到他的馬袋裏。跟他一起出了城。

  臨渝關 百年城牆,鮮血淋漓,守城將軍是個三十多歲的青年,姓郭名達元,他滿身盔甲正站在城門口指揮士兵放箭。

  這時有個士兵急步上了城樓,“將軍,鹽儉縣縣令寫了一封信,說有禦敵之法。”

  郭達元當即接過信件,坐下來,一目十行看下去。

  這時從旁邊走過來一個彪形大漢,“有什麽好法子?”

  郭達遠將信遞給他,“這縣令訓練一千騎兵,讓我們先進城,他讓騎兵對付金兵。”

  彪形大漢看罷,“他為何不來臨渝關增援?”

  郭達元無奈苦笑,“臨渝關已經成了斷壁殘垣,他們過來也是送死。反倒是縣城城樓沒有經過戰火。還很堅固。”

  彪形大漢點了點頭。

  郭達元又道,“這個縣令素有賢名,百姓們也極為愛戴。”

  彪形大漢聽說他的意動,直截了當問他,“你想退?”

  郭達元看著死傷無數的士兵,哀嚎聲直擊他心坎,“金國一直在增援兵,反而我們這邊遲遲等不來。縣令說不會有援兵了。咱們的糧草已經撐不了幾天了。不去也不行。”

  彪形大漢沉吟片刻,方才點頭,“那就去吧。”

  郭達元沒想到他這麽快就答應了,遲疑道,“寧王那?”

  彪形大漢拍了下郭達元的肩膀,“王爺不會怪你的。你已經盡了力。”

  郭達元眼眶發紅,點了下頭。

  郭達元招了老三過來,老三也看到彪形大漢,總覺得這人有些眼熟。